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阿九的九與阿什的什,你先練著,我去去就回。」
謝雁歸知道,屋外地身影是予書,於是在沙子上又寫下兩個字,確認阿花知曉怎麽寫了,才往門外走去。
「將軍,披風。」阿花喊住她,將披風遞過來,她伸手接過,離開書房。
謝雁歸並不擔心阿花會亂翻亂看,若她真有什麽異常舉動,會有翎羽衛告訴她地。
畢竟是書房重地,哪怕是除夕,四周也會有翎羽衛把守。
倒不是她不信任阿花,謹慎一些總不會出錯。
畢竟她是主將,身上係著千千萬萬將士們的性命,她地身後,更是大靖地萬家燈火。
「姑娘,咱們地人攔截了沈舟的信鴿,至於他的奏疏,按照您的吩咐,讓送出去了。」
無論是沈舟想要送出去的信,又或者是奏疏,上麵是什麽內容,隻要謝雁歸想,就一定可以知道。
「把信鴿放出去吧。」攏著披風,謝雁歸並不在意上麵的內容,予書答應一聲。
「沈將軍不止一次讓沈副將離開,但他顯然並不把沈將軍的話放在心上,他做的事情,想必沈將軍也知道。」
予書跟在謝雁歸身邊,清楚她的想法與計劃。
無論是來到邊關的沈舟,還是沈家其他人做的事,她是不會出手管的,但她要看沈懷亦的態度。
至於沈懷景,如周謹所想,謝雁歸正在給他機會。
她承諾沈家兄弟,幫著沈家揪出其中的蛀蟲,可這件事,不能都她自己來做。
「饒城那邊有消息了嗎?」謝雁歸問道。
「想來是八九不離十了。」安陽曾在乾縣得到了假銅錢,如今都在謝雁歸手上。
沈懷景曾跟她說過,因為她的提醒,當初軍餉中發現過假銅錢,然而被收回去的那些,卻在他們眼皮子底下不翼而飛。
如今,假銅錢再次冒出來,謝雁歸派人摸過去,沈舟就來了邊關,他所管轄的乾縣與饒城相距不遠。
饒城之中的將領,是沈舟那支的晚輩。
所以,可以確定這假銅錢之事,跟沈舟那一支脫不開幹係。
利用假銅錢換走將士們的真軍餉,這種人死不足惜。
「把消息透給沈懷亦。」聽予書說完,謝雁歸吩咐道。
子時來臨,天上綻放幾朵煙花,這是安陽特意讓人尋來的。
她知道此物花費過大,所以就尋了幾隻,算是應景。
謝雁歸抬頭,向著天上看去,忍不住心中惦念。
也不知在宮中的姑母與在路上的周謹,現下如何?
——
此刻,被謝雁歸惦念著的周謹,正在一處縣城的客棧中,他站在窗前,向著外麵看去。
客棧外不斷有鞭炮聲傳來,周謹猜想,應當是比邊關要熱鬧的。
黔南之內,唯獨邊關的日子最不好過,幸虧去的是謝雁歸,又加上財大氣粗的安陽郡主幫著坐鎮。
「主子,已經子時了,您該歇了。」常修自門外進來,手中端著一碗安神湯。
因著是除夕,抵達此處後,他們沒有繼續前行。
答應一聲,周謹從窗邊離開,坐在桌前,常修關好窗,再度開口道,「瞧著您好像不太高興。」..
