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張謙行鬼神之法不通,欲施搬運術助村子加固堤壩。
此時有主人家過來道:“村長想見諸位道長。”
說話間一老者進來,先是拜見了眾道士,又道:“我們幾個村子商議,明日去祭拜展大王。請大王停雨。”
魏希存及眾道士恍然,齊道:“當去拜大王,當去拜大王。”
張謙隻在汶龍村龍王廟見過展大王的牌位,道:“我於龍王廟中見過大王供奉,隻是那裏並無神靈,如何有用。”
魏希存道:“師侄不知,展大王乃是古時聖人,死後化成白龍,護佑汶水一帶。早些年的時候,汶水一帶有災,大王入百姓夢中,教百姓往山上避災。”
村長稱是,道:“我們商議,想請道長們主持祭拜之事。”
魏希存笑道:“此事當是師侄主事了。”
張謙心道,若那展大王無用,再行搬運之術不遲,便應了下來。
問:“要在何處祭拜。”
村長道:“止有汶龍村了。”
此前便是在汶龍村遇到狐女。事不宜遲,稍作收拾,村中村民趕往汶龍村,途中又遇各處村莊,皆趕路去拜大王。
路途泥濘,行人緊隨,遠觀蜿蜒似長蛇蠕動。行半日到得汶龍村,廟外已聚集了十幾個村子的村民,或戴鬥笠,或披蓑衣,盡狼狽無狀。
張謙道符數張,念咒施法,將幾棵樹聚攏起來,便是一處避雨的地方。
眾村民皆呼活神仙。
此時有一人自人群中出來,跪在爛泥中,哭道:“道長救我子民。”
此人著官服,左右有二護衛,皆隨他跪下。後有人道:“是泰安縣令。”
見有人跪,數千村民紛紛下跪,如潮起潮落。
張謙不知是何感受,攙縣令起來,道:“我自當盡力。”
隨進廟中,見廟裏有趙家人在,又有汶龍村的幾個地主,俱跪在廟中。
趙家人見是張謙,趕忙過來拜見。
道:“原來是道長,我兒病愈,感道長大恩。”
張謙問他:“廟中生了何事?”
此前張謙至此,知此處無神靈,卻有一股浩然正氣,此時卻生出邪氣。
趙地主道:“無事。”
張謙對縣令道:“祭拜前有諸多準備,要明日了。先遣村民尋處避雨吧。”
縣令依言,眾村民退去。
張謙讓縣令也去。
隻餘下諸道人。
魏希存道:“有妖孽作亂。”
張謙道:“煩請諸位師叔師兄往村中探詢消息。”
諸人依言。
張謙起一卦,尋得狐仙所在,道:“我去見位朋友。”留魏希存於廟中。
至汶河對岸,見狐仙,問他:“可見汶龍村異況?”
狐仙道:“除夕時來了一邪道中人,在村中留了幾日。”
張謙問:“可有做何事?”
狐仙道:“隻是在村中走走。”
張謙問:“可記得此人模樣?”
狐仙道:“孩童模樣,破衣爛履。”
此消息聊勝於無,張謙告他狐女居碧霞祠之事,狐仙大喜。
回廟中。
又陸續有道人回廟,其中一人道:“雖未探得消息,卻聽得一樁舊事。”
眾人問詢。他道:“村中曾有李姓人家為大戶,半村土地俱是他的。這廟也是他家捐建的。至後來,田產為人所奪,家中人盡被害死,這才有了後來的地主。”
有人道:“莫非大王顯靈,為那家人報仇。”
又有人道:“若要尋仇,何必等到此時。”
左右無定論,張謙道:“都說這廟靈驗,待明日祭祀,看有何異象。”
道人於廟中休整一夜,次日請來縣令及諸村村民,張謙主祭祀之事,萬民伏地,祈請大王消雲散雨。
行至一半,張謙感此地浩然氣升騰,見雲霧之中隱有龍跡。遂伏跪在地,示之以誠。
至黃昏,雲散雨住,斜陽映霞雲,眾人歡呼。
縣令設齋飯款待碧霞祠諸人,回時個個欣喜。
半月後。張謙正在觀中接待香客,見一差役到來。
問他道:“何事至此?”
