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藏似乎對此頗為關切,正巧他不但擅長奇門八卦之術,亦對岐黃醫法有所精通,還未及望聞問切,便能從這症狀等諸多反應看出尹溫烈的病症要害所在,故而建議:“老夫倒是略懂一點醫術,若將軍不嫌棄,老夫願為將軍根治。”
“此事無關緊要,不必擔心。日後再提,倒也不遲。”尹溫烈對自己的身體很是忽視,即便是多年積累下的病根,也不甚在意,以致於愈發嚴重,“還是先將正事說完,在講不遲。”
葉藏無奈,隻得順從尹溫烈之言,長歎一口氣,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尹溫烈繼續講述他的故事。又雙手捧來一杯熱茶,同時笑道:“此茶性溫養身,多飲則能平順氣息,調和陰陽。”
“多謝前輩掛心。”尹溫烈接過熱茶,抿了一小口,那穿堂風拂過發梢及衣衫,窗外陽光和煦,柔風微冷,正是四時好季節,皆如初春景萬象。柳葉飄飛,攜花穿堂,落在那白袍身側,偏拂動青絲舒展,眉頭微顫。
尹葉二人對座堂上,尹溫烈接著說道:“其實將軍不僅僅是抑鬱而終,而是被壓迫致死。血牢關一戰,將軍以少勝多,不僅守住了城池關口,保衛了我大薑的門戶,還一舉擊潰東狄舉國之軍,叫東狄國元氣大傷。就連東狄名將薑望也因兵敗,羞愧不已,自裁請罪而亡。秦將軍也因此立下蓋世功勳。但他也卻成為朝廷某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故而在血牢關一戰後,秦將軍不僅沒有受到甚麽實質的封賞與嘉獎,反倒遭奸人忌憚,故而暗中陷害將軍。一時間,承天府內流言蜚語遍起,朝中人皆言秦將軍乃是與東狄私通,暗中勾結,故而沒有將東狄十萬大軍盡皆圍殺,就連不慎走脫了那薑望都被捏造成刻意放走,此事傳至先帝耳中,雖未完全相信將軍裏通外國的荒唐之言,但卻是將信將疑。”
葉藏對排兵布陣等事並不算了解,聞言故而問道:“那為何當初沒能將那薑望擒殺?”
尹溫烈苦笑著回答道:“葉前輩乃是聰明人,怎會不知,憑千人比肩十萬人,以少勝多,將其擊潰,已是難如登天,青史少有之事。加之血牢關內,地勢險峻,僅憑秦將軍那時麾下的人馬,根本無法完全牽製住數十倍於我們的敵軍,又何談捉住一心想要趁亂逃走的薑望?”
“此言甚是有理,是老夫愚鈍,叫將軍見笑了。”葉藏麵露羞慚之色,搖苦笑拱手,垂頭側臉,尷尬的說道。
尹溫烈並未在意,輕笑一聲擺擺手便繼續回憶:“幸得先帝並非昏庸之君,一麵派人暗中調查此事的來龍去脈,真實情況,一麵差人去往血牢關,調回秦將軍,將他留在身邊,避免其真有異心。但當那聖旨傳至血牢關時,秦將軍早已意識到自己此次若奉詔回京,下場如何,但秦將軍乃忠烈剛正之人,他萬萬不會抗旨不尊。故而他早有準備,先在血牢關提拔眾將,分管軍權,做好完全之準備。其中就有僥幸生還的我。為此,秦將軍甚至要上書先帝,保舉我為後將軍,這幾乎是絕無僅有,聞所未聞的。”
葉藏聞言很是讚同,點頭如搗蒜,也對秦觀愈發敬佩:“秦將軍其人真是世間罕有,真不愧天威神將之名號。深謀遠慮,未雨綢繆,目光之長遠,令人讚歎。”
