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如果要用一個比喻來形容楊曦回到連隊的心情的話,那麽古代那些含冤受誅的罪犯臨受刑時的感受大概是最的當的吧。
從別人家窗戶裏射出來的燈光像精靈的眼睛,活潑而生動,遠遠比語文課上那些無聊的作家描寫的要繪聲繪色得多。
隻是無論它怎麽惟妙惟肖,都隻是對現狀的一種諷刺,和文學家常用的手法“幽默的諷刺”如出一轍。
“小子,再見。”褻瀆狎昵甚至能品出蔑視味道的臨別贈言已經不再有任何別的含義,隻表達了一個意思——兄弟,再見。這是他們都不容否認的事實。
再過一排房子,轉兩個彎兒,就到家了。
生和死就在腳下的幾步路,這就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超越了“我站在你麵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天是星星的歸宿,水是魚兒的歸宿,巢是鳥的歸宿,家是人的歸宿,但卻不是一個犯了錯的孩子的歸宿,絕不是像楊曦這樣一個犯了錯的孩子的歸宿。
為什麽家給自己的感受永遠都不像那些都市生活劇裏所呈現的那樣溫馨呢,無表情的臉,凍結了的愛,還有時不時的幾句措辭猥褻的鬥嘴。
這個季節的溫度離地理書上說的地球兩個極地的溫度相差已經不是很遠了,寒冷像凶惡的老虎,毫無保留地把它的凶性表現出來。
死亡隻是一瞬間的痛苦,受凍挨餓卻是無底的痛苦,難怪那些描寫江湖恩怨的小說裏仇人總是說“我要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黑暗的角落裏,一輛車,一個人,被人遺忘被人拋棄的存在,孤單單的存在,隻有偶爾一個噴嚏或一個擤鼻子的聲音惹得別人家院子裏的狗亂吠幾聲。然後,世界再次歸於平靜,上升了的寒冷,上升了的黑暗,上升了的寂靜,肆無忌憚地卷入自己的世界,絕望以身體上的感官為媒,噴湧而來,滲入內心。
無數次自己的或別人的經曆都證明了一個事實:外在的傷口不斷積壓,形成重重疊疊的巨大溝壑,水流填入其中,衝刷著堤岸,使之更加不可愈合,然後內傷在這些不可愈合的傷口上漸次成形,在生命的年輪上留下刻骨銘心的印記。
還不到百步距離開外的就是自家的房子,黃蠟蠟的燈光斜射到院子裏,投下生硬的光和影。
實際上楊父並不在家,一間屋子裏最顯目的便是楊母和那爐火。飯菜都做好了,丈夫沒回來,楊母不敢一個人吃獨食。
楊母還以為兒子像往常一樣,一回家便默不作聲地躲進自己的臥室寫作業,想想兒子也辛苦,一天到晚苦苦學習,瘦得跟個火柴棒一樣。
“曦娃子,出來吃飯吧。”楊母對著楊曦的臥室重重地說了一聲。
回答她的是悄然寂靜,連回音也因離牆壁的距離太短而分辨不出來。接著,楊母朝著同樣的方向問了同樣的話,依然沒有回答,靜得出奇,隻有爐裏一塊煤燒得炸裂的聲音被無限放大著。
楊母放下手中的針線,忙不迭推了推楊曦的臥室的門,門沒有閂,輕而易舉地被推開了,裏麵是一望無際的黑暗,隻有自己的身體被客廳裏的燈光照過來在裏麵投下凶神惡煞的影子,恐怖極了。
下一刻,楊母走到電話跟前,撥了號碼,拿起聽筒等待著電話那一頭傳來聲音。
“啥子事?”電話那一頭的聲音顯得有些不耐煩。
“楊曦晚上沒回家,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
“什麽?”電話那頭沉吟了幾秒,然後接著說道,“我現在在給別人裝花,你先給他班主任打個電話,看他是不是留校了,如果不是,你出去找一下。”
楊母放下電話,微微有點兒生氣,但隨即又撥了號碼,把楊曦的情況說了過去。
“不知道啊,放學後應該回家的呀?”另一端班主任的聲音裏充滿了好奇。
“哦,你也不知道啊,那打擾了。”
“什麽情況,你們怎麽都不出去找找。”
班主任的話還沒說完,楊母就掛了電話,立刻衝到院子裏跨上自行車就跑出去。
“楊曦,在哪兒啊?”楊母的焦急的聲音像喇叭裏的錄音,一遍遍重複著說道。
楊母跑到劉毅家,問劉毅道:“劉毅,你看到楊曦了嗎?”
