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所租住的那棟樓附近,借著路燈微弱的光,可以看清停了一輛救護車,一輛警車,和一輛搬家公司的小型卡車。
在樓的門口一圈,拉了五六米半徑的警戒線,一群人在昏暗的路燈光下圍著警戒線交頭接耳,房東一臉憂心。搬家公司的司機一手拿著手電筒在和一個警員交談著,那名警員時不時地低下頭在筆記本上記錄著。
幾名白色服飾的醫務人員已經抬著擔架從二樓下來,動作快速地往救護車奔去。後麵跟著一位護士,一身白,手裏高舉著點滴瓶,口裏不住地大聲提醒著:“慢點慢點,讓一讓了啊!”。
擔架上躺著一位青年,二十七八的年紀,約一米七五的個頭,臉色蒼白,口唇沒有半絲血色,左眉上有顆黑痣,緊閉著雙眼,麵目還算清秀,左手腕纏住繃帶,白色的t恤衣角和灰色褲子上都沾滿黑乎乎地印跡,在昏暗燈光下,像濃烈的油,還時不時反著光。他就任由著擔架將自己送上了救護車。不知是死是活,看樣子,醫生們還在努力。
“怎麽會這樣啊,中午他還對我告別,把這個月的水電費用打給我了。”房東老王一臉不解與納悶,還有絲絲憂心。
“他要是沒救活,你這個房子以後可不一定好租了哦。”旁邊的鄰居,不痛不癢地說著,神情平淡。
“不會有事的,幸虧發現得早。我們發現他的時候,手腕上的血已經開始凝固,並沒有流太多血,大家散了吧。”那名警員這樣說著,雙手示意另一個人來把警戒線撤了。回頭和搬家公司的司機交代了幾句,便各自上車,跟在救護車後麵,出來小區,往醫院去了。
“李芊芊,你快去辦理住院手續吧,我已經搞定大劉主任啦!”一個披著白大褂的外科醫生對著守在急診室門口的護士喊著。
“老高,謝謝你啦,我這就去。”李芊芊一路小跑,向住院收費窗口奔去,手裏握著住院單。
“哎,小花,幫我辦理下住院手續。”她倚在窗台前,手招呼著當夜班的同事。
“芊姐,這大晚上的,你不下班,還著護士裝來辦理住院手續呀?”葉小花一臉狐疑地看著滿頭大汗的李芊芊。
“他是江川,我的朋友,現在昏迷中,已經在急診室救治了,需要住院,我以家屬身份先替他辦理相關手續,大劉主任已經同意了。”她向窗口遞進了住院單。
李芊芊付了相關費用,就回到了急診室,舒了一口氣,坐在長椅上。
她是醫院的工作人員,醫院有規定,替昏迷的急診病人辦理住院是不合規矩的,需要聯係病人家屬辦理,避免責任糾紛。
李芊芊認識江川的時候,就知道他唯一的親人,姥姥已經離世了,他什麽親戚家屬也沒有。
“幸虧是那顆顯眼的黑痣,要不我可真的認不出你了!”李芊芊小聲地自言自語,腦海裏回憶起了那個呆蠢的江川,“你竟然還會因為一個女生而割腕自殺額!這次算你命大。”她想著想著就情不自禁地笑了。
他們認識的時候,各自都是學生,江川是工科專業,而李芊芊是醫學院的。畢業後,各自奔忙,她也因複習與各種考證,少了聯係,要靠江川主動聯係她,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她了解江川,一個單純得蠢,蠢得純粹的大小孩。
“打了腎上腺素和甘露醇,發現及時,失血不多,並無什麽大礙,隻是昏迷著,住幾天院醒了就好了。”兩位醫生推著行動病床,從急症室出來,安慰著守在門口的李芊芊,“不用擔心,你的相好沒事的”。
江川直躺著,身上蓋著白床單,輸著血袋。
“瞎說啥,謝謝杜哥和黃兄,接下來就交給我吧,我已經辦理好住院手續啦。”李芊芊接過行動病床,急急忙忙往電梯去了。
“等會記得把血袋拔了哦!”杜醫生看著著急躲開的小護士囑咐著。
“知道啦!”
到了二樓,剛出電梯,碰到了高鵬,那個幫他向大劉主任澄清情況的外科醫生。
“看來已經沒事啦,嘴唇已經有血色了,我幫你吧!”他殷勤地拉著行動病床,兩人進了裏麵的206病房。
高鵬將江川抱至病床上,掛好血袋,蓋好被,便看到靠著門一臉傻笑的李芊芊。
“你在傻笑什麽呢?”高鵬看得覺得有趣,“你相好啊?”