尹溫烈極為驕傲自豪的點頭道:“那是自然。我等將官士卒,無不因為曾跟隨秦將軍四處征戰而深感榮耀。”但話鋒一轉,先前的神色卻黯淡下來,無可奈何的歎氣道,“可那又如何?經曆血牢關一戰,將士們皆深信秦將軍,再無異議,哪怕是他前所未有的保舉一個孩子做後將軍,眾將也是一味支持,甚至聯名上書。並非是因為與我交情深厚,更多的乃是因為前將軍。”
“那不知先帝意下如何?”葉藏問道。
尹溫烈微微一笑,並未急著回答:“滿朝文武無不對此深感疑惑,大為驚奇,但先帝並未直接駁回,而是在深思熟慮後,先是典我為翎軍將軍,賜袍賞金,開府設賓,隨後又逐步封賞,但偏偏不許後將軍之職。”
“後秦將軍奉詔回朝,先帝除去其軍權,將軍無奈,但也隻得交還兵符,賦閑在家,鬱鬱寡歡。後輿論不減,百姓皆言秦將軍曾立下蓋世功勳,名震四海,可如今不升反將,實有損聖上英名。故而群臣啟奏,百官附朝,先帝斟酌再三,權衡之下,隻得加封將軍為明殿佐督衛兼太尉之職。官居一品,品銜極大,卻無多少實權。秦將軍深知先帝此番用意,心中愈發不平,終日閉門不出,以淚洗麵,不久後染病而亡,至死未敢忘卻邊疆戰事。”
說到此處,尹溫烈又回想起往昔歲月,感懷至深,淚如雨下,傷痛不已。葉藏也深受感動,遺憾萬分,不免感歎道:“金劍曾飲胡人血,雕弓堪射西北狼。如今蒙塵心不改,卻叫英雄病體亡。馬革裹屍成奢望,金戈鐵馬骨微涼。生為豪傑死為鬼,亦做地雄守安常。可歎,可惜,可恨,可憐秦將軍一生英雄,最終卻病死於榻上,真是叫人唏噓......”
情至深處,尹溫烈泣不成聲,良久,才稍稍緩過神來,附和著歎道:“確是如此,葉前輩所言甚是......秦將軍一生為國,逝世後卻仍不能如願,叫他九泉之下如何安息?又叫我等生人,日後有何麵目再麵對他?”
“將軍莫要太過傷心。”葉藏挪動蒲團,使得自己靠近一些尹溫烈,右手拂其背,左手遞過一杯熱茶,又關切地安慰道,“好在如今將軍接過這重擔,一樣能完成秦將軍生前的抱負......”話未說完,葉藏便意識到自己的失言,急忙住了嘴,小心翼翼的觀察著尹溫烈的反應。
見他仍沉浸在悲痛之中,雖有些心酸,但還是鬆了口氣,慶幸尹溫烈沒有聯係到自己如今的處境。
“但不知尹將軍又是如何得到那《廣武遺誌》的呢?”葉藏急忙撇開話題,以防尹溫烈又聯係自身,沉浸在哀傷之中難以自拔。
此時那尹溫烈已然逐漸平靜下來,聞言遂對葉藏解釋道:“雖說血牢關一戰,叫東狄國元氣大傷,數十年來極難恢複全部國力,但這並不能叫他們的狼子野心就此消散。東狄國賊心不改,很快又糾集北方其餘四族組成聯軍不斷從防守力量較為薄弱的貪狼關方向襲擾我大薑邊疆,蠢蠢欲動,意圖十分明顯。”
“先帝聞聽貪狼急報後大驚,當即召集文武群臣商議應對之策。奈何滿朝文武,竟無有良策退敵,萬般無奈之下,先帝隻得差人率軍牽往貪狼關迎敵守邊。可斟酌再三,幾經篩選,偏又無有合適人選。朝中舊將,待在京師已久,大都養尊處優慣了,久疏戰陣,竟不願意出征。此時便有人上書先帝,請此時正在家中府上養病的秦將軍率軍奔赴北漠。”
“先帝無可奈何,為表對先前所作所為的歉意與此番的誠意,隻得親自帶著補品禮物,登門探望,名為探病,實為請秦將軍出山上陣。但亡羊補牢,為時晚矣。此時的秦將軍已然病入膏肓,形神枯槁,憔悴不堪,躺倒在床榻之上動彈不得,就連日常起居都要人攙扶侍候,哪裏還能披掛上馬,上陣殺敵?”
