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此念隻在尹通判心中一閃而過, 便消弭不見。
真是荒謬,他怎麽能這樣冒犯皇上呢?況且,以天下之大, 即使有相貌相似之人也不足為奇。
他到了衙門, 椅子還沒坐熱,知府過來與他說:“尹通判, 你在京中時, 可識得順王殿下?可知曉他的喜好口味?”
尹通判道:“順王來臨安了?”
知府捏了一把汗:“正是, 也未知會一聲,都來了兩日了,本官這才知曉。切勿怠慢了順王!”
尹通判點了點頭,又搖頭:“順王在京中時深居簡出, 從未見他出門應酬,我亦不知他喜好如何……但聽聞順王平易近人,應當不難接待, 隻要誠心以對, 定不會出甚差錯。”
知府道:“隻能如此了。”
四年前,太皇太後崩。
在京中侍疾的順王在太皇太後下葬皇陵之後, 回仙隱觀為母守孝兩年,孝期到後,他結束了長達二十年的隱居,下山雲遊四方,結朋訪友,好不逍遙灑脫。
他雖自稱出家人,但他皇叔的身份擺在那,他不上心,旁人卻不能在意, 每到一處,都會受到當地官員的熱情接待。
別的道士出門都是風餐飲露,還要給人算卦做法事賺錢,他倒好,走到哪都是吃喝玩樂,除了滿口道經,瞧不出哪是個道士了。
他慢慢走,每到一處還要欣賞一下山川景色,寫寫遊記,品嚐一下美食,再寫一篇食記。偶爾做兩篇詩詞歌賦。
而他畢竟是皇家出身,縱是皇子中最不學無術的那個,亦有大儒名師教導的弟子,文筆自不必說,大抵是出於喜歡而手癢寫的,筆下的文字都頗為有趣,叫人看了也仿佛隨他一起遊曆山河、品評美味。
寫完印了書去賣,賣得甚好,不過順王也不差這點錢,收到稿費多是拿去接濟窮人,資助女孩兒念書。
他覺得世間女子多可憐,該多念書,念了書,才會多出現幾個像懷袖那樣有趣的女人。女子與男子不同,總能做出一切讓人意想不到的事來。
大抵因是如此,惹了一些誤會,他一個“風韻猶存”的老道士竟然還招惹了幾朵桃花,有時到某處,還沒玩夠,便不得已得逃之夭夭了。
一路優哉遊哉地逛到臨安。
他不隱瞞自己的身份,但也不會上趕著去官府遞貼子告知。
先前他在別處認識了一個臨安的朋友,還在臨安一百裏開外,就有馬車來接,直接送進大園子裏接風洗塵,吃吃喝喝。
他也不急著出門,又不趕時間,睡了兩日才出去玩,這才被知府知道他的行蹤。
當地官員請他吃飯,他也不拒絕,施施然上門去了。
順王在當地酒樓被招待了一頓,酒足飯飽,知府送他下樓,要派馬車送他回去,問他去哪。
順王道:“去霜晴山房。”
尹通判聞言,那座山房不是白夫人的一處宅子嗎?
竟然……他竟然一點也沒感到驚奇。
順王交友無論貧富貴賤,男女老少,和一個女商人有交道並不足為奇。
順王以往在別的地方也不止住在一個朋友的家裏,他的朋友多,到處住。再說了,住別人家這回事,祝一兩天歡迎,住得久了,就要惹人嫌了,所以他從不在朋友家久住,玩兩天就走。
他的商人朋友不止一個,女性朋友也不止一個,是以也沒惹人奇怪。
順王一襲深藍道袍,頭戴道館,麵留美須,打竹林小徑經過,竹風徐徐,頗有道骨仙風之感。
白夫人早在等他,爐上熱這一小壺桃花酒,她正坐席上,一手撚衣袖,一手執竹舀,舀了兩杯酒,乘在水晶杯子裏,粉瑩瑩的,甚是精巧。
旁邊擺著各種蜜餞,果幹,糕點。
順王在她對麵坐下,笑道:“我才吃酒回來,你又讓我喝酒。”
白夫人道:“這算什麽酒?與蜂蜜水差不多了,喝上兩壺你也醉不了。不然光坐著說話,多無聊。”
順王看她桌上有些水果,是自己從未見過的:“這是什麽果子?我怎沒見過?”
