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晉封後妃的旨意還得征得後宮女主人的同意, 但蕭叡至今未有立後,宮中太皇太後輩分最高最重,便去與太皇太後商量, 過個明路, 有了太後太後支持,禮部那邊的阻力也會小些。
蕭叡這日過去, 便端端正正地向太皇太後說了想要抬懷袖為皇貴妃的意思, 並且解釋說:“……當初懷袖在皇後身邊當大宮女時, 她一直恭正規矩,並未與朕有私情。朕登基之後,命她擔當六局尚宮,她善良勤勉, 冰潔淵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朕情難自禁, 又覺得不妥, 是以沒有宣之於眾。”
太皇太後拈著佛珠,沒好氣地道:“既如此, 上次哀家為你皇叔詢問時,你就該告知於我!”
蕭叡連聲道歉。
太皇太後消了消氣,亦不解地問:“一個女人而已,有什麽好瞞的,想收便收,繞了這樣一大圈,平添麻煩。你母後去世多年,她早就不是你母後身邊的大宮女,你貴為皇帝, 有什麽好怕的?”
蕭叡信誓旦旦說兩人先前沒有暗通款曲,可太皇太後被他們騙了兩回,並不能對他的話盡信。這男人與女人之間,不就那麽回事兒?她不想管這兩人是什麽時候好上的。
然則,蕭叡繼位之後,與他荒-淫無度、窮奢極-欲的父皇不同,廣有賢名,清正端明,而且謹從孝道,十分尊重她。
她得給這個麵子。
不過就算她幫了,但這旨意一出,宮內宮外,許多人都會加以揣測,隻要不蠢,誰都知道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就算再加矯飾,一個無權無勢無背景的平民女子一躍成為皇貴妃,在四妃之上,僅在皇後之下,隻這一個封號就能讓人知道皇上有多喜歡這個女子。
太皇太後到底點了頭,道:“哀家可以為你說話,禮部那邊也不難過,可你非要直接封她為皇貴妃嗎?她當尚宮時,確實有功,卻沒有在綿延子嗣上有所貢獻,且樹大招風,她一個平民女子,直接封為皇貴妃太過了,不如封個嬪先。待她生下一兒半女,你再抬她當皇貴妃或好些,更名正言順。”
蕭叡不由地心生焦急,還要裝成心平氣和,堅持地說道:“朕覺得皇貴妃正適合她……”
他想說點什麽理由,卻一下子語塞,無言以答,以懷袖的身份是坐不上皇貴妃的位置。隻恨他根基淺,又無外家輔助,還得權衡各方勢力,他對太皇太後盡孝,太皇太後背後的世家魏氏才會支持於他。
可他就是想封懷袖為皇貴妃,他當然知道太高了。他總有一種感覺,假如不再握緊,懷袖就離得更遠,他想趕緊把名分定下來,好紓解他這些時日來輾轉反側的情思。
太皇太後一直在撥佛珠,發出輕微的碰撞聲,不經意間變得急促起來。
蕭叡想了想,說:“人無瑕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祖母,朕的生母出身微寒,朕一直如履薄冰,萬事都遵規守矩,朕或該偶爾做點出格的事,他們也能更放心。”
這就更牽強了,太皇太後心下一驚,看來蕭叡是鐵了心要立懷袖為皇貴妃,她攔是攔不住了。
男人要寵小妾,正是色-迷心竅的時候,女人用禮數是勸不住的,世間皆如此。
倒沒看出來,懷袖平日規行矩步,也不是那等妖嬈俗媚的庸脂俗粉模樣,連粉黛都鮮少見她施,哪哪都瞧不出來狐媚氣,怎麽就能把蕭叡迷成那樣,冒不韙也要封她為皇貴妃。
隻怕四妃的娘家都會對她有所微辭,頗有點奸妃之感。
太皇太後沉吟片刻,說:“懷袖之事都是其次。你拖了那麽久,也已繼位五年,怎麽還不立後?”