葉藏聞言,又氣憤又無奈,又遺憾又可惜,五味雜陳,憤懣難平,千言萬語最終也隻化為一聲長歎,拍了拍大腿搖頭說道:“哎,造化弄人啊......”
“但秦將軍心係國家,至死不敢忘卻邊疆的將士。故而已是彌留之際,卻還是向先帝以性命舉薦我替他掛帥出征。那年,我僅僅十七歲。誰也不敢相信,一個年僅十七的毛頭小子,怎麽能統領三軍,守關抗敵?故而即便在這種情況下,先帝還是將信將疑,不敢擅自用人。”
尹溫烈眼眸深邃,表情複雜,難以看透心底所想,卻藏不住那眸中深處的悲慟,或許對他人來說,升官加爵乃是一生所求,卻求而不得的富貴之事,但對尹溫烈來說,這似乎是一生最不願麵對的事,因為他不止是掛帥出征那麽簡單,這更預示著秦觀生命的結束,而尹溫烈要從他最敬佩最親近的人手中,接過那比生命還重要幾分的旗幟。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本生天地英雄氣,敢笑風流萬戶侯。
一生無意功名利祿,但願為國捐軀,裹屍而還,方不愧如此這般,鐵骨金心。且說一國雖大,但未必舉國皆是這般人。但總要有人如此。這份責任,總要有人來承擔。他們便是頂天立地的真英雄。倘若一國上下,皆是損人利己之人,那亡國滅種,也就近在眼前。
尹溫烈目光灼灼,雙拳緊握,一旁的葉藏也是眉頭深鎖,默不作聲。
“此事無關緊要,不必擔心。日後再提,倒也不遲。”尹溫烈對自己的身體很是忽視,即便是多年積累下的病根,也不甚在意,以致於愈發嚴重,“還是先將正事說完,在講不遲。”
葉藏無奈,隻得順從尹溫烈之言,長歎一口氣,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尹溫烈繼續講述他的故事。又雙手捧來一杯熱茶,同時笑道:“此茶性溫養身,多飲則能平順氣息,調和陰陽。”
“多謝前輩掛心。”尹溫烈接過熱茶,抿了一小口,那穿堂風拂過發梢及衣衫,窗外陽光和煦,柔風微冷,正是四時好季節,皆如初春景萬象。柳葉飄飛,攜花穿堂,落在那白袍身側,偏拂動青絲舒展,眉頭微顫。
尹葉二人對座堂上,尹溫烈接著說道:“其實將軍不僅僅是抑鬱而終,而是被壓迫致死。血牢關一戰,將軍以少勝多,不僅守住了城池關口,保衛了我大薑的門戶,還一舉擊潰東狄舉國之軍,叫東狄國元氣大傷。就連東狄名將薑望也因兵敗,羞愧不已,自裁請罪而亡。秦將軍也因此立下蓋世功勳。但他也卻成為朝廷某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故而在血牢關一戰後,秦將軍不僅沒有受到甚麽實質的封賞與嘉獎,反倒遭奸人忌憚,故而暗中陷害將軍。一時間,承天府內流言蜚語遍起,朝中人皆言秦將軍乃是與東狄私通,暗中勾結,故而沒有將東狄十萬大軍盡皆圍殺,就連不慎走脫了那薑望都被捏造成刻意放走,此事傳至先帝耳中,雖未完全相信將軍裏通外國的荒唐之言,但卻是將信將疑。”
葉藏對排兵布陣等事並不算了解,聞言故而問道:“那為何當初沒能將那薑望擒殺?”
