第二天天未亮,陳墨白就帶著楚歸雲還有婉兒踏上了去往天玄宗的路。婉兒名叫徐婉,是楚歸雲的表妹,也是他的師妹。二人從小就在一起跟隨陳墨白學劍,雖然常打打鬧鬧,但其實感情甚篤。


    天玄宗坐落在碧螺山青竹峰上,碧螺山山勢並不十分險峻,景色卻是十分的清秀靜美。山間多竹,密密麻麻的竹林綠影斑駁。山風刮過,隨風起舞的綠色波浪一層一層地向前湧去,也是一處難得的佳景。上來青竹峰,整個碧螺山的美景盡收眼底。難怪天玄宗要在此開宗,山不在高,在其美不勝收矣。


    三人上了青竹峰,進了天玄宗的山門,先過養心殿,再入明鏡閣,左兜右轉,最後來到了”天璣院“。這是”天璣子“的內院。天玄宗共有”天樞”傅藏鋒,“天璿”顧孟棠,“天璣”衛衡,“天權”沈逸四位天字輩的師尊,其中“天樞子”傅藏鋒是天玄宗的現任宗主,“天璣子“衛衡就是楚烈和陳墨白的師父。


    “墨白,你回來了!”


    三人剛進院,就聽到一個蒼老卻慈愛的聲音響起,正是天璣子衛衡的聲音。隻見庭院正中一個小亭,亭內坐著一個老者,老者白發蒼蒼,仙風道骨,眼睛緊緊地盯著桌上的棋盤,棋盤上黑白子縱橫,但老人對麵不見弈者,看樣子,老人卻是在自己跟自己下棋。


    三人也不敢上前,靜靜地立在旁邊等待著。


    老人左手執黑子,右手執白子,一開始落子還算頗快,再過一陣,漸漸下子緩慢,到最後,沉吟良久,手中拈子始終不落。終於用手拂亂棋盤,哈哈一笑道:”左手執黑,右手執白,雙手對弈,這裏麵有無窮奧妙,墨白,雲兒婉兒,你們可有什麽體悟?“


    陳墨白躬身施禮道:”弟子愚鈍,還請師父教誨。“


    ”左右互弈,其實是一心二用之術。練劍求道,先在養心,心不寧則意不平,意不平則無法參道求悟。我們天玄宗也講寧心靜性,以求悟道,因此宗訓有雲:天之所玄,道之所在。無上妙法,觀心自在。或舍一心,或求萬物。抱元守一,勿為二用。墨白,你可知這是什麽意思?“


    ”弟子知道,這是天玄經的開篇。是講求道明悟,應秉持本心,舍離心外之物,不可一心二用。可是師父,照如此說,方才您左右手互弈,豈不是犯了一心二用的大忌了嗎?“


    陳墨白一時有些不解。


    “為師修心求道數十載,一直謹守宗訓,未敢拂越,雖天資魯鈍,終於也明心見性,達到了天玄經無心境界。以前隻知要克心滅性,謹持本心,雖難以大悟,但終有所進。今日再回頭看,卻也明白一個道理,隻要能心思恒定,心我兩忘,便是一心二用,一心三用,終不能擾其本心,亂其本性。此所謂我本無心,心本無我,無我無心,方為本心。墨白,雲兒,你倆都屬天資聰穎,絕才驚世之輩,好好參悟此理,將來成就必在我之上!”


    “多謝師父教誨!我和雲兒定當誠心受教。”


    “世間萬物,皆有相同之理。如我們悟道練劍也是一樣,一法通而萬法通。心境所明之道越高,於劍術上也就更通其理;若先於劍術上有所大成,再修心明道,也甚有裨益。二者相輔相成,誠為一理。你們可懂其中的道理?”


    “太師祖,我好像懂了!”


    陳墨白剛想說話,忽聽楚歸雲癡癡地說道。


    “你懂個頭啊!這是你師祖感悟多少年才總結出的道理,你聽了一遍就懂了?你師父我還沒懂呢你就敢說懂?我打死你個孽徒……”


    陳墨白抬手在楚歸雲頭上狠狠敲了一個爆栗,痛的楚歸雲呲牙咧嘴地求饒:“師父別打,打人不打頭啊……徒兒的腦袋這麽聰明,被你敲壞了咱們天玄宗損失可就大啦……”


    頓時,師徒倆在這個不大的小院子裏上竄下跳,上演了一場師徒追逐大戲。


    衛衡看著不停追逐的師徒倆,微笑地說道:好啦!雲兒,在你師父麵前,不可沒大沒小。你久不回山上,這次回來,便隨我一起去“無我崖”拜見一下宗主去吧。墨白,你和婉兒就不要去了,在這裏等我們回來。”


    “是,師父!”


