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邊城動亂
侯門惡婆婆的改命之路 作者:趙雲你站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色忽晚,星辰散落。
秋月想起傍晚小姐說的話,心裏忽然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她猶豫了許久,還是忍不住的跟小姐開口。
“吳小姐是刺史之女,您一再和她起衝突,若是吳刺史記恨為難老爺怎麽辦啊?”
她心裏忐忑不安,委實不敢再往深處想。
書案上的燭火搖曳,餘念晚還在畫圖,說什麽要親自給梁小姐設計一套衣裙。
“小姐?您都不擔心嘛?”
“擔心啊。”餘念晚想了想,認真的回答道。
“那你還一再……”
“我那位好姐姐如今可是侯府的世子夫人,吳刺史什麽都不顧念,也不敢無視侯府,就明目張膽的算計我爹的。”
這些事情她早就想過,不過餘念安如何記恨她,左右餘知府都是她爹爹,如果此刻餘家出事,餘念安不會坐視不管。
更何況餘知府在洛城清名在外,朝廷也多有褒獎,吳刺史斷斷不至於為了女孩子家爭風吃醋的事情,做太出格的事情。
“明日按照這個圖樣找裁縫做出來。”
餘念晚把好不容易畫好的稿子遞給秋月。
秋月端詳了片刻,“小姐,這衣服和我們平常穿的不大一樣啊。高束腰,裙擺又大了一些……”
“不過著樣子上畫的芙蓉花真真是好看。”
“那是。”
餘念晚細想了想,西街的鋪麵已經修整完畢,尋一個吉日便可以開張。
她離自個兒的暴富夢又近了一步。
“小姐,您真不給周將軍準備謝禮啊?”秋月臨出門頗有深意的提醒了一句。
“不準備。”餘念晚篤定。
“唉。”她歎息,“那改日去歸還披風的時候,奴婢就要看看小姐您好不好意思空著手去。”
因為種種瑣事,還披風的事情一拖再拖,直到那日餘知府匆匆忙忙回到府裏。
餘念晚才知道就在這幾日邊城的局勢突然嚴峻起來了,鄰國西夷虎視眈眈的盯著洛州,城裏也抓了好幾個細作了。
不過幾日,洛州人心惶惶,大家都心知肚明要打仗了。
西夷新帝登基,局勢不穩的情況下就敢揮師十萬來犯,他們趁機想要一舉拿下洛州,打開缺口,從而進犯大周的其他城池。
“局勢大大的不妙,此次西夷有備而來,恐怕洛州百姓多年的心血就要付之東流了。”餘知府痛心疾首,他不想打仗,隻想期盼邊境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爹爹您放心,洛州不會有事的。”餘念晚猶豫著出言安慰,畢竟她記得前世之事,她那時都已經七老八十了,洛州還太太平平的呢。
等等,她忽然想起一些傳言,好像就是這場大戰牽連著後來餘家滿門抄斬之事。
“夫人啊你帶著兩個孩子去錦州小住一段時日吧,若有征戰,你們……”
餘夫人一聽這話,慌得眼淚打轉,“我不走,命人把兩個孩子送走,我陪著你,是生是死我都不能離開你。”
二哥倒是淡定,“爹,男兒讀書科舉是為了報效國家,此刻洛州需要我,我不能走!”
都……不走的嗎?
餘念晚腦海中一想起那些冷兵器交戰的畫麵,腿都止不住的哆嗦,她可是溫室裏長大的花兒,是太平盛世中過來了,如何見識過這些。
但是眼下一家人淚眼汪汪的承諾著死生不離,她也隻能硬著頭皮,堅定的立誓,“一家人,不離不棄!”
這邊才互相訴了衷腸,餘知府立刻被叫去商議大事。
餘念永更是不得了,他直接帶著一些自發組織起來的百姓去了城外幫著百姓轉移進城。
平時不燒香,眼下看著要出大事,餘夫人什麽也做不了,隻把自己關在佛堂拜佛。
府裏上下,難得的安靜,大夥們心思各異。
畢竟萬一城破,像這些官眷府邸都是最危險的地方。
長街人跡寥寥,偶爾見到行人都是行色匆匆,麵帶恐慌之色。
沿路重兵巡邏,城外的百姓一股腦的湧入城中。
本身城內戒嚴已經不易,如今又要安置這些百姓,各府衙忙得不可開交。
接連三日,餘知府都忙得不見人影。
城中突然湧入一倍的百姓,衣食住行都成了很大的問題。城內很不安定,時不時就會傳出來動亂。
入夜,家家緊閉門戶,人心惶惶。
原本安靜的餘府,忽然鬧了起來。
餘念晚在睡夢中被嚇醒,一激靈掉下了床,她也不管其他,披了件衣服就衝去了前院。
難不成是西夷人打進城來了?
