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龍林的聲音及時響起:“何光師兄,抱歉啊。師弟雖然學了幾年煉丹術,但是你也知道莫長老他老人家已經走了。師弟如今的煉丹術,咳咳,有點弱,一品丹藥自然是沒有問題,但二品丹藥就著實為難師弟了。”
龍林心想,這個理由不錯吧?
何光師兄會知難而退吧?
也不會顯得很菜?
龍裕的聲音忽然在少年心底響起:“龍林哥哥,你確定能煉製一品丹藥?”
龍林神識交流:“小裕,這就是你不懂了。適度的美化,是很有必要的。“
再說了,辟穀丹不是一品丹藥嗎?
辟穀丹早已煉製成功!
一品丹藥?
他,有信心!
龍裕內心:“迷之自信!”
聽到龍林回答,何光鬆了一口氣。
原來龍師弟還是蠻好說話的嘛,還以為瞧不起自己呢。
慚愧,居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何光繼續問道:“那龍師弟何時能成為二品煉丹師呢?要不丹方你先拿去研究研究?”
龍林趕緊擺了擺手,用一種‘傷悲’的語氣說著:
“何光師兄,實話告訴你吧。莫長老離世後,沒人指導我煉丹,師弟已經棄丹從戰了。”
何光:“???”
棄丹從戰?
你知道宗門有多少人在期待你成為三品煉丹師的那一天嗎?
你知道,你這樣,會辜負多少人嗎?
你知道嗎?
誰允許你棄丹從戰的?宗主師叔他們都不管嗎?
不過,轉念一想,何光也表示理解。
煉丹師是個特殊的行業,不僅需要天賦,還需要一顆沉著、冷靜、耐得住寂寞的心。這位龍師弟的作風他有所耳聞,恰恰是那種耐不住寂寞的人。
但最最重要的是,需要一位煉丹師傅時刻指點。沒有煉丹師傅指點,那得需要多少藥材資源才能堆出一位煉丹大師?
思慮之後,何光出聲安慰:“師弟也不必難過,莫長老在天之靈也會理解你的。修士重戰力,不煉丹也好。那師弟準備走哪條路,術修還是武修?”
在修仙界,修煉法力的心法大同小異,差別在於修煉的速度、法力的屬性和濃厚程度有所不同。
但根據法力的主要使用方式,修仙者首先可分為兩大類:戰修和輔修。
輔修,顧名思義輔助修行。煉丹師、煉器師、製符師、陣法師、醫師、靈植師……等屬於輔修,種類很多,但各類數量很少。
在輔修之中,又以煉丹師、煉器師、製符師、陣法師四大行業為主。
輔修丹田的法力,用於煉製各種材料等等。如煉丹師,體內法力自然用於凝聚丹火、煉製丹藥。輔修的法寶或者法器一般也是輔助性的,幾乎不能用於戰鬥,比如黑望鼎;因此他們的戰鬥力往往不高。
畢竟術業有專攻。
倘若沒有天賦和資源的栽培,輔修成就十分有限,數量遠遠少於戰修,受人尊敬。
戰修:是指將丹田法力用於戰鬥、打架的修仙者。戰修有多種分支,主要有體修、術修、武修和靈修四種。
體修主張物理攻擊、鍛煉肉身為主;術修主修戰鬥法術、靜修參悟為主。
體修和術修是兩種極端。
兩者結合之下,取長補短,就誕生了武修和靈修。
武修擅長近戰搏鬥,但也不缺遠程攻擊的手段。既有物理攻擊,也有法術攻擊,自然受到追捧。武修以武入道,又可細分為劍修、刀修、槍修、棍修、拳修……
至於靈修,則數量較少。不過每一個在靈修道路上有所成就的修仙者,氣運肯定不錯。
靈修既有術修的遠程攻擊,又能近戰搏殺,但是入門太難。
前提條件之一,就是首先要得到一種天地靈物,比如異火、靈水、玄土、神雷……;其次要收服這些天地靈物;然後手上還要有一本相應的修煉功法,否則就隻能自創了。
天地靈物可遇不可求,數量極少,所以除非是大氣運之人,是不可能成為靈修的。
體修太累、靈修太難,因此術修和武修就成了兩大主要修行方向。
術修主修戰鬥法術,施法時間與法術威力密切相關。一般地說,咒語越長,威力一般越大。術修也注重神識的修煉,厲害的術修可以同時操控多件法器或法寶,顯著提升攻伐能力。
打坐參悟、練習咒語,是術修的主要修煉方式。
術修很容易入門,但悟性不夠,成就有限。
就以龍林為例,一些威力弱小的小法術他很快就能學會,但那些威力驚人的大型法術,暫時與他無緣。
武修主近戰搏鬥之術。施展各種武技,瞬間就可以發動攻擊,一般不需要咒語。
此外,一把稱手的武器至關重要,能讓武修發生質的飛躍。與術修略有不同,術修的法寶強大就行;武修還必須注重自身與武器的契合度。
傳說中就有一位結丹武修,戰力普普通通,名聲不顯;但機緣巧合之下,偶獲一件與自身屬性極其吻合的戰錘,一時戰力爆表,風光無限,直追元嬰大能,留下諸多動人的傳說。
除了靜修參悟武技的口訣外,還需要一遍一遍的磨練武技招式。同樣的武技,熟練度不同,威力相差巨大。
武修也需要強化體魄,氣血充盈,武技綻放的威力更大。
武修入門難度稍大,沒有毅力不行。
不同的修行之路,結果自然不一樣。
一般的,術修被同階武修近身後,大多會被瞬間斬殺……即,秒殺!
