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盤古開天辟地,劃分天地渾濁,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中華大地由荒莽到繁榮,物盡其能。
皇帝禪位至夏啟,啟廢公立私,止部落衝突,創曆四百餘年夏王朝,華夏民族由此形成。後傳位十四世至夏桀,桀遷都於斟鄩,荒淫無度,暴虐無道,諸侯不朝。
商湯自黃河以南,揭竿而起,鳴條滅夏,創立商朝,三十一世傳殷紂。
殷紂本是文武雙全明智之主,後取禍於女媧娘娘,受妲己之惑,殺妻誅子信讒言,紊亂朝綱絕倫紀。
西岐之主姬昌,勤於政事,廣羅人才,後八百鎮諸侯會孟澤,子牙出山輔周主,牧野之戰敗殷紂,創大周王朝,曆世八百餘年。
本書故事緣起夏桀,成於西周之末。
傳聞夏桀末年,從褒城飛來一龍,降於王庭,口流涎沫,作人言,謂桀王曰:‘吾乃褒城之君也。’
桀王恐懼,召集士卒,喚太史,問曰:孤欲殺龍,可知凶吉?太史占之,曰不吉。
王曰:孤命人逐之去,吉否?再占,又不吉。
桀王問之:為之奈何?
太史答奏:神人下降,必主禎祥,神龍在上,口吐人言,涎水橫濺,龍涎乃龍之精華,收之必得鴻福。
桀王尊其言,命人收藏龍涎於國庫中。神龍盤桓少許,自騰空而起,不見蹤跡。
可笑桀王藏龍涎未獲鴻福,還落個家敗國破,未得善終。此是後話,不表。
單說那龍涎藏於國庫七百餘年,到周朝曆王時,發七色祥彩。周曆王命庫丁開盒觀之。
侍臣打開金櫝,手捧金盤呈上。曆王將手接盤,一時失手墮地,所藏涎沫橫流庭下,化成兩團龍元,盤旋於庭中,內侍逐之,直入後宮,鑽入一婢女腹中,不見蹤影。
此婢女懷孕七七四十九年整,產下一對金童玉女。後宮之主薑後因婢女不夫而孕,視為不祥之物,命溺於河中。
那對金童玉女本是龍之子女,根本無懼水火,便潛在水中,隨波漂流,一直飄至褒城。
第一章:初得姓名拜恩師
上古時代,神、龍、異獸遍布神州各地。自大禹治水時期,神諭漸散,神人消失,神龍所剩無幾,各類異獸也顯有出沒,它們究竟去哪裏去了,無人知曉。
周王朝境內靠西的邊域,有個名叫褒國的小國,當時周主權勢暗弱,各路諸侯掙權奪地,戰亂不休,而處在邊疆的褒國由於地理位置不起眼免於戰亂,偏居一隅。
褒國西麵有座二巫山,山高有千米,山底部全是陡峭岩石,高不可攀,在往上一些是喬木及雜草,最頂端地勢高聳,氣溫異常寒冷,常年飄雪。
褒國南臨荊楚之地,東接大隨國,氣候溫潤,民風淳樸。
從褒國中心城市褒城向西望去,可以看見二巫山被鮮明的顏色分割成三層,最底層呈黑褐色,中部是植被覆蓋的灰綠色,最上層被浮雲遮住,偶爾漏出一角,有時像是白雪,有時像是紅褐色的岩漿。
聽住在山角的人說,二巫山對麵是世外桃源,人間仙境,四季永春,鳥語花香,是仙人後輩居住的地方,哪裏民風淳樸,男才女貌,去哪裏生活其樂無窮。
也有人說,那邊是不服王化,慘絕人寰的野人所生存之地。
山對麵的世界究竟如何,誰也不確信,畢竟幾十年沒有人見識過誰從二巫山走出來過。所有的說法都成了傳說。
直到十四年後的一場屠殺,讓周國人民對山對麵的世界有了了解。
褒國是以褒城為中心的國家,褒城被條不知首尾在何處的名叫離生源的大河分割成南北兩半。北麵地勢平坦,村落繁密,南邊多叢林,住戶稀稀散散。
在北邊有個名叫望巫村的小村,村中隻有二十多戶人,每戶家中也全是些孤寡老人,為何沒有青年呢?青年都被招募參軍去了。
