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辰時三刻,太妃們一一入殿,與新帝的嬪妃們分列左右兩側,戚戚舉哀。殿中人雖多,然而一眼而去,皆是素服銀器,白霜霜的一片哀色。仿佛再有魂靈的一個人,也成了那素色中單薄的一點。不過半個時辰,太後烏雅氏扶著福姑姑的手也過來了。因著連日舉哀,太後的神色並太好。太後是先帝的熹貴妃,一向深得寵愛,養尊處優,於保養功夫上也十分盡心,四十多歲的人,望之才如三十許人。如今太後因著心境哀傷,為著先帝過身傷心得數日水米未進,整個人頓時枯槁了許多。仿佛那紅顏盛時,一朝就花葉零丁了。
琅見太後進殿,忙領著眾人行禮如儀。太後微微頷首,“行了。都是為先帝盡心盡孝的時候,也不必那麽多規矩了。”
琅忙應了“是”,起身攙住太後。青櫻一向與琅餃牘覲見最多,便也踏出了一步想去扶住太後。哪知晞月往她手肘一撞,一步上前扶住了太後另一隻手,婉聲道:“太後連日來疲倦了,未免哀思傷身,也應當注意鳳體。”
太後微微頷首,拍一拍晞月手背,“你有心了。”
待得太後走近了,青櫻才敢抬頭看她。從前入宮相見,太後尚且是得寵的貴妃,雖有年輕的寧嬪與謙嬪後來居上,到底也陪伴先帝多年的可心人,總是脂光水膩的精致妝容,不見絲毫懈怠。如今細細打量去,到底歲月無情,伴著憂傷無聲無息地爬過她的皮膚,在她眉梢眼角碾上了細細的痕跡。太後脂粉輕薄的容顏憔悴暗淡,仿佛再好的絲緞,經久了時光,亦染上了輕黃的歲月痕跡,不複光潔平滑,隻剩下脆薄易碎的小心。
因著先帝去世,太後的裝扮也素淡了許多。服喪的白袍底下露著銀底緞子繡白色竹葉的素服,最清淡哀戚的顏色,袖口落著精致綿密的玄色並深青二色絲線撚了銀線錯絲繡的纏枝佛手花。散綴於發髻上的玉鈿色澤光華,越發襯得一把青絲裏藏不住的白發如刺眼的蓬草,一絲絲紮著人的眼睛。
青櫻心下惻然,隨著太後與琅焦蛟諏榍埃淒淒然哀哭不已。
哭靈的日子雖然乏倦,但真當自己是樹在靈前的一枝燭台,或是被金絲細繩紮進了餓素白帷幔,時光倒也過得快了許多。
到了午膳時分,因著綠筠誕育三阿哥永璋未久,太後特意準了她回去照看。綠筠感激萬分,立刻去了。便由著琅健晞月和青櫻到偏殿侍奉太後用午膳。
太後的午膳本是要回壽康宮中用的。本朝的規矩,新帝不能與先帝嬪妃同居東西六宮。所以先帝過世,匆忙將六宮中一眾遺妃都挪去了壽康宮中安置。太後也暫居在壽康宮正殿,並未搬去本應由太後獨居的慈寧宮中。而這一日,本是為先帝舉哀的最後一日,太後不願車輦勞動,情願多些時候為先帝盡哀,便囑咐了禦膳房將午膳挪在了偏殿。
琅獎敬蛩闋懦米胖形纈蒙湃タ純炊阿哥永璉,但太後在此,本著孝道,她也盡心侍奉,一絲不錯。一時間膳食上來,琅教矸梗瑫勗虜疾耍青櫻舀湯,伺候得人雖多,但一絲咳嗽聲也不聞,靜得如無人一般。
太後見琅椒侍在側,不覺問:“二阿哥和三公主都還年幼,怎麽你不回宮照拂,還要留在這裏伺候哀家?”
琅蕉巳灰恍Γ“太後有所不知,臣妾為了能盡心照拂好後宮諸事,按著祖宗規矩,已經將二阿哥送去阿哥所由嬤嬤照拂了。”
太後微微一驚,似是頗為意外,“怎麽?你不自己先照拂他兩天,也不怕他住不慣阿哥所?”