但隻要不被近身,保持安全距離,術修的遠程戰鬥法術,可以輕易重傷同階武修。
之所以是同階,是因為境界不同,丹田的法力數量不同。高境界的修士可以憑借境界壓製,輕取對手。
腦海中劃過這些知識,龍林鄭重說道:“武修,準確地說是……劍修!”
這些知識都是他厚著臉皮,纏著方孔師兄得來的。
何光聞言,眼露驚訝之色,師弟這瘦弱的小身板吃得消練劍之苦嗎?
他心中仍抱有一絲念想,繼續問道:“師弟,是打算劍丹雙修?”
龍林臉色凝重,一副高深模樣,用嚴肅的口吻‘教導’何光:“師兄,這你就有所不知了。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切不可三心二意,將精力浪費在無關之事上。”
“練劍、煉丹,隻能擇一,不能分心,否則可能一事無成。”
何光聞言,微笑點頭,表示讚同。
內心嘛……搖頭不已。
據他所知,術體雙修、甚至是三修的天才可不少。憑師弟的天靈根資質,完全能駕馭劍丹雙修。
當然,師弟說的不無道理。精力分散,成就自然會有所降低。
宗門高層讓師弟走丹道一途,是希望他能成為三品甚至是四品煉丹師。
但何光心裏卻不這樣認為,二品煉丹師它不香嗎?煉丹師,會煉製築基丹等二品丹藥就行了。
現在倒好,引起少年的叛逆之心,師弟徹底地放棄丹道一途。
親傳弟子,是傳承師道的弟子。
現在嘛……煉丹師的親傳弟子,改修劍道?
在何光眼中,龍林的所作所為,足以稱得上‘叛逆’二字。
“師兄,你是什麽路子?”忽然,龍林好奇地問道。
何光含笑道:“嘿嘿,師兄的法器也是一把劍。不過師兄走的是術修的路子,施展法術遠程殺敵,不近身搏鬥。”
龍林聞言哈哈大笑:“師兄,原來你是‘偽劍修’啊。不過,師弟我就喜歡手持利劍,然後衝上迎敵,堂堂正正地擊潰敵人。”
何光神情怪異。
手持利劍?
師弟腰間的木劍算嗎?
不算吧?
龍林輕咳兩聲,何光才收回心神,繼續說道:“每個人對修煉的理解都不一樣。不論是術修的戰鬥法術,還是武修的各種武技,全看個人興趣。”
“道雖不同,殊途同歸。力量倒是其次,修為境界才是根本,師弟不可走偏了。”
龍林點頭受教。
兩人頓時又閑聊起來。
比如討論是術修強還是武修強。
在如今的幽州修仙界,武修略勝一籌。畢竟七派之首的影月宗可是貨真價實的武修宗門,門派弟子多是劍修和刀修,近戰搏殺、施展劍訣刀訣的那種。
這是龍林的觀點,他認為武修更強。
何光則恰恰相反,他認為術修更強。七大宗門中,除了武修宗門影月宗、體修宗門金鍾門外,其餘五大門派高層大多都是術修。
龍林則不屑,這隻能說明術修容易上手。
然後何光拋出了沒有悟性在法術一途走不遠的觀點,把龍林徹底地噎住了。他想起那些年在曾妙師姐那兒學習戰鬥法術的日子,一把辛酸淚。
瞧著師弟臉帶哭腔,何光哈哈一笑。
這場爭論,顯然是作為師兄的他——贏了。
何光及時轉移話題,又同龍林講起了落雲宗的狀態。
與影月宗不同,落雲宗則是大雜燴,宗門內術修、武修、體修甚至是靈修的路子都有人走。
龍氏十子中,龍霸和龍林走的是武修路子;龍淼據說收服了一道天地異火,走的靈修路線;龍晶等其餘七人走的術修路線。
至於體修,龍林嗬嗬一笑。
那玩意兒比煉丹還無聊,而且更累、更苦、更無聊。
正常人有幾個會去?
