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度的潛龍論武大會,由大周皇室也就是興都周氏牽頭發起,參與進來的都是最頂尖的江湖勢力。
有正道六派的昆侖派、外道五擎的藏劍山莊、四大佛門的大禪寺、道家五宗的天衍宗共四個頂尖門派。
有興都周氏、隴西李氏、太原王氏、陳郡謝氏四個頂尖世家。
再加上頂尖幫派江河幫,一共九個大周最頂尖的勢力。
當然,大周範圍並不是隻有這九個頂尖勢力,但是其他頂尖勢力由於種種緣故,並沒有派弟子參加。
比如說同為四大佛門的小林寺,因為與大禪寺理念不同,互有爭執,所以沒有參加潛龍論武;比如說道家五宗的上青宗,因為與天衍宗有陳年舊怨,也沒有參加潛龍論武。
換而言之,參加潛龍論武的九大勢力,互相之間關係友好,形成了一個沒有明說但是默認的聯盟。
被馬車接走的昆侖派一行,來到了渭城郊區的皇家莊園,而其他八家勢力已經來了七家,隻剩下外道五擎的藏劍山莊還沒到。
因為潛龍論武後天才會正式舉行,因此在皇家莊園安頓好後,燕新四人又湊到了一起,互相聊天消磨時光。
“藏劍山莊是參與潛龍論武的九家裏最神秘的,每次都隻派一名弟子前來參加。傳聞藏劍山莊每一代都不超過五人,人丁稀少,不像我們昆侖派,所以江湖上很少有藏劍山莊弟子的動靜,也隻有我們這些最頂尖的勢力,才會有他們比較詳細的信息。”
當聊到還沒趕來的藏劍山莊,在內門呆了三年看過的各種江湖記事最多的李懷鐧,滔滔不絕地說道:“藏劍山莊的理念是人劍合一,他們的核心功法也與其他劍派大相徑庭,是一種叫做藏劍決的奇功,能夠將劍煉化與自己體內,隨著本身境界的提升而提升,比如藏劍山莊莊主藏劍老人,證得了虛空神兵法相,所用一氣元辰劍同樣升為神兵級別。藏劍山莊弟子平時手上是沒劍的,但戰鬥時所練之劍能夠從身上任何一個部位伸出,詭異莫測,讓人防不勝防。你們如果與藏劍山莊弟子交手,一定要時刻提防這點。”
燕新聽得張目結舌,居然還有這樣的奇功,怕不是仙家手段了吧!果然不愧為高武甚至玄幻的世界,隻是不知道與藏劍山莊處於同一層次的昆侖派,又有何種神功奇學?
燕新對成為內門弟子,更加的渴望。
“聽說大禪寺的無極金鍾罩,是與小林寺的金剛不壞身並稱的最強防禦功法,不知道是大禪寺弟子的身體硬,還是我的劍利。”唐謐摸了摸手中的利劍,說道。
“無極金鍾罩一共有十二關,練到第十二關便可以刀劈劍斬,火燒水淹,不眠不食,穿腸劇毒仍安然無恙,榜第二位的同樂法師,便是十二關圓滿,證得了金身羅漢法相。”
李懷鐧對各門各派的事情了如指掌,這些知識在成為內門弟子後都有講解,但更多的是收錄在內門藏經閣,看來李懷鐧是個喜歡看書之人。
隻見他侃侃而談道:“參加潛龍論武的,都是開脈期的境界,所以大禪寺的弟子最多將無極金鍾罩修成第五關,隻是以外功修煉為主,並沒有內外兼修,身上有多處罩門。唐謐師弟你的離火玄冰功,冰火雙修,最好消磨金鍾罩的罡氣,隻要對方沒有將金鍾罩修成第六關,還是唐師弟你的勝算更大。”
除了從小在內門長大的唐謐,辛子安剛剛才從外門升上去,和燕新一樣,對於這些內門弟子才知曉的秘聞幾無所知,因此聽得精精有味。
本就愛說話的李懷鐧,眼見兩人聽得認真,談性更大,幹脆將自己所知的,關於參加潛龍論武的各大勢力秘聞,一一道來。
“天衍宗的無量神功,浩瀚博大,氣勢磅礴,同一境界的天衍宗弟子,體內真氣是別派弟子的兩三倍,而且生生不息。天衍宗的宗主一心道長,證得了大海無量法相,榜排名第十三。”