琅矯寄刻窬玻仿佛安然承受,“本朝的家法,一旦生下阿哥公主,若有旨意,低位的嬪妃所出交給高位的嬪妃撫養;若無旨意,則一律交由阿哥所的嬤嬤們照管,以免母子過於情深,既不能安心伺候皇上,也誤了再誕育皇嗣的機會。臣妾不敢不以身作則,所以二阿哥和大阿哥都送去了。”
太後凝神片刻,緩聲道:“那是難為你了。如此說來,蘇氏的三阿哥也不宜留在身邊教養了。福珈,吩咐下去,命格格蘇氏盡快將三阿哥挪去阿哥所,也好讓她專心伺候皇帝。”
福姑姑答應了一聲,吩咐下去,又轉回太後身邊伺候。
太後用膳的規矩,一向是先飲一碗湯。青櫻見桌上用一道火腿鮮筍湯,雪白筍片配著鮮紅火腿,湯汁金燦,引得人頗有胃口,便用盛了如意頭銀勺舀了一勺在碗中,又夾了筍片遞到太後身前放下。
太後喝了一口,微微頷首,“論到湯飲,沒有比上好的金華火腿配了筍片更吊鮮味的了。隻是這湯鮮是鮮,筍片也做得嫩。隻是鮮味都在前頭了,後頭的菜再好,總也覺得食之無味了。”
伺候太後的福姑姑是經年的老嬤嬤了,忙笑道:“太後一向是喜歡這個湯的。但連日來為先帝哀思傷神,本就茶飯無味。如今鮮味一過嘴,後麵怕更吃不下了。”
青櫻嚇了一跳,忙跪下道:“臣妾隻惦記著太後素日喜歡,竟未察覺太後當下的胃口,實在是臣妾的過失了。”
晞月看青櫻如此,忍不住冷笑一聲,隻作壁上觀。
琅揭嗟潰骸肮饈翹酪舶樟恕K衿雖鮮嫩,但多食傷胃,於太後是不相宜的。”
太後擺擺手,倦怠道:“算了。你也是一分孝心,是哀家自己沒胃口罷了。”太後瞟一眼桌上的膳食,懶懶道:“叫人撤下去吧。哀家看了也沒胃口。”
晞月無聲冷笑,徐徐道:“妹妹好一分孝心,太後這些日子飲食清減,好容易用些午膳,才喝一口湯就被妹妹敗了胃口。今日下午還有好幾個時辰的哀儀,妹妹是打算讓太後餓著身子熬在那兒麽?”
青櫻咬了咬唇,忙跪下磕了頭道:“還請太後恕罪,臣妾一時有失,不想連累了太後鳳體。太後要責罰臣妾都無怨無悔,但請太後保養身體,多進一些吧。”
太後神思懶懶,並不欲進食。琅郊狀,忙舀了一碗熬得極稠的粥來,拿銀匙舀了輕輕吹著,遞到太後手中,“太後再不想用膳,也請為了先帝著想,進一碗粥吧。”
太後揚眸看了一眼,又懶懶閉上眼睛,厭道:“哀家沒有胃口。”
福姑姑微微蹙眉,輕聲道:“主子娘娘,太後這幾日胃口不好,頂多進一些熬得極薄的粥水,這麽厚稠的粥,太後實在是沒胃口吃。”
琅講⒉黃餒,笑吟吟道:“這種熬粥的米是禦田裏新進的,粒粒飽滿,晶瑩剔透,吃上去口感微甜,柔軟卻有嚼勁,最適合熬得稠稠的,卻入口即化。皇上這幾日傷心先帝駕崩,又忙著前朝的事情,也是沒有胃口。兒臣囑咐了禦膳房做這樣的粥,皇上倒能吃幾口。”
太後這才點點頭,“你是皇帝的結發妻子,是該多多關心皇帝,免他操勞。”她頓一頓,“罷了,皇帝都在努力加餐飯,哀家再傷心,也得用一點了。就嚐嚐吧。”
琅較膊蛔越,看太後吃了兩口,倒還落胃,便也放心些。晞月殷勤布菜,盡揀些清淡小菜,倒也看著太後將小半碗粥都喝了。
琅椒講怕讀思杆啃σ猓柔聲道:“青櫻妹妹的湯是鮮,配著淡粥小菜也能入口了,若是後麵的菜還是濃鮮,那才真傷了胃口呢。”
太後回味片刻,“你們有心了。隻是哀家喝著,這粥裏有股淡淡的薑味,吃下去倒是暖胃,稍稍舒服些。”
琅揭飭現外,實在不知,忙看了身後侍候的禦膳房太監一眼,便問:“是什麽緣故?”
