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坡上的劉備在看見那些泰山軍走了後,內心也舒緩了一口氣。


    因為,他真的隻是在故布疑陣,那所謂的李傕之軍壓根就沒一起過來。


    其實昨日他帶著五百臨汾兵在宿營的時候,自北麵奔流而下之軍其實就是李傕的軍隊。


    按道理,那時候的李傕應該把守在雀鼠道上的,但正因為當時作為糧台的永安被燒,李傕急忙帶著所部南下,意圖打通後方的補給線。


    而在那處驛站遇到劉備後,劉備也將對時局的判斷講給李傕,邀他隨同自己一起北上。


    但李傕卻拒絕了,甚至連解釋都沒有一句就帶著部下們繼續向南了。


    劉備搖了搖頭,感歎了一句涼州軍係的團結。


    之後他就帶著五百臨汾兵一路向北,終於進入到了雀鼠道。在行至現在這處地方,劉備考察了地形後,決定在這裏挖造塹壕,以接應可能出現的潰軍。


    最後,甘寧他們從北麵蜿蜒的河穀道下來了,後麵追著的正是泰山軍。


    靠著故布疑陣,劉備迷惑了徐晃,但也知道這一段溝壑並不能堅持多久。所以在詢問過甘寧,知道後方還成建製的軍團已經微乎其微了,才帶著六千多益州子弟撤了下來。


    劉備準備帶著他們先行撤往臨汾,然後和那裏的王昌一道轉移到玉壁。


    戎馬倥傯,劉備有很強的直覺,認為那裏必將爆發一場決定天下走勢的大戰。


    大軍南向,人群中的劉備回首向北,望著那不可見的敵人,暗暗:


    “這還隻是開始,因為我劉備來了。”


    ……


    如果說甘寧等四營益州兵是有驚無險,終脫困境的話,那太原城內的丁原、裴曄等人就是真的如坐針氈。


    他們對於眼前的局勢還是非常了解的。


    先是關西軍頓兵介休度索原,後是泰山軍分兵去襲擾,這幾日看著城外大軍攻勢減弱,更是清楚必然又有大兵支援過去了。


    所以丁原、裴曄二人不斷從城內招募敢死縋城前往度索原,以刺探軍情。


    如今的太原早就被泰山軍圍的水泄不通,所以這些出城的哨探風險可想而知。其中大部分的哨探都被泰山軍的遊弋捕拿或殺死,隻有少部分哨探運氣好,從陣線的縫隙處突了出去。


    能從泰山軍包圍線穿插出去的哨探本就是那種機靈有腦的,所以這些人在到了度索原附近自然是不敢再繼續向前的。


    於是這些人隻能從附近的一些鄉裏人打探。


    這些人此前剛遭受過關西兵的劫掠,最後是泰山軍出現拯救了他們,還為他們重新安置了家園。


    所以可想而知,那些太原哨探從這些鄉裏人這裏能獲得什麽樣的情報。


    他們都說,泰山軍打贏了,而且繳獲了很多俘虜。


    大部分的哨探在探得這樣的消息後,如喪考妣,然後渾渾噩噩的回到太原了。


    但有一人不同,他沒有管那些黔首,而是找到這裏的鄉老,並從中他們的口中得知了一條截然不同的消息。


    隻見那鄉老鄙薄不屑道:


    “什麽打了勝仗,那泰山軍在度索原大敗啊,你是不知道有多慘。我聽說本來打得的確不錯,但後麵不知道是死了哪個大人物,軍隊一下子就崩了,現在剩下的就被困在那裏。”


    “還有你問我為什麽說的和外頭那些人不一樣?那些人和我是能比的?我是什麽人?是這裏的三老,他們都是一群地裏刨食的,人雲亦雲,烏合之眾。再說了,那些泰山軍慣是會收買人心,那些人實際上早就心向泰山軍了。”


    “你信他們,不信我?”