“大周皇室也就是興都周氏,根本大法是天子劍法和先天乾坤功,隻有曆代皇帝和太子才能掌握,鎮族神兵為天子劍。其餘周氏子弟所能學的武功,最厲害的是乾坤七絕手,重在靈活多變。”
“隴西李氏祖先,傳聞通過奇遇,感悟絕世神功如來神掌第六式,得其真意,創出神功六佛決,深得佛法真諦,擁有神兵天佛手。”
“太原王氏以書法入道,武器為筆、真氣為墨,天地為紙卷,家傳神功為無字天書。王氏家主胞弟王會稽,人稱書聖,證得天書法相,榜排名第八。”
“陳郡謝氏以音合劍,有鎮族神功天音神劍譜,又有鎮族神兵七韻玄音劍。謝氏弟子劍法和音功相結合,詭異難防。榜第九的謝東山,便是陳郡謝氏家主,證得了天音法相。”
“江河幫雖然是幫派,但除了普通幫眾,幫主、江河護法、五湖堂主的收徒方式與門派無異。因為是幫派,江河幫功法繁多,我也隻知一二,比如幫主宮無淵所修神功為太陰真水卷,證得了太陰法相,榜排行第四。”
燕新聽得心神搖曳、浮想聯翩,問道:“這些頂尖勢力或有法相高手,或有神兵鎮族,我們昆侖派與他們齊名,靠的是什麽呢?”
“哈哈,你現在隻是外門弟子,很多本門的情況都不知道,不過沒關係,我可以告訴你,以後底氣自然十足。”李懷鐧笑道,“我們昆侖派能夠承傳數千年,自有威震天下的絕世神兵,乃傳聞中天地第一隻鳳凰聖凰所化的聖凰神槍。雖然掌門大人因鳳凰涅槃經太過高深難練,隻是半步法相,但若手持聖凰神槍,也能與法相高人一戰。”
“那我們昆侖派就沒有法相級別的高手嗎?”燕新問道。
“正就要問唐謐師弟了。”李懷鐧看向唐謐。
唐謐聞言,狀似一臉平淡,但語氣中還是流露出一絲驕傲地說道:“父親大人證得了玄冰離火法相,榜排行第十一。”
有正道六派的昆侖派、外道五擎的藏劍山莊、四大佛門的大禪寺、道家五宗的天衍宗共四個頂尖門派。
有興都周氏、隴西李氏、太原王氏、陳郡謝氏四個頂尖世家。
再加上頂尖幫派江河幫,一共九個大周最頂尖的勢力。
當然,大周範圍並不是隻有這九個頂尖勢力,但是其他頂尖勢力由於種種緣故,並沒有派弟子參加。
比如說同為四大佛門的小林寺,因為與大禪寺理念不同,互有爭執,所以沒有參加潛龍論武;比如說道家五宗的上青宗,因為與天衍宗有陳年舊怨,也沒有參加潛龍論武。
換而言之,參加潛龍論武的九大勢力,互相之間關係友好,形成了一個沒有明說但是默認的聯盟。
被馬車接走的昆侖派一行,來到了渭城郊區的皇家莊園,而其他八家勢力已經來了七家,隻剩下外道五擎的藏劍山莊還沒到。
因為潛龍論武後天才會正式舉行,因此在皇家莊園安頓好後,燕新四人又湊到了一起,互相聊天消磨時光。
“藏劍山莊是參與潛龍論武的九家裏最神秘的,每次都隻派一名弟子前來參加。傳聞藏劍山莊每一代都不超過五人,人丁稀少,不像我們昆侖派,所以江湖上很少有藏劍山莊弟子的動靜,也隻有我們這些最頂尖的勢力,才會有他們比較詳細的信息。”
當聊到還沒趕來的藏劍山莊,在內門呆了三年看過的各種江湖記事最多的李懷鐧,滔滔不絕地說道:“藏劍山莊的理念是人劍合一,他們的核心功法也與其他劍派大相徑庭,是一種叫做藏劍決的奇功,能夠將劍煉化與自己體內,隨著本身境界的提升而提升,比如藏劍山莊莊主藏劍老人,證得了虛空神兵法相,所用一氣元辰劍同樣升為神兵級別。藏劍山莊弟子平時手上是沒劍的,但戰鬥時所練之劍能夠從身上任何一個部位伸出,詭異莫測,讓人防不勝防。你們如果與藏劍山莊弟子交手,一定要時刻提防這點。”
燕新聽得張目結舌,居然還有這樣的奇功,怕不是仙家手段了吧!果然不愧為高武甚至玄幻的世界,隻是不知道與藏劍山莊處於同一層次的昆侖派,又有何種神功奇學?