白夫人道:“從外麵帶來的,沒多少,你嚐嚐?我已找人試種,如今還沒多少產量,若長得多了,再送於你吃。”
順王飲一杯酒,爽快地長舒一口氣,道:“好。不過我該怎麽稱呼你什麽?……懷袖?秦娘子?還是白夫人?”
這個相貌看似尋常的女人其實正是懷袖,她在家中卸下了易容,以真麵目接待了老朋友。
順王打量她的臉,年華似乎沒有在她的臉上留下太多痕跡,她本就生得豔美昳麗,而不是稚幼之美,長了幾歲也是一般模樣。
這幾年怡情悅性,眉目之間的愁緒散去,不用常皺眉,眼角自然就不漲皺紋了。她放下酒杯,輕磕一聲:“還是叫我‘白夫人’吧,或者‘月娘’也可。”
“懷袖已經死了,死在京城。秦氏也死了,葬在皇陵。”
順王淡淡一笑:“那你是什麽呢?”
女子笑道:“我?我是彌留人世的亡靈,是無君無父的孽人。”
順王又問她這幾年在海外的見聞,月娘就給他大致講了一些海外新奇有趣的東西,介紹蔬菜水果,異域美食。
順王聽得津津有味,但月娘此行見他,卻不隻是為了敘舊:“我都寫下來,繪了圖,改日我送給你。”
順王問:“外頭那麽好,你怎麽回來了?”
月娘道:“遲早要回來的,不過這次回來,是為了我的複哥兒。”
“哦,對。先前你信中說複哥兒身子不好,不是請了名醫醫治,可有好轉?”
“好了一些,但是大夫說還需一味藥,旁的都好玩,唯獨其中的藥引,實在不好找。”
“什麽藥引?”
“要他生父的心尖血。”
順王握著酒杯,怔怔半晌:“這……這我還真的不可能幫你辦到。”
月娘不慌不忙:“我自有打算。”
她又問:“下個月便是寧寧的生日,我還想托您再給她送禮物。”
順王一口應下:“此事好辦。”
她想了許多辦法,都沒辦法把寧寧帶出來。蘅蕪殿失火之後,蕭叡看女兒比看眼珠子更緊,即便出宮也要把女兒帶在身邊,為此連遠門都不出了,連夜裏也不往後宮去了。
月娘沒辦法,隻得一次又一次地作罷,她每去一個國家,就會買些當地的珠寶華服,以皇叔祖的名義,在寧寧生日那天送去。
寧寧現在是大齊最受寵的姑娘,不缺禮物,她送的東西都不算貴重,但雪翠的信裏寫了寧寧很喜歡,今年也在期待皇叔祖的生日禮物。
入夜。
複哥兒洗幹淨小腳腳,鑽進娘的被窩裏,母子倆一塊兒睡覺。
這孩子抱在懷裏,小手小腳冰涼,像塊小冰坨子似的,就算是如此盛夏,也是如此。
複哥兒在她腹中時受了毒,身子骨極弱,她想了許多辦法,找了許多醫生,還是醫治不好。
複哥兒出生之前,她反複做一場夢,她在夢裏見著一個小娃娃,與她十七八歲時沒掉的那個孩子長得一模一樣。
小男孩撲到她懷裏,她直想落淚,把孩子緊緊抱在懷裏,不願撒手。
待孩子出生之後,她給小兒子取名為“複”,失而複得的“複”。
大名秦複,倒是隨她的本姓,她老家人都死絕了,正好有個兒子用以承嗣。
月娘摟著複哥兒,給他唱小調子,心裏卻不由自主地想起她的寧寧。
她走的時候,寧寧還那麽小……現在也還是個小童,她知道寧寧長得多高,腳腳有多大,但是卻不能把她抱入懷中,隻能靠想象,去幻想抱女兒的感覺。
不知道寧寧現在在做什麽?