龍林心想,這個理由不錯吧?
何光師兄會知難而退吧?
也不會顯得很菜?
龍裕的聲音忽然在少年心底響起:“龍林哥哥,你確定能煉製一品丹藥?”
龍林神識交流:“小裕,這就是你不懂了。適度的美化,是很有必要的。“
再說了,辟穀丹不是一品丹藥嗎?
辟穀丹早已煉製成功!
一品丹藥?
他,有信心!
龍裕內心:“迷之自信!”
聽到龍林回答,何光鬆了一口氣。
原來龍師弟還是蠻好說話的嘛,還以為瞧不起自己呢。
慚愧,居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何光繼續問道:“那龍師弟何時能成為二品煉丹師呢?要不丹方你先拿去研究研究?”
龍林趕緊擺了擺手,用一種‘傷悲’的語氣說著:
“何光師兄,實話告訴你吧。莫長老離世後,沒人指導我煉丹,師弟已經棄丹從戰了。”
何光:“???”
棄丹從戰?
你知道宗門有多少人在期待你成為三品煉丹師的那一天嗎?
你知道,你這樣,會辜負多少人嗎?
你知道嗎?
誰允許你棄丹從戰的?宗主師叔他們都不管嗎?
不過,轉念一想,何光也表示理解。
煉丹師是個特殊的行業,不僅需要天賦,還需要一顆沉著、冷靜、耐得住寂寞的心。這位龍師弟的作風他有所耳聞,恰恰是那種耐不住寂寞的人。
但最最重要的是,需要一位煉丹師傅時刻指點。沒有煉丹師傅指點,那得需要多少藥材資源才能堆出一位煉丹大師?
思慮之後,何光出聲安慰:“師弟也不必難過,莫長老在天之靈也會理解你的。修士重戰力,不煉丹也好。那師弟準備走哪條路,術修還是武修?”
在修仙界,修煉法力的心法大同小異,差別在於修煉的速度、法力的屬性和濃厚程度有所不同。
但根據法力的主要使用方式,修仙者首先可分為兩大類:戰修和輔修。
輔修,顧名思義輔助修行。煉丹師、煉器師、製符師、陣法師、醫師、靈植師……等屬於輔修,種類很多,但各類數量很少。
在輔修之中,又以煉丹師、煉器師、製符師、陣法師四大行業為主。
輔修丹田的法力,用於煉製各種材料等等。如煉丹師,體內法力自然用於凝聚丹火、煉製丹藥。輔修的法寶或者法器一般也是輔助性的,幾乎不能用於戰鬥,比如黑望鼎;因此他們的戰鬥力往往不高。
畢竟術業有專攻。
倘若沒有天賦和資源的栽培,輔修成就十分有限,數量遠遠少於戰修,受人尊敬。
戰修:是指將丹田法力用於戰鬥、打架的修仙者。戰修有多種分支,主要有體修、術修、武修和靈修四種。
體修主張物理攻擊、鍛煉肉身為主;術修主修戰鬥法術、靜修參悟為主。
體修和術修是兩種極端。
兩者結合之下,取長補短,就誕生了武修和靈修。
武修擅長近戰搏鬥,但也不缺遠程攻擊的手段。既有物理攻擊,也有法術攻擊,自然受到追捧。武修以武入道,又可細分為劍修、刀修、槍修、棍修、拳修……
至於靈修,則數量較少。不過每一個在靈修道路上有所成就的修仙者,氣運肯定不錯。
靈修既有術修的遠程攻擊,又能近戰搏殺,但是入門太難。
前提條件之一,就是首先要得到一種天地靈物,比如異火、靈水、玄土、神雷……;其次要收服這些天地靈物;然後手上還要有一本相應的修煉功法,否則就隻能自創了。
天地靈物可遇不可求,數量極少,所以除非是大氣運之人,是不可能成為靈修的。
體修太累、靈修太難,因此術修和武修就成了兩大主要修行方向。
術修主修戰鬥法術,施法時間與法術威力密切相關。一般地說,咒語越長,威力一般越大。術修也注重神識的修煉,厲害的術修可以同時操控多件法器或法寶,顯著提升攻伐能力。
打坐參悟、練習咒語,是術修的主要修煉方式。
術修很容易入門,但悟性不夠,成就有限。
就以龍林為例,一些威力弱小的小法術他很快就能學會,但那些威力驚人的大型法術,暫時與他無緣。
武修主近戰搏鬥之術。施展各種武技,瞬間就可以發動攻擊,一般不需要咒語。
此外,一把稱手的武器至關重要,能讓武修發生質的飛躍。與術修略有不同,術修的法寶強大就行;武修還必須注重自身與武器的契合度。
傳說中就有一位結丹武修,戰力普普通通,名聲不顯;但機緣巧合之下,偶獲一件與自身屬性極其吻合的戰錘,一時戰力爆表,風光無限,直追元嬰大能,留下諸多動人的傳說。
除了靜修參悟武技的口訣外,還需要一遍一遍的磨練武技招式。同樣的武技,熟練度不同,威力相差巨大。
武修也需要強化體魄,氣血充盈,武技綻放的威力更大。
武修入門難度稍大,沒有毅力不行。
不同的修行之路,結果自然不一樣。
一般的,術修被同階武修近身後,大多會被瞬間斬殺……即,秒殺!