“夫人,您不能去啊!”丫鬟小翠緊緊的抱著餘府的大腿,院裏的丫鬟小廝跪成一團。
“您若是出城去尋老爺,那小姐怎麽辦?”
“要是少爺回府見不著您呢?”
幾個跟在餘夫人身邊的老嬤嬤苦苦哀求,不肯讓她深夜出門。
餘念晚忙跑上前,“娘,您這是做什麽?”
“晚兒。”餘夫人見到她衣衫不整的過來,頓時又開始心疼自個女兒。
“你爹爹他失蹤了!”
到底是生死不離的情誼,餘夫人一說起老爺,幾度哽咽,眼淚一直在眼眶打轉。
“您別擔心,爹爹不會有事的。”
餘念晚抱著她,輕聲安慰。
“可是是你爹帶著梁捕頭和師爺一起出城安置百姓時出現暴亂,你爹爹他不見了。”
“梁捕頭帶人找了一下午了都不見人影。”
“娘,天色晚了,找不到人也很正常,您先回房間好好歇息,明天早上爹爹一準平安回來。”
餘念晚哄孩子一般安慰她,見到她情緒有些緩和,才讓人把她送回房間歇著。
眼看著就要入夏了,夜風竟依舊寒涼。
她裹緊了身上的披風,仔細盤問了今日發生的事情。
原來今日餘知府帶著捕快出城,結果遇到西夷細作動亂,他眾人走散,行蹤全無。
西夷隨時都可能大軍壓境,大戰一觸即發。
像這種風險巨大,又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一向都是餘知府身先士卒。
他不怕危險也不怕辛苦,張口閉口都是百姓安危。
餘念晚看著漆黑如墨的夜色,心中委實不安。
長街上一片寂靜,隨處可見流民棲身在街角。
秋月想起傍晚小姐說的話,心裏忽然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她猶豫了許久,還是忍不住的跟小姐開口。
“吳小姐是刺史之女,您一再和她起衝突,若是吳刺史記恨為難老爺怎麽辦啊?”
她心裏忐忑不安,委實不敢再往深處想。
書案上的燭火搖曳,餘念晚還在畫圖,說什麽要親自給梁小姐設計一套衣裙。
“小姐?您都不擔心嘛?”
“擔心啊。”餘念晚想了想,認真的回答道。
“那你還一再……”
“我那位好姐姐如今可是侯府的世子夫人,吳刺史什麽都不顧念,也不敢無視侯府,就明目張膽的算計我爹的。”
這些事情她早就想過,不過餘念安如何記恨她,左右餘知府都是她爹爹,如果此刻餘家出事,餘念安不會坐視不管。
更何況餘知府在洛城清名在外,朝廷也多有褒獎,吳刺史斷斷不至於為了女孩子家爭風吃醋的事情,做太出格的事情。
“明日按照這個圖樣找裁縫做出來。”
餘念晚把好不容易畫好的稿子遞給秋月。
秋月端詳了片刻,“小姐,這衣服和我們平常穿的不大一樣啊。高束腰,裙擺又大了一些……”
“不過著樣子上畫的芙蓉花真真是好看。”
“那是。”
餘念晚細想了想,西街的鋪麵已經修整完畢,尋一個吉日便可以開張。
她離自個兒的暴富夢又近了一步。
“小姐,您真不給周將軍準備謝禮啊?”秋月臨出門頗有深意的提醒了一句。
“不準備。”餘念晚篤定。
“唉。”她歎息,“那改日去歸還披風的時候,奴婢就要看看小姐您好不好意思空著手去。”
因為種種瑣事,還披風的事情一拖再拖,直到那日餘知府匆匆忙忙回到府裏。
餘念晚才知道就在這幾日邊城的局勢突然嚴峻起來了,鄰國西夷虎視眈眈的盯著洛州,城裏也抓了好幾個細作了。
不過幾日,洛州人心惶惶,大家都心知肚明要打仗了。
西夷新帝登基,局勢不穩的情況下就敢揮師十萬來犯,他們趁機想要一舉拿下洛州,打開缺口,從而進犯大周的其他城池。
“局勢大大的不妙,此次西夷有備而來,恐怕洛州百姓多年的心血就要付之東流了。”餘知府痛心疾首,他不想打仗,隻想期盼邊境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爹爹您放心,洛州不會有事的。”餘念晚猶豫著出言安慰,畢竟她記得前世之事,她那時都已經七老八十了,洛州還太太平平的呢。
等等,她忽然想起一些傳言,好像就是這場大戰牽連著後來餘家滿門抄斬之事。
“夫人啊你帶著兩個孩子去錦州小住一段時日吧,若有征戰,你們……”
餘夫人一聽這話,慌得眼淚打轉,“我不走,命人把兩個孩子送走,我陪著你,是生是死我都不能離開你。”
二哥倒是淡定,“爹,男兒讀書科舉是為了報效國家,此刻洛州需要我,我不能走!”