望巫村有個老頭,人稱皎父。那天皎父剛從田邊割完麻草準備回家編鞋,他順著離生源往家走,背後百鳥齊名。
“老頭,快看河中。”一個尖曆的聲音帶著幾分譏諷的語氣從皎父背後傳來。
皎父回頭望了望,除了漫天飛舞的鳥沒有一人,就背著麻繼續往家走。
“皎父老兒,你老看是不看呀,河中有寶。”那聲音又傳來,似乎來自天際。
皎父轉過身去,還是沒有看見人,心中納悶今天是撞了邪?定眼一看,才看見河中有魚躍出水麵。
皎父向魚群走去,看見五顏六色斑斕的魚正擠在一起用魚嘴托扶著兩個嬰兒。
皎父趕忙扔掉了手上的麻草,跳入河中,踩水融入魚群中,抱住了兩個孩子,帶到了岸上,把兩個孩子都放在了地上,一個個舉起來端詳,兩個孩子一男一女,都不曾溺死,對著皎父笑呢。
皎父萬分開心,把兩個孩子抱回了家,以先後救起的順序分了長序,女孩為姐姐,男孩為弟弟。
這兩個小孩不是別人,正是那幾百年前的龍涎鑽入宮女體內孕育而生的嬰兒。
皎父一手抱著一個小孩緩慢朝家走去,走到門口時,太陽已經落二巫山後麵了。
皎父把兩個小孩放在簍子裏,煮了一鍋米粥,來喂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食量驚人,搶著把一大鍋粥都吃完了。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晃十二年過去,兩個呱呱墜地的小孩茁壯成長為少年。這兩個孩子雖然是龍涎幻化而來的,但由於沒有後天的教導,兩人身上倒沒有什麽端瑞。
唯一奇怪的一點是兩個孩子不知冷暖,夏天穿襖都不覺得熱,冬天破冰下河在水中捉魚,也不知道冷,在水下待幾個時辰不需要露頭換氣。
每天跟著爺爺皎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也倒單一。
隻是那女孩長得目秀眉清,唇紅齒白,發挽烏雲,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傾國傾城之貌,沉魚落雁之態。那男孩濃眉大眼,舉止優雅,姿態倜儻,心中有吐哺天下之誌。
一日晌午,皎父帶著兩個孩子在路邊田下種豆,一隻鐵騎延綿經過田邊,鐵騎後麵有輛駟馬牽扶的馬車,車身金碧輝煌。
兩岸勞作的村夫齊齊跪下,皎父也連忙跪在了地上,低著頭。
這隻鐵騎清一色騎著高俊黑色大馬,打頭的兩個舉著鑲紅邊的三角錦旗,旗子正中間用黃絲繡了個大大的“褒”字。這是褒國國王出巡。
那皎父抬起頭偷偷看路過的軍隊時才發現,他孫子正直直的站在身邊,不曾下跪,慌的皎父一把橫腰把他孫子推倒在田間。
四匹駿馬停在了皎父田邊,馬車上年邁的馬夫弓著腰,用滄桑的幹手掀開車簾,車裏鑽出一高聳男人。那男人身著深衣,頭戴冠,腰間配有兩塊潔白虎形玉佩。男人身高八尺有餘,留著細長的胡須,大概不惑之年,他正撫摸著自己得意的胡須。
此人便是治水大禹的後裔褒國國主褒珦。
“所跪順民,皆起來吧!”褒珦溫和的說道,“白頭老者,你身旁所跪的兩名俊男靚女可是百鳥歡送,百魚盡躍托扶而來的福娃”
褒珦打量著麵前的兩位少年,臉上帶著笑容。
皎父答道:“那還是十幾年前,我幹完農活回家,聽見天上有人叫我,讓我去河裏看看,我來到河邊,見離生源裏萬魚相擁,兩個小孩浮在水麵,就救了他們上來,當個兒孫養了下來。”
“可曾取了姓名?”