燕新對成為內門弟子,更加的渴望。
“聽說大禪寺的無極金鍾罩,是與小林寺的金剛不壞身並稱的最強防禦功法,不知道是大禪寺弟子的身體硬,還是我的劍利。”唐謐摸了摸手中的利劍,說道。
“無極金鍾罩一共有十二關,練到第十二關便可以刀劈劍斬,火燒水淹,不眠不食,穿腸劇毒仍安然無恙,榜第二位的同樂法師,便是十二關圓滿,證得了金身羅漢法相。”
李懷鐧對各門各派的事情了如指掌,這些知識在成為內門弟子後都有講解,但更多的是收錄在內門藏經閣,看來李懷鐧是個喜歡看書之人。
隻見他侃侃而談道:“參加潛龍論武的,都是開脈期的境界,所以大禪寺的弟子最多將無極金鍾罩修成第五關,隻是以外功修煉為主,並沒有內外兼修,身上有多處罩門。唐謐師弟你的離火玄冰功,冰火雙修,最好消磨金鍾罩的罡氣,隻要對方沒有將金鍾罩修成第六關,還是唐師弟你的勝算更大。”
除了從小在內門長大的唐謐,辛子安剛剛才從外門升上去,和燕新一樣,對於這些內門弟子才知曉的秘聞幾無所知,因此聽得精精有味。
本就愛說話的李懷鐧,眼見兩人聽得認真,談性更大,幹脆將自己所知的,關於參加潛龍論武的各大勢力秘聞,一一道來。
“天衍宗的無量神功,浩瀚博大,氣勢磅礴,同一境界的天衍宗弟子,體內真氣是別派弟子的兩三倍,而且生生不息。天衍宗的宗主一心道長,證得了大海無量法相,榜排名第十三。”
“大周皇室也就是興都周氏,根本大法是天子劍法和先天乾坤功,隻有曆代皇帝和太子才能掌握,鎮族神兵為天子劍。其餘周氏子弟所能學的武功,最厲害的是乾坤七絕手,重在靈活多變。”
“隴西李氏祖先,傳聞通過奇遇,感悟絕世神功如來神掌第六式,得其真意,創出神功六佛決,深得佛法真諦,擁有神兵天佛手。”
“太原王氏以書法入道,武器為筆、真氣為墨,天地為紙卷,家傳神功為無字天書。王氏家主胞弟王會稽,人稱書聖,證得天書法相,榜排名第八。”
“陳郡謝氏以音合劍,有鎮族神功天音神劍譜,又有鎮族神兵七韻玄音劍。謝氏弟子劍法和音功相結合,詭異難防。榜第九的謝東山,便是陳郡謝氏家主,證得了天音法相。”
“江河幫雖然是幫派,但除了普通幫眾,幫主、江河護法、五湖堂主的收徒方式與門派無異。因為是幫派,江河幫功法繁多,我也隻知一二,比如幫主宮無淵所修神功為太陰真水卷,證得了太陰法相,榜排行第四。”
燕新聽得心神搖曳、浮想聯翩,問道:“這些頂尖勢力或有法相高手,或有神兵鎮族,我們昆侖派與他們齊名,靠的是什麽呢?”
“哈哈,你現在隻是外門弟子,很多本門的情況都不知道,不過沒關係,我可以告訴你,以後底氣自然十足。”李懷鐧笑道,“我們昆侖派能夠承傳數千年,自有威震天下的絕世神兵,乃傳聞中天地第一隻鳳凰聖凰所化的聖凰神槍。雖然掌門大人因鳳凰涅槃經太過高深難練,隻是半步法相,但若手持聖凰神槍,也能與法相高人一戰。”
“那我們昆侖派就沒有法相級別的高手嗎?”燕新問道。
“正就要問唐謐師弟了。”李懷鐧看向唐謐。
唐謐聞言,狀似一臉平淡,但語氣中還是流露出一絲驕傲地說道:“父親大人證得了玄冰離火法相,榜排行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