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銀曆來吃軟不吃硬,織田信長要是和他喊打喊殺,身佩外掛的他還真不怕,大不了再回景剛山,重打一遍江山。


    可織田信長用軟綿綿語氣,偷偷抹眼淚,義銀就不行了。


    也不知道織田信長是敞開了心扉,還是找對了辦法,總之她這套柔情攻勢,遠比之前硬邦邦威脅要殺那些女人全家的狠話有用得多。


    殺人如麻的第六天魔王竟然在求愛,白虎嶺的白骨夫人亦動了凡心,義銀哪裏受得了這種刮骨刀。


    嘴裏也不敢說自己不行了,身體也支棱起來配合了,日日夜夜得陪著織田信長瘋了好幾天,這才狼狽逃出安土城。


    走的時候兩股戰戰,臉色都白了三分,真像是被人敲骨吸髓,吸幹了陽氣一般。


    想起武田義信已經回了京都,義銀幹脆繞到伏見城,一邊是接孩子回同心眾,一邊是見見明智光秀這個大忙人。


    誰知明智光秀還在石山那邊收尾,尚未回到伏見城,卻有來自關東的壞消息,先送上了義銀案頭。


    啪的一聲,義銀把三份書信狠狠砸在案牘上,指著井伊直政,氣得說不出話來。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藍衣眾那些小丫頭到底在做些什麽!”


    井伊直政伏地叩首。


    “臣下有罪!”


    蒲生氏鄉跟著跪拜。


    “聖人息怒!”


    義銀深深吸了一口氣,點了點桌上的書信。


    “息怒?我怎麽息怒?


    年中的時候,我親口告訴東方之眾,她們雖然有罪,但罪不至死,一切都可以放在關東侍所大評議的台麵上談。


    關八州東西部的矛盾好不容易緩和下來,這下又是天崩地裂!


    上總國武家被虐待致死都不敢反抗,東方之眾三首領,一死,一降,一求死!上杉武田北條三家真是好本事,好本事呀!


    井伊直政,自清運動這件事,你當初是怎麽替她們引薦的,又是怎麽替她們作保的?


    好一把誅心快刀!上總國秩序崩潰,宇都宮家開門降服,裏見義堯慘死馬棚,佐竹義重一連三封信尋死,隻求我放過她全家老小!


    佐竹家的未來是我許下的,這是要我食言而肥嗎?三強藩,三強藩,好膽呀!”


    義銀真是要氣瘋了,他前腳離開關東,後腳就鬧出這麽大的事。


    藍衣眾那些小丫頭在東武藏之地的大裏郡小規模搞搞自清運動,看起來還有模有樣,誰知道她們竟然會攪和進關八州東西部的紛爭。


    為了彌合關八州東西部武家的矛盾,義銀捏著鼻子忍了叛亂,強迫三強藩為首的東部武家提供救濟,幫助東部四國渡過難關。


    原以為雙方就算一時心結難消,也不至於鬧得你死我活,隨著時間流逝,矛盾也就慢慢放下了。


    結果,他還是小看了三強藩。


    義銀早就覺得不對勁,上杉武田北條三家同意貸款對口幫扶之事太順利太容易。


    本以為她們最多是在日後給東方之眾找點麻煩,沒想到她們竟然暗中籌謀,放出了絕戶計。


    義銀並不知道,自清運動的破壞力是連三強藩也感到震驚的。


    隻能說武家領地的統治結構太脆弱,經不起任何運動震蕩,一點點火星就能掀起燎原之火,把依靠暴力鎮壓的武家統治者燃燒殆盡。


    三強藩也是後怕,但義銀卻以為這是她們蓄意所為。


    因為上杉武田北條三家都已經有了神裔,她們的地位無可動搖,做事過分也不怕義銀這個軟心腸的男人翻臉,所以行事是肆無忌憚!


    從結果推導過程,沒有北條家的支持,藍衣眾不可能在大冬天聚集起大量姬武士,搞起大規模的自清運動。


    人是要吃飯的,穿衣的,睡覺的,沒有人幫忙提供補給,以關東的寒冬冷冽,怎麽可能在這個天氣搞出這麽大動靜?


    上總國一亂,宇都宮家馬上向上杉謙信磕頭,隨後裏見義堯這個北條家在房總半島最大的眼中釘,直接慘死在賤民之手,這多巧合?