“等你立了後,你想怎麽玩女人都行,不必因為你父皇而束手束腳,多寵幾個女人,開枝散葉才是大事。你看看你,後宮進人也有一年多,到現在一個孩子都沒有……難免遭人閑話,無論男女,該有孩子了。”
男女婚後沒有孩子,如果隻有一個女人,那麽世人會懷疑這個女人不行,可是如果有一群女人,就必是這男人不行。
這就有點質疑他作為男人的能力了,蕭叡臉色一黑,趕緊辯解:“是朕不想讓他們有。朕想與皇後有了嫡子之後,再準其他後妃生子。”
一說到孩子,他就又想到懷袖為他懷過的那個有緣無分的孩子,心頭抽痛……無妨,日子還長,他們以後還會有別的孩子。
太皇太後頷首,停下了撥佛珠的手,攏起袖子:“你知道分寸就好,寵她可以,卻不能越到皇後的上頭。”
蕭叡應:“是。”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蕭叡回去,書信一封,寄往江南,告訴懷袖這個好消息。他天天與懷袖寫信,對懷袖噓寒問暖,但是懷袖一封信都沒回他。幸好還有護衛天天寫信回來,他就照著護衛寫的懷袖吃食,每日做一樣的,像是他就陪在懷袖身邊一樣。
蕭叡心懷愧疚,懷袖懷上孩子的時候,他不在身邊,一無所知,懷袖孩子沒了,他也不知道,如今懷袖回鄉給孩子修墳,他作為父親,竟然還是不能陪同。
世上再沒有比他更失職的父親了,懷袖不理他,倒也理所應當。
然後蕭叡就收到一封信,護衛說懷袖給順王寫了一封信,還附上一塊刺繡絹帕。
蕭叡當時知道,立即酸的眼睛都要紅了。
懷袖不給他寫信,卻給皇叔寄信,還送帕子?
這封信沒直接寄往仙隱山,被攔下來,先送到禦書房的案上給他過目。
蕭叡酸溜溜地拆開信看,看完卻不覺得如何,懷袖隻是告知她已經給胎兒安葬,又謝過道長慈悲。那塊帕子也不是給順王的,是給米哥兒的,繡了一個米字,和一叢稻穗,用的是江南的綾布。
他從米哥兒那裏搶來的那塊手帕一直被他帶在身上,大概是被懷袖瞧見了,懷袖卻沒問他要,隻默默地再重做了一塊,這反倒讓蕭叡覺得有點不好意思,跟個稚兒搶東西。
蕭叡揮揮手,把信和手帕轉送到山上。
仙隱觀。
雖然拖延了兩日,順王終於收到懷袖的信,那塊帕子給了米哥兒,讓鬱鬱寡歡的米哥兒高興了不少,纏著他問:
“懷袖姑姑呢?她被抓回去以後還好嗎?”
“我好想她,也不知道我不在,她有沒有好好吃飯。”
又擔心:“道長,懷袖姑姑得罪了皇上,會不會被砍頭啊?”
順王摸摸他的頭:“不會,你懷袖姑姑身體康健,還要當皇貴妃了呢。”
米哥兒一臉茫然:“這是好的嗎?”
順王帶著他,走到山崖邊緣,往下邊舉目望去,一片焦黑木骸,全是被蕭叡那場大火燒的,他也沒特地去處置,這些樹木的殘骸將會慢慢腐化,化作土壤的一部分,再重新長成樹木,不必特意去栽種,一切順其自然。
順王道:“你覺得呢?”
米哥兒連連搖頭:“我不知道呀,我還是小孩子呢。”
他撓撓頭:“聽說在皇宮可以錦衣玉食,榮華富貴享之不盡,可是懷袖姑姑就是宮裏來的,她好像不是很開心。”
順王笑了笑。
權力的奴隸用他的權力將人變作他的奴隸,且以其馴之,又以此來洋洋得意地炫耀自己的權力。
偏偏懷袖是個清醒之人,她不願作奴隸,又怎會開懷?