“鄉村農夫,目不識丁,沒有取什麽姓名,不過叫個順口,女孩叫貓兒,男孩叫狗,取個賤名喚著順口,二者保個平安。
“不知老人家,可否忍痛割愛,將兩個孩兒送於我處撫養。”
皎父連忙跪倒在地:“王上所要,我等高攀,求之不得,曾敢說個不字。”
“既願意,我就給孩子取兩個名,不知他倆那個年長?”
“我也不知,他們大概兩胞一胎,當時先抱起的女娃,就讓她做長。”
褒珦沉思了一會:“姐姐就叫褒姒,弟弟叫褒洪,我無兒女,從今往後我當親生兒女待你們。”
褒珦揮了揮手,褒珦所乘馬匹後麵的一輛兩馬所拉的車裏鑽出兩名婢女,惦著小腳走到褒姒更前,一位婢女牽著褒姒要帶她上車,褒姒隻是低著頭,偷偷打量褒洪。褒洪上前一步,一隻手用力扯住了褒姒。
另一位婢女手拖著個木盤,盤中盛有黃金若幹走到皎父麵前。
褒珦道:“略備薄禮,不成敬意,還望收納。”
皎父跪地上,以頭碰地,千恩萬謝。
褒洪大聲道:“以為自己是王上就了不起,要做我爸爸,有沒有問過我同意?”
褒珦聽此言,麵帶愧色,一時語塞。
褒洪接著說道:“我做你兒子,你有權有勢,我獲益多多,所以也不是不行。不過直說,俗話說,父母者,人之本也。你我終是半路父子,我必要搞清楚自己來曆。等哪一天我知我父母所在,你必須放我遠去。”
褒珦聽此言,拍手稱好:“真乃英雄也,你有所不知,說起你父親,這世上也許隻有我和他還有一麵之緣。不是我不讓你尋他,實在是他所在之地,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觸及。”
“這麽說,我父親是神、是仙、是妖?”
褒珦搖了搖頭:“這話說來話長,你隨我回去,我慢慢講給你聽。”
鐵騎沿著離生源旁的大道挺進了褒城,密不透風的青磚瓦牆將城內城外隔城了兩個世界,城外有的隻是青山綠水,叢林村落,而城內是萬千世界無奇不有、熱鬧非凡。
鐵騎停在了宮廷式樓宇前,擺開成了方正。
褒姒褒洪跟著褒珦穿過刷成朱紅色的木門,來到了褒宮內院,宮內齊刷刷是跪在走道兩旁的仆人,百米外,上完台階,就進了大廳,大廳上擺有青銅桌,桌上放在鼎器,有一縷輕煙隨風從鼎中飄出。
整個大廳被屏風分割兩半,屏風內側擺著一排桌椅,一位年輕美貌的大叔立在一側,見褒珦進來,兩人拱手行了見麵禮。
褒洪見哪位大叔身著錦衣,腰係玉帶,氣度不凡,見褒國國王不行跪拜,知道此人來曆不小。
褒珦道:“杜弟等候多時了?”
那大叔道:“沒多久,剛乘牛車過來。身後兩位可是賢侄?”
“是也,這位是褒洪,這位是褒姒。”
“真乃英雄美女”
褒洪上前一步行了拱手禮,褒姒行了欠身禮。
褒珦對兒女道:“這位是上朝周天子朝中上大夫杜伯,和為父為異性兄弟。他知我今日領你倆進門,特意前來看望。其實當年你們順著離生源飄入褒國之時,我就知曉,當時不能接你入宮,實有難言之處。那時國內傳的沸沸揚揚,有說你們是天神下凡的,有說你們是禍源禍根的,還有說你們是水鬼討命的。我讓我的司儀占禱,得知你倆是我常年夢到的真命之人。”
褒洪連忙問:“那你到底認不認識我父母。”
褒珦道:“從你倆出生那年起,我重複做一個夢,一條蛟龍盤在我居所上空,不肯離去,我倒地三拜,那龍開口道,我的孩兒,就交給你了。他們在望巫村等你,說完就不見蹤影。後來就傳出,望巫村有兩個不怕火灼不怕水淹的孩童,可不就是說的你們倆。”
褒洪道:“這麽說來,我們是龍的子孫?”