月娘想,她使人去老家打聽過,蕭叡如今皇位坐穩了,不需要天天上朝,每年都會抽出十餘日工夫,微服私訪,帶著女兒去給她掃墓,
到時她就能見到寧寧了吧?
在那之前,寧寧會先收到她的生日禮物,裙子和鞋子一針一線都是她親手做的,每年都是,不知寧寧穿上以後會有多漂亮。
~~~
京城。
還未到生日,但從各地送過來的慶生禮物已經往宮裏送了。
安樂公主今年六歲,她最近開始換乳牙,兩顆門牙掉了,說話漏風,但仍愛張嘴笑,整日上躥下跳,父皇不在就到處玩。
蕭叡一回來,就看到她坐在一張波斯毛毯上拆看禮物,已經等不及生日,喜歡的就擺在屋子裏,不喜歡的就讓人裝在箱籠放進她的小內庫裏。
她是個小財迷,旁人不得她喜歡的,就是怎麽巧言令色地哄她,也休想從她手裏騙到錢。
倒是與袖袖一模一樣。
蕭叡想。
她今日在花園裏撲蝶,跑了一日,頭發都亂了,雪翠坐在她身後,正在給她梳理長發。
安樂公主天生有一頭烏黑秀良的長發,愈發襯得她一張小小圓臉,好生姣美。
蕭叡見她熱火朝天地拆禮物,笑道:“小猴,又在摟錢啦?”
小公主生性好動,蕭叡也慣著她,至多親昵說她一句“小猴”。
安樂公主埋頭拆禮物,膽大包天地不搭理父皇,雪翠提醒了她一句,她才敷衍地行禮:“父皇好。”
蕭叡問:“在找什麽呢?”
小公主頭也不抬地說:“我在找皇叔祖送的禮物,他今年沒有給我送裙子嗎?”
蕭叡記起來了,皇叔每年都給小公主送裙子,屬他最精明,東西不貴,但小姑娘喜歡啊。那些個奇珍異寶、珠寶首飾,小公主看一眼就完了,還不如九連環好玩,至於名人書畫,她也不會欣賞,還沒有皮影戲好看。
最後竟然最喜歡皇叔祖送的小裙子,皇叔祖給她送了各種各樣的裙子,小姑娘,甭管幾歲都愛俏,有些說是從異國買的裙子,還有小靴子小皮鞋,頗有妙思,寧寧愛得不成。
她好期待皇叔祖送的禮物。
好不容易終於找到了。
寧寧把裙子翻出來,要說這布料還是他們國家的絲綢,但是剪裁卻不一樣,看上去怪模怪樣,穿上以後卻很可愛。
蕭叡連聲誇她小美人,把她美的咧嘴笑,露出一口門牙的牙齒,她也不羞,眼眸亮晶晶,神采奕奕。
寧寧美完,說:“可惜我長高了,又不能穿了。”
蕭叡道:“爹爹找個畫師給你畫下來,好吧?”
蕭叡說到做到,立即去找了一個畫師,給寧寧畫人像畫。
他寵女之名在外很是響亮,其中就包括他酷愛給小公主畫畫,記錄小公主的模樣,一兩個月就要畫一幅。
晚上。
寧寧依依不舍地讓人把裙子收起來,她吩咐說:“要放好啊,過幾天我生日,我要穿給秀姐兒、慎姐兒她們看!”