順王給懷袖回了一封信。
雖然蕭叡帶懷袖下山時曾因他藏匿懷袖之事,對他很為不滿,警告他下次不準再幫懷袖,但到底沒有擺上明麵,這事是醜聞,蕭叡極好麵子,不想與人知曉,所以輕輕放過了他。
米哥兒歎氣說:“懷袖姑姑好可憐哦。我好想她。”
順王拍拍他的小腦袋:“那把你送去給懷袖姑姑當兒子。”
米哥兒小臉蛋漲得通紅,支支吾吾,亮晶晶的眼睛裏像寫著一萬個願意,惹得順王笑起來。
處於風暴中心眼的懷袖此時正在江南老家。
她家當年為了給娘治病而賣掉的房子前兩年就被蕭叡買回來了,已經不是土屋,並了旁邊幾座院子,造了一個三進的大院子,她過去正好能住。
這座無主的豪宅突然住進了人,村裏的人議論紛紛,聽說是富豪歸鄉,可是他們也沒聽說過村裏出過這樣的人,而且這個小娘子是一個人回來的,並未有夫婿陪同。
還有如神仙妃子一般的美貌,叫人見而不忘。
落腳下來的第二日,她就雇人修墳,因為她一住進去就閉門不出,有人說她是父母亡故的富家小姐,又有人說她是喪夫孀居的寡婦。
誰知道呢?
懷袖回到老家,安頓了兩三日,她便想領著雪翡雪翠四處走走,看看老家的山水。
護衛緊隨著她,寸步不離。
懷袖也有快十七八年沒回老家了,別說物是人非,連物都變了,她自認記性好,但這確實是他們村的路都變了。
不是坑坑窪窪的泥路,而是夯實的可行駛馬車的堅土道路,還修了石橋,知縣對他們村格外關照,村人都比以前富足,她走在路上,村裏玩耍的小二都個個有衣穿,白白胖胖,甚至還有一個村塾,站在牆外便能聽見書聲陣陣。
隨意猜一猜就知道是蕭叡做的。
蕭叡派的人盯他盯得緊,十二個時辰,時時刻刻都有人監視著,她插翅難飛,不過她本來也沒想在這時候逃跑。
蕭叡眼下是驚弓之鳥,不是好時機。
難得回了老家,懷袖想多待幾日。
縱使無心遊樂。
懷袖今日還去爬了一下後山,摘了一叢野花回來,下山回到宅子裏,便有人送來一封蕭叡的新信。
跟催命似的,每日都寫信過來,全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一個皇帝,也不知道哪來那般多廢話。
懷袖想著,用玉尺拆信,展開來看。
懷袖一眼就看到其中一句:
朕已問過太皇太後,她允你做皇貴妃。
晉封後妃的旨意還得征得後宮女主人的同意, 但蕭叡至今未有立後,宮中太皇太後輩分最高最重,便去與太皇太後商量, 過個明路, 有了太後太後支持,禮部那邊的阻力也會小些。
蕭叡這日過去, 便端端正正地向太皇太後說了想要抬懷袖為皇貴妃的意思, 並且解釋說:“……當初懷袖在皇後身邊當大宮女時, 她一直恭正規矩,並未與朕有私情。朕登基之後,命她擔當六局尚宮,她善良勤勉, 冰潔淵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朕情難自禁, 又覺得不妥, 是以沒有宣之於眾。”
太皇太後拈著佛珠,沒好氣地道:“既如此, 上次哀家為你皇叔詢問時,你就該告知於我!”
蕭叡連聲道歉。
太皇太後消了消氣,亦不解地問:“一個女人而已,有什麽好瞞的,想收便收,繞了這樣一大圈,平添麻煩。你母後去世多年,她早就不是你母後身邊的大宮女,你貴為皇帝, 有什麽好怕的?”
