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夫妻倆成婚後不住在一起啊?”
吃過飯,沈懷亦隨同謝雁歸跟周謹回到府中,他跟在他們身後,看到了已然布置妥當的院子。
得知是為周謹特意重新布置的,沈懷亦一臉詫異地詢問道。
“自然是要住在一起的。”謝雁歸看向他,開口解釋著,“隻是想著舌頭哪有不碰牙的,萬一我哪天惹了他,他便可以來這個院子住。”
“也是。”沈懷亦點點頭,“咱們這些做武將的沒那麽細的心思,我瞧著殿下對你的態度,想來隻有你惹他的份。”
他如此說,謝雁歸點點頭,一副你果然懂我的模樣。
周謹沒有說話,他將屋內的陳設細細看過一遍,沒有任何意見。
“說來,陛下果然是疼你,分明是娶新婦進門,可寧王殿下在京中的住處,卻是你的府邸。”打量著屋內的陳設,沈懷亦又開口道。
謝雁歸挑了挑眉,笑著沒有說話。
無論是誰來看,都會覺得陛下當真是疼她,不僅常對她有求必應,還總在朝臣們麵前維護她。
就算將她賜婚給皇子,所下的旨意也是讓她占便宜,仿若她才是親女一般。
可事實上呢?
帝王的心思又豈是那麽容易瞧出來的?
“可還有什麽不妥當的地方?”收回思緒,謝雁歸笑看向周謹。
“都挺好的,沒什麽需要添置的了。”周謹與她對視著,溫聲回應道。
“那我送你回宮?”見他麵上露出倦色,謝雁歸又問道。
大婚在即,這時候他不可能再病倒了。
“陪我到門口就好。”拉住謝雁歸的手,周謹看了一眼沈懷亦,“你與沈將軍難得見麵,該好好說說話的。”
他如此說,沈懷亦讚賞地看了他一眼。
謝雁歸點頭,吩咐人將沈懷亦帶到正廳,她則將周謹送到門口,扶著他上了馬車。
“這兩天好好休息,咱們大婚之日再見。”已是八月初,他們的婚期在初五。
周謹答應著,自馬車裏伸出手,給謝雁歸攏了攏頭發,衝著她笑笑。
車簾放下,馬車向著皇宮的方向歸去,直到瞧不見了,謝雁歸才返回正廳。
已有人呈上了消暑的綠豆湯,沈懷亦大咧咧地坐在椅子上,見她從外麵進來,便招呼她坐到近前。
“當真是想好了?”他開口問道。
“當然。”這樁親事一開始是賜婚,但最終的決定的確是她做下的。
“我瞧著他對你倒還算用心,隻是身體太差了些。”沈懷亦心中清楚,若非是謝雁歸想好了,這門親事不會定下來。
他心中總有些遺憾,但也清楚與她之間到不了這一步,終究是有緣無分的。
“慢慢調養著便是。”謝雁歸笑道,她看著沈懷亦再度開口,“眼下並非回京述職的時候,你究竟是因何回來?”
黔南雖與遼北不同,卻也是大靖的重中之重。
予書說起他回京時,戲言道他是知曉她成親,才找了由頭回來。
但謝雁歸知道沈懷亦縱然喜歡她,也絕不會為了兒女情長便會失了分寸。
他回京都一定是有事情,給她送添妝隻是順便。
“我回京都是跟陛下要糧的。”現下隻有他們兩個,沈懷亦倒也沒什麽不能說的。
“要糧?今年各地還算風調雨順,黔南雖不是產糧之地,應該也足夠百姓跟將士們吃了,是發生了什麽事情嗎?”謝雁歸皺起眉來。
“各地的情況確實還不錯,今年當是個豐年,但黔南去年的收成就不大好,軍中的糧食隻是勉強供應。”
“今年的雨水仍是不好,有些區域還鬧了點蟲害,隻怕今年的糧食供應百姓們都有些困難,更別說送到軍中。”
“我們守衛黔南,是為了讓黔南的百姓們過得安穩,沒道理為了我們吃飽飯,從他們的嘴裏奪食。”
既然其餘各地的收成都能不錯,今年算是個豐年,那麽請求朝廷給黔南多派一些糧食,便是理所應當。
“除卻糧食的事情之外,也是要回稟下情況的,黔南近來並不太平,戎狄屢屢試探,隻怕今年有仗要打。”
所以,沈懷亦回到京都,確實是有事要辦。
“黔南都需要朝廷額外撥糧供應,也難怪戎狄會按捺不住。”謝雁歸緩緩開口,說著她的想法。
這些年她雖一直在遼北,可其餘各處的情況,也並非一無所知。
戎狄與遼軍的作戰方式很像,都是尤其擅長騎兵。
前朝之時,沒少因為兩方的騎兵而吃敗仗。
到了本朝,自然是要吸取教訓,加強騎兵對抗以及訓練騎兵之事,便是謝家起的頭。
是謝家人摸索出了訓練的法子,以及對抗騎兵的種種辦法,才減少了遼北跟黔南的傷亡。
曾經提起靖羽軍,就足以讓遼軍聞風喪膽,可誰都沒有想到,有一天,十萬靖羽軍連同謝家的兒郎們,都會死在遼北。
當年之事,最初眾說紛紜,是明德帝平息眾議,為謝家與十萬靖羽軍正名。
如今遼北與黔南沿用的許多戰術,便是當年謝家留下來的。
謝雁歸去到遼北後,還曾根據那些戰術做了一定改進,再加上她善奇謀,更是屢次擊退遼軍。
“可要我幫你謀劃一二?”雖然沒去過黔南,可若是沈懷亦說一說情況,謝雁歸還是能幫上一些忙的。
“現下還不需要,等到需要的時候,我自會派人給你送信。”沈懷亦預感到將有仗要打,但畢竟還沒打。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是誰也不確定下一刻會發生什麽?
