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子幸盛從伏見城出來,回返自己的本陣,望著城頭飄揚的源氏白旗,她的眉頭始終緊鎖。
今日的尼子幸盛,早就不是當年懵懂無知的小鹿,從十五歲跟隨斯波義銀,現在年紀也三十有三,眼角皺紋已經顯露。
曾經被義銀誇讚為天下第一美少女的她,也有了自己的責任與擔當,替死去的尼子勝久回歸西國,再度複興尼子家。
可現實總是那麽殘酷,複興之路遍布荊棘,異常坎坷。
身旁的立原久綱看到尼子幸盛的異樣,上前關心道。
“殿下,您沒事吧?”
尼子幸盛一邊往回走,一邊搖頭道。
“我沒事,隻是有些鬱悶。”
立原久綱微微搖頭,對尼子幸盛又是共情,又是歎息。
尼子勝久死後,尼子幸盛改換苗字,主動接過了複興尼子家的重任,依靠聖寵與腹中的神裔,總算是穩住了尼子家的基本盤。
聖人為了避免尼子明智兩家的矛盾激化,也答應會幫尼子家重回西國,徹底打垮血仇死敵毛利家。
但聖人的承諾是否能夠兌現,還得看尼子家自己爭不爭氣。
說實話,尼子幸盛雖然有心,但她的能力的確是差了點,遠不如當年的尼子勝久。
這次聖人上洛,身邊的主要援軍是前田利家,前田利益,尼子幸盛所部,三家都是神裔,但實力差距卻很大。
前田利家整合越前加賀能登三國武家,攜百萬石動員力,三萬人馬前來,聲勢浩大。
前田利益擔當了近畿總大將多年,在近畿武家中威望很高。
再加上她兼任近畿斯波領代官,手中握有諸多權力,與近畿各家在經濟上聯係緊密,大家也樂意服從她的指揮。
與蒸蒸日上的兩前田家相比,尼子家就寒磣多了。
當年尼子勝久回返西國,是卸下了近畿斯波領代官之職,放棄了近畿領地。
在她死後,尼子幸盛隻是保有郡山城領地,並未收回其他權力。
尼子家空有聖人的保證,卻缺乏自己的地盤和錢糧,恩養舊部就已經耗盡心力,更不要說去拓寬資源與人脈。
特別是新田飛地事件,尼子幸盛主動承擔速反清內之責,得罪了一大批近畿有力武家。
雖然有聖人照著,誰都不敢說什麽,但尼子家與近畿地方各家的關係卻是越發疏遠。
一心回歸西國的尼子幸盛,其實也不在乎近畿武家如何想,反正彼此未來就不是在一張桌上吃飯,有什麽好在意的。
但凡事留餘地,就是因為人不可能全知全能,總得留些人情,以防萬一。
尼子幸盛太過耿直,導致這次出征之時,尼子家顯得分外窘迫,被兩前田家死死壓在底下,在戰事中被邊緣化。
如果不能在戰場上立下足夠的功勞,尼子家未來有什麽臉麵要求更多的好處?
剛才在評議會上吃了暗虧的尼子幸盛難免鬱悶,而立原久綱心知肚明又無可奈何。
人際關係都是日常相處出來的,經濟基礎更是靠長期積累。
尼子幸盛在這兩樣上都不占優勢,就算臨時想抱佛腳,那也抱不住呀。
立原久綱隻能默默轉移話題,分散尼子幸盛的注意力,替家督排解心中積鬱。
“聖人這次很是堅決,要求讓二殿下擔當總大將,替他指揮全軍,對抗一條軍團。
沒想到,富之森一敗非但沒有讓二殿下失寵,聖人還不顧各方議論,刻意加強了她的權力。”
尼子幸盛搖搖頭,說道。
“哪有什麽各方議論,今日的聖人一言九鼎,早不是當年被各色人等掣肘的時候。
你看朽木全族流放奧羽邊陲,有一個人站出來替朽木家說話嗎?
上杉義景這丫頭從小就異常聰明,母親又出自上杉名門。
老大武田義信出身尷尬,當不了繼承人,聖人不捧起老二,還能捧誰?
真要立幼廢長,難道扶老三由比濱義直那個搗蛋鬼?
又或者說,立賢?神裔十幾個孩子誰賢誰愚誰說了算?
聖人也難,他自幼遭遇滅門,這輩子最在意家人孩子,不撐上杉義景,你讓他怎麽辦才好?
