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書腳步匆匆,向著後院走去。
謝雁歸的房間中,一直陪伴在她身旁的安陽,正因太過疲倦趴在床邊睡著。
「予書……姑娘。」阿花懷中捧著一個包袱,出現在予書麵前。
「阿花,你有什麽事嗎?」雖然心中著急,可予書也知道,自家姑娘昏睡著,就算她說了軍報,也未必能醒過來。
雖然封鎖了消息,可常來常往於住處的阿花等人,還是察覺到異常。
他們並未說出去,牢牢地幫著予書等人保守秘密。
「我……我跟……跟弟弟們……們,」阿花看得出予書麵色平靜,但顯然是有事情的。
可她有口吃,一著急就更加明顯。
「沒事的,不著急,你有什麽就慢慢說,咱們邊走邊說。」予書的臉上露出些許笑意來,寬慰著阿花。
阿花深呼了幾口氣,跟予書一起來到謝雁歸的住處外,她站定腳步,將剛才的話說完。
「阿九跟阿什去……大家的家裏要……要了布頭,我……我給將軍做了……百家被。」
她將手中的包袱送到予書跟前,「有些薄,你給……給將軍蓋在被子外麵。」
民間有傳說,百家被寓意集百家之福。
阿花並不知曉謝雁歸是怎麽了,但她也做不了什麽,隻能采用這樣的法子。
她深深相信著,這個百家被可以將福氣都匯集到謝雁歸身上。
予書瞧著送到麵前的包袱,其中散開一角,露出裏麵用各色布片拚接而成的百家被,在被角上,有一隻小小的雁。
她忽然眼圈有些發熱。
「我替我家姑娘謝謝你。」將包袱接過,予書鄭重說道。
見她如此,阿花有些不好意思,她忽然想到什麽,小心翼翼地從係在腰間的袋子裏,掏出一枚雞蛋,「這個……是寶丫給將軍的,她的……生辰蛋。」
寶丫正是之前被謝雁歸護在懷中取暖的小丫頭,除夕那日,她就曾送過雞蛋。
對於寶丫一家人而言,雞蛋是極其珍貴的東西,要拿來換錢的。
隻有過年或者生辰的時候,才能夠吃到。
阿花替寶丫送來的雞蛋,正是她生辰那天得到的,她自己舍不得吃,就請阿花幫忙送過來。
「好,我帶給將軍。」予書將雞蛋也接了過來。
「我還有事……先走了,幫……幫給將軍帶好。」阿花知道自己就在謝雁歸的房間外,她衝著予書行了個稍顯別扭的禮,隨即大步離開。
予書推開屋門,驚醒了趴在床邊的安陽。
她剛才睡得很熟,所以並未聽到屋外的對話,瞧見予書手裏的東西,不由得問了句。
予書將雞蛋放到桌上,隨即打開包袱皮,取出裏麵的百家被,搭在謝雁歸的被子上。
她將被子跟雞蛋的由來,同安陽說了一遍。
「邊關的百姓們都記著雁歸的好呢!若是知道她昏睡不醒,肯定會很擔心。」
安陽看著搭在謝雁歸被子上的百家被,雖然薄薄一層,卻看得出拚接的針腳十分細密,是用了心思的。
被角上那一隻小小的雁,也比往常更加用心,似乎……比平時的要胖一圈。
對於曾經挨餓的邊關百姓們而言,能夠吃得飽飽的、胖胖的是一種福氣。
所以,阿花在給謝雁歸的百家被上,特意繡了隻胖一點的雁。
「對了,你怎麽這時候回來了?」安陽又問道。
「邊關守將來報,說是戎狄大軍到了,初步估計得有二十幾萬人。」予書的目光落在謝雁歸臉上,緊緊皺起眉來。
她並未看到
什麽反應,心中擔憂更勝。
「二十幾萬?戎狄哪來這麽多的人?」安陽瞪起眼來,關於戎狄之事,謝雁歸曾與她說過一些。
跟遼軍比起來,戎狄人要更狡猾一些,但他們的數量不比遼軍,所以這些年才一直跟沈家人周旋。
倘若戎狄跟遼軍一致,隻怕黔南早就危矣。
可如今,戎狄忽然冒出大軍二十幾萬來,這著實令人心慌。
「我也不知,或許姑娘醒著的話,能跟咱們說一說。」再一次向著謝雁歸看去,予書忍不住歎了口氣。
「郡主,以當下的情況,邊關危險至極,保險起見,您不如先離開吧?」雖不知之後情況如何,但予書心裏沒底。