秀姐兒、慎姐兒都是寧寧的手帕交,一個是國公府的大小姐,一個是郡王家的小縣主。蕭叡不攔著她交朋友,甚至還特地點了幾家的小姑娘進宮陪她玩,寧寧偶爾也能出宮去好朋友家做客,但是都不準過夜,當天就得回來。
她每次出門都聲勢浩大,前擁後簇,麻煩得很,玩也玩不盡興,她不怎麽愛出門去,多是叫人進宮陪她玩,一道念書。
仿佛有幾分世子給儲君伴讀的意味,隻是換成了女子。蕭叡倒不是沒想過讓世子給寧寧伴讀,但是畢竟男女有別,他怕這從小男女在一起讀書,寧寧小小年紀會被別人家的臭小子騙走。
他跟袖袖可不就是這樣好上的嗎?
寧寧解開頭發,蕭叡沒再讓人伺候,親自拿梳子給她梳頭,每天都梳滿九十九下,祈福他的寧寧無病無災,健康到老,活至九十九歲。
很多時候,這宮中的女人都比男人要活得久。
現在寧寧稍大了,不好睡一張床。
蕭叡在寢殿裏再擺了一張床,是懷袖以前睡過的,寧寧知道是她娘以前睡過的,也很喜歡。
哄寧寧睡著,蕭叡又看了一會兒政務,才回裏屋。
一看,寧寧睡覺不安分,又踢被子,睡得四仰八叉,蕭叡覺得好笑,過去給她籠了籠被頭。
寧寧翻了個身,呢喃道:“娘……”
蕭叡手一僵,怔在原地。
他深吸一口氣,將胸口的酸澀壓下去,都多少年了,他還是一想起懷袖就覺得心頭絞痛。
他在霧蒙蒙的燈光下端詳寧寧的小臉蛋,越長大就和袖袖越相像。
應當早就看慣了才是,可他有時還是一看就想哭。
懷袖,懷袖。
他想揣在袖中的美人,卻穿著嫁衣,死在了他的懷中。
他大概這輩子都忘不了了。
蕭叡也去睡了。
睡著了好,睡著了,他就能在夢裏去見袖袖了。
此念隻在尹通判心中一閃而過, 便消弭不見。
真是荒謬,他怎麽能這樣冒犯皇上呢?況且,以天下之大, 即使有相貌相似之人也不足為奇。
他到了衙門, 椅子還沒坐熱,知府過來與他說:“尹通判, 你在京中時, 可識得順王殿下?可知曉他的喜好口味?”
尹通判道:“順王來臨安了?”
知府捏了一把汗:“正是, 也未知會一聲,都來了兩日了,本官這才知曉。切勿怠慢了順王!”
尹通判點了點頭,又搖頭:“順王在京中時深居簡出, 從未見他出門應酬,我亦不知他喜好如何……但聽聞順王平易近人,應當不難接待, 隻要誠心以對, 定不會出甚差錯。”
知府道:“隻能如此了。”
四年前,太皇太後崩。
在京中侍疾的順王在太皇太後下葬皇陵之後, 回仙隱觀為母守孝兩年,孝期到後,他結束了長達二十年的隱居,下山雲遊四方,結朋訪友,好不逍遙灑脫。
他雖自稱出家人,但他皇叔的身份擺在那,他不上心,旁人卻不能在意, 每到一處,都會受到當地官員的熱情接待。
別的道士出門都是風餐飲露,還要給人算卦做法事賺錢,他倒好,走到哪都是吃喝玩樂,除了滿口道經,瞧不出哪是個道士了。
他慢慢走,每到一處還要欣賞一下山川景色,寫寫遊記,品嚐一下美食,再寫一篇食記。偶爾做兩篇詩詞歌賦。
而他畢竟是皇家出身,縱是皇子中最不學無術的那個,亦有大儒名師教導的弟子,文筆自不必說,大抵是出於喜歡而手癢寫的,筆下的文字都頗為有趣,叫人看了也仿佛隨他一起遊曆山河、品評美味。
寫完印了書去賣,賣得甚好,不過順王也不差這點錢,收到稿費多是拿去接濟窮人,資助女孩兒念書。
他覺得世間女子多可憐,該多念書,念了書,才會多出現幾個像懷袖那樣有趣的女人。女子與男子不同,總能做出一切讓人意想不到的事來。
大抵因是如此,惹了一些誤會,他一個“風韻猶存”的老道士竟然還招惹了幾朵桃花,有時到某處,還沒玩夠,便不得已得逃之夭夭了。
一路優哉遊哉地逛到臨安。
他不隱瞞自己的身份,但也不會上趕著去官府遞貼子告知。
先前他在別處認識了一個臨安的朋友,還在臨安一百裏開外,就有馬車來接,直接送進大園子裏接風洗塵,吃吃喝喝。
他也不急著出門,又不趕時間,睡了兩日才出去玩,這才被知府知道他的行蹤。
當地官員請他吃飯,他也不拒絕,施施然上門去了。
順王在當地酒樓被招待了一頓,酒足飯飽,知府送他下樓,要派馬車送他回去,問他去哪。
順王道:“去霜晴山房。”
尹通判聞言,那座山房不是白夫人的一處宅子嗎?