杜伯說:“非也,夢中的事不一定是真,夢中所見不過是內心的虛構,真相如何?沒人知曉,但可斷定你們的父母絕非等閑之輩。當時褒哥對我講起此事,托我去朝中讓大祭司解夢。大祭司對我言,十二年後可相見,十四年後見分曉,切記!切記!”
褒珦道:“今日你我相見剛好十二年。你說我們傻站在這麽幹嘛,褒姒褒洪,快隨我來祭拜祖宗。”
其實褒珦說了個彌天大謊,褒珦根本不認識什麽蛟龍,也沒有做過所謂的龍盤屋頂的夢。不過褒珦卻認識褒姒褒洪的親生母親,那個婢女在入皇宮之前,曾在褒城生活十多年,褒珦出生不久,生母去世,那婢女當年十八,被選入褒宮做乳母。此是外話,暫且不提。
從這以後褒姒褒洪就在褒城宮中住了下來,褒洪每日學習騎馬射箭,禮儀兵法,被作為褒國接班人培養。
褒姒足不出戶,每日不過或書法或撫琴或下棋,無聊至極。
日子不緊不慢過去三四個月,到了入冬時節,天空飄下一場鵝毛大雪,把整個褒城刷成雪白世界。
褒洪身外穿著金絲銅甲,裏麵著一件件素白長衣,從廊外走來。到正宮門前站住了腳。
大廳內褒珦正和杜伯和一位沒有見過的老者交談著,見褒洪來了,褒珦連忙招手。
褒洪進入內廳,拜過後問道:“父親、叔父喚孩兒來有何事情?”
杜伯起身大量著身高已有七尺的褒洪,笑著說:“叔父給你找了個安身師傅。”
褒洪瞥了一眼眼前比自己一般高的陌生人,那人年紀與自己養父大不少,形容消瘦,大冬天卻穿著單薄褐衣,姿態有幾分道家風骨,可看著又有點弱不禁風。
褒洪問:“不知師傅有何能耐?”
那道人道:“不知公子想學什麽本領?”
“或上天入地,或力拔山河,或知曉未來,或長生不死。”
那道人摸著胡須:“公子所說,貧道介不能行。”
“那我拜你作甚?”
道人慢慢說:“我雖不能上天入地,可我飛沙走石,能日行千裏;雖不能推山倒海,但萬人敵的本事還是有的;雖不能知曉未來,但審時度勢的眼色還有,雖不能長生不老,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方法倒不少。”
“莫不是耍嘴皮子,嘴上功夫了得吧?”褒洪譏諷道。
“真的假不了,假的沒法做真。”
“可敢比劃比劃?演練演練。”
那道士伸出一隻手,嘴裏念念有詞,嘭的一聲化為一道輕煙,不見蹤跡。
褒洪警覺性的看向屋頂,又看向院外,沒有發現道人,心裏想著,這道士確實有些本領,不會是遁入地下了吧?