照我看,上杉義景這丫頭不錯,挺好的。”
尼子幸盛自顧自說話,立原久綱聽得滿頭大汗,觀望左右,唯恐被旁人聽了誤會。
要知道,尼子幸盛是神裔之母,隨口胡謅幾句也就罷了。
可要被人傳話,讓聖人以為立原久綱瞎摻和什麽神裔繼承的家事,她全家死光光都算是聖人寬宏大量了。
立原久綱無奈看著瞎bb的尼子幸盛,這人長得是好看,但能不能長點腦子,這麽多年還是這b樣。
尼子幸盛說了半天,不見立原久綱搭話,回頭疑惑看她,卻看到立原久綱噤若寒蟬的模樣。
“你怕什麽,這裏就你我兩人,隨便聊聊。”
立原久綱苦笑道。
“我的家督呀這是能隨便聊的話題嗎,您就饒了我這把老骨頭吧。”
尼子幸盛搖搖頭,歎道。
“不聊這個聊什麽?聊那些近畿武家暗中排擠我?把我的軍勢往防線邊邊角角放?
前田利家吃肉,前田利益喝湯,我特麽的舔盤子!
大家都知道,這是天下一統的最後一戰,尼子家如果拿不到足夠的軍功,就算順利回歸故土,又有什麽資本立足西國令人信服?”
尼子幸盛說得悲憤,立原久綱沉默無語。
說到底,還是尼子家太弱,隻有幾萬石的體量。
武家是非常現實的,你沒實力,鳥都不鳥你,沒有捧高踩低,落井下石,已經是看在尼子家神裔的身份了。
兩人說話間已經走回本陣,隻看到家中幾位重臣站在本陣外,一臉著急眺望。
“你們怎麽來了?”
一人上前,輕聲說道。
“有人要見家督,已經在裏麵等了好一會兒。”
尼子幸盛看著重臣們那一臉奇怪的糾結,忍不住皺眉問道。
“誰?”
“武田信玄殿下。”
“武田信玄?她不是在關東參與動員嗎?就算她人到了伏見城,為什麽不先去覲見聖人,找我作甚?”
尼子幸盛與立原久綱麵麵相覷,很想不明白。
立原久綱勸道。
“不管如何,您先去見見那位甲斐之虎,探探她的來意再說。”
———
尼子本陣內,尼子幸盛與武田信玄見禮分坐,還來不及寒暄,武田信玄便直入主題。
“說來慚愧,我這身風塵仆仆,還沒來得及沐浴更衣,便冒昧前來拜會,實在是有些失禮了。
從江戶直接上船,到伊勢下船,走伊賀上洛,沒想到這一路還挺順暢,比我想得快些。”
尼子幸盛聽得心驚。
現在斯波一條兩家全麵對抗,各地武家劍拔弩張,這一路上可不太平呀。
武田信玄貴為百萬石大名,神裔之母,竟然輕車簡從,這麽快趕到了伏見城。
娘子不立危牆之下,萬一武田信玄在路上發生什麽意外,武田家可怎麽辦呀,她這膽子也太大了。
而且,到底是出於什麽目的,讓這位武田之主拚命趕路入京,不見聖人不見女兒,第一時間跑到尼子幸盛的麵前談話?
她到底想幹嘛?
武田信玄看見尼子幸盛疑惑的樣子,微微一笑說道。
“尼子殿下此刻一定很奇怪,我到底為什麽要來找你。
雖然你我都是神裔之母,但卻各有所職,少有往來,我武田信玄突然來訪,到底想要什麽?”
尼子幸盛微微鞠躬,不否認。
“還請武田殿下為我解惑。”
武田信玄鞠躬回禮,說道。
“不知尼子殿下可認得小早川隆景此人?”
尼子幸盛冷笑道。
“毛利元就的二女,毛利家現如今的當權者,尼子毛利兩家仇深似海,我怎麽敢不認識呀,銘記於心也。”
武田信玄拍拍手,麵上帶笑,眼神卻是異常冰冷,咬牙切齒道。
“那我可算是找對了人。
不瞞尼子殿下,我有種衝動,下半輩子什麽都不幹,就招呼小早川隆景一個。
但再想想,總不能便宜了她全家,不如送她全家一起去黃泉,免得她寂寞。”
武田信玄語氣之怨毒陰冷,讓深恨毛利家的尼子幸盛也感到汗毛豎立,心寒發顫。
尼子幸盛看著武田信玄,好一會兒才不敢確定的問道。
“你是為了高阪昌信?就為了高阪昌信?”