竟然……他竟然一點也沒感到驚奇。
順王交友無論貧富貴賤,男女老少,和一個女商人有交道並不足為奇。
順王以往在別的地方也不止住在一個朋友的家裏,他的朋友多,到處住。再說了,住別人家這回事,祝一兩天歡迎,住得久了,就要惹人嫌了,所以他從不在朋友家久住,玩兩天就走。
他的商人朋友不止一個,女性朋友也不止一個,是以也沒惹人奇怪。
順王一襲深藍道袍,頭戴道館,麵留美須,打竹林小徑經過,竹風徐徐,頗有道骨仙風之感。
白夫人早在等他,爐上熱這一小壺桃花酒,她正坐席上,一手撚衣袖,一手執竹舀,舀了兩杯酒,乘在水晶杯子裏,粉瑩瑩的,甚是精巧。
旁邊擺著各種蜜餞,果幹,糕點。
順王在她對麵坐下,笑道:“我才吃酒回來,你又讓我喝酒。”
白夫人道:“這算什麽酒?與蜂蜜水差不多了,喝上兩壺你也醉不了。不然光坐著說話,多無聊。”
順王看她桌上有些水果,是自己從未見過的:“這是什麽果子?我怎沒見過?”
白夫人道:“從外麵帶來的,沒多少,你嚐嚐?我已找人試種,如今還沒多少產量,若長得多了,再送於你吃。”
順王飲一杯酒,爽快地長舒一口氣,道:“好。不過我該怎麽稱呼你什麽?……懷袖?秦娘子?還是白夫人?”
這個相貌看似尋常的女人其實正是懷袖,她在家中卸下了易容,以真麵目接待了老朋友。
順王打量她的臉,年華似乎沒有在她的臉上留下太多痕跡,她本就生得豔美昳麗,而不是稚幼之美,長了幾歲也是一般模樣。
這幾年怡情悅性,眉目之間的愁緒散去,不用常皺眉,眼角自然就不漲皺紋了。她放下酒杯,輕磕一聲:“還是叫我‘白夫人’吧,或者‘月娘’也可。”
“懷袖已經死了,死在京城。秦氏也死了,葬在皇陵。”
順王淡淡一笑:“那你是什麽呢?”
女子笑道:“我?我是彌留人世的亡靈,是無君無父的孽人。”
順王又問她這幾年在海外的見聞,月娘就給他大致講了一些海外新奇有趣的東西,介紹蔬菜水果,異域美食。
順王聽得津津有味,但月娘此行見他,卻不隻是為了敘舊:“我都寫下來,繪了圖,改日我送給你。”
順王問:“外頭那麽好,你怎麽回來了?”
月娘道:“遲早要回來的,不過這次回來,是為了我的複哥兒。”
“哦,對。先前你信中說複哥兒身子不好,不是請了名醫醫治,可有好轉?”