尹溫烈苦笑著回答道:“葉前輩乃是聰明人,怎會不知,憑千人比肩十萬人,以少勝多,將其擊潰,已是難如登天,青史少有之事。加之血牢關內,地勢險峻,僅憑秦將軍那時麾下的人馬,根本無法完全牽製住數十倍於我們的敵軍,又何談捉住一心想要趁亂逃走的薑望?”
“此言甚是有理,是老夫愚鈍,叫將軍見笑了。”葉藏麵露羞慚之色,搖苦笑拱手,垂頭側臉,尷尬的說道。
尹溫烈並未在意,輕笑一聲擺擺手便繼續回憶:“幸得先帝並非昏庸之君,一麵派人暗中調查此事的來龍去脈,真實情況,一麵差人去往血牢關,調回秦將軍,將他留在身邊,避免其真有異心。但當那聖旨傳至血牢關時,秦將軍早已意識到自己此次若奉詔回京,下場如何,但秦將軍乃忠烈剛正之人,他萬萬不會抗旨不尊。故而他早有準備,先在血牢關提拔眾將,分管軍權,做好完全之準備。其中就有僥幸生還的我。為此,秦將軍甚至要上書先帝,保舉我為後將軍,這幾乎是絕無僅有,聞所未聞的。”
葉藏聞言很是讚同,點頭如搗蒜,也對秦觀愈發敬佩:“秦將軍其人真是世間罕有,真不愧天威神將之名號。深謀遠慮,未雨綢繆,目光之長遠,令人讚歎。”
尹溫烈極為驕傲自豪的點頭道:“那是自然。我等將官士卒,無不因為曾跟隨秦將軍四處征戰而深感榮耀。”但話鋒一轉,先前的神色卻黯淡下來,無可奈何的歎氣道,“可那又如何?經曆血牢關一戰,將士們皆深信秦將軍,再無異議,哪怕是他前所未有的保舉一個孩子做後將軍,眾將也是一味支持,甚至聯名上書。並非是因為與我交情深厚,更多的乃是因為前將軍。”
“那不知先帝意下如何?”葉藏問道。
尹溫烈微微一笑,並未急著回答:“滿朝文武無不對此深感疑惑,大為驚奇,但先帝並未直接駁回,而是在深思熟慮後,先是典我為翎軍將軍,賜袍賞金,開府設賓,隨後又逐步封賞,但偏偏不許後將軍之職。”
“後秦將軍奉詔回朝,先帝除去其軍權,將軍無奈,但也隻得交還兵符,賦閑在家,鬱鬱寡歡。後輿論不減,百姓皆言秦將軍曾立下蓋世功勳,名震四海,可如今不升反將,實有損聖上英名。故而群臣啟奏,百官附朝,先帝斟酌再三,權衡之下,隻得加封將軍為明殿佐督衛兼太尉之職。官居一品,品銜極大,卻無多少實權。秦將軍深知先帝此番用意,心中愈發不平,終日閉門不出,以淚洗麵,不久後染病而亡,至死未敢忘卻邊疆戰事。”
說到此處,尹溫烈又回想起往昔歲月,感懷至深,淚如雨下,傷痛不已。葉藏也深受感動,遺憾萬分,不免感歎道:“金劍曾飲胡人血,雕弓堪射西北狼。如今蒙塵心不改,卻叫英雄病體亡。馬革裹屍成奢望,金戈鐵馬骨微涼。生為豪傑死為鬼,亦做地雄守安常。可歎,可惜,可恨,可憐秦將軍一生英雄,最終卻病死於榻上,真是叫人唏噓......”