但隻要不被近身,保持安全距離,術修的遠程戰鬥法術,可以輕易重傷同階武修。
之所以是同階,是因為境界不同,丹田的法力數量不同。高境界的修士可以憑借境界壓製,輕取對手。
腦海中劃過這些知識,龍林鄭重說道:“武修,準確地說是……劍修!”
這些知識都是他厚著臉皮,纏著方孔師兄得來的。
何光聞言,眼露驚訝之色,師弟這瘦弱的小身板吃得消練劍之苦嗎?
他心中仍抱有一絲念想,繼續問道:“師弟,是打算劍丹雙修?”
龍林臉色凝重,一副高深模樣,用嚴肅的口吻‘教導’何光:“師兄,這你就有所不知了。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切不可三心二意,將精力浪費在無關之事上。”
“練劍、煉丹,隻能擇一,不能分心,否則可能一事無成。”
何光聞言,微笑點頭,表示讚同。
內心嘛……搖頭不已。
據他所知,術體雙修、甚至是三修的天才可不少。憑師弟的天靈根資質,完全能駕馭劍丹雙修。
當然,師弟說的不無道理。精力分散,成就自然會有所降低。
宗門高層讓師弟走丹道一途,是希望他能成為三品甚至是四品煉丹師。
但何光心裏卻不這樣認為,二品煉丹師它不香嗎?煉丹師,會煉製築基丹等二品丹藥就行了。
現在倒好,引起少年的叛逆之心,師弟徹底地放棄丹道一途。
親傳弟子,是傳承師道的弟子。
現在嘛……煉丹師的親傳弟子,改修劍道?
在何光眼中,龍林的所作所為,足以稱得上‘叛逆’二字。
“師兄,你是什麽路子?”忽然,龍林好奇地問道。
何光含笑道:“嘿嘿,師兄的法器也是一把劍。不過師兄走的是術修的路子,施展法術遠程殺敵,不近身搏鬥。”
龍林聞言哈哈大笑:“師兄,原來你是‘偽劍修’啊。不過,師弟我就喜歡手持利劍,然後衝上迎敵,堂堂正正地擊潰敵人。”
何光神情怪異。
手持利劍?
師弟腰間的木劍算嗎?
不算吧?
龍林輕咳兩聲,何光才收回心神,繼續說道:“每個人對修煉的理解都不一樣。不論是術修的戰鬥法術,還是武修的各種武技,全看個人興趣。”
“道雖不同,殊途同歸。力量倒是其次,修為境界才是根本,師弟不可走偏了。”
龍林點頭受教。
兩人頓時又閑聊起來。
比如討論是術修強還是武修強。
在如今的幽州修仙界,武修略勝一籌。畢竟七派之首的影月宗可是貨真價實的武修宗門,門派弟子多是劍修和刀修,近戰搏殺、施展劍訣刀訣的那種。
這是龍林的觀點,他認為武修更強。
何光則恰恰相反,他認為術修更強。七大宗門中,除了武修宗門影月宗、體修宗門金鍾門外,其餘五大門派高層大多都是術修。
龍林則不屑,這隻能說明術修容易上手。
然後何光拋出了沒有悟性在法術一途走不遠的觀點,把龍林徹底地噎住了。他想起那些年在曾妙師姐那兒學習戰鬥法術的日子,一把辛酸淚。
瞧著師弟臉帶哭腔,何光哈哈一笑。
這場爭論,顯然是作為師兄的他——贏了。
何光及時轉移話題,又同龍林講起了落雲宗的狀態。
與影月宗不同,落雲宗則是大雜燴,宗門內術修、武修、體修甚至是靈修的路子都有人走。
龍氏十子中,龍霸和龍林走的是武修路子;龍淼據說收服了一道天地異火,走的靈修路線;龍晶等其餘七人走的術修路線。
至於體修,龍林嗬嗬一笑。
那玩意兒比煉丹還無聊,而且更累、更苦、更無聊。
正常人有幾個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