“好了一些,但是大夫說還需一味藥,旁的都好玩,唯獨其中的藥引,實在不好找。”
“什麽藥引?”
“要他生父的心尖血。”
順王握著酒杯,怔怔半晌:“這……這我還真的不可能幫你辦到。”
月娘不慌不忙:“我自有打算。”
她又問:“下個月便是寧寧的生日,我還想托您再給她送禮物。”
順王一口應下:“此事好辦。”
她想了許多辦法,都沒辦法把寧寧帶出來。蘅蕪殿失火之後,蕭叡看女兒比看眼珠子更緊,即便出宮也要把女兒帶在身邊,為此連遠門都不出了,連夜裏也不往後宮去了。
月娘沒辦法,隻得一次又一次地作罷,她每去一個國家,就會買些當地的珠寶華服,以皇叔祖的名義,在寧寧生日那天送去。
寧寧現在是大齊最受寵的姑娘,不缺禮物,她送的東西都不算貴重,但雪翠的信裏寫了寧寧很喜歡,今年也在期待皇叔祖的生日禮物。
入夜。
複哥兒洗幹淨小腳腳,鑽進娘的被窩裏,母子倆一塊兒睡覺。
這孩子抱在懷裏,小手小腳冰涼,像塊小冰坨子似的,就算是如此盛夏,也是如此。
複哥兒在她腹中時受了毒,身子骨極弱,她想了許多辦法,找了許多醫生,還是醫治不好。
複哥兒出生之前,她反複做一場夢,她在夢裏見著一個小娃娃,與她十七八歲時沒掉的那個孩子長得一模一樣。
小男孩撲到她懷裏,她直想落淚,把孩子緊緊抱在懷裏,不願撒手。
待孩子出生之後,她給小兒子取名為“複”,失而複得的“複”。
大名秦複,倒是隨她的本姓,她老家人都死絕了,正好有個兒子用以承嗣。
月娘摟著複哥兒,給他唱小調子,心裏卻不由自主地想起她的寧寧。
她走的時候,寧寧還那麽小……現在也還是個小童,她知道寧寧長得多高,腳腳有多大,但是卻不能把她抱入懷中,隻能靠想象,去幻想抱女兒的感覺。
不知道寧寧現在在做什麽?
月娘想,她使人去老家打聽過,蕭叡如今皇位坐穩了,不需要天天上朝,每年都會抽出十餘日工夫,微服私訪,帶著女兒去給她掃墓,
到時她就能見到寧寧了吧?
在那之前,寧寧會先收到她的生日禮物,裙子和鞋子一針一線都是她親手做的,每年都是,不知寧寧穿上以後會有多漂亮。
~~~
京城。
還未到生日,但從各地送過來的慶生禮物已經往宮裏送了。
安樂公主今年六歲,她最近開始換乳牙,兩顆門牙掉了,說話漏風,但仍愛張嘴笑,整日上躥下跳,父皇不在就到處玩。
蕭叡一回來,就看到她坐在一張波斯毛毯上拆看禮物,已經等不及生日,喜歡的就擺在屋子裏,不喜歡的就讓人裝在箱籠放進她的小內庫裏。
她是個小財迷,旁人不得她喜歡的,就是怎麽巧言令色地哄她,也休想從她手裏騙到錢。
倒是與袖袖一模一樣。
蕭叡想。
她今日在花園裏撲蝶,跑了一日,頭發都亂了,雪翠坐在她身後,正在給她梳理長發。
安樂公主天生有一頭烏黑秀良的長發,愈發襯得她一張小小圓臉,好生姣美。
蕭叡見她熱火朝天地拆禮物,笑道:“小猴,又在摟錢啦?”
小公主生性好動,蕭叡也慣著她,至多親昵說她一句“小猴”。
安樂公主埋頭拆禮物,膽大包天地不搭理父皇,雪翠提醒了她一句,她才敷衍地行禮:“父皇好。”
蕭叡問:“在找什麽呢?”