就在這是,道人悄無聲息出現在褒洪身後,輕輕用手拍了拍褒洪的肩骨。褒洪轉身舉手,似刀劈向道士脖子。
褒珦急忙叫道:“休得無理。”
道人伸出兩根手指,輕輕夾住褒洪劈來的利手,說了聲:“無妨。”
褒洪感覺道人這兩個手指有萬斤之力。道人說的不假,他雖不能知曉未來,但看穿自己下幾秒的動作還是綽綽有餘,這道人確實是個高手。
褒洪倒身下拜:“還未請教師傅大名。”
道人一手背在身後,一手扶起褒洪:“”在下不周山清宏道人姬不舉。
褒珦激動的握住杜伯的手,大聲叫道:“快傳膳來。”
自盤古開天辟地,劃分天地渾濁,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中華大地由荒莽到繁榮,物盡其能。
皇帝禪位至夏啟,啟廢公立私,止部落衝突,創曆四百餘年夏王朝,華夏民族由此形成。後傳位十四世至夏桀,桀遷都於斟鄩,荒淫無度,暴虐無道,諸侯不朝。
商湯自黃河以南,揭竿而起,鳴條滅夏,創立商朝,三十一世傳殷紂。
殷紂本是文武雙全明智之主,後取禍於女媧娘娘,受妲己之惑,殺妻誅子信讒言,紊亂朝綱絕倫紀。
西岐之主姬昌,勤於政事,廣羅人才,後八百鎮諸侯會孟澤,子牙出山輔周主,牧野之戰敗殷紂,創大周王朝,曆世八百餘年。
本書故事緣起夏桀,成於西周之末。
傳聞夏桀末年,從褒城飛來一龍,降於王庭,口流涎沫,作人言,謂桀王曰:‘吾乃褒城之君也。’
桀王恐懼,召集士卒,喚太史,問曰:孤欲殺龍,可知凶吉?太史占之,曰不吉。
王曰:孤命人逐之去,吉否?再占,又不吉。
桀王問之:為之奈何?
太史答奏:神人下降,必主禎祥,神龍在上,口吐人言,涎水橫濺,龍涎乃龍之精華,收之必得鴻福。
桀王尊其言,命人收藏龍涎於國庫中。神龍盤桓少許,自騰空而起,不見蹤跡。
可笑桀王藏龍涎未獲鴻福,還落個家敗國破,未得善終。此是後話,不表。
單說那龍涎藏於國庫七百餘年,到周朝曆王時,發七色祥彩。周曆王命庫丁開盒觀之。
侍臣打開金櫝,手捧金盤呈上。曆王將手接盤,一時失手墮地,所藏涎沫橫流庭下,化成兩團龍元,盤旋於庭中,內侍逐之,直入後宮,鑽入一婢女腹中,不見蹤影。
此婢女懷孕七七四十九年整,產下一對金童玉女。後宮之主薑後因婢女不夫而孕,視為不祥之物,命溺於河中。
那對金童玉女本是龍之子女,根本無懼水火,便潛在水中,隨波漂流,一直飄至褒城。
第一章:初得姓名拜恩師
上古時代,神、龍、異獸遍布神州各地。自大禹治水時期,神諭漸散,神人消失,神龍所剩無幾,各類異獸也顯有出沒,它們究竟去哪裏去了,無人知曉。
周王朝境內靠西的邊域,有個名叫褒國的小國,當時周主權勢暗弱,各路諸侯掙權奪地,戰亂不休,而處在邊疆的褒國由於地理位置不起眼免於戰亂,偏居一隅。
褒國西麵有座二巫山,山高有千米,山底部全是陡峭岩石,高不可攀,在往上一些是喬木及雜草,最頂端地勢高聳,氣溫異常寒冷,常年飄雪。
褒國南臨荊楚之地,東接大隨國,氣候溫潤,民風淳樸。
從褒國中心城市褒城向西望去,可以看見二巫山被鮮明的顏色分割成三層,最底層呈黑褐色,中部是植被覆蓋的灰綠色,最上層被浮雲遮住,偶爾漏出一角,有時像是白雪,有時像是紅褐色的岩漿。
聽住在山角的人說,二巫山對麵是世外桃源,人間仙境,四季永春,鳥語花香,是仙人後輩居住的地方,哪裏民風淳樸,男才女貌,去哪裏生活其樂無窮。
也有人說,那邊是不服王化,慘絕人寰的野人所生存之地。
山對麵的世界究竟如何,誰也不確信,畢竟幾十年沒有人見識過誰從二巫山走出來過。所有的說法都成了傳說。
直到十四年後的一場屠殺,讓周國人民對山對麵的世界有了了解。