“他晚上跟我一起回來的呀,到康奶奶家門前我們才分開的呀,怎麽,他沒回家?”劉毅一五一十地說道。
楊母“哦”了一聲,連忙走出了溫暖而明亮的房子,連身後劉毅父母那一句“坐會兒吧”都沒來得及回應一聲。
劉毅也跟著衝了出去,道:“阿姨,楊曦應該就在連隊裏,或許就在哪個朋友的家裏。我去別人家看看他在不在,你在外麵找找。”
楊母道:“好,謝謝你。”
言訖,兩人分頭去找,“楊曦,你在哪兒?”聲音在空氣裏四散開來,隔了老遠都能聽得到。
有時候你不是看不到,而是不想看到火山爆發後噴出的岩漿滅絕了方圓幾裏內的生命;有時候不是你感覺不到,而是不想感受到傷痛是怎樣將你體內的溫度一分分帶走;有時候也不是你聽不到,而是你不想聽到強烈的地震聲波吞沒了瀕臨死亡的呼吼。
那麽,什麽是想看到的。
什麽是想感受到的。
什麽又是想聽到的?
內心會有答案的,總有一刻它會給你答案的。
73
初冬時候的溝渠裏,爛泥汙水的臭味被冷藏了起來,滿溝的蘆葦養精蓄銳了整整大半年,放眼望去,白茫茫的蘆葦花填滿了渠道,像畫卷上被人故意誇張故意放大了生命力的存在。
當風沿著渠道的方向席卷著沙土和細碎的陳年腐葉呼嘯而去的時候,那些白蠟蠟的成團成團的蘆葦花像蒲公英一樣撐著小傘向四麵八方飄過去,這樣唯美的景色惟有暮春時節柳絮滿城的景致可以與之媲美一二。
往日一度認為那滿是淤泥的臭水溝是這個世界上最醃臢的存在,卻從未想過它的營養還養育了如此美麗如此不可思議的景色。
而那些高大的樓房,平坦光滑的瓷磚地麵,還有噴了香水的煙酒繁華地,在沒有人為之渲染的時候,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顯得荒涼死寂。
而現在幾乎感覺不到風,卻也有毛茸茸的微小東西從還未喪失知覺的臉上滑過,引起一陣陣短暫的舒適感,它們應該就是那些蘆葦花小精靈了吧。
它們依然會落在那無數個為人鄙棄的溝溝道道裏,開出更多令人心曠神怡的白色花朵。
人呢?都希望養尊處優,有長輩的疼愛,有豐厚的經濟來源,有眾人的仰慕歆羨。那樣的人生真的就能讓你走向更高的境界嗎,真的能培養出高尚情操嗎?
時間會給予證明的,總有一天它會給予證明的。
如果要用一個比喻來形容楊曦回到連隊的心情的話,那麽古代那些含冤受誅的罪犯臨受刑時的感受大概是最的當的吧。
從別人家窗戶裏射出來的燈光像精靈的眼睛,活潑而生動,遠遠比語文課上那些無聊的作家描寫的要繪聲繪色得多。
隻是無論它怎麽惟妙惟肖,都隻是對現狀的一種諷刺,和文學家常用的手法“幽默的諷刺”如出一轍。
“小子,再見。”褻瀆狎昵甚至能品出蔑視味道的臨別贈言已經不再有任何別的含義,隻表達了一個意思——兄弟,再見。這是他們都不容否認的事實。
再過一排房子,轉兩個彎兒,就到家了。
生和死就在腳下的幾步路,這就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超越了“我站在你麵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天是星星的歸宿,水是魚兒的歸宿,巢是鳥的歸宿,家是人的歸宿,但卻不是一個犯了錯的孩子的歸宿,絕不是像楊曦這樣一個犯了錯的孩子的歸宿。
為什麽家給自己的感受永遠都不像那些都市生活劇裏所呈現的那樣溫馨呢,無表情的臉,凍結了的愛,還有時不時的幾句措辭猥褻的鬥嘴。
這個季節的溫度離地理書上說的地球兩個極地的溫度相差已經不是很遠了,寒冷像凶惡的老虎,毫無保留地把它的凶性表現出來。
死亡隻是一瞬間的痛苦,受凍挨餓卻是無底的痛苦,難怪那些描寫江湖恩怨的小說裏仇人總是說“我要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黑暗的角落裏,一輛車,一個人,被人遺忘被人拋棄的存在,孤單單的存在,隻有偶爾一個噴嚏或一個擤鼻子的聲音惹得別人家院子裏的狗亂吠幾聲。然後,世界再次歸於平靜,上升了的寒冷,上升了的黑暗,上升了的寂靜,肆無忌憚地卷入自己的世界,絕望以身體上的感官為媒,噴湧而來,滲入內心。
無數次自己的或別人的經曆都證明了一個事實:外在的傷口不斷積壓,形成重重疊疊的巨大溝壑,水流填入其中,衝刷著堤岸,使之更加不可愈合,然後內傷在這些不可愈合的傷口上漸次成形,在生命的年輪上留下刻骨銘心的印記。