那差役道:“日前龍王廟祭祀有用,我家大人對那廟愈發上心,次日便招募工匠,重修廟宇。然近日來,工匠多生怪病,想請道長探看一番。”
張謙向魏希存說明情由,隨差役到得汶龍村,龍王廟。
見工匠有發熱的,生瘡的,有崴腳的,被砸的,竟有一人幸免。
道:“當是有邪祟作亂。”
起卦無果。複尋得狐仙。
狐仙道:“那妖孽來了。”
問在何處,狐仙道:“我法力不及他,不能定他蹤跡。”
張謙左右思之,貼避邪符、驅鬼符、縛魅符於工地內外。又為配藥施符為匠人醫治。
思及村中秘聞,又想到狐仙所言妖人模樣,至村中打探消息。
先到趙家,問李家之事。
一家人隻道不過傳言,作不得真。
張謙又問:“你家田地如何得來的?”
趙地主道:“是我祖是曆代節儉,積下來的。”
後又去問村中長工、短工、富戶。
俱說李家之事由來已久,都是聽祖輩說的。
待到無人時,有一潑皮過來,問張謙:“你可是沒探到什麽消息?”
張謙問他:“你有何消息?”
潑皮道:“我今日未進粒米,頭昏腦漲,實在想不到。”
張謙與他幾個銅子,道:“說罷。”
潑皮見錢眼開,道:“趙地主家跋扈,哪有人敢真說與你聽。”
又道:“這是百十年前的事情了。那趙家祖上本是李家的長工,看上了李家女兒,有一夜起了淫心,不曾想把人家女兒給逼死了。”
他掂了掂手裏銅子,道:“把禍事往李地主身上一推,李地主下了大獄,家中人沒臉麵在村裏呆下去,就連夜走了。趙家祖上自此跋扈行事,在村裏橫行霸道,田產愈來愈多,才有了如今家當。”
張謙問他:“此事當真?”
潑皮道:“真的不能再真了。趙家那布坊,原是李家祖墳。”
張謙又給他幾個銅子,道:“帶我去趙家布坊。”
到布坊外一看,此作坊位於水流彎處,若做墓地,當真是極好的,便信了七八分。
離開時看到牆角一孩童,問潑皮:“那孩子是誰家的?”
潑皮望去,道:“哪有孩子。”
驚恐道:“道長莫要嚇我。”
張謙聞言追去,那孩子忽得又沒了。
是夜,作坊裏走了水,水潑不滅卻不往外引。
次日張謙去看,見好好的布坊化成焦土。趙家人大哭。
又一日,趙家長子突然發瘋,提一把菜刀在村裏胡砍亂殺,傷了七八人。
隔了幾日,趙地主來找張謙,道:“我家定是招了不幹淨的東西,請道長援手。”
此時有主人家過來道:“村長想見諸位道長。”
說話間一老者進來,先是拜見了眾道士,又道:“我們幾個村子商議,明日去祭拜展大王。請大王停雨。”
魏希存及眾道士恍然,齊道:“當去拜大王,當去拜大王。”
張謙隻在汶龍村龍王廟見過展大王的牌位,道:“我於龍王廟中見過大王供奉,隻是那裏並無神靈,如何有用。”
魏希存道:“師侄不知,展大王乃是古時聖人,死後化成白龍,護佑汶水一帶。早些年的時候,汶水一帶有災,大王入百姓夢中,教百姓往山上避災。”
村長稱是,道:“我們商議,想請道長們主持祭拜之事。”
魏希存笑道:“此事當是師侄主事了。”
張謙心道,若那展大王無用,再行搬運之術不遲,便應了下來。
問:“要在何處祭拜。”
村長道:“止有汶龍村了。”
此前便是在汶龍村遇到狐女。事不宜遲,稍作收拾,村中村民趕往汶龍村,途中又遇各處村莊,皆趕路去拜大王。
路途泥濘,行人緊隨,遠觀蜿蜒似長蛇蠕動。行半日到得汶龍村,廟外已聚集了十幾個村子的村民,或戴鬥笠,或披蓑衣,盡狼狽無狀。
張謙道符數張,念咒施法,將幾棵樹聚攏起來,便是一處避雨的地方。
眾村民皆呼活神仙。
此時有一人自人群中出來,跪在爛泥中,哭道:“道長救我子民。”
此人著官服,左右有二護衛,皆隨他跪下。後有人道:“是泰安縣令。”
見有人跪,數千村民紛紛下跪,如潮起潮落。
張謙不知是何感受,攙縣令起來,道:“我自當盡力。”
隨進廟中,見廟裏有趙家人在,又有汶龍村的幾個地主,俱跪在廟中。
趙家人見是張謙,趕忙過來拜見。
道:“原來是道長,我兒病愈,感道長大恩。”
張謙問他:“廟中生了何事?”
