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條氏政微微一笑,撫摸小腹,一臉溫柔說道。


    “近畿紛爭與我無關,我隻希望關東太平,給我未出生的孩子一個繁榮穩定的關八州。”


    三個月的肚子尚未顯懷,但北條氏政麵上已經透出母性的慈光。


    就算互為情敵,孩子的未來也需要競爭,但此時此刻上杉謙信與武田信玄卻是感同身受,都是有了孩子的母親,心思頗有共鳴。


    武田信玄歎道。


    “樹欲靜而風不止。


    我們不貪近畿什麽,但近畿那邊卻蠢蠢欲動,新春之後,織田家又有新的動作。


    越前國柴田勝家開始對加賀一向宗動手,池田恒興重返攝津再度攻略,荒木村重與本願寺顯如驚惶不已。


    織田家現在的領地已經有五國三百萬石,如果再拿下加賀攝津兩國,那可就是四百萬石,天下石高五分之一就被織田殿下掌控了。”


    上杉謙信冷笑道。


    “五分之一石高又如何?家業興旺靠的是手中槍,胯下馬,姬武士團悍不畏死。


    如果比比石高嚇唬人就能分出勝負,那還要手中刀槍何用?”


    武田信玄撇撇嘴,北條氏政無奈一笑。


    三女之中,最癡迷暴力的就是上杉謙信,可這家夥還真是野戰無敵,從沒有輸過。


    即便是當年在下總慘敗,那也是敗在攻城不利,挫傷士氣。


    真要擺開陣勢,野戰爭鋒,天下間除了聖人,上杉謙信沒怕過第二個人。


    上杉謙信善戰,武田信玄善謀,兩人的想法自然是南轅北轍,說不到一塊去。


    而北條家從來都是內治出色,滲透分化敵軍,守城防守反擊。


    北條氏政選擇調和關東侍所內部的矛盾,讓北條家占據一個有利位置,倒也符合北條一貫的思維。


    上杉謙信與武田信玄對於織田信長的看法,出現了少許分歧,北條氏政笑著彌合道。


    “關東從不畏懼挑戰,織田殿下如果不想著來找茬,我們與她自然是井水不犯河水。


    但她如果挑釁,我們要堅決得回擊,不為了我們自己,也要為了孩子的未來考慮。


    關東必須團結,不能內耗。”


    上杉謙信點頭道。


    “說的不錯。”


    武田信玄拍案道。


    “善。”


    三女與織田信長最大的矛盾,倒不是爭霸摩擦,此消彼長,而是相對單純的恐懼,就是為了孩子。


    斯波神權初現端倪,聖人的意圖已經是明牌,一旦斯波天下建立,神裔就是新時代的貴種,占據武家社會的最頂端。


    織田信長想要打下更多領地,想要獨占聖人,自然也想要讓她與聖人生下的孩子一家獨大,掌控斯波天下。


    家業興衰也許可以談一談成王敗寇,低頭降服,但事情一旦牽扯到孩子的生死存亡,三女就不敢輕易讓步了。


    武田信玄的孩子是長女,但因為強行羞辱聖人的關係,名分有虧,不是天下之主的好人選。


    她最怕的就是斯波神裔內部淨化血脈,自己的孩子第一個過不了關,政治鬥爭殘酷無比,清理雜質被人活活整死都有可能。


    上杉謙信的孩子雖是二女,但她是與聖人情投意合,名正言順得到的神種,按照長幼有序排列,她的孩子可以看作第一繼承的人選。


    織田信長到現在還沒有懷孕,她的孩子以年紀算,甚至要排在北條氏政與島勝猛的孩子後麵。


    那個乖戾的織田信長能夠容忍嗎?妨礙到她的權力欲,親妹妹織田信行都可以當眾一刀砍死,何況是情敵的野種。


    如果沒有織田信長這個巨大的外部威脅在,上杉謙信,武田信玄,北條氏政三女自己可能就會為了孩子的未來,鬥得你死我活。


    但織田信長的威脅太大,大到三女不得不放下分歧,一致對外。


    於是,才有眼前的可笑一幕。


    明明是三家不睦,明明是三個相互看不上眼的情敵,明明是三個相互爭奪繼承權的神裔,三女卻可以坐到一起,認認真真討論問題。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外患就是最大的內患。