雖然周謹臉上沒什麽表情,可畢竟常修跟在他身邊多年,自認還算是了解的。
他想著自家主子沒能跟主母一起過除夕,可難得主母有心思,特意掐算著時間,讓人送來了書信。
以往主子收到主母的書信,可都是挺高興的。
「我擔心京都那邊。」有了周謹的叮囑後,謝雁歸
空閑下來,會給他寫信。
恰好在除夕送來的這封信,的確讓他驚喜。
可不知為何,他心頭總有些說不上來的危機感,而這份感覺,來自於京都。
謝雁歸寫給周謹的書信之中,雖從未提過讓他回去後,多幫忙照看姑母謝姮。
可她常會從一些邊關小事上,無意識地提到謝姮,周謹知道她心裏其實是很記掛的。
就算謝雁歸不說,周謹回京之後,也會多多注意宮裏的情況,盡自己所能去保護好他們的姑母。
謝姮之於謝雁歸是很重要的親人,在周謹心中亦是如此。
沒有謝姮,便不會有他的今日。
「主子不要太擔心,京都內的消息不是說陛下有意立娘娘為後?或許咱們抵達京都時,娘娘已經是皇後了。」常修勸慰道。
「話雖如此,但此事絕不是那麽簡單,恐怕宮中的除夕之夜,比咱們想象中的要熱鬧更多。」端起安神湯來,周謹一飲而盡。
一時不知該如何接話,常修隻好立在一旁不出聲。
「夫人在信中說她去過裕豐糧莊,還讓他們幫著準備了一些東西,也不知用沒用得上?」周謹知道,常修將裕豐糧莊的事告訴了謝雁歸。
何況總有各地的裕豐糧莊送來消息,其中也包括黔南的,這事當然不可能瞞得住他。
周謹說著話,向常修看去,他頓時心中一緊。
「主子,屬下……」常修想要請罪,被他笑著攔住。
「這件事你做得很好,既然咱們要回京都去,是該讓她知道。」或許哪一天,這一切的一切就都能派上用場。
周謹如此說,常修鬆了口氣,他隨即想到了什麽,猶豫片刻後回稟道,「主子,遼北那邊……有些消息。」
周謹微微皺眉。
「據說是有人早就離開了遼北,沒準現在已經在黔南了,隻是不知究竟是有何事來找主母?」
「屬下擔心,咱們都能知道這個消息,京都那邊怕是瞞不住。」
雖然黔南之內的很多消息,都沒能傳到明德帝跟前,但謹慎一些總是沒錯的。
周謹的眉頭皺得更深,他同樣沒想到遼北的人來黔南是為了何事?
但有一定可以確定,必然是衝著謝雁歸來的,這才更讓人擔心。
周謹心中清楚,謝雁歸當初會借著婚事回到京都,正是因為對當年十萬靖羽軍以及謝家的死起了疑心。
乾安老王爺又委托安陽郡主交給了她一些東西,加之秋獵之時,翎羽衛所謄抄的文書,哪怕證據還不夠充足,也差不多能讓人猜到真相了。
「命人多注意些,有消息一定及時來報,至於夫人那邊……」
周謹歎了口氣,若此時,他在謝雁歸的身邊就好了。
謝雁歸知道,屋外地身影是予書,於是在沙子上又寫下兩個字,確認阿花知曉怎麽寫了,才往門外走去。
「將軍,披風。」阿花喊住她,將披風遞過來,她伸手接過,離開書房。
謝雁歸並不擔心阿花會亂翻亂看,若她真有什麽異常舉動,會有翎羽衛告訴她地。
畢竟是書房重地,哪怕是除夕,四周也會有翎羽衛把守。
倒不是她不信任阿花,謹慎一些總不會出錯。
畢竟她是主將,身上係著千千萬萬將士們的性命,她地身後,更是大靖地萬家燈火。
「姑娘,咱們地人攔截了沈舟的信鴿,至於他的奏疏,按照您的吩咐,讓送出去了。」
無論是沈舟想要送出去的信,又或者是奏疏,上麵是什麽內容,隻要謝雁歸想,就一定可以知道。
「把信鴿放出去吧。」攏著披風,謝雁歸並不在意上麵的內容,予書答應一聲。
「沈將軍不止一次讓沈副將離開,但他顯然並不把沈將軍的話放在心上,他做的事情,想必沈將軍也知道。」
予書跟在謝雁歸身邊,清楚她的想法與計劃。
無論是來到邊關的沈舟,還是沈家其他人做的事,她是不會出手管的,但她要看沈懷亦的態度。
至於沈懷景,如周謹所想,謝雁歸正在給他機會。
她承諾沈家兄弟,幫著沈家揪出其中的蛀蟲,可這件事,不能都她自己來做。
「饒城那邊有消息了嗎?」謝雁歸問道。
「想來是八九不離十了。」安陽曾在乾縣得到了假銅錢,如今都在謝雁歸手上。
沈懷景曾跟她說過,因為她的提醒,當初軍餉中發現過假銅錢,然而被收回去的那些,卻在他們眼皮子底下不翼而飛。
如今,假銅錢再次冒出來,謝雁歸派人摸過去,沈舟就來了邊關,他所管轄的乾縣與饒城相距不遠。
饒城之中的將領,是沈舟那支的晚輩。
所以,可以確定這假銅錢之事,跟沈舟那一支脫不開幹係。
利用假銅錢換走將士們的真軍餉,這種人死不足惜。
「把消息透給沈懷亦。」聽予書說完,謝雁歸吩咐道。
子時來臨,天上綻放幾朵煙花,這是安陽特意讓人尋來的。
她知道此物花費過大,所以就尋了幾隻,算是應景。
謝雁歸抬頭,向著天上看去,忍不住心中惦念。
也不知在宮中的姑母與在路上的周謹,現下如何?