此前張謙至此,知此處無神靈,卻有一股浩然正氣,此時卻生出邪氣。
趙地主道:“無事。”
張謙對縣令道:“祭拜前有諸多準備,要明日了。先遣村民尋處避雨吧。”
縣令依言,眾村民退去。
張謙讓縣令也去。
隻餘下諸道人。
魏希存道:“有妖孽作亂。”
張謙道:“煩請諸位師叔師兄往村中探詢消息。”
諸人依言。
張謙起一卦,尋得狐仙所在,道:“我去見位朋友。”留魏希存於廟中。
至汶河對岸,見狐仙,問他:“可見汶龍村異況?”
狐仙道:“除夕時來了一邪道中人,在村中留了幾日。”
張謙問:“可有做何事?”
狐仙道:“隻是在村中走走。”
張謙問:“可記得此人模樣?”
狐仙道:“孩童模樣,破衣爛履。”
此消息聊勝於無,張謙告他狐女居碧霞祠之事,狐仙大喜。
回廟中。
又陸續有道人回廟,其中一人道:“雖未探得消息,卻聽得一樁舊事。”
眾人問詢。他道:“村中曾有李姓人家為大戶,半村土地俱是他的。這廟也是他家捐建的。至後來,田產為人所奪,家中人盡被害死,這才有了後來的地主。”
有人道:“莫非大王顯靈,為那家人報仇。”
又有人道:“若要尋仇,何必等到此時。”
左右無定論,張謙道:“都說這廟靈驗,待明日祭祀,看有何異象。”
道人於廟中休整一夜,次日請來縣令及諸村村民,張謙主祭祀之事,萬民伏地,祈請大王消雲散雨。
行至一半,張謙感此地浩然氣升騰,見雲霧之中隱有龍跡。遂伏跪在地,示之以誠。
至黃昏,雲散雨住,斜陽映霞雲,眾人歡呼。
縣令設齋飯款待碧霞祠諸人,回時個個欣喜。
半月後。張謙正在觀中接待香客,見一差役到來。
問他道:“何事至此?”
那差役道:“日前龍王廟祭祀有用,我家大人對那廟愈發上心,次日便招募工匠,重修廟宇。然近日來,工匠多生怪病,想請道長探看一番。”
張謙向魏希存說明情由,隨差役到得汶龍村,龍王廟。
見工匠有發熱的,生瘡的,有崴腳的,被砸的,竟有一人幸免。
道:“當是有邪祟作亂。”
起卦無果。複尋得狐仙。
狐仙道:“那妖孽來了。”
問在何處,狐仙道:“我法力不及他,不能定他蹤跡。”
張謙左右思之,貼避邪符、驅鬼符、縛魅符於工地內外。又為配藥施符為匠人醫治。
思及村中秘聞,又想到狐仙所言妖人模樣,至村中打探消息。
先到趙家,問李家之事。
一家人隻道不過傳言,作不得真。
張謙又問:“你家田地如何得來的?”
趙地主道:“是我祖是曆代節儉,積下來的。”
後又去問村中長工、短工、富戶。
俱說李家之事由來已久,都是聽祖輩說的。
待到無人時,有一潑皮過來,問張謙:“你可是沒探到什麽消息?”
張謙問他:“你有何消息?”
潑皮道:“我今日未進粒米,頭昏腦漲,實在想不到。”
張謙與他幾個銅子,道:“說罷。”
潑皮見錢眼開,道:“趙地主家跋扈,哪有人敢真說與你聽。”
又道:“這是百十年前的事情了。那趙家祖上本是李家的長工,看上了李家女兒,有一夜起了淫心,不曾想把人家女兒給逼死了。”
他掂了掂手裏銅子,道:“把禍事往李地主身上一推,李地主下了大獄,家中人沒臉麵在村裏呆下去,就連夜走了。趙家祖上自此跋扈行事,在村裏橫行霸道,田產愈來愈多,才有了如今家當。”
張謙問他:“此事當真?”
潑皮道:“真的不能再真了。趙家那布坊,原是李家祖墳。”
張謙又給他幾個銅子,道:“帶我去趙家布坊。”
到布坊外一看,此作坊位於水流彎處,若做墓地,當真是極好的,便信了七八分。
離開時看到牆角一孩童,問潑皮:“那孩子是誰家的?”
潑皮望去,道:“哪有孩子。”
驚恐道:“道長莫要嚇我。”
張謙聞言追去,那孩子忽得又沒了。
是夜,作坊裏走了水,水潑不滅卻不往外引。
次日張謙去看,見好好的布坊化成焦土。趙家人大哭。
又一日,趙家長子突然發瘋,提一把菜刀在村裏胡砍亂殺,傷了七八人。
隔了幾日,趙地主來找張謙,道:“我家定是招了不幹淨的東西,請道長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