太監打了個千兒,躬身答道:“娘娘的囑咐是用禦田新進的米做粥,但皇上從前兒夜裏便有些胃寒。青櫻小主知道了,特意吩咐奴才們加了少許嫩薑在粥裏,可以溫胃暖氣。皇上用了一直覺得不錯,所以今兒給太後進的粥也是如法炮製。”
太後輕歎一聲,見青櫻還是跪著,便道:“我的兒!這才是用心用足了。”她看了青櫻一眼,吩咐道:“在外頭跪著,在哀家這裏也跪著,也不怕傷了膝蓋皇帝心疼,起來吧。”
青櫻這才敢謝恩起身。太後扶了扶鬢邊的銀累絲珍珠鳳釵,道:“哀家還想喝點湯,你選一碗給哀家吧。”
青櫻不敢再輕舉妄動,仔細斟酌了,才選了一碗“紫參雪雞湯”舀了給太後。太後才看了一眼,眼圈便有些紅了,“怎麽選了這個湯?”
青櫻謹慎道:“紫參提氣,雪雞補身,適宜太後鳳體。而且先帝在時,臣妾侍奉先帝與太後用膳,便聽先帝囑咐過此湯適宜太後飲用。如今請太後再飲,隻當是請太後顧念先帝苦心,善自保養。”
太後凝神片刻,拈過絹子拭淚道:“先帝在時,是最喜歡這道湯的,總說能提神補氣,也常囑咐哀家喝。如今看著,隻是觸景傷情罷了。何況先帝才走,這滿桌的膳食,多半是葷腥,哀家哪裏能入口?罷了吧。”
這幾句話雖不是拒絕用膳,但卻比方才更嚴重,青櫻隻覺得耳後根一陣比一陣燙,燒得頭皮發痛,且禦膳的湯飲,為怕涼了,都是拿紫銅吊子暖在那兒的。青櫻捧著一碗滾燙的湯在手裏,起先還覺得指尖又熱又痛,如蟲咬一般,漸漸失了知覺,捧著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十分尷尬。
晞月見機,忙殷勤夾了一筷子龍須菜在太後碗裏,“這龍須菜還算清口,太後嚐一嚐,也是吃點素食,略盡對先帝的心吧。”
太後勉強吃了一口,拉過琅接霑勗碌氖痔鏡潰骸鞍Ъ乙彩強叢諛忝塹男陌樟恕F涫狄灰一食,能有多大的講究?無非是審時度勢,別自作聰明罷了!”她瞟了青櫻一眼,“好了,還端著那湯做什麽?譬如那粥,皇帝適合添些薑,哀家卻未必適合。用心是好,但別總拿著對旁人那一套來對如今的人,明白了麽?”
青櫻本不知自己錯在何處,但聽得這句話,才知了原因所在,直如五雷轟頂一般,軟軟跪下了。
琅見太後進殿,忙領著眾人行禮如儀。太後微微頷首,“行了。都是為先帝盡心盡孝的時候,也不必那麽多規矩了。”
琅忙應了“是”,起身攙住太後。青櫻一向與琅餃牘覲見最多,便也踏出了一步想去扶住太後。哪知晞月往她手肘一撞,一步上前扶住了太後另一隻手,婉聲道:“太後連日來疲倦了,未免哀思傷身,也應當注意鳳體。”
太後微微頷首,拍一拍晞月手背,“你有心了。”
待得太後走近了,青櫻才敢抬頭看她。從前入宮相見,太後尚且是得寵的貴妃,雖有年輕的寧嬪與謙嬪後來居上,到底也陪伴先帝多年的可心人,總是脂光水膩的精致妝容,不見絲毫懈怠。如今細細打量去,到底歲月無情,伴著憂傷無聲無息地爬過她的皮膚,在她眉梢眼角碾上了細細的痕跡。太後脂粉輕薄的容顏憔悴暗淡,仿佛再好的絲緞,經久了時光,亦染上了輕黃的歲月痕跡,不複光潔平滑,隻剩下脆薄易碎的小心。
因著先帝去世,太後的裝扮也素淡了許多。服喪的白袍底下露著銀底緞子繡白色竹葉的素服,最清淡哀戚的顏色,袖口落著精致綿密的玄色並深青二色絲線撚了銀線錯絲繡的纏枝佛手花。散綴於發髻上的玉鈿色澤光華,越發襯得一把青絲裏藏不住的白發如刺眼的蓬草,一絲絲紮著人的眼睛。
青櫻心下惻然,隨著太後與琅焦蛟諏榍埃淒淒然哀哭不已。
哭靈的日子雖然乏倦,但真當自己是樹在靈前的一枝燭台,或是被金絲細繩紮進了餓素白帷幔,時光倒也過得快了許多。
到了午膳時分,因著綠筠誕育三阿哥永璋未久,太後特意準了她回去照看。綠筠感激萬分,立刻去了。便由著琅健晞月和青櫻到偏殿侍奉太後用午膳。
太後的午膳本是要回壽康宮中用的。本朝的規矩,新帝不能與先帝嬪妃同居東西六宮。所以先帝過世,匆忙將六宮中一眾遺妃都挪去了壽康宮中安置。太後也暫居在壽康宮正殿,並未搬去本應由太後獨居的慈寧宮中。而這一日,本是為先帝舉哀的最後一日,太後不願車輦勞動,情願多些時候為先帝盡哀,便囑咐了禦膳房將午膳挪在了偏殿。
琅獎敬蛩闋懦米胖形纈蒙湃タ純炊阿哥永璉,但太後在此,本著孝道,她也盡心侍奉,一絲不錯。一時間膳食上來,琅教矸梗瑫勗虜疾耍青櫻舀湯,伺候得人雖多,但一絲咳嗽聲也不聞,靜得如無人一般。
太後見琅椒侍在側,不覺問:“二阿哥和三公主都還年幼,怎麽你不回宮照拂,還要留在這裏伺候哀家?”