情至深處,尹溫烈泣不成聲,良久,才稍稍緩過神來,附和著歎道:“確是如此,葉前輩所言甚是......秦將軍一生為國,逝世後卻仍不能如願,叫他九泉之下如何安息?又叫我等生人,日後有何麵目再麵對他?”
“將軍莫要太過傷心。”葉藏挪動蒲團,使得自己靠近一些尹溫烈,右手拂其背,左手遞過一杯熱茶,又關切地安慰道,“好在如今將軍接過這重擔,一樣能完成秦將軍生前的抱負......”話未說完,葉藏便意識到自己的失言,急忙住了嘴,小心翼翼的觀察著尹溫烈的反應。
見他仍沉浸在悲痛之中,雖有些心酸,但還是鬆了口氣,慶幸尹溫烈沒有聯係到自己如今的處境。
“但不知尹將軍又是如何得到那《廣武遺誌》的呢?”葉藏急忙撇開話題,以防尹溫烈又聯係自身,沉浸在哀傷之中難以自拔。
此時那尹溫烈已然逐漸平靜下來,聞言遂對葉藏解釋道:“雖說血牢關一戰,叫東狄國元氣大傷,數十年來極難恢複全部國力,但這並不能叫他們的狼子野心就此消散。東狄國賊心不改,很快又糾集北方其餘四族組成聯軍不斷從防守力量較為薄弱的貪狼關方向襲擾我大薑邊疆,蠢蠢欲動,意圖十分明顯。”
“先帝聞聽貪狼急報後大驚,當即召集文武群臣商議應對之策。奈何滿朝文武,竟無有良策退敵,萬般無奈之下,先帝隻得差人率軍牽往貪狼關迎敵守邊。可斟酌再三,幾經篩選,偏又無有合適人選。朝中舊將,待在京師已久,大都養尊處優慣了,久疏戰陣,竟不願意出征。此時便有人上書先帝,請此時正在家中府上養病的秦將軍率軍奔赴北漠。”
“先帝無可奈何,為表對先前所作所為的歉意與此番的誠意,隻得親自帶著補品禮物,登門探望,名為探病,實為請秦將軍出山上陣。但亡羊補牢,為時晚矣。此時的秦將軍已然病入膏肓,形神枯槁,憔悴不堪,躺倒在床榻之上動彈不得,就連日常起居都要人攙扶侍候,哪裏還能披掛上馬,上陣殺敵?”
葉藏聞言,又氣憤又無奈,又遺憾又可惜,五味雜陳,憤懣難平,千言萬語最終也隻化為一聲長歎,拍了拍大腿搖頭說道:“哎,造化弄人啊......”
“但秦將軍心係國家,至死不敢忘卻邊疆的將士。故而已是彌留之際,卻還是向先帝以性命舉薦我替他掛帥出征。那年,我僅僅十七歲。誰也不敢相信,一個年僅十七的毛頭小子,怎麽能統領三軍,守關抗敵?故而即便在這種情況下,先帝還是將信將疑,不敢擅自用人。”
尹溫烈眼眸深邃,表情複雜,難以看透心底所想,卻藏不住那眸中深處的悲慟,或許對他人來說,升官加爵乃是一生所求,卻求而不得的富貴之事,但對尹溫烈來說,這似乎是一生最不願麵對的事,因為他不止是掛帥出征那麽簡單,這更預示著秦觀生命的結束,而尹溫烈要從他最敬佩最親近的人手中,接過那比生命還重要幾分的旗幟。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本生天地英雄氣,敢笑風流萬戶侯。
一生無意功名利祿,但願為國捐軀,裹屍而還,方不愧如此這般,鐵骨金心。且說一國雖大,但未必舉國皆是這般人。但總要有人如此。這份責任,總要有人來承擔。他們便是頂天立地的真英雄。倘若一國上下,皆是損人利己之人,那亡國滅種,也就近在眼前。
尹溫烈目光灼灼,雙拳緊握,一旁的葉藏也是眉頭深鎖,默不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