武田信玄目中透出一絲悲涼,緩緩點頭。
“是,就為了高阪昌信。
為了高阪昌信,我可以不求回報,餘生與毛利家死磕到底。
殺我良人,辱其屍身,此仇此恨,不共戴天。”
尼子幸盛有點頭暈,他看著武田信玄認真的樣子,隻覺得天上忽然掉下了一個大餡餅,直接砸在了自己的腦門上。
今日的尼子幸盛,早就不是當年懵懂無知的小鹿,從十五歲跟隨斯波義銀,現在年紀也三十有三,眼角皺紋已經顯露。
曾經被義銀誇讚為天下第一美少女的她,也有了自己的責任與擔當,替死去的尼子勝久回歸西國,再度複興尼子家。
可現實總是那麽殘酷,複興之路遍布荊棘,異常坎坷。
身旁的立原久綱看到尼子幸盛的異樣,上前關心道。
“殿下,您沒事吧?”
尼子幸盛一邊往回走,一邊搖頭道。
“我沒事,隻是有些鬱悶。”
立原久綱微微搖頭,對尼子幸盛又是共情,又是歎息。
尼子勝久死後,尼子幸盛改換苗字,主動接過了複興尼子家的重任,依靠聖寵與腹中的神裔,總算是穩住了尼子家的基本盤。
聖人為了避免尼子明智兩家的矛盾激化,也答應會幫尼子家重回西國,徹底打垮血仇死敵毛利家。
但聖人的承諾是否能夠兌現,還得看尼子家自己爭不爭氣。
說實話,尼子幸盛雖然有心,但她的能力的確是差了點,遠不如當年的尼子勝久。
這次聖人上洛,身邊的主要援軍是前田利家,前田利益,尼子幸盛所部,三家都是神裔,但實力差距卻很大。
前田利家整合越前加賀能登三國武家,攜百萬石動員力,三萬人馬前來,聲勢浩大。
前田利益擔當了近畿總大將多年,在近畿武家中威望很高。
再加上她兼任近畿斯波領代官,手中握有諸多權力,與近畿各家在經濟上聯係緊密,大家也樂意服從她的指揮。
與蒸蒸日上的兩前田家相比,尼子家就寒磣多了。
當年尼子勝久回返西國,是卸下了近畿斯波領代官之職,放棄了近畿領地。
在她死後,尼子幸盛隻是保有郡山城領地,並未收回其他權力。
尼子家空有聖人的保證,卻缺乏自己的地盤和錢糧,恩養舊部就已經耗盡心力,更不要說去拓寬資源與人脈。
特別是新田飛地事件,尼子幸盛主動承擔速反清內之責,得罪了一大批近畿有力武家。
雖然有聖人照著,誰都不敢說什麽,但尼子家與近畿地方各家的關係卻是越發疏遠。
一心回歸西國的尼子幸盛,其實也不在乎近畿武家如何想,反正彼此未來就不是在一張桌上吃飯,有什麽好在意的。
但凡事留餘地,就是因為人不可能全知全能,總得留些人情,以防萬一。
尼子幸盛太過耿直,導致這次出征之時,尼子家顯得分外窘迫,被兩前田家死死壓在底下,在戰事中被邊緣化。
如果不能在戰場上立下足夠的功勞,尼子家未來有什麽臉麵要求更多的好處?
剛才在評議會上吃了暗虧的尼子幸盛難免鬱悶,而立原久綱心知肚明又無可奈何。
人際關係都是日常相處出來的,經濟基礎更是靠長期積累。
尼子幸盛在這兩樣上都不占優勢,就算臨時想抱佛腳,那也抱不住呀。
立原久綱隻能默默轉移話題,分散尼子幸盛的注意力,替家督排解心中積鬱。
“聖人這次很是堅決,要求讓二殿下擔當總大將,替他指揮全軍,對抗一條軍團。
沒想到,富之森一敗非但沒有讓二殿下失寵,聖人還不顧各方議論,刻意加強了她的權力。”
尼子幸盛搖搖頭,說道。
“哪有什麽各方議論,今日的聖人一言九鼎,早不是當年被各色人等掣肘的時候。
你看朽木全族流放奧羽邊陲,有一個人站出來替朽木家說話嗎?
上杉義景這丫頭從小就異常聰明,母親又出自上杉名門。
老大武田義信出身尷尬,當不了繼承人,聖人不捧起老二,還能捧誰?
真要立幼廢長,難道扶老三由比濱義直那個搗蛋鬼?
又或者說,立賢?神裔十幾個孩子誰賢誰愚誰說了算?
聖人也難,他自幼遭遇滅門,這輩子最在意家人孩子,不撐上杉義景,你讓他怎麽辦才好?