    最後,那哨探給了這鄉老一枚馬蹄金,然後靜靜的退了出去。


    隨後,他按耐住激動,馬不停蹄的奔回太原,遠遠甩開了後麵的袍澤,來到了太原西麵的西山。


    在這裏撂下了馬,換上了樵采的衣服,帶著一批薪柴,扮做樵夫就往山下的泰山軍大營奔去。


    在那裏,有一處巨大的軍市,泰山軍在那裏用錢糧和附近的山寮民戶們做起了買賣。


    所以此人扮作樵夫絲毫不紮眼。


    再然後,此人就開始蟄伏,等待入夜的機會。


    果然,隨著後麵的哨探陸續奔回,泰山軍的注意力都被這些人吸引走,於是此人趁著天黑,抓住機會,搶了一匹戰馬,飛也似的奔向太原。


    這人剛到城下,上方就甩下了一個竹筐,毫不費力的就將此人拉上了城頭。


    但意外的是,獲得重要情報的此人,竟然並沒有直接去往刺史府,而是在城頭上幾個軍吏的掩護下,悄悄進入了王氏的宅邸。


    等此人再換上衣裳,出現在最中間的密室時,王允和他的兄長王宏正守在那裏。


    那人連忙下拜,口呼:


    “大人,我得了準確消息,王師在度索原大勝,如今正將泰山軍包圍在那裏。”


    那王允本還在端坐,突然聽到這個消息,整個人都站了起來,頗不敢相信:


    “淩兒可說的是真的?要知道城內已經傳遍了,說……”


    原來這哨探竟然是王淩。


    當時城內招募敢死的哨探的時候,王淩不顧家族反對,毅然決然參與其中。這倒不是王淩有多麽大義,實在是因為此時的王氏處境頗為不妙。


    如果說王允攜漢室節度持節陽曲是王氏權勢的頂峰的話,那王允拋棄陽曲之軍,單車逃回太原,就是王氏威望的低穀。


    再加上一些從陽曲之戰逃下來的吏士將此戰添油加醋的說給丁原後,丁原已然將王允當成了仇雌,視為背刺自己的奸人。


    要不是這王允在太原豪勢中還有點威望,要不是丁原還顧忌王允的漢家節度,就以王允奪郭琳之軍,害他肱骨戰死這一條,他也得殺了這王允。


    此時太原城內,丁原的實力依舊是最強,被這個人盯上,王氏可以說是如芒在刺。


    也正是這種情況,王淩主動請纓參加了這一次活動,其實不僅是他,太原城內的一些其他豪勢子弟也加入了這次行動。


    說到底,這些精英子弟們非常清楚,不說覆巢之下無完卵,就說能出城先得到情報這一條,就已經夠他們去搏一搏了。


    王淩很清楚,家族中適合幹這個的就是自己了。王允的幾個兒子都在長安,在太原的就是他父親宏這一係,而他兄長守正,那就隻能自己出奇了。


    雖然過程是危險的,但想到自己帶來的重要情報,王淩嘴角含笑,甚至主動打斷了叔父王允的話:


    “說什麽?說關西兵敗了?這些不過都是那些泰山軍的計策罷了。”


    說完,王淩就將自己遇到的全部告訴了叔父和父親。


    王允一開始還在聽,等聽著聽著就左右踱步,最後等王淩全部說完,他終於忍不住,再次確定:


    “你確定自己回來的時候沒有被人看到過嗎?你獲得的這條消息也沒有其他人知道?”


    王淩其實也不確定,畢竟有沒有其他人也如他一樣問鄉老一類的人物,他也把握不住,但這個時候他知道他隻能點頭。


    於是,王允用力捏拳,整個人都洋溢著微笑。


    但這個時候,他的兄長,也就是王淩的父親王宏猶疑問道:


    “所以實際上你們壓根就沒進入到戰場?隻是在外圍找了一圈當地的民戶?”


    這次沒等王淩自己主動說,王允自己就替他解釋了:


    “這個才是對的。要是他們去了戰場,沒準這點信息都送不回來。”


    但王宏並沒有被說服,而是反問了一句,問自己兒子:


    “淩兒,你都沒有自己去求證過就去相信一個鄉老之言?你可要想好了,這事不僅事關宗族興衰,還關乎這太原一城百姓的生死,你確定真的要信那鄉老?”


    被自己父親質疑,王淩挺著胸膛道:


    “父親,兒確定。實際上兒自己也去求證後,雖然不能深入到度索原戰場內部,但兒確實看到了不少泰山軍的傷員,一些屬於泰山軍的輜車和裝備也撒在林子內,這些都能證明泰山軍的確遭遇了一場大敗。”


    王宏撚著胡須,還在猶豫不決,他看到王允看向自己,歎道:


    “子師,我知道你想如何做,但這事我不能支持你。這裏麵的風險委實過大,要是這一切都是泰山軍的計策呢?”