褒國是以褒城為中心的國家,褒城被條不知首尾在何處的名叫離生源的大河分割成南北兩半。北麵地勢平坦,村落繁密,南邊多叢林,住戶稀稀散散。
在北邊有個名叫望巫村的小村,村中隻有二十多戶人,每戶家中也全是些孤寡老人,為何沒有青年呢?青年都被招募參軍去了。
望巫村有個老頭,人稱皎父。那天皎父剛從田邊割完麻草準備回家編鞋,他順著離生源往家走,背後百鳥齊名。
“老頭,快看河中。”一個尖曆的聲音帶著幾分譏諷的語氣從皎父背後傳來。
皎父回頭望了望,除了漫天飛舞的鳥沒有一人,就背著麻繼續往家走。
“皎父老兒,你老看是不看呀,河中有寶。”那聲音又傳來,似乎來自天際。
皎父轉過身去,還是沒有看見人,心中納悶今天是撞了邪?定眼一看,才看見河中有魚躍出水麵。
皎父向魚群走去,看見五顏六色斑斕的魚正擠在一起用魚嘴托扶著兩個嬰兒。
皎父趕忙扔掉了手上的麻草,跳入河中,踩水融入魚群中,抱住了兩個孩子,帶到了岸上,把兩個孩子都放在了地上,一個個舉起來端詳,兩個孩子一男一女,都不曾溺死,對著皎父笑呢。
皎父萬分開心,把兩個孩子抱回了家,以先後救起的順序分了長序,女孩為姐姐,男孩為弟弟。
這兩個小孩不是別人,正是那幾百年前的龍涎鑽入宮女體內孕育而生的嬰兒。
皎父一手抱著一個小孩緩慢朝家走去,走到門口時,太陽已經落二巫山後麵了。
皎父把兩個小孩放在簍子裏,煮了一鍋米粥,來喂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食量驚人,搶著把一大鍋粥都吃完了。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晃十二年過去,兩個呱呱墜地的小孩茁壯成長為少年。這兩個孩子雖然是龍涎幻化而來的,但由於沒有後天的教導,兩人身上倒沒有什麽端瑞。
唯一奇怪的一點是兩個孩子不知冷暖,夏天穿襖都不覺得熱,冬天破冰下河在水中捉魚,也不知道冷,在水下待幾個時辰不需要露頭換氣。
每天跟著爺爺皎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也倒單一。
隻是那女孩長得目秀眉清,唇紅齒白,發挽烏雲,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傾國傾城之貌,沉魚落雁之態。那男孩濃眉大眼,舉止優雅,姿態倜儻,心中有吐哺天下之誌。
一日晌午,皎父帶著兩個孩子在路邊田下種豆,一隻鐵騎延綿經過田邊,鐵騎後麵有輛駟馬牽扶的馬車,車身金碧輝煌。
兩岸勞作的村夫齊齊跪下,皎父也連忙跪在了地上,低著頭。
這隻鐵騎清一色騎著高俊黑色大馬,打頭的兩個舉著鑲紅邊的三角錦旗,旗子正中間用黃絲繡了個大大的“褒”字。這是褒國國王出巡。
那皎父抬起頭偷偷看路過的軍隊時才發現,他孫子正直直的站在身邊,不曾下跪,慌的皎父一把橫腰把他孫子推倒在田間。
四匹駿馬停在了皎父田邊,馬車上年邁的馬夫弓著腰,用滄桑的幹手掀開車簾,車裏鑽出一高聳男人。那男人身著深衣,頭戴冠,腰間配有兩塊潔白虎形玉佩。男人身高八尺有餘,留著細長的胡須,大概不惑之年,他正撫摸著自己得意的胡須。
此人便是治水大禹的後裔褒國國主褒珦。
“所跪順民,皆起來吧!”褒珦溫和的說道,“白頭老者,你身旁所跪的兩名俊男靚女可是百鳥歡送,百魚盡躍托扶而來的福娃”
褒珦打量著麵前的兩位少年,臉上帶著笑容。
皎父答道:“那還是十幾年前,我幹完農活回家,聽見天上有人叫我,讓我去河裏看看,我來到河邊,見離生源裏萬魚相擁,兩個小孩浮在水麵,就救了他們上來,當個兒孫養了下來。”
“可曾取了姓名?”
