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條氏政一懷上神裔,北條幻庵為首的家臣團就抖了起來,看似對家督無可奈何的背後,是北條家臣團的竊喜。


    封建統治的核心是血緣,權力分配中,血親是繞不開重要一環。


    春秋時期,晉國內部發生了曲沃代翼,以小宗取代大宗,從此以後,曆代晉公都對公室嚴加防範。


    這樣做的政治後果,就是趙魏韓三家分晉。明明是春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晉國就這樣憋屈的消失了,實在是令人感歎不已。


    天朝自春秋戰國之後,逐漸走出封建,最終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大一統王朝。


    特別是唐朝以後,科舉形成的獨特選拔,更是現代全球各國公務員製度的源頭,徹底改變了曆史。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了科舉製度輔佐的天朝皇帝,對皇室血親的依賴度一直在下降。


    而島國卻不一樣。


    島國雖然深受天朝文化影響,但島內小平原林立,碎散的地理特征,更類似於西歐的封建特征,血親依然是封建統治的重要一環。


    在武家政權的曆史上,也曾經出現過類似晉國的政治生態,那是在鐮倉幕府時期。


    晉國的問題是小宗取代大宗,晉公不信任公室,所以借重公卿執政,導致公卿坐大。


    公卿坐大之後,因為公室已經衰弱,曆代晉公沒有可靠的血親力量製衡公卿,逐漸被公卿取代,最後趙魏韓三家公卿瓜分了晉國。


    鐮倉幕府的問題更簡單一些,那就是初代將軍源賴朝不相信自己的血親,鏟除了自己的姐妹。


    鐮倉幕府施行類似貴族共治的禦家人製度,有力禦家人共同商討事務,輔佐將軍執政。


    隨著將軍家一門眾凋零,有力禦家人的權力大漲,最終幕府大權落入了北條家為首的有力禦家人之手,導致源賴朝一脈絕嗣。


    足利幕府吸取了鐮倉幕府的教訓,以足利一門禦屋形為羽翼,衛戍京都,維護足利將軍家的統治。


    雖然血親也有奪權之心,但磕磕絆絆總算維持了兩百年,終究好過被外人篡奪基業。


    如今的聖人,已經擺明車馬要對足利天下取而代之。


    他與各家有力大名結合,生下神裔,在政治上就是類比足利一門禦屋形,衛戍斯波政權的作用。


    隻是因為斯波義銀的男兒身,斯波政權在創業時期的打樁機可以把根基打的更猛烈,紮的更深入。


    足利將軍家的崛起,是依靠血親的協助,但彼此分家多年,其實相互之間的利益聯係已經不夠緊密,隻能算是源氏武家聯盟盟主。


    但義銀不一樣,隻要他放棄男人的矜持與名節,就可以利用男性生理上的優勢,迅速開枝散葉。


    與強大的武家大名誕下子嗣,用血脈連接神裔家族,再用宗教形式加固彼此之間的利益關係。


    在武家們看來,斯波義銀真是一個政治天才,隻可惜卿本佳人,奈何做鴨,日後的曆史評價少不了蕩夫兩字。


    為了家業傳承,忍辱負重到這般地步,也是千年難得一見,斯波義銀不愧為絕世奇男子。


    在這種封建社會的思想環境之下,當北條家擁有了斯波義銀的血脈子嗣,整個世界就豁然開朗,不用再糾結什麽。


    從現在起,北條家不再是架空關東將軍,殺害兩上杉家,冒領北條苗字,背負無數罵名的外來戶。


    而是能與上杉謙信繼承的山內上杉家,武田信玄繼承的甲斐武田家平起平坐,無可爭議的關東頂尖名門。


    亂世治平的交替時期,正是反賊洗白成為權貴的最佳時機。


    足利幕府體係之下光耀照人的山內上杉家,甲斐武田家,那都是舊時代的眼淚,即將掃進曆史的垃圾堆。


    在未來的新時代,神裔上杉,神裔武田,神裔北條,這三家斯波義銀的血脈都是貴人中的貴人,北條家自然不會再低人一等。


    北條幻庵與大道寺盛昌嘴裏喊著祖宗創業不易,看似對眼前的現實不滿,痛心疾首,好像北條家當不了關東霸主就是對不起老祖宗。


    但那都是口嫌體正直,其實她們比誰都清楚,就北條家這個造反起家的底色,能洗白上岸就偷著樂吧,關東霸主哪裏是那麽好當的?