蕭叡信誓旦旦說兩人先前沒有暗通款曲,可太皇太後被他們騙了兩回,並不能對他的話盡信。這男人與女人之間,不就那麽回事兒?她不想管這兩人是什麽時候好上的。
然則,蕭叡繼位之後,與他荒-淫無度、窮奢極-欲的父皇不同,廣有賢名,清正端明,而且謹從孝道,十分尊重她。
她得給這個麵子。
不過就算她幫了,但這旨意一出,宮內宮外,許多人都會加以揣測,隻要不蠢,誰都知道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就算再加矯飾,一個無權無勢無背景的平民女子一躍成為皇貴妃,在四妃之上,僅在皇後之下,隻這一個封號就能讓人知道皇上有多喜歡這個女子。
太皇太後到底點了頭,道:“哀家可以為你說話,禮部那邊也不難過,可你非要直接封她為皇貴妃嗎?她當尚宮時,確實有功,卻沒有在綿延子嗣上有所貢獻,且樹大招風,她一個平民女子,直接封為皇貴妃太過了,不如封個嬪先。待她生下一兒半女,你再抬她當皇貴妃或好些,更名正言順。”
蕭叡不由地心生焦急,還要裝成心平氣和,堅持地說道:“朕覺得皇貴妃正適合她……”
他想說點什麽理由,卻一下子語塞,無言以答,以懷袖的身份是坐不上皇貴妃的位置。隻恨他根基淺,又無外家輔助,還得權衡各方勢力,他對太皇太後盡孝,太皇太後背後的世家魏氏才會支持於他。
可他就是想封懷袖為皇貴妃,他當然知道太高了。他總有一種感覺,假如不再握緊,懷袖就離得更遠,他想趕緊把名分定下來,好紓解他這些時日來輾轉反側的情思。
太皇太後一直在撥佛珠,發出輕微的碰撞聲,不經意間變得急促起來。
蕭叡想了想,說:“人無瑕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祖母,朕的生母出身微寒,朕一直如履薄冰,萬事都遵規守矩,朕或該偶爾做點出格的事,他們也能更放心。”
這就更牽強了,太皇太後心下一驚,看來蕭叡是鐵了心要立懷袖為皇貴妃,她攔是攔不住了。
男人要寵小妾,正是色-迷心竅的時候,女人用禮數是勸不住的,世間皆如此。
倒沒看出來,懷袖平日規行矩步,也不是那等妖嬈俗媚的庸脂俗粉模樣,連粉黛都鮮少見她施,哪哪都瞧不出來狐媚氣,怎麽就能把蕭叡迷成那樣,冒不韙也要封她為皇貴妃。
隻怕四妃的娘家都會對她有所微辭,頗有點奸妃之感。
太皇太後沉吟片刻,說:“懷袖之事都是其次。你拖了那麽久,也已繼位五年,怎麽還不立後?”
“等你立了後,你想怎麽玩女人都行,不必因為你父皇而束手束腳,多寵幾個女人,開枝散葉才是大事。你看看你,後宮進人也有一年多,到現在一個孩子都沒有……難免遭人閑話,無論男女,該有孩子了。”
男女婚後沒有孩子,如果隻有一個女人,那麽世人會懷疑這個女人不行,可是如果有一群女人,就必是這男人不行。
這就有點質疑他作為男人的能力了,蕭叡臉色一黑,趕緊辯解:“是朕不想讓他們有。朕想與皇後有了嫡子之後,再準其他後妃生子。”
一說到孩子,他就又想到懷袖為他懷過的那個有緣無分的孩子,心頭抽痛……無妨,日子還長,他們以後還會有別的孩子。
太皇太後頷首,停下了撥佛珠的手,攏起袖子:“你知道分寸就好,寵她可以,卻不能越到皇後的上頭。”
蕭叡應:“是。”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蕭叡回去,書信一封,寄往江南,告訴懷袖這個好消息。他天天與懷袖寫信,對懷袖噓寒問暖,但是懷袖一封信都沒回他。幸好還有護衛天天寫信回來,他就照著護衛寫的懷袖吃食,每日做一樣的,像是他就陪在懷袖身邊一樣。
蕭叡心懷愧疚,懷袖懷上孩子的時候,他不在身邊,一無所知,懷袖孩子沒了,他也不知道,如今懷袖回鄉給孩子修墳,他作為父親,竟然還是不能陪同。
世上再沒有比他更失職的父親了,懷袖不理他,倒也理所應當。
然後蕭叡就收到一封信,護衛說懷袖給順王寫了一封信,還附上一塊刺繡絹帕。
蕭叡當時知道,立即酸的眼睛都要紅了。
懷袖不給他寫信,卻給皇叔寄信,還送帕子?
這封信沒直接寄往仙隱山,被攔下來,先送到禦書房的案上給他過目。
蕭叡酸溜溜地拆開信看,看完卻不覺得如何,懷袖隻是告知她已經給胎兒安葬,又謝過道長慈悲。那塊帕子也不是給順王的,是給米哥兒的,繡了一個米字,和一叢稻穗,用的是江南的綾布。
他從米哥兒那裏搶來的那塊手帕一直被他帶在身上,大概是被懷袖瞧見了,懷袖卻沒問他要,隻默默地再重做了一塊,這反倒讓蕭叡覺得有點不好意思,跟個稚兒搶東西。
蕭叡揮揮手,把信和手帕轉送到山上。
仙隱觀。
雖然拖延了兩日,順王終於收到懷袖的信,那塊帕子給了米哥兒,讓鬱鬱寡歡的米哥兒高興了不少,纏著他問:
“懷袖姑姑呢?她被抓回去以後還好嗎?”
