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了細川藤孝與明智光秀的誠摯歉意之後,放鬆下來的義銀也是誌得意滿,自以為拔掉了斯波家內部喜歡獨走的最大隱患。


    可事實上,義銀隻是嚇住了細川藤孝,而明智光秀這個麻煩精,她可不是一般的麻煩。


    將放在口中的手指一根根依次舔得幹幹淨淨,明智光秀這才微微一笑,抬頭說道。


    “足利義昭多行不義,在石清水八幡宮遭受了天罰。


    足利將軍,幕府管領,政所代官以及一眾世襲幕臣皆死於天雷之下,連足利幕府傳世的禦白旗,禦劍,金印也隨著八幡宮化為灰燼。


    足利將軍家的道統大義已然斷絕,但天下卻不可一日無主。


    斯波家本就是足利嫡傳,上承河內源氏嫡流,隻因為受到鐮倉執政北條家迫害,斯波家才被迫遷出足利嫡支,成為支脈。


    如今天道輪回,足利將軍家失去天意眷顧,斯波家卻有現世神,這是天意讓斯波家接上河內源氏嫡流道統,再興幕府,恩澤天下。


    隻是那一條秀吉不服王化,心存野望,聖人還是要早作打算。”


    天意不天意的暫且不理,隻說這武家政權已經延續了兩代幕府,而且都是遵循武家延續規則的河內源氏嫡流。


    如果斯波家繼承嫡流,再度複興幕府,那麽武家天下與河內源氏嫡流算是真正綁在了一起。


    就像天朝的劉備,如果劉備成功建立起第三漢朝,那麽隻有劉氏能當皇帝將成為天朝人民的共識。


    可即便劉備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金刀之讖依然困擾著曆朝曆代帝王,一旦天下起亂,必有人以劉氏為名,奮起爭奪天下。


    如今的島國,正如三國時期的天朝一般,河內源氏嫡流已經是兩奪天下,成為武家心中共主。


    這要是再來一次,天下武家心中必然會形成隻有河內源氏嫡流才有資格成為幕府將軍的深深烙印。


    到那時候,河內源氏嫡流的含金量會進一步上升,外人再想隨隨便便冒領苗字,就可以自詡河內源氏後裔的事情,就很難再發生了。


    而嫡流地位也會進一步神化,那些敢於冒領河內源氏旁係苗字的武家大名,再不敢覬覦嫡流道統。


    有了河內源氏嫡流與毘沙門天神裔兩大身份護持,斯波天下的穩定性會超過鐮倉幕府,足利幕府,大義更加穩固。


    在天朝龐大的疆域中,每過幾百年就會出現一次王朝更迭的大清洗,將前代貴族全部掃進曆史的垃圾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早已深深刻在天朝人的基因裏。


    天朝人骨子裏就是不認命,不信邪,心裏想的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但在島國,卻是不然。


    在尊卑有序的島國封閉社會,對貴種血統的執念遠遠超過天朝。


    千年貴族是真正存在的現實,不管是源氏平氏還是藤原氏,和千年貴族牽不上線,哪好意思自稱貴族?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去打洞。上升通道的長期閉塞,讓所有人都坐在自己該坐的位置上。


    即便亂世來臨,改變命運的時候到了,成功逆襲的出身卑賤者,也會第一時間給自己找個足夠高貴的祖宗。


    在這個人人都要學會讀空氣,不抱團就無法生存的惡劣環境,隻有融入貴種階級才是唯一的道路。


    看那一條秀吉才華橫溢,還不是一個頭一個頭的磕著。


    想給源氏當兒子,源氏不收,轉頭就給藤原氏磕頭,總算是混上一個貴種的出身,這才鬆了口氣。


    斯波原本就是足利親族,入繼河內源氏嫡流的道統,並無不妥。


    明智光秀有此提議,義銀並不奇怪,踢開足利將軍家,繼承河內源氏嫡流的時機已然成熟。


    但她硬要扯上一條秀吉,這就是有私心雜念了。


    義銀看了眼明智光秀,說道。


    “一條秀吉的未來如何,我早有與你說過,今日怎麽又提起來了?”


    明智光秀恭謹道。


    “神威如海,我心戚戚,亦是不明白聖人為何要縱容一條秀吉。”


    義銀搖頭道。


    “幕府是幕府,一條秀吉是一條秀吉,前者不知感恩,自取天譴,後者卻還有大用,不可一概而論。”


    明智光秀歎道。


    “聖人直言令臣惶恐不安,隻是臣與一條秀吉有些私人恩怨,恨之入骨。


    當年若不是藤孝救我,隻怕我早已是埋骨天王山,再沒有機會侍奉聖人了。”


    義銀歎了一聲。


    “對我們這樣的人來說,私人恩怨未免太奢侈,還是從長計議吧。”


    明智光秀鞠躬答應,算是略過此節。


    她刻意提起一條秀吉,並非要對一條秀吉做些什麽,而是委婉向聖人表示自己服了,坦白了,不會再背著聖人瞎搞。


    但事實上,乖是不可能乖的,她這輩子就是個搞事的命。


    可如果義銀一直對她保持著警惕,明智光秀反而不容易在暗中行事,正好借著神威說事,展現自己的惶恐與畏懼,讓聖人鬆懈警惕。


    有一旁真服了的細川藤孝充當背景板,明智光秀的言辭妥協倒也不顯得唐突,義銀這老實男人他還真信了。


    轉開話題,明智光秀說道。


    “一條秀吉還有大用,聖人暫時可以容忍。


    可天下無主,萬民不安,入繼河內源氏嫡流大統迫在眉睫,懇請聖人慈悲眾生。


    為天下計,為萬民計,就請您擔下這副天下重擔吧!”


    雖然有意繼承河內源氏嫡流道統,但此時說起足利將軍家,義銀還是不想當惡人,顯得自己吃相難看。


    足利義昭等幕府高層對抗天命,也是被老天爺收去了性命,與義銀無關。


    世人眼裏,義銀依然是那個仁義道德的聖人,遵循著最樸實無華的武家義理,值得萬民托付天下。


    所以有些事嘛,義銀必須維護自己的人設,不能強行去拿,得學著天朝的三揖三讓,被天下武家求著推著去登上那個天下人的寶座。


    天朝的三揖三讓看似迂腐,其實包含著天朝的智慧。


    一方是為了表現出非你莫屬的誠意,一方則是迫於無奈,為了天下蒼生隻能接受。


    當男表子嘛,總得立牌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一樣的日本戰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四四五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四四五五並收藏不一樣的日本戰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