    人呀,要認清自己的處境,要懂得知足。


    ———


    北條兩老嫗在南門城外密談,義銀此刻卻在西牆看著被洪水泡塌的城牆,唏噓不已。


    他帶著甲斐君站在牆邊,身後蒲生氏鄉,小田氏治,妙印僧等人恭謹侍立。


    義銀歎道。


    “疾風識勁草,板蕩見忠臣。今日見此危牆,才知你們這十一日來,守得有多不容易。”


    甲斐君笑道。


    “義父算錯了,從前天起,敵軍就已經停止攻城,昨天便倉皇北撤,滿打滿算就守了九日而已。”


    義銀看了眼甲斐君,笑罵道。


    “你說話太實誠,小心被麾下將士怨恨。死守孤城十一日,日夜煎熬,結果硬生生被你削掉兩日,少了軍功恩賞,伱給補上不成?”


    甲斐君摸摸腦袋,哈哈一笑。


    “義父教訓的是,大家鏖戰了這麽久,總不能讓人流血又流淚,還請義父忘了我的唐突,十一日,就是十一日沒錯。”


    義銀就喜歡甲斐君這豁達性子,與前世的男子類似。如果他此刻學起這世界男人的吐舌可愛,義銀可就要惡心了。


    看著甲斐君英武的樣子,義銀越發歡喜,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生子當如甲斐君,妙印大師,由良家有福氣呀。”


    妙印僧此刻慈眉善目,笑得眼睛都看不見了,哪裏還有守城時候的陰狠毒辣。


    他雙手合十作揖,恭謹道。


    “這是托聖人洪福,甲斐君拜入您的門下之後的確長進不少。”


    就在此時,遠處有同心眾跑到蒲生氏鄉身邊,在耳邊嘀咕一句。


    蒲生氏鄉上前鞠躬道。


    “聖人,島勝猛大人到了。”


    義銀一笑。


    “她倒是個急性子,估計又是帶了幾個人,快馬加鞭跑來的。


    行吧,我們回居館議事,派人去城南通知北條軍的諸位大人,一同前來軍議。”


    “嗨。”


    義銀與甲斐君說說笑笑走在前麵,蒲生氏鄉刻意落在後麵,拉住井伊直政,低聲問道。


    “你今天是怎麽回事,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井伊直政勉強一笑。


    “剛見麵就讓你看出來了?”


    蒲生氏鄉白了她一眼。


    “就你這臭脾氣,誰看不出來?怎麽?又惹聖人生氣了?”


    井伊直政沒好氣道。


    “我哪裏敢呀,隻是被聖人教訓了一頓。


    之前佐竹義重前來國府台城請罪,聖人竟然對她禮遇有加。


    我一想到此人掀起叛亂,毀堤淹田的喪心病狂,氣就不打一處來,出言頂撞了佐竹義重幾句,被聖人狠狠教訓了一頓。”


    蒲生氏鄉嘲笑道。


    “你是活該。


    佐竹義重再如何卑劣,那也是源氏名門出身,手握四十萬石的大大名,你一個乳臭未幹的姬武士,有什麽資格去譴責她?


    也就是聖人一貫寵著你,罵你幾句就算了,換做其他大名,要求你切腹謝罪都是輕的。


    你這還不知足,還好意思在我麵前埋怨,真是不知好歹。”


    井伊直政撅起嘴。


    “聖人待我如何,我自然心裏有數,這輩子為聖人做牛做馬也報答不盡。


    我隻是苦惱這亂世黑白顛倒,佐竹義重這種人竟然都能逃脫罪責,真是豈有此理,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蒲生氏鄉眉間一動。


    “佐竹義重逃脫罪責?此話怎講?”


    井伊直政看左右無人,低聲說道。


    “佐竹義重為聖人出了個對口幫扶的主意,製衡關東侍所那些貪婪之徒。


    聖人許她事成之後改易羽州,四十萬石家格門楣不墜。”


    蒲生氏鄉麵色肅然,但看見人群已然走遠,已經來不及細問,便說道。


    “我們先辦正事,晚上你再與我好好說說,到底是怎麽回事。”


    井伊直政點點頭,兩人快步跟上隊伍,一同向居館而去。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一樣的日本戰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四四五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四四五五並收藏不一樣的日本戰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