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賀眾內部的稍許混亂影響不了大局,斯波義銀的威望在曆次戰鬥後已經高聳入雲。


    即便是百地家與藤林家聯手叛亂,伊賀眾自己就會撥亂反正,滅了兩族向斯波家搖尾乞憐。


    自古至今,唯有鐵與血澆築的忠誠才最為堅固。


    朱元璋麾下武將貪汙,被他活活鞭打致死也不敢反抗,這才是真正的忠誠。


    知道自己能打,但主君更能打,那還反個屁!死得姿勢好看一點,免得連累家人。


    義銀在斯波眾武家心中,就是不可戰勝的軍神。


    還有毘沙門天化身這層宗教意味的麵紗遮掩,更顯神秘,令人敬畏。


    反斯波?腦子有病吧!


    正是論功行賞的時候,大家還等著分肉吃呢。誰造反誰就是大好人,少一個分贓分地,多一份軍功恩賞。


    所以,藤林正保是白死了。


    藤林姐妹再恨,也不敢在幕府軍中撒野,壞了主君大事。


    百地三太夫知道自己完不了,她雖然幾次使壞,但戰陣之上卻沒有退縮。


    義銀早已有言,用心作戰,既往不咎,恩賞不偏。


    他的承諾是百地三太夫此時的保命符,藤林家不敢打主君的臉麵。


    倒是明智光秀倍感欣慰。


    她之前還擔心藤林正保另有所圖,擔憂伊賀眾抱團太久,難以分化,使領國化受挫。


    現在都沒問題了,伊賀眾徹底散成了一攤沙子,隻等斯波家重新為其塑形。


    伊賀六十家,義銀滅了一家,大穀吉繼滅了一家。剩下五十八家皆甘為鷹犬,大局已定。


    就在伊賀眾內部混亂的時候,幕府三好依然在談判。


    前後吵了三天,雙方使臣終於達成了一致,停戰協議交由主君過目。


    足利義輝與三好長慶都等得煩了,草草看過便留字下印,完成和睦誓書。


    按規矩送往附近的廟宇存放,神佛監督。


    至於誰先撕破了臉再度開戰,神佛會不會覺得受冒犯而降下神罰。


    全日本大小武家全是這麽幹的,由古至今不知道多少封各類誓書都往廟裏放。


    真計較起來,滿天驚雷把全日本所有武家劈死也不算冤枉。


    琢磨著,神佛也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我就坐著,看你們表演。


    既然戰事已了,斯波家戰後的布局也要提上日程。


    明智光秀這幾天時時與義銀深入交流,如何安排。


    斯波家崛起,分內外之事。


    外事,要步入幕府,在守護體係中站穩腳跟。


    策略便是聯合細川三淵兩家,組成攻守同盟。


    內事,是要將伊賀,北大和領國化。盡可能碎片化原來的勢力,削弱原領導者的權威。


    方法是利用此次論功行賞的機會,進一步打散各家聯係,安插外來姬武士。


    事情繁瑣,還需要一件件來,明智光秀說。


    “主上,談判完成,將軍必然召集眾人評議,以顯示幕府威望。


    三好家退兵,和泉細川家兩位正在趕來向公方大人請安。


    我們必須在她們來之前,敲定三淵藤英入主北河內之事。”


    義銀點頭認可。


    細川元常與細川藤孝是一雙大小狐狸,對付她們可比對付老實巴交的三淵母女難受多了。


    與其等她們來談,不如搶先將生米煮成熟飯,讓她們無話可說。


    拿了和泉與北河內兩份大禮,細川家再想否認與斯波家的盟友關係,也沒人會相信。


    關係一般?拚命為你家奪回二十五萬石領地?


    我呸,太侮辱智商了!


    其他武家默認,細川家不認也得認。


    以後,如果細川家背棄斯波家利益,各行其是。


    武家們必然在背後指指點點,譏諷她家忘恩負義,表裏比興。


    和泉細川家又不是三好家那種,我拳頭大我有理的下克上武家。


    她家是累世勳貴,幕府三管領細川家的分家,家格高貴。


    為利益,為名聲,細川家都得認栽。


    斯波家夠狠,一個交好就砸下一國半的實利,誰特麽受得了。


    義銀說道。


    “之後將軍召開評議,我會提及此事。


    和泉國和這邊有些距離,她們趕不上這次評議的。


    另外,答應鈴木重秀的紀伊守護代,也要一齊提出。”


    義銀的意思是,既然動了北河內,就等於得罪了畠山高政,那麽幹脆得罪到底。


    紀伊,河內的事一起提了,也是給她提個醒。你現在是落地的鳳凰不如雞,請擺正自己的位置。


    跪得好看點,畠山家的直領,義銀會出言出兵為她保全。不然,後果自負。


    不久,將軍果然召集眾人評議,宣布三好家知難而退。眾武家山呼萬歲,足利家不可戰勝。


    這種話足利義輝從小聽到大,當不得真。


    當初她母親在京都,大家如此說。倉皇逃出京都,大家還是如此說。小心翼翼回到京都,大家依舊如此說。


    聽多了歌功頌德,越發需要警惕,都是忽悠人的東西,隻有實力才是真正的硬通貨。


    幕臣們自會回到京都論功,在這裏,足利義輝先要給予各自回軍的地方武家恩賞。


    當然,窮得隻剩下虛名的足利家,能給的也就是幕府名分。


    “淺井長政忠君體國,賜幕府相伴眾身份。經京極家提議,將軍首肯,淺井長政授予北近江守護代官。”


    淺井長政欣喜,伏地叩首謝恩。


    京極家衰敗後早就是幕府豢養的空頭圖章,將軍隨口便替她家做了決斷。


    淺井家終於擺脫了下克上的身份,雖然隻是淺井長政一人的守護代之職,尚未形成家族世襲。


    但對於淺井家來說,是一個好的開始,已然心滿意足。


    相伴眾有隨時麵見將軍的權利,是對地方有力武家的認可,說明你是幕府看重並承認的地方武家。


    得到這兩個名頭,淺井家這次出兵碩果累累,值了。


    “六角義治忠君體國,賜幕府相伴眾身份,授予南近江守護之職。”


    比起淺井長政,六角義治表現出的喜悅就顯得假了。


    一樣是伏地叩首謝恩,但心裏,卻是外人不知的憤恨。


    六角家自六角定賴為足利義輝行了烏帽子親後,地位等同於禦相伴眾。


    而南近江守護一向是六角家的禁臠,幕府不過是口惠罷了。


    雖說近江之戰後,幕府六角漸行漸遠,但用相伴眾和南近江守護的名頭打發六角家,也太過分了。


    足利義輝不是不懂六角義治心中所想,她是故意為之。


    六角家在六角定賴時迅速膨脹,最後竟然敢於伏擊幕府使臣,這事在足利義輝心中埋了根深刺。


    果然,曆代將軍打壓六角家不是沒有原因的。


    她家距離京都太近,也太過富庶,實力強大。一旦放任擴張,對於幕府來說就是養虎為患。


    眼下卻是個好機會。


    六角家北有淺井家,南有斯波家,關係都很糟。幕府可以不用顧忌她家的感受,肆意作為。


    我就是打壓你了,咋的吧?你敢不敢反?


    三好家已經退卻,幕府再無顧慮。六角家要是敢表露不滿,足利義輝就有借口下手,繼續削弱她家。


    幕府將軍,幹得就是唯我獨尊,吃碗麵掀碗底的活。


    六角義治明白,所以她不得不恭順低頭。至於心,也許已經靠向三好家了。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足利家也是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一樣的日本戰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四四五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四四五五並收藏不一樣的日本戰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