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晴信拿捏酒杯,低頭邊想邊說道。


    “派人知會北條家,長尾景虎上洛求取關東管領。


    就說我準備春耕後出兵北信濃,讓她家壓製西上野,為我減輕壓力。”


    越後長尾景虎,西上野長野業正,北信濃村上義清三人乃是攻守聯盟,相互取暖唇亡齒寒。


    武田家想要吞下北信濃,其他兩家必然起兵來援。


    如果北條家在東麵威脅西上野,長野業正就難受了。


    自家領地受到威脅,哪還顧得上盟友。而長尾景虎也會猶豫,先支援哪家為上。


    這對於武田家的北信濃攻略,極為有利。


    可是,北條家為什麽要幫武田家火中取栗,這麽做沒有好處。


    雖然三關以東都是廣義上的關東地區,但關東數十國在此,武田北條兩家各有自己的目標,利益並不一致。


    武田家圖謀信濃國,是要突破幕府給她劃定的甲斐山區,為家族後續發展打開通道。


    信濃國號稱連通十國,天下要道。山脈交錯,四通八達又多有關隘恪守,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而北條家要的是,她家掌控為傀儡的鐮倉公方直轄關東十國,關東平原。


    當然,要剔除盟友武田家的甲斐國。


    反正此國土地貧瘠,除了金礦也沒什麽好東西。北條家自有伊豆金礦,不至於眼紅到拿盟友下刀。


    武田信繁不解道。


    “通知她家就會出兵?北條家沒必要為我家出力,西上野位於關東平原邊緣,近半是山地。


    長尾,村上,長野三家都是彪悍的山野武家,北條家沒必要為了我家與三家開戰,沒有好處。”


    武田晴信笑道。


    “之前沒有必要,但是現在有了,幕府的關東管領役職不是那麽好拿的。


    長尾景虎拿到名分,就得撥亂反正,否則上杉憲政就得和她翻臉。


    山內上杉家連家名和役職都送給了長尾家,為的就是向北條家複仇。


    如果長尾景虎做不到下關東,與北條家爭鋒,上杉憲政豈能罷休?”


    武田信繁若有所思,回道。


    “的確,北條家躲不過這一劫,必然被長尾景虎以大義號令關東諸國武家,圍攻她家。”


    武田晴信哈哈一笑。


    “所以我武田家攻略北信濃,讓長尾景虎無暇東顧,去找她北條家的麻煩,她家不得好好出一把力?


    就算是裝,北條家也得裝出兵發西上野,威脅長野業正的樣子。


    要不然,我就雌伏南信濃,等長尾北條兩家打起來再做計較。


    隻要我不出兵北信濃,長尾景虎還能為了小笠原家來打我南信濃新領不成?”


    武田信繁也是喜上眉頭,連連點頭。


    “姐姐說的是,北條家是該比我家更急才對,我們完全可以坐看她們死鬥,再取北信濃。”


    武田晴信搖搖頭。


    “脅迫北條家出兵即可,但長尾景虎不是傻子,不解決了我家這後患,她的越後國終究是不穩當。


    北信濃邊境距離她居城不過百餘裏,快馬加鞭,三日就能殺到。


    不把我擺平,她怎麽敢出兵關東平原。


    說到底,長尾武田兩家必然要先戰一場,北條家才是作壁上觀的看客。


    隻是這看客心中有鬼,我家還是可以引她下場,在側翼減輕壓力。”


    武田信繁點頭認同。


    武家之戰看的是兵馬強盛,刀槍銳利,靠別家的想法,真是要不得。


    她說道。


    “我這就回去整頓兵馬,春耕之後,也好動手。”


    武田晴信拉住急匆匆要走的妹妹,白了她一眼。


    “平日裏讓你多讀兵書,怎麽性子還如此急躁。


    這才第一步,急什麽。”


    信繁臉上微紅,這幾年學著姐姐熟讀兵法,自覺長進許多。


    可比起少女老成的武田晴信,還是差了老遠。


    武田晴信繼續說道。


    “長尾景虎走北陸道上洛,必須經過越中,加賀,越前,近江四國。


    越前朝倉家,北近江淺井家乃是聯盟,關注近幾,對關東方向沒有野心。


    她隻需重金收買,即可借道前往山城京都。


    要給她添麻煩,必然要在加賀一向宗與越中神保家兩處下功夫。


    你以重金收買加賀一向宗座主,再派人前往石山本願寺,求見本願寺顯如,曉以利害。


    算算日子,趕不上堵住長尾景虎的回程,但必須斷了北陸道一線聯係,讓幕府無法後續支持她的行動。”


    一向宗垂涎大和地上佛國,在加賀國發動一向一揆,竟然成功拿下了這個北陸道領國。


    雖然因為此舉引發武家敵視,但到底是一國領地,沒有放手的道理。


    如今的一向宗上人是本願寺證如,但她自去年入秋便纏綿病榻,時日無多。


    證如上人心思謹慎,對待幕府還是有所敬畏,在近幾壓製信徒們的一向一揆,勉強維持了一向宗與武家之間的平靜。


    可她的嫡女本願寺顯如卻是一向宗少壯派領袖,一直叫囂著要擴大一向一揆的範圍,天下皆可為佛國。


    一旦證如上人過世,顯如上位。


    那麽近幾,東海道,北陸道各處一向宗信徒眾多的領國,可就有意思了。


    一向宗加大一向一揆的力度,擴張地上佛國,武家與宗派之間的平衡也將不複存在。


    而加賀一向宗侵蝕越中,與越後長尾家必然有著不可調節的利益衝突。


    斷絕幕府與越後的聯係,有助於北陸道一向宗的擴張。


    武田信繁猶豫道。


    “宗派與武家之間互不幹涉的默契,我家真的要去打破嗎?


    姐姐,是否太過激進了。”


    武田晴信搖搖頭。


    “已經打破了,有情報傳來,三好家侵襲近幾失敗,幕府擋住了她家的攻勢。


    可其中一條攻擊線路就是進入大和國,想借地上佛國這一側翼,奇襲京都。


    我已經向比叡山天台宗請求高階尼姑前來甲斐,為我解讀佛經,傳授佛理。


    如若不出所料,明年我就會入道天台宗,尋求比叡山的支持。


    以我甲斐國主,武田家督的身份,怎麽著也該給個大尼正的位子。


    既然宗派與武家都逃不脫越發混沌的亂世,那麽聯手渡劫也不失是一個法子。”


    武田信繁聽得目瞪口呆,原來姐姐早有手段介入宗派之間,選好了合作對象。


    日本自奈良時期就形成了尼官製度,雖然幾經周折,但大致還是維持了三階五級的骨架。


    大尼正在上人,座主之下,高於尼正,地位著實不低。


    天台宗臨近京都,雖然山法師的戰鬥力早就不被武家放在眼裏,可論起對幕府的影響力,天台宗是佛教諸宗派之首。


    武田晴信聯絡天台宗,入道求取高位,其心思深遠。


    若不是為上洛,為天下之野望,何須如此?


    武田之野望,誌高望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一樣的日本戰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四四五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四四五五並收藏不一樣的日本戰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