    上杉武田北條三強藩必有默契,否則不會如此契合時機。


    義銀不在關東,不知道裏見義堯之死是佐竹義重的提議,是裏見義堯對北條氏政的絕地反擊。


    遠在近畿的義銀,他隻知道自己的臉都快被抽腫了。


    宇都宮家降了,裏見義堯被折磨死了,佐竹義重嚇得一點體麵都不要,隻求速死,保全家人。


    義銀給東方之眾的安全保證,對關八州東西部武家矛盾彌合的努力,全部被毀了。


    望著眼前三封佐竹義重泣血求死的上書,義銀的眼都紅了。


    藍衣眾的自清運動,是井伊直政舉薦,是他自己親口嘉獎過的,他現在是左臉打完打右臉,臉腫得很對稱呀!


    麵對憤怒的聖人,井伊直政咬咬牙,鞠躬說道。


    “聖人在上,我覺得這其中一定有什麽問題!


    旁人暫且不提,鬼頭悠亞這個人我是了解的,她絕對不會當什麽三強藩的工具,她心中唯有忠於聖人!”


    義銀冷笑道。


    “好一個忠誠,這就是她忠於我的方式嗎?事實放在眼前,你還在替她們狡辯!井伊直政,你實在太讓我失望了!”


    井伊直政也是脾氣硬,梗著腦袋說道。


    “聖人若是信不過我,我願意切腹謝罪!”


    義銀手指著井伊直政發抖,這小妮子真是被自己寵壞了,滿腦子黑白分明,半點受不得委屈。


    現在的問題是藍衣眾的清白嗎?是怎麽穩住東方四國武家的心!關八州不能再起混亂了!


    見義銀氣得發抖,蒲生氏鄉一把按住井伊直政的後頸,逼著她磕頭認錯。


    “聖人,您知道井伊直政沒有壞心,你別和她置氣,她就是這個急脾氣。


    自清運動這把火,三強藩脫不了幹係,但佐竹義重明知您許了她前程,還故意高聲喊冤,帶動東方武家兔死狐悲,亦是居心叵測。


    關東沒有一家好相與的,藍衣眾的小丫頭玩不過那些老狐狸,被人構陷利用也是有可能的。


    現在最重要的是穩住局麵,不能再讓雙方的鬥爭惡化下去,一旦文鬥變成武鬥,關東無戰事禦令下的良好發展局麵,將毀於一旦。”


    義銀一瞪眼。


    “我看誰敢!”


    義銀心裏很清楚,關八州就沒有一盞省油的燈。


    對口幫扶的貸款,東方之眾從來就沒想過要還,還想要通過大評議程序上的拖延推搪戰術,逃脫叛亂的罪責。


    三強藩知道東方之眾想耍賴,暗搓搓用自清運動去搞東方之眾,那是技高一籌。


    東方之眾措手不及,損失慘重,幹脆把火燒大,刻意製造動蕩玩個兔死狐悲,也不是沒有可能。


    就像蒲生氏鄉所言,雙方就沒一個好東西,追究誰對誰錯並沒有意義,現在最重要的是平息事態,不能壞了聖人對關東的政治規劃。


    關東無戰事,和平求發展這條政治路線是義銀統禦關東的政治綱領,大義旗幟,絕對不允許倒下。


    從北陸到東海,從甲信到奧羽,整個關東大地都在接受和平發展的政治路線,接納關東侍所的統治管轄。


    這個政治大趨勢不能被逆反,一旦關八州開戰,關東武家重回觀望,義銀這幾年就算是白忙活了。


    義銀頹然一歎。


    “那你說怎麽辦?”


    蒲生氏鄉肅然道。


    “先把藍衣眾摘出來,敕令三上桃菜,鬼頭悠亞約束武家複興會的那些小丫頭,恢複上總國地方秩序。


    自清運動的出發點沒錯,年輕人崇尚大義,憎惡不義,這是樸實的武家義理思想,不應該苛責。


    聖人的本意是好的,隻是少女浮躁,好心辦了壞事。


    對於年輕人的錯誤要寬容,她們是關東的未來,把她們都打倒在地,誰來貫徹聖人的義理?難道依靠關東那些居心叵測的牆頭草?


    我想,還是以申飭為主,不要過重懲處,涼了少女從義之心。”


    義銀點點頭,蒲生氏鄉說的有理,她的觀點主要是兩個。


    其一,必須把藍衣眾先從關八州東西部的政治漩渦中拉出來。


    自清運動是聖人親口讚許認可的基層大義運動,如果否定了自清運動正義性,豈不是罵聖人昏庸?