還不到百步距離開外的就是自家的房子,黃蠟蠟的燈光斜射到院子裏,投下生硬的光和影。
實際上楊父並不在家,一間屋子裏最顯目的便是楊母和那爐火。飯菜都做好了,丈夫沒回來,楊母不敢一個人吃獨食。
楊母還以為兒子像往常一樣,一回家便默不作聲地躲進自己的臥室寫作業,想想兒子也辛苦,一天到晚苦苦學習,瘦得跟個火柴棒一樣。
“曦娃子,出來吃飯吧。”楊母對著楊曦的臥室重重地說了一聲。
回答她的是悄然寂靜,連回音也因離牆壁的距離太短而分辨不出來。接著,楊母朝著同樣的方向問了同樣的話,依然沒有回答,靜得出奇,隻有爐裏一塊煤燒得炸裂的聲音被無限放大著。
楊母放下手中的針線,忙不迭推了推楊曦的臥室的門,門沒有閂,輕而易舉地被推開了,裏麵是一望無際的黑暗,隻有自己的身體被客廳裏的燈光照過來在裏麵投下凶神惡煞的影子,恐怖極了。
下一刻,楊母走到電話跟前,撥了號碼,拿起聽筒等待著電話那一頭傳來聲音。
“啥子事?”電話那一頭的聲音顯得有些不耐煩。
“楊曦晚上沒回家,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
“什麽?”電話那頭沉吟了幾秒,然後接著說道,“我現在在給別人裝花,你先給他班主任打個電話,看他是不是留校了,如果不是,你出去找一下。”
楊母放下電話,微微有點兒生氣,但隨即又撥了號碼,把楊曦的情況說了過去。
“不知道啊,放學後應該回家的呀?”另一端班主任的聲音裏充滿了好奇。
“哦,你也不知道啊,那打擾了。”
“什麽情況,你們怎麽都不出去找找。”
班主任的話還沒說完,楊母就掛了電話,立刻衝到院子裏跨上自行車就跑出去。
“楊曦,在哪兒啊?”楊母的焦急的聲音像喇叭裏的錄音,一遍遍重複著說道。
楊母跑到劉毅家,問劉毅道:“劉毅,你看到楊曦了嗎?”
“他晚上跟我一起回來的呀,到康奶奶家門前我們才分開的呀,怎麽,他沒回家?”劉毅一五一十地說道。
楊母“哦”了一聲,連忙走出了溫暖而明亮的房子,連身後劉毅父母那一句“坐會兒吧”都沒來得及回應一聲。
劉毅也跟著衝了出去,道:“阿姨,楊曦應該就在連隊裏,或許就在哪個朋友的家裏。我去別人家看看他在不在,你在外麵找找。”
楊母道:“好,謝謝你。”
言訖,兩人分頭去找,“楊曦,你在哪兒?”聲音在空氣裏四散開來,隔了老遠都能聽得到。
有時候你不是看不到,而是不想看到火山爆發後噴出的岩漿滅絕了方圓幾裏內的生命;有時候不是你感覺不到,而是不想感受到傷痛是怎樣將你體內的溫度一分分帶走;有時候也不是你聽不到,而是你不想聽到強烈的地震聲波吞沒了瀕臨死亡的呼吼。
那麽,什麽是想看到的。
什麽是想感受到的。
什麽又是想聽到的?
內心會有答案的,總有一刻它會給你答案的。
73
初冬時候的溝渠裏,爛泥汙水的臭味被冷藏了起來,滿溝的蘆葦養精蓄銳了整整大半年,放眼望去,白茫茫的蘆葦花填滿了渠道,像畫卷上被人故意誇張故意放大了生命力的存在。
當風沿著渠道的方向席卷著沙土和細碎的陳年腐葉呼嘯而去的時候,那些白蠟蠟的成團成團的蘆葦花像蒲公英一樣撐著小傘向四麵八方飄過去,這樣唯美的景色惟有暮春時節柳絮滿城的景致可以與之媲美一二。
往日一度認為那滿是淤泥的臭水溝是這個世界上最醃臢的存在,卻從未想過它的營養還養育了如此美麗如此不可思議的景色。
而那些高大的樓房,平坦光滑的瓷磚地麵,還有噴了香水的煙酒繁華地,在沒有人為之渲染的時候,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顯得荒涼死寂。
而現在幾乎感覺不到風,卻也有毛茸茸的微小東西從還未喪失知覺的臉上滑過,引起一陣陣短暫的舒適感,它們應該就是那些蘆葦花小精靈了吧。
它們依然會落在那無數個為人鄙棄的溝溝道道裏,開出更多令人心曠神怡的白色花朵。
人呢?都希望養尊處優,有長輩的疼愛,有豐厚的經濟來源,有眾人的仰慕歆羨。那樣的人生真的就能讓你走向更高的境界嗎,真的能培養出高尚情操嗎?
時間會給予證明的,總有一天它會給予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