    漢以強亡,漢軍直到最後一刻依然壓著外族打,但自己內部的漢末群雄逐鹿卻是更加殘酷。


    東漢四代經營到第五個漢恒帝之時,戶籍人口已達5600萬,五十年後三國鼎立,戶籍人口隻剩下830萬。


    且不說有多少逃戶沒有登記,但僅僅五十年間人口就下降了一個數量級已是觸目驚心,駭人聽聞。


    有外患在,可以團結內部,提高改革動力,壓製內部不公,未必是一件壞事。


    利弊得失,是好是壞,還得看執政者的氣量與手段。


    三強藩乃至關東侍所,因為有織田信長這個巨大的外部威脅存在,被迫抱團。


    對於斯波義銀整合關八州,團結關東武家,政治上反而挺有利。


    至少,在北條氏政提起織田信長之後,上杉謙信與武田信玄的抗拒心理明顯減弱了。


    北條氏政提出用鐮倉五山貸款對口幫扶的政治策略,上杉武田兩女終於願意放下分歧,認真思索。


    態度最強硬的上杉謙信,稍稍遲疑一下,問道。


    “關東侍所各家對東方之眾對口幫扶,我們出信譽抵押,鐮倉五山出錢糧,東方之眾度過難關之後自己省吃儉用還貸。


    這想法聽起來不錯,但如果東方之眾日後反悔怎麽辦?抵押的是我們的信譽,這錢糧難道讓我們來還嗎?”


    北條氏政見上杉謙信主動詢問,知道她已經鬆動,心中大喜,於是仔細解釋道。


    “上杉殿下,您認為聖人護著東方之眾,是真的在意她們嗎?


    聖人在意的是關八州的穩定,穩定壓倒一切,在這個要緊的關頭,即便是東方之眾這群逆賊惡黨,聖人捏著鼻子也隻能維護了。


    但如果東方四國今年秋天的饑荒之危平息,聖人顧慮打消之後,他還會對東方之眾如此袒護嗎?


    對口幫扶本就是不合理的事,聖人自己心裏也清楚,但為了大局考慮,不得不強壓實施。


    如今我們已經找到了折中的辦法,關東侍所各家不會出錢,但可以擔保貸款,隻要大饑荒不發生,我們就是有功無過。


    日後,如果東方之眾過河拆橋,撕毀借貸協議,拒不歸還,你猜聖人會怎麽看待?


    比親疏,東方之眾那群叛軍逆賊,有資格與我們相提並論嗎?


    比實力,她們有沒有膽子冒著惹惱聖人的風險,與我們為難?


    聖人說了,關東侍所大評議是講理的地方,要文鬥不要武鬥,那麽我們就用這一份借貸協議去講道理。


    關東聯軍出陣近畿,擊敗織田軍,聖人承諾允許我等征伐不義的東方之眾,取其領地以為恩賞。


    現在是我們逼迫太甚,逼得狗急跳牆,造成關八州不穩,聖人不喜,所以袒護東方之眾。


    隻要拿下這一紙借貸協議,聖人必然會支持我們的合理要求,這就是我們拿捏東方之眾的王牌。


    這群混蛋背了這麽多貸款,還要審判罪責,削減領地,被壓得透不過氣,也不敢反抗聖人的意誌。


    東方四國就算免除了今年的大饑荒,但也被折騰的滿目瘡痍,沒有幾年耕耘,恢複不了元氣。


    我們拿捏住協議,在背後施壓,貸款還不上就用土地來還,用領民來還,我們大發慈悲,可以幫忙置換債務,一點點消化掉。


    不用槍不用刀,土地和領民終究會到我們手裏。


    她們將背負罪責與貸款,免費為我們幹活,恢複東方四國元氣,留給我們一個建設好的新領地。


    然後,臣服或者滾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一樣的日本戰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四四五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四四五五並收藏不一樣的日本戰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