    陳墨白莊正道。


    無我崖,是青竹峰後山的一處險崖,也是天玄宗曆代宗主修心養性的地方。此時的無我崖上,一個清瘦的老者懷中抱劍,臨崖而立,一動不動,雙目渺渺,眺向遠處。遠處是一望無際的青竹林,碧波粼漾,洪濤如怒,竟頗有滄海氣象。臨崖觀海,頓使人生天地無窮之感慨。


    這位臨崖觀海的老者,正是天玄宗現任宗主天樞子傅藏鋒。他在崖邊悄立良久,籲歎一聲,轉過頭來,就看見衛衡和楚歸雲在遠處靜靜地站著,看樣子來了似乎有一會兒了。


    “歸雲,你回來了!”


    作為天玄宗的宗主,傅藏鋒也十分喜愛陳墨白收下的這個徒弟。年輕一輩的弟子中,不管是修心悟道,還是練劍學武,他都是最有悟性的。


    “是呀,宗主,歸雲回來了。歸雲給您行禮!”


    楚歸雲上前低頭施禮道。


    “快起來吧,好孩子!”


    傅藏鋒把楚歸雲扶起,又對衛衡說道:“我方才臨危崖,觀竹海,一心入定,心外無物,隻覺上無天,下無地,中無我,似乎就要進入無我境界,然飄忽良久,終不能至,誠為可惜。”


    “諸師弟愚鈍,至今仍停留在無心境不得寸進。師兄已參透混元境多年,再入無我境也隻是時間問題。”


    衛衡想不到師兄竟然快要突破天玄經最高境界無我境,不禁為他暗暗高興。原來天玄宗雖稱劍宗,實乃修心悟道之宗派。隻因當年開宗祖師以劍悟道,明心見性,達到自在無我的境界,也就是天玄經的無我境。因此後世天玄宗以劍立宗,若要修心,先習劍道。天玄經是天玄門人必修之心法,共有九重境界。分別是第一重養心境,第二重培元境,第三重明心境,第四重玄心境,第五重舍心境,第六重忘心境,第七重無心境,第八重混元境,第九重無我境。其中第九重無我境除開宗祖師達到過之外,天玄宗曆代不曾有人突破此境。


    “時間……時間不等人啊……想當年開宗祖師何等天姿縱橫,以劍悟道,入無我境,不過壯年而已。而今我等俱已殘年,卻始終不能更進一步,我心實有愧啊……”


    傅藏鋒拈起鬢邊的一縷白發,神色黯然地道。


    衛衡歎了口氣,自己的這位師兄,年輕時也是驚才絕豔之輩,當年自己和眾師兄弟還在培元境的時候,他便已突破了玄心境。連師父都說,他是能比得上開宗祖師的人,將來一定能成為第二個突破無我境的人。那時的他,誌得意滿,心高氣傲,但所有的人都認為理當如此,因為他的確配得上這份傲氣。接下來的十幾年間,他以極快的速度突破了舍心境,忘心境,無心境,一舉進入混元境。似乎,他很快就要進入無我境,成為和開宗祖師一樣的神人了。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往後的幾十年,無論他怎麽努力,竟不能再往前一步。他入混元境的時候,也不過四十歲左右的壯年而已,如今兩鬢蕭蕭,須發皆白,垂垂老矣,卻仍不能突破混元,參破無我,衛衡每次想到這事,都暗自替他惋惜。


    “也許上天注定如此,我此生不能踏入無我境。我已無望,隻能寄希望於晚輩,像墨白,傾寒他們,以及小輩們,歸雲,靈珠,都是極有天賦的人,將來他們或許能到達更高的境界,也是天佑我宗門了。”


    傅藏鋒哀歎著轉過頭,緩緩地走到崖邊,又把眼睛投向遠方的竹海。楚歸雲能聽出他言語裏的落寞和隱隱地不甘,他想說些什麽,但張了張嘴,卻一個字也沒有吐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路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路遠並收藏長生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