“鄉村農夫,目不識丁,沒有取什麽姓名,不過叫個順口,女孩叫貓兒,男孩叫狗,取個賤名喚著順口,二者保個平安。
“不知老人家,可否忍痛割愛,將兩個孩兒送於我處撫養。”
皎父連忙跪倒在地:“王上所要,我等高攀,求之不得,曾敢說個不字。”
“既願意,我就給孩子取兩個名,不知他倆那個年長?”
“我也不知,他們大概兩胞一胎,當時先抱起的女娃,就讓她做長。”
褒珦沉思了一會:“姐姐就叫褒姒,弟弟叫褒洪,我無兒女,從今往後我當親生兒女待你們。”
褒珦揮了揮手,褒珦所乘馬匹後麵的一輛兩馬所拉的車裏鑽出兩名婢女,惦著小腳走到褒姒更前,一位婢女牽著褒姒要帶她上車,褒姒隻是低著頭,偷偷打量褒洪。褒洪上前一步,一隻手用力扯住了褒姒。
另一位婢女手拖著個木盤,盤中盛有黃金若幹走到皎父麵前。
褒珦道:“略備薄禮,不成敬意,還望收納。”
皎父跪地上,以頭碰地,千恩萬謝。
褒洪大聲道:“以為自己是王上就了不起,要做我爸爸,有沒有問過我同意?”
褒珦聽此言,麵帶愧色,一時語塞。
褒洪接著說道:“我做你兒子,你有權有勢,我獲益多多,所以也不是不行。不過直說,俗話說,父母者,人之本也。你我終是半路父子,我必要搞清楚自己來曆。等哪一天我知我父母所在,你必須放我遠去。”
褒珦聽此言,拍手稱好:“真乃英雄也,你有所不知,說起你父親,這世上也許隻有我和他還有一麵之緣。不是我不讓你尋他,實在是他所在之地,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觸及。”
“這麽說,我父親是神、是仙、是妖?”
褒珦搖了搖頭:“這話說來話長,你隨我回去,我慢慢講給你聽。”
鐵騎沿著離生源旁的大道挺進了褒城,密不透風的青磚瓦牆將城內城外隔城了兩個世界,城外有的隻是青山綠水,叢林村落,而城內是萬千世界無奇不有、熱鬧非凡。
鐵騎停在了宮廷式樓宇前,擺開成了方正。
褒姒褒洪跟著褒珦穿過刷成朱紅色的木門,來到了褒宮內院,宮內齊刷刷是跪在走道兩旁的仆人,百米外,上完台階,就進了大廳,大廳上擺有青銅桌,桌上放在鼎器,有一縷輕煙隨風從鼎中飄出。
整個大廳被屏風分割兩半,屏風內側擺著一排桌椅,一位年輕美貌的大叔立在一側,見褒珦進來,兩人拱手行了見麵禮。
褒洪見哪位大叔身著錦衣,腰係玉帶,氣度不凡,見褒國國王不行跪拜,知道此人來曆不小。
褒珦道:“杜弟等候多時了?”
那大叔道:“沒多久,剛乘牛車過來。身後兩位可是賢侄?”
“是也,這位是褒洪,這位是褒姒。”
“真乃英雄美女”
褒洪上前一步行了拱手禮,褒姒行了欠身禮。
褒珦對兒女道:“這位是上朝周天子朝中上大夫杜伯,和為父為異性兄弟。他知我今日領你倆進門,特意前來看望。其實當年你們順著離生源飄入褒國之時,我就知曉,當時不能接你入宮,實有難言之處。那時國內傳的沸沸揚揚,有說你們是天神下凡的,有說你們是禍源禍根的,還有說你們是水鬼討命的。我讓我的司儀占禱,得知你倆是我常年夢到的真命之人。”
褒洪連忙問:“那你到底認不認識我父母。”
褒珦道:“從你倆出生那年起,我重複做一個夢,一條蛟龍盤在我居所上空,不肯離去,我倒地三拜,那龍開口道,我的孩兒,就交給你了。他們在望巫村等你,說完就不見蹤影。後來就傳出,望巫村有兩個不怕火灼不怕水淹的孩童,可不就是說的你們倆。”
褒洪道:“這麽說來,我們是龍的子孫?”