安陽為謝雁歸跟整個黔南做得已經夠多了,不能在明知道很危險的情況下,還讓她繼續留在這。
予書想,就算他們家姑娘醒了,怕是也會勸安陽郡主離開。
然而,在她話音才落,立刻就被安陽拒絕。
「我不走!雁歸還未醒來,我如何能夠離去?況且,我相信隻要雁歸醒過來,別說戎狄有二十萬,就算是有三十萬、五十萬,雁歸也一定應付得來!」
說著話,安陽轉頭去看睡著的謝雁歸,遲疑片刻後,衝著予書說道。
「予書,你不是有法子能讓她醒過來嗎?且先準備著吧,萬一的話……她一定希望自己能護住黔南的百姓們。」
兩人說著話,並未注意到被子下麵,謝雁歸的手指輕輕動了幾下。
——
紀徵與沈懷亦站在城牆之後,向著城外看去。
果然遠處,浩浩蕩蕩的戎狄大軍正向著邊關開來。
瞧著那副架勢,就知道來報信的小將估量得還算準確。
「現在該怎麽辦?」沈懷亦壓低聲音詢問紀徵。
憑借著黔南邊關高聳的城牆以及城外的種種布置,抵擋一段時間並不是問題。
可敵軍來襲,不能隻靠阻擋,遲早要真刀真槍地打。
「其餘各處的沈家人可有動靜?」想了想,紀徵問道。
如今的情況,隻憑借著邊關之內的將士們,還遠遠不夠。
紀徵跟沈懷亦都曾打過以少勝多的仗,可他們打過的仗,差距遠沒有現在這樣大。
「還沒有,來城牆之前,我已經派人前往各處去催了,若他們還是沒有動靜……」沈懷亦皺起眉來。
「若他們還是沒動靜,隻怕咱們得先來一場內戰。」紀徵的眼中閃過了殺意。
沈懷亦不由得苦笑一聲。
戰場之上,軍令如山,就算當下他並非主將,品階卻也在其他人之上。
那些人雖是他的家人,可在戰場上隻有上下級之分。
下級不聽從上級的調派,違背軍令,那就應該將他們處決,以正軍法。
「走吧,咱們去謝將軍的府上,叫上副將們一起,好好商量一下。」新
城中各處的布防,都是副將們負責,但眼下情況危急,應當集思廣益。
謝雁歸的房間中,一直陪伴在她身旁的安陽,正因太過疲倦趴在床邊睡著。
「予書……姑娘。」阿花懷中捧著一個包袱,出現在予書麵前。
「阿花,你有什麽事嗎?」雖然心中著急,可予書也知道,自家姑娘昏睡著,就算她說了軍報,也未必能醒過來。
雖然封鎖了消息,可常來常往於住處的阿花等人,還是察覺到異常。
他們並未說出去,牢牢地幫著予書等人保守秘密。
「我……我跟……跟弟弟們……們,」阿花看得出予書麵色平靜,但顯然是有事情的。
可她有口吃,一著急就更加明顯。
「沒事的,不著急,你有什麽就慢慢說,咱們邊走邊說。」予書的臉上露出些許笑意來,寬慰著阿花。
阿花深呼了幾口氣,跟予書一起來到謝雁歸的住處外,她站定腳步,將剛才的話說完。
「阿九跟阿什去……大家的家裏要……要了布頭,我……我給將軍做了……百家被。」
她將手中的包袱送到予書跟前,「有些薄,你給……給將軍蓋在被子外麵。」
民間有傳說,百家被寓意集百家之福。
阿花並不知曉謝雁歸是怎麽了,但她也做不了什麽,隻能采用這樣的法子。
她深深相信著,這個百家被可以將福氣都匯集到謝雁歸身上。
予書瞧著送到麵前的包袱,其中散開一角,露出裏麵用各色布片拚接而成的百家被,在被角上,有一隻小小的雁。
她忽然眼圈有些發熱。
「我替我家姑娘謝謝你。」將包袱接過,予書鄭重說道。
見她如此,阿花有些不好意思,她忽然想到什麽,小心翼翼地從係在腰間的袋子裏,掏出一枚雞蛋,「這個……是寶丫給將軍的,她的……生辰蛋。」
寶丫正是之前被謝雁歸護在懷中取暖的小丫頭,除夕那日,她就曾送過雞蛋。
對於寶丫一家人而言,雞蛋是極其珍貴的東西,要拿來換錢的。
隻有過年或者生辰的時候,才能夠吃到。
阿花替寶丫送來的雞蛋,正是她生辰那天得到的,她自己舍不得吃,就請阿花幫忙送過來。