    這件事隻能定性為領導的本意是好的,隻是年輕人浮躁,沒有執行好,帶來了一些負麵政治影響。


    大家都年輕過,都犯過錯,既然都是從小摸著石頭過河,就得包容孩子們的孟浪。


    至於代價,反正是上總國武家承擔,算她們倒黴。


    上總國從未歸入聖人的勢力範圍,當地武家失去的隻是生命,聖人失去的卻是威望。


    兩相比較,孰輕孰重?


    蒲生氏鄉自然是死保聖人的威望不失,上總國武家死絕了也不能玷汙了聖人的榮光。


    其二,藍衣眾,也就是武家複興社的主體是留學斯波領的少女姬武士,她們的熱情與精神不能垮。


    亂世百年,禮崩樂壞,心存忠義的關東武家早就死在曆次戰爭,活下來的都是蠅營狗苟的牆頭草。


    指望這些一輩子生活在背叛與被背叛之中的關東武家當個人吧,還不如指望母豬會上樹。


    聖人是依靠武力震懾和利益捆綁,把關東武家暫時按在了關東侍所大評議的政治協商平台,讓武鬥變成文鬥,維持著脆弱的平衡。


    想要長治久安,還得指望下一代的少女姬武士長大,走上各家家督的工作崗位,重塑關東風氣。


    因此,聖人提供了資金,安排關東武家子嗣留學斯波領,培養認同斯波新思想的新一代關東當家人,主人翁。


    正所謂,少女強則關東強,少女義則關東義。


    聖人對她們寄予厚望,她們也用自己的忠義表現回饋了聖人,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


    如果因為自清運動的一些負麵影響,全麵否定藍衣眾,否定關東新一代武家少女的革新熱情,犧牲精神,未來的關東還能指望誰?


    難道義銀要一輩子在那些關東的牆頭草之間和稀泥?如此一來,關東不出百年又是一片亂象。


    統治者不是言出法隨的,法度條文也不是一寫出來,大家就願意乖乖遵守的。


    天朝還規定造反誅九族呢,王朝晚期的老百姓還不是前赴後繼的造反?


    法度律條越接近社會共識,執法的成本就越低,正義性就越高。


    所以,依法治國不隻是把法律規定的繁瑣仔細,而是更需要符合公序良俗的道德觀。


    天下沒有把人家三代的積蓄一掃而空,然後用官話條文和稀泥的道理,法律法規也不是萬能的。


    關東現在的問題,就是長期戰亂導致道德淪喪,武家之間爭相模仿無恥下流,誰不要臉,誰的下限低,誰的日子就過得好。


    這種情況下,怎麽規範法度秩序都是沒用的。


    隻有大多數關東武家認同斯波新思想,認同聖人的大義,關東侍所大評議的法度建設才能真正成為秩序的標準,被大多數人所遵守。


    所以,為了百年大計,聖人絕不能涼了藍衣眾的心。


    這些小丫頭是關東的未來,雖然這次自清運動折騰得不清,但她們還是比她們的母輩們靠譜多了。


    義銀點點頭,歎了口氣。


    “藍衣眾這些小丫頭涉世未深,不知道人心險惡,我會申飭一番,希望她們不要再讓我失望。”


    蒲生氏鄉鞠躬道。


    “那些小姑娘是心存大義的,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蒲生氏鄉冷笑道。


    “明明是她們爭權奪利,吃了虧卻隻會找聖人您出頭,就是篤定聖人仁厚,這算是什麽壞毛病?


    您是她們頭頂光芒萬丈的太陽,不是她們手裏抹眼淚的手絹,可以隨意拉扯。”


    義銀點點頭,望著案牘上那三封來自佐竹義重的書信,又開始頭疼起來。


    “把藍衣眾摘出來之後呢?事情鬧得這麽大,很難收場呀。”


    蒲生氏鄉微微一笑。


    “一個兩個嘴上都喊著忠誠,喊著冤枉,其實照我看,一個都不忠誠,兩個都不冤枉。


    這次也就是東方之眾吃了大虧,所以才會呼天搶地的喊冤。


    您看,要是東方之眾占了便宜,跑來喊冤的就該是三強藩為首的關東侍所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一樣的日本戰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四四五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四四五五並收藏不一樣的日本戰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