何況,沈家駐守黔南的年頭也不短了,對於戎狄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若需要的話,隨時給我寫信。”謝雁歸點頭,他們之間無需太過客氣。
沈懷亦回到京都,住在京都內的驛館之中,又留了一會兒,他同謝雁歸約好明天再見,便離開她的府邸。
“姑娘想什麽呢?”
坐在正廳內的椅子上,謝雁歸的手指輕敲著扶手,不知在思慮什麽,予書瞧見了,關切地問了幾句。
“也沒什麽,我隻是在想,是否有一天,我會有機會去黔南幫忙?但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大可能。”
“沈家駐守黔南多年,戎狄與遼軍相比雖不亞於他們,卻也不至於讓沈家求援。”
謝雁歸心裏清楚,她既然回到京都,交出了兵符,便幾乎沒有再執掌的可能。
要說遺憾,總歸是有點的,可若是能查清楚她心裏的一些疑惑,那些遺憾也就不算什麽了。
吃過飯,沈懷亦隨同謝雁歸跟周謹回到府中,他跟在他們身後,看到了已然布置妥當的院子。
得知是為周謹特意重新布置的,沈懷亦一臉詫異地詢問道。
“自然是要住在一起的。”謝雁歸看向他,開口解釋著,“隻是想著舌頭哪有不碰牙的,萬一我哪天惹了他,他便可以來這個院子住。”
“也是。”沈懷亦點點頭,“咱們這些做武將的沒那麽細的心思,我瞧著殿下對你的態度,想來隻有你惹他的份。”
他如此說,謝雁歸點點頭,一副你果然懂我的模樣。
周謹沒有說話,他將屋內的陳設細細看過一遍,沒有任何意見。
“說來,陛下果然是疼你,分明是娶新婦進門,可寧王殿下在京中的住處,卻是你的府邸。”打量著屋內的陳設,沈懷亦又開口道。
謝雁歸挑了挑眉,笑著沒有說話。
無論是誰來看,都會覺得陛下當真是疼她,不僅常對她有求必應,還總在朝臣們麵前維護她。
就算將她賜婚給皇子,所下的旨意也是讓她占便宜,仿若她才是親女一般。
可事實上呢?
帝王的心思又豈是那麽容易瞧出來的?
“可還有什麽不妥當的地方?”收回思緒,謝雁歸笑看向周謹。
“都挺好的,沒什麽需要添置的了。”周謹與她對視著,溫聲回應道。
“那我送你回宮?”見他麵上露出倦色,謝雁歸又問道。
大婚在即,這時候他不可能再病倒了。
“陪我到門口就好。”拉住謝雁歸的手,周謹看了一眼沈懷亦,“你與沈將軍難得見麵,該好好說說話的。”
他如此說,沈懷亦讚賞地看了他一眼。
謝雁歸點頭,吩咐人將沈懷亦帶到正廳,她則將周謹送到門口,扶著他上了馬車。
“這兩天好好休息,咱們大婚之日再見。”已是八月初,他們的婚期在初五。
周謹答應著,自馬車裏伸出手,給謝雁歸攏了攏頭發,衝著她笑笑。
車簾放下,馬車向著皇宮的方向歸去,直到瞧不見了,謝雁歸才返回正廳。
已有人呈上了消暑的綠豆湯,沈懷亦大咧咧地坐在椅子上,見她從外麵進來,便招呼她坐到近前。
“當真是想好了?”他開口問道。
“當然。”這樁親事一開始是賜婚,但最終的決定的確是她做下的。
“我瞧著他對你倒還算用心,隻是身體太差了些。”沈懷亦心中清楚,若非是謝雁歸想好了,這門親事不會定下來。
他心中總有些遺憾,但也清楚與她之間到不了這一步,終究是有緣無分的。
“慢慢調養著便是。”謝雁歸笑道,她看著沈懷亦再度開口,“眼下並非回京述職的時候,你究竟是因何回來?”