“我好想她,也不知道我不在,她有沒有好好吃飯。”
又擔心:“道長,懷袖姑姑得罪了皇上,會不會被砍頭啊?”
順王摸摸他的頭:“不會,你懷袖姑姑身體康健,還要當皇貴妃了呢。”
米哥兒一臉茫然:“這是好的嗎?”
順王帶著他,走到山崖邊緣,往下邊舉目望去,一片焦黑木骸,全是被蕭叡那場大火燒的,他也沒特地去處置,這些樹木的殘骸將會慢慢腐化,化作土壤的一部分,再重新長成樹木,不必特意去栽種,一切順其自然。
順王道:“你覺得呢?”
米哥兒連連搖頭:“我不知道呀,我還是小孩子呢。”
他撓撓頭:“聽說在皇宮可以錦衣玉食,榮華富貴享之不盡,可是懷袖姑姑就是宮裏來的,她好像不是很開心。”
順王笑了笑。
權力的奴隸用他的權力將人變作他的奴隸,且以其馴之,又以此來洋洋得意地炫耀自己的權力。
偏偏懷袖是個清醒之人,她不願作奴隸,又怎會開懷?
順王給懷袖回了一封信。
雖然蕭叡帶懷袖下山時曾因他藏匿懷袖之事,對他很為不滿,警告他下次不準再幫懷袖,但到底沒有擺上明麵,這事是醜聞,蕭叡極好麵子,不想與人知曉,所以輕輕放過了他。
米哥兒歎氣說:“懷袖姑姑好可憐哦。我好想她。”
順王拍拍他的小腦袋:“那把你送去給懷袖姑姑當兒子。”
米哥兒小臉蛋漲得通紅,支支吾吾,亮晶晶的眼睛裏像寫著一萬個願意,惹得順王笑起來。
處於風暴中心眼的懷袖此時正在江南老家。
她家當年為了給娘治病而賣掉的房子前兩年就被蕭叡買回來了,已經不是土屋,並了旁邊幾座院子,造了一個三進的大院子,她過去正好能住。
這座無主的豪宅突然住進了人,村裏的人議論紛紛,聽說是富豪歸鄉,可是他們也沒聽說過村裏出過這樣的人,而且這個小娘子是一個人回來的,並未有夫婿陪同。
還有如神仙妃子一般的美貌,叫人見而不忘。
落腳下來的第二日,她就雇人修墳,因為她一住進去就閉門不出,有人說她是父母亡故的富家小姐,又有人說她是喪夫孀居的寡婦。
誰知道呢?
懷袖回到老家,安頓了兩三日,她便想領著雪翡雪翠四處走走,看看老家的山水。
護衛緊隨著她,寸步不離。
懷袖也有快十七八年沒回老家了,別說物是人非,連物都變了,她自認記性好,但這確實是他們村的路都變了。
不是坑坑窪窪的泥路,而是夯實的可行駛馬車的堅土道路,還修了石橋,知縣對他們村格外關照,村人都比以前富足,她走在路上,村裏玩耍的小二都個個有衣穿,白白胖胖,甚至還有一個村塾,站在牆外便能聽見書聲陣陣。
隨意猜一猜就知道是蕭叡做的。
蕭叡派的人盯他盯得緊,十二個時辰,時時刻刻都有人監視著,她插翅難飛,不過她本來也沒想在這時候逃跑。
蕭叡眼下是驚弓之鳥,不是好時機。
難得回了老家,懷袖想多待幾日。
縱使無心遊樂。
懷袖今日還去爬了一下後山,摘了一叢野花回來,下山回到宅子裏,便有人送來一封蕭叡的新信。
跟催命似的,每日都寫信過來,全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一個皇帝,也不知道哪來那般多廢話。
懷袖想著,用玉尺拆信,展開來看。
懷袖一眼就看到其中一句:
朕已問過太皇太後,她允你做皇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