都……不走的嗎?
餘念晚腦海中一想起那些冷兵器交戰的畫麵,腿都止不住的哆嗦,她可是溫室裏長大的花兒,是太平盛世中過來了,如何見識過這些。
但是眼下一家人淚眼汪汪的承諾著死生不離,她也隻能硬著頭皮,堅定的立誓,“一家人,不離不棄!”
這邊才互相訴了衷腸,餘知府立刻被叫去商議大事。
餘念永更是不得了,他直接帶著一些自發組織起來的百姓去了城外幫著百姓轉移進城。
平時不燒香,眼下看著要出大事,餘夫人什麽也做不了,隻把自己關在佛堂拜佛。
府裏上下,難得的安靜,大夥們心思各異。
畢竟萬一城破,像這些官眷府邸都是最危險的地方。
長街人跡寥寥,偶爾見到行人都是行色匆匆,麵帶恐慌之色。
沿路重兵巡邏,城外的百姓一股腦的湧入城中。
本身城內戒嚴已經不易,如今又要安置這些百姓,各府衙忙得不可開交。
接連三日,餘知府都忙得不見人影。
城中突然湧入一倍的百姓,衣食住行都成了很大的問題。城內很不安定,時不時就會傳出來動亂。
入夜,家家緊閉門戶,人心惶惶。
原本安靜的餘府,忽然鬧了起來。
餘念晚在睡夢中被嚇醒,一激靈掉下了床,她也不管其他,披了件衣服就衝去了前院。
難不成是西夷人打進城來了?
“夫人,您不能去啊!”丫鬟小翠緊緊的抱著餘府的大腿,院裏的丫鬟小廝跪成一團。
“您若是出城去尋老爺,那小姐怎麽辦?”
“要是少爺回府見不著您呢?”
幾個跟在餘夫人身邊的老嬤嬤苦苦哀求,不肯讓她深夜出門。
餘念晚忙跑上前,“娘,您這是做什麽?”
“晚兒。”餘夫人見到她衣衫不整的過來,頓時又開始心疼自個女兒。
“你爹爹他失蹤了!”
到底是生死不離的情誼,餘夫人一說起老爺,幾度哽咽,眼淚一直在眼眶打轉。
“您別擔心,爹爹不會有事的。”
餘念晚抱著她,輕聲安慰。
“可是是你爹帶著梁捕頭和師爺一起出城安置百姓時出現暴亂,你爹爹他不見了。”
“梁捕頭帶人找了一下午了都不見人影。”
“娘,天色晚了,找不到人也很正常,您先回房間好好歇息,明天早上爹爹一準平安回來。”
餘念晚哄孩子一般安慰她,見到她情緒有些緩和,才讓人把她送回房間歇著。
眼看著就要入夏了,夜風竟依舊寒涼。
她裹緊了身上的披風,仔細盤問了今日發生的事情。
原來今日餘知府帶著捕快出城,結果遇到西夷細作動亂,他眾人走散,行蹤全無。
西夷隨時都可能大軍壓境,大戰一觸即發。
像這種風險巨大,又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一向都是餘知府身先士卒。
他不怕危險也不怕辛苦,張口閉口都是百姓安危。
餘念晚看著漆黑如墨的夜色,心中委實不安。
長街上一片寂靜,隨處可見流民棲身在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