「好,我帶給將軍。」予書將雞蛋也接了過來。
「我還有事……先走了,幫……幫給將軍帶好。」阿花知道自己就在謝雁歸的房間外,她衝著予書行了個稍顯別扭的禮,隨即大步離開。
予書推開屋門,驚醒了趴在床邊的安陽。
她剛才睡得很熟,所以並未聽到屋外的對話,瞧見予書手裏的東西,不由得問了句。
予書將雞蛋放到桌上,隨即打開包袱皮,取出裏麵的百家被,搭在謝雁歸的被子上。
她將被子跟雞蛋的由來,同安陽說了一遍。
「邊關的百姓們都記著雁歸的好呢!若是知道她昏睡不醒,肯定會很擔心。」
安陽看著搭在謝雁歸被子上的百家被,雖然薄薄一層,卻看得出拚接的針腳十分細密,是用了心思的。
被角上那一隻小小的雁,也比往常更加用心,似乎……比平時的要胖一圈。
對於曾經挨餓的邊關百姓們而言,能夠吃得飽飽的、胖胖的是一種福氣。
所以,阿花在給謝雁歸的百家被上,特意繡了隻胖一點的雁。
「對了,你怎麽這時候回來了?」安陽又問道。
「邊關守將來報,說是戎狄大軍到了,初步估計得有二十幾萬人。」予書的目光落在謝雁歸臉上,緊緊皺起眉來。
她並未看到
什麽反應,心中擔憂更勝。
「二十幾萬?戎狄哪來這麽多的人?」安陽瞪起眼來,關於戎狄之事,謝雁歸曾與她說過一些。
跟遼軍比起來,戎狄人要更狡猾一些,但他們的數量不比遼軍,所以這些年才一直跟沈家人周旋。
倘若戎狄跟遼軍一致,隻怕黔南早就危矣。
可如今,戎狄忽然冒出大軍二十幾萬來,這著實令人心慌。
「我也不知,或許姑娘醒著的話,能跟咱們說一說。」再一次向著謝雁歸看去,予書忍不住歎了口氣。
「郡主,以當下的情況,邊關危險至極,保險起見,您不如先離開吧?」雖不知之後情況如何,但予書心裏沒底。
安陽為謝雁歸跟整個黔南做得已經夠多了,不能在明知道很危險的情況下,還讓她繼續留在這。
予書想,就算他們家姑娘醒了,怕是也會勸安陽郡主離開。
然而,在她話音才落,立刻就被安陽拒絕。
「我不走!雁歸還未醒來,我如何能夠離去?況且,我相信隻要雁歸醒過來,別說戎狄有二十萬,就算是有三十萬、五十萬,雁歸也一定應付得來!」
說著話,安陽轉頭去看睡著的謝雁歸,遲疑片刻後,衝著予書說道。
「予書,你不是有法子能讓她醒過來嗎?且先準備著吧,萬一的話……她一定希望自己能護住黔南的百姓們。」
兩人說著話,並未注意到被子下麵,謝雁歸的手指輕輕動了幾下。
——
紀徵與沈懷亦站在城牆之後,向著城外看去。
果然遠處,浩浩蕩蕩的戎狄大軍正向著邊關開來。
瞧著那副架勢,就知道來報信的小將估量得還算準確。
「現在該怎麽辦?」沈懷亦壓低聲音詢問紀徵。
憑借著黔南邊關高聳的城牆以及城外的種種布置,抵擋一段時間並不是問題。
可敵軍來襲,不能隻靠阻擋,遲早要真刀真槍地打。
「其餘各處的沈家人可有動靜?」想了想,紀徵問道。
如今的情況,隻憑借著邊關之內的將士們,還遠遠不夠。
紀徵跟沈懷亦都曾打過以少勝多的仗,可他們打過的仗,差距遠沒有現在這樣大。
「還沒有,來城牆之前,我已經派人前往各處去催了,若他們還是沒有動靜……」沈懷亦皺起眉來。
「若他們還是沒動靜,隻怕咱們得先來一場內戰。」紀徵的眼中閃過了殺意。
沈懷亦不由得苦笑一聲。
戰場之上,軍令如山,就算當下他並非主將,品階卻也在其他人之上。
那些人雖是他的家人,可在戰場上隻有上下級之分。
下級不聽從上級的調派,違背軍令,那就應該將他們處決,以正軍法。
「走吧,咱們去謝將軍的府上,叫上副將們一起,好好商量一下。」新
城中各處的布防,都是副將們負責,但眼下情況危急,應當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