照我看,上杉義景這丫頭不錯,挺好的。”
尼子幸盛自顧自說話,立原久綱聽得滿頭大汗,觀望左右,唯恐被旁人聽了誤會。
要知道,尼子幸盛是神裔之母,隨口胡謅幾句也就罷了。
可要被人傳話,讓聖人以為立原久綱瞎摻和什麽神裔繼承的家事,她全家死光光都算是聖人寬宏大量了。
立原久綱無奈看著瞎bb的尼子幸盛,這人長得是好看,但能不能長點腦子,這麽多年還是這b樣。
尼子幸盛說了半天,不見立原久綱搭話,回頭疑惑看她,卻看到立原久綱噤若寒蟬的模樣。
“你怕什麽,這裏就你我兩人,隨便聊聊。”
立原久綱苦笑道。
“我的家督呀這是能隨便聊的話題嗎,您就饒了我這把老骨頭吧。”
尼子幸盛搖搖頭,歎道。
“不聊這個聊什麽?聊那些近畿武家暗中排擠我?把我的軍勢往防線邊邊角角放?
前田利家吃肉,前田利益喝湯,我特麽的舔盤子!
大家都知道,這是天下一統的最後一戰,尼子家如果拿不到足夠的軍功,就算順利回歸故土,又有什麽資本立足西國令人信服?”
尼子幸盛說得悲憤,立原久綱沉默無語。
說到底,還是尼子家太弱,隻有幾萬石的體量。
武家是非常現實的,你沒實力,鳥都不鳥你,沒有捧高踩低,落井下石,已經是看在尼子家神裔的身份了。
兩人說話間已經走回本陣,隻看到家中幾位重臣站在本陣外,一臉著急眺望。
“你們怎麽來了?”
一人上前,輕聲說道。
“有人要見家督,已經在裏麵等了好一會兒。”
尼子幸盛看著重臣們那一臉奇怪的糾結,忍不住皺眉問道。
“誰?”
“武田信玄殿下。”
“武田信玄?她不是在關東參與動員嗎?就算她人到了伏見城,為什麽不先去覲見聖人,找我作甚?”
尼子幸盛與立原久綱麵麵相覷,很想不明白。
立原久綱勸道。
“不管如何,您先去見見那位甲斐之虎,探探她的來意再說。”
———
尼子本陣內,尼子幸盛與武田信玄見禮分坐,還來不及寒暄,武田信玄便直入主題。
“說來慚愧,我這身風塵仆仆,還沒來得及沐浴更衣,便冒昧前來拜會,實在是有些失禮了。
從江戶直接上船,到伊勢下船,走伊賀上洛,沒想到這一路還挺順暢,比我想得快些。”
尼子幸盛聽得心驚。
現在斯波一條兩家全麵對抗,各地武家劍拔弩張,這一路上可不太平呀。
武田信玄貴為百萬石大名,神裔之母,竟然輕車簡從,這麽快趕到了伏見城。
娘子不立危牆之下,萬一武田信玄在路上發生什麽意外,武田家可怎麽辦呀,她這膽子也太大了。
而且,到底是出於什麽目的,讓這位武田之主拚命趕路入京,不見聖人不見女兒,第一時間跑到尼子幸盛的麵前談話?
她到底想幹嘛?
武田信玄看見尼子幸盛疑惑的樣子,微微一笑說道。
“尼子殿下此刻一定很奇怪,我到底為什麽要來找你。
雖然你我都是神裔之母,但卻各有所職,少有往來,我武田信玄突然來訪,到底想要什麽?”
尼子幸盛微微鞠躬,不否認。
“還請武田殿下為我解惑。”
武田信玄鞠躬回禮,說道。
“不知尼子殿下可認得小早川隆景此人?”
尼子幸盛冷笑道。
“毛利元就的二女,毛利家現如今的當權者,尼子毛利兩家仇深似海,我怎麽敢不認識呀,銘記於心也。”
武田信玄拍拍手,麵上帶笑,眼神卻是異常冰冷,咬牙切齒道。
“那我可算是找對了人。
不瞞尼子殿下,我有種衝動,下半輩子什麽都不幹,就招呼小早川隆景一個。
但再想想,總不能便宜了她全家,不如送她全家一起去黃泉,免得她寂寞。”
武田信玄語氣之怨毒陰冷,讓深恨毛利家的尼子幸盛也感到汗毛豎立,心寒發顫。
尼子幸盛看著武田信玄,好一會兒才不敢確定的問道。
“你是為了高阪昌信?就為了高阪昌信?”
武田信玄目中透出一絲悲涼,緩緩點頭。
“是,就為了高阪昌信。
為了高阪昌信,我可以不求回報,餘生與毛利家死磕到底。
殺我良人,辱其屍身,此仇此恨,不共戴天。”
尼子幸盛有點頭暈,他看著武田信玄認真的樣子,隻覺得天上忽然掉下了一個大餡餅,直接砸在了自己的腦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