黔南雖與遼北不同,卻也是大靖的重中之重。
予書說起他回京時,戲言道他是知曉她成親,才找了由頭回來。
但謝雁歸知道沈懷亦縱然喜歡她,也絕不會為了兒女情長便會失了分寸。
他回京都一定是有事情,給她送添妝隻是順便。
“我回京都是跟陛下要糧的。”現下隻有他們兩個,沈懷亦倒也沒什麽不能說的。
“要糧?今年各地還算風調雨順,黔南雖不是產糧之地,應該也足夠百姓跟將士們吃了,是發生了什麽事情嗎?”謝雁歸皺起眉來。
“各地的情況確實還不錯,今年當是個豐年,但黔南去年的收成就不大好,軍中的糧食隻是勉強供應。”
“今年的雨水仍是不好,有些區域還鬧了點蟲害,隻怕今年的糧食供應百姓們都有些困難,更別說送到軍中。”
“我們守衛黔南,是為了讓黔南的百姓們過得安穩,沒道理為了我們吃飽飯,從他們的嘴裏奪食。”
既然其餘各地的收成都能不錯,今年算是個豐年,那麽請求朝廷給黔南多派一些糧食,便是理所應當。
“除卻糧食的事情之外,也是要回稟下情況的,黔南近來並不太平,戎狄屢屢試探,隻怕今年有仗要打。”
所以,沈懷亦回到京都,確實是有事要辦。
“黔南都需要朝廷額外撥糧供應,也難怪戎狄會按捺不住。”謝雁歸緩緩開口,說著她的想法。
這些年她雖一直在遼北,可其餘各處的情況,也並非一無所知。
戎狄與遼軍的作戰方式很像,都是尤其擅長騎兵。
前朝之時,沒少因為兩方的騎兵而吃敗仗。
到了本朝,自然是要吸取教訓,加強騎兵對抗以及訓練騎兵之事,便是謝家起的頭。
是謝家人摸索出了訓練的法子,以及對抗騎兵的種種辦法,才減少了遼北跟黔南的傷亡。
曾經提起靖羽軍,就足以讓遼軍聞風喪膽,可誰都沒有想到,有一天,十萬靖羽軍連同謝家的兒郎們,都會死在遼北。
當年之事,最初眾說紛紜,是明德帝平息眾議,為謝家與十萬靖羽軍正名。
如今遼北與黔南沿用的許多戰術,便是當年謝家留下來的。
謝雁歸去到遼北後,還曾根據那些戰術做了一定改進,再加上她善奇謀,更是屢次擊退遼軍。
“可要我幫你謀劃一二?”雖然沒去過黔南,可若是沈懷亦說一說情況,謝雁歸還是能幫上一些忙的。
“現下還不需要,等到需要的時候,我自會派人給你送信。”沈懷亦預感到將有仗要打,但畢竟還沒打。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是誰也不確定下一刻會發生什麽?
何況,沈家駐守黔南的年頭也不短了,對於戎狄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若需要的話,隨時給我寫信。”謝雁歸點頭,他們之間無需太過客氣。
沈懷亦回到京都,住在京都內的驛館之中,又留了一會兒,他同謝雁歸約好明天再見,便離開她的府邸。
“姑娘想什麽呢?”
坐在正廳內的椅子上,謝雁歸的手指輕敲著扶手,不知在思慮什麽,予書瞧見了,關切地問了幾句。
“也沒什麽,我隻是在想,是否有一天,我會有機會去黔南幫忙?但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大可能。”
“沈家駐守黔南多年,戎狄與遼軍相比雖不亞於他們,卻也不至於讓沈家求援。”
謝雁歸心裏清楚,她既然回到京都,交出了兵符,便幾乎沒有再執掌的可能。
要說遺憾,總歸是有點的,可若是能查清楚她心裏的一些疑惑,那些遺憾也就不算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