琅蕉巳灰恍Γ“太後有所不知,臣妾為了能盡心照拂好後宮諸事,按著祖宗規矩,已經將二阿哥送去阿哥所由嬤嬤照拂了。”
太後微微一驚,似是頗為意外,“怎麽?你不自己先照拂他兩天,也不怕他住不慣阿哥所?”
琅矯寄刻窬玻仿佛安然承受,“本朝的家法,一旦生下阿哥公主,若有旨意,低位的嬪妃所出交給高位的嬪妃撫養;若無旨意,則一律交由阿哥所的嬤嬤們照管,以免母子過於情深,既不能安心伺候皇上,也誤了再誕育皇嗣的機會。臣妾不敢不以身作則,所以二阿哥和大阿哥都送去了。”
太後凝神片刻,緩聲道:“那是難為你了。如此說來,蘇氏的三阿哥也不宜留在身邊教養了。福珈,吩咐下去,命格格蘇氏盡快將三阿哥挪去阿哥所,也好讓她專心伺候皇帝。”
福姑姑答應了一聲,吩咐下去,又轉回太後身邊伺候。
太後用膳的規矩,一向是先飲一碗湯。青櫻見桌上用一道火腿鮮筍湯,雪白筍片配著鮮紅火腿,湯汁金燦,引得人頗有胃口,便用盛了如意頭銀勺舀了一勺在碗中,又夾了筍片遞到太後身前放下。
太後喝了一口,微微頷首,“論到湯飲,沒有比上好的金華火腿配了筍片更吊鮮味的了。隻是這湯鮮是鮮,筍片也做得嫩。隻是鮮味都在前頭了,後頭的菜再好,總也覺得食之無味了。”
伺候太後的福姑姑是經年的老嬤嬤了,忙笑道:“太後一向是喜歡這個湯的。但連日來為先帝哀思傷神,本就茶飯無味。如今鮮味一過嘴,後麵怕更吃不下了。”
青櫻嚇了一跳,忙跪下道:“臣妾隻惦記著太後素日喜歡,竟未察覺太後當下的胃口,實在是臣妾的過失了。”
晞月看青櫻如此,忍不住冷笑一聲,隻作壁上觀。
琅揭嗟潰骸肮饈翹酪舶樟恕K衿雖鮮嫩,但多食傷胃,於太後是不相宜的。”
太後擺擺手,倦怠道:“算了。你也是一分孝心,是哀家自己沒胃口罷了。”太後瞟一眼桌上的膳食,懶懶道:“叫人撤下去吧。哀家看了也沒胃口。”
晞月無聲冷笑,徐徐道:“妹妹好一分孝心,太後這些日子飲食清減,好容易用些午膳,才喝一口湯就被妹妹敗了胃口。今日下午還有好幾個時辰的哀儀,妹妹是打算讓太後餓著身子熬在那兒麽?”