“別胡說,他叫江川,是個蠢小子,我怎麽會看上他呢?”李芊芊說這話的時候,不經意地瞥了眼江川。
“他這是怎麽啦,自己割的手腕嗎?現在人呀,好像也很少有這種行為了。”高鵬打聽著,想知道些細節。
“還能是什麽事,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李芊芊也是一臉狐疑地說著,還是不斷地搖搖頭,表示難以置信,因為這實在是太不像他認識的呆頭江川了。
“是這樣呀,不會是為你割腕的吧,你現在這麽殷勤地忙前忙後,哈哈!”
“閉上你的臭嘴!”
那晚,江川在李芊芊的幫助下,順利地住進了醫院,也穩定了生命體征,她和高鵬兩人就靠著病房門口湖聊海聊。
約莫十一點半,李芊芊拔了剛好輸完的血袋,重新蓋護好被單,拉開簾子,將空調調高了兩度,關了燈,帶上門,回家了。
她就在五院上班,離江川的小區不遠,畢業七年,沒有聯係的七年,直到今天才知道這位呆頭老朋友也在這個城市這個區。更讓她不可思議的是,他們見麵的方式,還有這七年的江川,變化可真大,不是臉蛋和體型,是性格。
“他會因為一個女孩自殺,我的天呐!”李芊芊背著女士小挎包,沿著公路往家裏走去,嘴裏嘀咕著,腦子裏回憶著今天的一切。
這就是她和江川的緣分吧,認識他的時候,她是多麽想抽他。
多年後的重逢,她又多想問問他,笑笑他。
李芊芊就這樣邊想邊走著,時不時摸摸挎包裏的一小冊子。這個小冊子是那名民警在江川公寓調查現場的時候,無意發現的,同時,還有一片沾血的剃須刀片。他以多年的辦案嗅覺告訴她,這本冊子會說話,首頁的文字似乎交代了江川如此做的原由。
隨救護車到場的李芊芊與杜醫生一起查看江川情況時,發現血管凝固住了,量了血壓後,才放寬心,把情況和民警做了交代。他們在江川房間裏提到了動機,李芊芊就對那本冊子產生了興趣,她篤定那裏記載了老朋友的秘密。她再三懇求民警同誌,想替江川保管那本冊子並表陰自己與江川的深厚友誼,最終拿到了冊子。民警答應給她冊子的最主要原因是,這件事情並未構成情節嚴重的案件,江川隻是受到了情緒上的失控與輕微失血而昏迷,這冊子頂多算私人物品,不算有力證據。
在樓的門口一圈,拉了五六米半徑的警戒線,一群人在昏暗的路燈光下圍著警戒線交頭接耳,房東一臉憂心。搬家公司的司機一手拿著手電筒在和一個警員交談著,那名警員時不時地低下頭在筆記本上記錄著。
幾名白色服飾的醫務人員已經抬著擔架從二樓下來,動作快速地往救護車奔去。後麵跟著一位護士,一身白,手裏高舉著點滴瓶,口裏不住地大聲提醒著:“慢點慢點,讓一讓了啊!”。
擔架上躺著一位青年,二十七八的年紀,約一米七五的個頭,臉色蒼白,口唇沒有半絲血色,左眉上有顆黑痣,緊閉著雙眼,麵目還算清秀,左手腕纏住繃帶,白色的t恤衣角和灰色褲子上都沾滿黑乎乎地印跡,在昏暗燈光下,像濃烈的油,還時不時反著光。他就任由著擔架將自己送上了救護車。不知是死是活,看樣子,醫生們還在努力。
“怎麽會這樣啊,中午他還對我告別,把這個月的水電費用打給我了。”房東老王一臉不解與納悶,還有絲絲憂心。
“他要是沒救活,你這個房子以後可不一定好租了哦。”旁邊的鄰居,不痛不癢地說著,神情平淡。
“不會有事的,幸虧發現得早。我們發現他的時候,手腕上的血已經開始凝固,並沒有流太多血,大家散了吧。”那名警員這樣說著,雙手示意另一個人來把警戒線撤了。回頭和搬家公司的司機交代了幾句,便各自上車,跟在救護車後麵,出來小區,往醫院去了。
“李芊芊,你快去辦理住院手續吧,我已經搞定大劉主任啦!”一個披著白大褂的外科醫生對著守在急診室門口的護士喊著。
“老高,謝謝你啦,我這就去。”李芊芊一路小跑,向住院收費窗口奔去,手裏握著住院單。
“哎,小花,幫我辦理下住院手續。”她倚在窗台前,手招呼著當夜班的同事。
“芊姐,這大晚上的,你不下班,還著護士裝來辦理住院手續呀?”葉小花一臉狐疑地看著滿頭大汗的李芊芊。
“他是江川,我的朋友,現在昏迷中,已經在急診室救治了,需要住院,我以家屬身份先替他辦理相關手續,大劉主任已經同意了。”她向窗口遞進了住院單。