——
此刻,被謝雁歸惦念著的周謹,正在一處縣城的客棧中,他站在窗前,向著外麵看去。
客棧外不斷有鞭炮聲傳來,周謹猜想,應當是比邊關要熱鬧的。
黔南之內,唯獨邊關的日子最不好過,幸虧去的是謝雁歸,又加上財大氣粗的安陽郡主幫著坐鎮。
「主子,已經子時了,您該歇了。」常修自門外進來,手中端著一碗安神湯。
因著是除夕,抵達此處後,他們沒有繼續前行。
答應一聲,周謹從窗邊離開,坐在桌前,常修關好窗,再度開口道,「瞧著您好像不太高興。」..
雖然周謹臉上沒什麽表情,可畢竟常修跟在他身邊多年,自認還算是了解的。
他想著自家主子沒能跟主母一起過除夕,可難得主母有心思,特意掐算著時間,讓人送來了書信。
以往主子收到主母的書信,可都是挺高興的。
「我擔心京都那邊。」有了周謹的叮囑後,謝雁歸
空閑下來,會給他寫信。
恰好在除夕送來的這封信,的確讓他驚喜。
可不知為何,他心頭總有些說不上來的危機感,而這份感覺,來自於京都。
謝雁歸寫給周謹的書信之中,雖從未提過讓他回去後,多幫忙照看姑母謝姮。
可她常會從一些邊關小事上,無意識地提到謝姮,周謹知道她心裏其實是很記掛的。
就算謝雁歸不說,周謹回京之後,也會多多注意宮裏的情況,盡自己所能去保護好他們的姑母。
謝姮之於謝雁歸是很重要的親人,在周謹心中亦是如此。
沒有謝姮,便不會有他的今日。
「主子不要太擔心,京都內的消息不是說陛下有意立娘娘為後?或許咱們抵達京都時,娘娘已經是皇後了。」常修勸慰道。
「話雖如此,但此事絕不是那麽簡單,恐怕宮中的除夕之夜,比咱們想象中的要熱鬧更多。」端起安神湯來,周謹一飲而盡。
一時不知該如何接話,常修隻好立在一旁不出聲。
「夫人在信中說她去過裕豐糧莊,還讓他們幫著準備了一些東西,也不知用沒用得上?」周謹知道,常修將裕豐糧莊的事告訴了謝雁歸。
何況總有各地的裕豐糧莊送來消息,其中也包括黔南的,這事當然不可能瞞得住他。
周謹說著話,向常修看去,他頓時心中一緊。
「主子,屬下……」常修想要請罪,被他笑著攔住。
「這件事你做得很好,既然咱們要回京都去,是該讓她知道。」或許哪一天,這一切的一切就都能派上用場。
周謹如此說,常修鬆了口氣,他隨即想到了什麽,猶豫片刻後回稟道,「主子,遼北那邊……有些消息。」
周謹微微皺眉。
「據說是有人早就離開了遼北,沒準現在已經在黔南了,隻是不知究竟是有何事來找主母?」
「屬下擔心,咱們都能知道這個消息,京都那邊怕是瞞不住。」
雖然黔南之內的很多消息,都沒能傳到明德帝跟前,但謹慎一些總是沒錯的。
周謹的眉頭皺得更深,他同樣沒想到遼北的人來黔南是為了何事?
但有一定可以確定,必然是衝著謝雁歸來的,這才更讓人擔心。
周謹心中清楚,謝雁歸當初會借著婚事回到京都,正是因為對當年十萬靖羽軍以及謝家的死起了疑心。
乾安老王爺又委托安陽郡主交給了她一些東西,加之秋獵之時,翎羽衛所謄抄的文書,哪怕證據還不夠充足,也差不多能讓人猜到真相了。
「命人多注意些,有消息一定及時來報,至於夫人那邊……」
周謹歎了口氣,若此時,他在謝雁歸的身邊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