青櫻咬了咬唇,忙跪下磕了頭道:“還請太後恕罪,臣妾一時有失,不想連累了太後鳳體。太後要責罰臣妾都無怨無悔,但請太後保養身體,多進一些吧。”
太後神思懶懶,並不欲進食。琅郊狀,忙舀了一碗熬得極稠的粥來,拿銀匙舀了輕輕吹著,遞到太後手中,“太後再不想用膳,也請為了先帝著想,進一碗粥吧。”
太後揚眸看了一眼,又懶懶閉上眼睛,厭道:“哀家沒有胃口。”
福姑姑微微蹙眉,輕聲道:“主子娘娘,太後這幾日胃口不好,頂多進一些熬得極薄的粥水,這麽厚稠的粥,太後實在是沒胃口吃。”
琅講⒉黃餒,笑吟吟道:“這種熬粥的米是禦田裏新進的,粒粒飽滿,晶瑩剔透,吃上去口感微甜,柔軟卻有嚼勁,最適合熬得稠稠的,卻入口即化。皇上這幾日傷心先帝駕崩,又忙著前朝的事情,也是沒有胃口。兒臣囑咐了禦膳房做這樣的粥,皇上倒能吃幾口。”
太後這才點點頭,“你是皇帝的結發妻子,是該多多關心皇帝,免他操勞。”她頓一頓,“罷了,皇帝都在努力加餐飯,哀家再傷心,也得用一點了。就嚐嚐吧。”
琅較膊蛔越,看太後吃了兩口,倒還落胃,便也放心些。晞月殷勤布菜,盡揀些清淡小菜,倒也看著太後將小半碗粥都喝了。
琅椒講怕讀思杆啃σ猓柔聲道:“青櫻妹妹的湯是鮮,配著淡粥小菜也能入口了,若是後麵的菜還是濃鮮,那才真傷了胃口呢。”
太後回味片刻,“你們有心了。隻是哀家喝著,這粥裏有股淡淡的薑味,吃下去倒是暖胃,稍稍舒服些。”
琅揭飭現外,實在不知,忙看了身後侍候的禦膳房太監一眼,便問:“是什麽緣故?”
太監打了個千兒,躬身答道:“娘娘的囑咐是用禦田新進的米做粥,但皇上從前兒夜裏便有些胃寒。青櫻小主知道了,特意吩咐奴才們加了少許嫩薑在粥裏,可以溫胃暖氣。皇上用了一直覺得不錯,所以今兒給太後進的粥也是如法炮製。”
太後輕歎一聲,見青櫻還是跪著,便道:“我的兒!這才是用心用足了。”她看了青櫻一眼,吩咐道:“在外頭跪著,在哀家這裏也跪著,也不怕傷了膝蓋皇帝心疼,起來吧。”
青櫻這才敢謝恩起身。太後扶了扶鬢邊的銀累絲珍珠鳳釵,道:“哀家還想喝點湯,你選一碗給哀家吧。”
青櫻不敢再輕舉妄動,仔細斟酌了,才選了一碗“紫參雪雞湯”舀了給太後。太後才看了一眼,眼圈便有些紅了,“怎麽選了這個湯?”
青櫻謹慎道:“紫參提氣,雪雞補身,適宜太後鳳體。而且先帝在時,臣妾侍奉先帝與太後用膳,便聽先帝囑咐過此湯適宜太後飲用。如今請太後再飲,隻當是請太後顧念先帝苦心,善自保養。”
太後凝神片刻,拈過絹子拭淚道:“先帝在時,是最喜歡這道湯的,總說能提神補氣,也常囑咐哀家喝。如今看著,隻是觸景傷情罷了。何況先帝才走,這滿桌的膳食,多半是葷腥,哀家哪裏能入口?罷了吧。”
這幾句話雖不是拒絕用膳,但卻比方才更嚴重,青櫻隻覺得耳後根一陣比一陣燙,燒得頭皮發痛,且禦膳的湯飲,為怕涼了,都是拿紫銅吊子暖在那兒的。青櫻捧著一碗滾燙的湯在手裏,起先還覺得指尖又熱又痛,如蟲咬一般,漸漸失了知覺,捧著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十分尷尬。
晞月見機,忙殷勤夾了一筷子龍須菜在太後碗裏,“這龍須菜還算清口,太後嚐一嚐,也是吃點素食,略盡對先帝的心吧。”
太後勉強吃了一口,拉過琅接霑勗碌氖痔鏡潰骸鞍Ъ乙彩強叢諛忝塹男陌樟恕F涫狄灰一食,能有多大的講究?無非是審時度勢,別自作聰明罷了!”她瞟了青櫻一眼,“好了,還端著那湯做什麽?譬如那粥,皇帝適合添些薑,哀家卻未必適合。用心是好,但別總拿著對旁人那一套來對如今的人,明白了麽?”
青櫻本不知自己錯在何處,但聽得這句話,才知了原因所在,直如五雷轟頂一般,軟軟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