杜伯說:“非也,夢中的事不一定是真,夢中所見不過是內心的虛構,真相如何?沒人知曉,但可斷定你們的父母絕非等閑之輩。當時褒哥對我講起此事,托我去朝中讓大祭司解夢。大祭司對我言,十二年後可相見,十四年後見分曉,切記!切記!”
褒珦道:“今日你我相見剛好十二年。你說我們傻站在這麽幹嘛,褒姒褒洪,快隨我來祭拜祖宗。”
其實褒珦說了個彌天大謊,褒珦根本不認識什麽蛟龍,也沒有做過所謂的龍盤屋頂的夢。不過褒珦卻認識褒姒褒洪的親生母親,那個婢女在入皇宮之前,曾在褒城生活十多年,褒珦出生不久,生母去世,那婢女當年十八,被選入褒宮做乳母。此是外話,暫且不提。
從這以後褒姒褒洪就在褒城宮中住了下來,褒洪每日學習騎馬射箭,禮儀兵法,被作為褒國接班人培養。
褒姒足不出戶,每日不過或書法或撫琴或下棋,無聊至極。
日子不緊不慢過去三四個月,到了入冬時節,天空飄下一場鵝毛大雪,把整個褒城刷成雪白世界。
褒洪身外穿著金絲銅甲,裏麵著一件件素白長衣,從廊外走來。到正宮門前站住了腳。
大廳內褒珦正和杜伯和一位沒有見過的老者交談著,見褒洪來了,褒珦連忙招手。
褒洪進入內廳,拜過後問道:“父親、叔父喚孩兒來有何事情?”
杜伯起身大量著身高已有七尺的褒洪,笑著說:“叔父給你找了個安身師傅。”
褒洪瞥了一眼眼前比自己一般高的陌生人,那人年紀與自己養父大不少,形容消瘦,大冬天卻穿著單薄褐衣,姿態有幾分道家風骨,可看著又有點弱不禁風。
褒洪問:“不知師傅有何能耐?”
那道人道:“不知公子想學什麽本領?”
“或上天入地,或力拔山河,或知曉未來,或長生不死。”
那道人摸著胡須:“公子所說,貧道介不能行。”
“那我拜你作甚?”
道人慢慢說:“我雖不能上天入地,可我飛沙走石,能日行千裏;雖不能推山倒海,但萬人敵的本事還是有的;雖不能知曉未來,但審時度勢的眼色還有,雖不能長生不老,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方法倒不少。”
“莫不是耍嘴皮子,嘴上功夫了得吧?”褒洪譏諷道。
“真的假不了,假的沒法做真。”
“可敢比劃比劃?演練演練。”
那道士伸出一隻手,嘴裏念念有詞,嘭的一聲化為一道輕煙,不見蹤跡。
褒洪警覺性的看向屋頂,又看向院外,沒有發現道人,心裏想著,這道士確實有些本領,不會是遁入地下了吧?
就在這是,道人悄無聲息出現在褒洪身後,輕輕用手拍了拍褒洪的肩骨。褒洪轉身舉手,似刀劈向道士脖子。
褒珦急忙叫道:“休得無理。”
道人伸出兩根手指,輕輕夾住褒洪劈來的利手,說了聲:“無妨。”
褒洪感覺道人這兩個手指有萬斤之力。道人說的不假,他雖不能知曉未來,但看穿自己下幾秒的動作還是綽綽有餘,這道人確實是個高手。
褒洪倒身下拜:“還未請教師傅大名。”
道人一手背在身後,一手扶起褒洪:“”在下不周山清宏道人姬不舉。
褒珦激動的握住杜伯的手,大聲叫道:“快傳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