李芊芊付了相關費用,就回到了急診室,舒了一口氣,坐在長椅上。
她是醫院的工作人員,醫院有規定,替昏迷的急診病人辦理住院是不合規矩的,需要聯係病人家屬辦理,避免責任糾紛。
李芊芊認識江川的時候,就知道他唯一的親人,姥姥已經離世了,他什麽親戚家屬也沒有。
“幸虧是那顆顯眼的黑痣,要不我可真的認不出你了!”李芊芊小聲地自言自語,腦海裏回憶起了那個呆蠢的江川,“你竟然還會因為一個女生而割腕自殺額!這次算你命大。”她想著想著就情不自禁地笑了。
他們認識的時候,各自都是學生,江川是工科專業,而李芊芊是醫學院的。畢業後,各自奔忙,她也因複習與各種考證,少了聯係,要靠江川主動聯係她,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她了解江川,一個單純得蠢,蠢得純粹的大小孩。
“打了腎上腺素和甘露醇,發現及時,失血不多,並無什麽大礙,隻是昏迷著,住幾天院醒了就好了。”兩位醫生推著行動病床,從急症室出來,安慰著守在門口的李芊芊,“不用擔心,你的相好沒事的”。
江川直躺著,身上蓋著白床單,輸著血袋。
“瞎說啥,謝謝杜哥和黃兄,接下來就交給我吧,我已經辦理好住院手續啦。”李芊芊接過行動病床,急急忙忙往電梯去了。
“等會記得把血袋拔了哦!”杜醫生看著著急躲開的小護士囑咐著。
“知道啦!”
到了二樓,剛出電梯,碰到了高鵬,那個幫他向大劉主任澄清情況的外科醫生。
“看來已經沒事啦,嘴唇已經有血色了,我幫你吧!”他殷勤地拉著行動病床,兩人進了裏麵的206病房。
高鵬將江川抱至病床上,掛好血袋,蓋好被,便看到靠著門一臉傻笑的李芊芊。
“你在傻笑什麽呢?”高鵬看得覺得有趣,“你相好啊?”
“別胡說,他叫江川,是個蠢小子,我怎麽會看上他呢?”李芊芊說這話的時候,不經意地瞥了眼江川。
“他這是怎麽啦,自己割的手腕嗎?現在人呀,好像也很少有這種行為了。”高鵬打聽著,想知道些細節。
“還能是什麽事,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李芊芊也是一臉狐疑地說著,還是不斷地搖搖頭,表示難以置信,因為這實在是太不像他認識的呆頭江川了。
“是這樣呀,不會是為你割腕的吧,你現在這麽殷勤地忙前忙後,哈哈!”
“閉上你的臭嘴!”
那晚,江川在李芊芊的幫助下,順利地住進了醫院,也穩定了生命體征,她和高鵬兩人就靠著病房門口湖聊海聊。
約莫十一點半,李芊芊拔了剛好輸完的血袋,重新蓋護好被單,拉開簾子,將空調調高了兩度,關了燈,帶上門,回家了。
她就在五院上班,離江川的小區不遠,畢業七年,沒有聯係的七年,直到今天才知道這位呆頭老朋友也在這個城市這個區。更讓她不可思議的是,他們見麵的方式,還有這七年的江川,變化可真大,不是臉蛋和體型,是性格。
“他會因為一個女孩自殺,我的天呐!”李芊芊背著女士小挎包,沿著公路往家裏走去,嘴裏嘀咕著,腦子裏回憶著今天的一切。
這就是她和江川的緣分吧,認識他的時候,她是多麽想抽他。
多年後的重逢,她又多想問問他,笑笑他。
李芊芊就這樣邊想邊走著,時不時摸摸挎包裏的一小冊子。這個小冊子是那名民警在江川公寓調查現場的時候,無意發現的,同時,還有一片沾血的剃須刀片。他以多年的辦案嗅覺告訴她,這本冊子會說話,首頁的文字似乎交代了江川如此做的原由。
隨救護車到場的李芊芊與杜醫生一起查看江川情況時,發現血管凝固住了,量了血壓後,才放寬心,把情況和民警做了交代。他們在江川房間裏提到了動機,李芊芊就對那本冊子產生了興趣,她篤定那裏記載了老朋友的秘密。她再三懇求民警同誌,想替江川保管那本冊子並表陰自己與江川的深厚友誼,最終拿到了冊子。民警答應給她冊子的最主要原因是,這件事情並未構成情節嚴重的案件,江川隻是受到了情緒上的失控與輕微失血而昏迷,這冊子頂多算私人物品,不算有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