小公主頭也不抬地說:“我在找皇叔祖送的禮物,他今年沒有給我送裙子嗎?”
蕭叡記起來了,皇叔每年都給小公主送裙子,屬他最精明,東西不貴,但小姑娘喜歡啊。那些個奇珍異寶、珠寶首飾,小公主看一眼就完了,還不如九連環好玩,至於名人書畫,她也不會欣賞,還沒有皮影戲好看。
最後竟然最喜歡皇叔祖送的小裙子,皇叔祖給她送了各種各樣的裙子,小姑娘,甭管幾歲都愛俏,有些說是從異國買的裙子,還有小靴子小皮鞋,頗有妙思,寧寧愛得不成。
她好期待皇叔祖送的禮物。
好不容易終於找到了。
寧寧把裙子翻出來,要說這布料還是他們國家的絲綢,但是剪裁卻不一樣,看上去怪模怪樣,穿上以後卻很可愛。
蕭叡連聲誇她小美人,把她美的咧嘴笑,露出一口門牙的牙齒,她也不羞,眼眸亮晶晶,神采奕奕。
寧寧美完,說:“可惜我長高了,又不能穿了。”
蕭叡道:“爹爹找個畫師給你畫下來,好吧?”
蕭叡說到做到,立即去找了一個畫師,給寧寧畫人像畫。
他寵女之名在外很是響亮,其中就包括他酷愛給小公主畫畫,記錄小公主的模樣,一兩個月就要畫一幅。
晚上。
寧寧依依不舍地讓人把裙子收起來,她吩咐說:“要放好啊,過幾天我生日,我要穿給秀姐兒、慎姐兒她們看!”
秀姐兒、慎姐兒都是寧寧的手帕交,一個是國公府的大小姐,一個是郡王家的小縣主。蕭叡不攔著她交朋友,甚至還特地點了幾家的小姑娘進宮陪她玩,寧寧偶爾也能出宮去好朋友家做客,但是都不準過夜,當天就得回來。
她每次出門都聲勢浩大,前擁後簇,麻煩得很,玩也玩不盡興,她不怎麽愛出門去,多是叫人進宮陪她玩,一道念書。
仿佛有幾分世子給儲君伴讀的意味,隻是換成了女子。蕭叡倒不是沒想過讓世子給寧寧伴讀,但是畢竟男女有別,他怕這從小男女在一起讀書,寧寧小小年紀會被別人家的臭小子騙走。
他跟袖袖可不就是這樣好上的嗎?
寧寧解開頭發,蕭叡沒再讓人伺候,親自拿梳子給她梳頭,每天都梳滿九十九下,祈福他的寧寧無病無災,健康到老,活至九十九歲。
很多時候,這宮中的女人都比男人要活得久。
現在寧寧稍大了,不好睡一張床。
蕭叡在寢殿裏再擺了一張床,是懷袖以前睡過的,寧寧知道是她娘以前睡過的,也很喜歡。
哄寧寧睡著,蕭叡又看了一會兒政務,才回裏屋。
一看,寧寧睡覺不安分,又踢被子,睡得四仰八叉,蕭叡覺得好笑,過去給她籠了籠被頭。
寧寧翻了個身,呢喃道:“娘……”
蕭叡手一僵,怔在原地。
他深吸一口氣,將胸口的酸澀壓下去,都多少年了,他還是一想起懷袖就覺得心頭絞痛。
他在霧蒙蒙的燈光下端詳寧寧的小臉蛋,越長大就和袖袖越相像。
應當早就看慣了才是,可他有時還是一看就想哭。
懷袖,懷袖。
他想揣在袖中的美人,卻穿著嫁衣,死在了他的懷中。
他大概這輩子都忘不了了。
蕭叡也去睡了。
睡著了好,睡著了,他就能在夢裏去見袖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