    見兄長還是那麽優柔寡斷,王允想大聲說,但還是努力控製住情緒,他冷靜道:


    “兄長,你且聽我說,按我此策來行,縱然是泰山軍耍手段,我們也不是最吃虧的。”


    說完,王允留下了王淩,然後和他們父子二人說了自己的想法。


    最終,王宏歎了一口氣,不再多言。


    ……


    王允、王宏兄弟兩個再一次被刺史幕府所召,到幕下商討軍情。


    兩人一反常態,換掉了過往的博帶寬袖,選擇了一套戎服。等二人入了棘門,看見整個太原有名有姓的豪勢都來了,而無一例外,所有人都愁雲慘淡,也不入幕,就在外麵竊竊私語。


    王氏兄弟兩人對視一眼,麵無表情,率先入幕。


    當兩人進來後,丁原已經坐在上首了,往日精心打扮的妝發這會也疏於打理,一抹銀白的碎發撇在耳邊,顯得那麽無助滄桑。


    在丁原的邊上,是太原太守裴曄,他的狀態和丁原比起來倒好上不少,可能其人內心已經做好了與城俱碎的打算了吧。


    當看見王允兄弟二人進來後,丁原的眼神空洞發呆,還是裴曄主動招呼著王允二人入座。


    王允作為天子謁者,有專門的席子,就放在和丁原相對的同階。


    王允坐在那後,王宏則坐在了左邊下首的位置。


    而很快,有了王氏兄弟的表率,棘門外逡巡的其他豪族也紛紛入內,不過雖然進來了,卻不發一聲,場麵非常凝滯。


    這時候,裴曄偷偷碰了一下丁原,後者才知覺過來。


    丁原環視了一下眾人,慘笑道:


    “看來各位也都知道了,果然我這幕府啊,也和篩子差不多。行,既然你們都知道王師大敗的消息了,那就說說怎麽辦吧。”


    丁原話落,在場的豪族內心怒罵:


    “好你個丁原老賊,問我們怎麽辦?難道從頭到尾不都是你丁原如何就如何嗎?你要錢,咱們就給錢。你要忍,咱們就出人。但其他的呢?戰守和之策,有一條是和他們通過氣的嗎?現在好了,事情砸了,反倒想起了他們。怎麽,合著你還想要我們喊投降,然後你拚死不同意,一副要做大漢孤臣的姿態,然後被新主賞識?就是罵名我們來擔,榮華富貴你享?做人不能這麽無恥啊!”


    於是,在場的豪族有一個算一個都在裝死。


    其實這些人想的沒錯,此時的丁原心裏真有這個意思。


    他對外麵的泰山軍,或者說是那個張王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因為他現在的處境和當年死守襄國的沮授非常像。


    戰後的沮授不僅沒有被處死,還在泰山軍係統一路扶搖直上。


    丁原是官場人,他知道沮授的成功經驗就是兩點,一個就是他忠心,一個就是他是河北士。


    忠心是任何上位者都喜歡的品質,而沮授是河北士這一條又符合了那張王用河北人治河北的方略,所以沮授就是憑借這兩條才走出了一條死局。


    而丁原自覺也是如此。


    自得知關西軍大敗後,丁原就明白並州是完了。而泰山軍想要治理並州,不用並州人是不行的。所以可見的是,一批並州士很快就會有上升之階。


    而他丁原自覺地在並州的地位肯定是高於沮授在冀州的地位的,所以他占了一條。


    但另外一個忠心,那就需要下麵的這些太原豪勢們配合了。但看現在這局麵,這些人怕是不願意給咱丁原這個體麵呀。


    而就在丁原準備來點手段的時候,突然見到下麵的王宏突然站了起來,慷慨道:


    “明公在上,我太原如今之局麵是真的不能守了嗎?那關西軍即便不有此大敗,不也是逡巡在介休,何曾有想過來解太原之圍?如此,我太原實際有援軍和無援軍實際上並無區別,但為何我觀諸君皆如喪考妣?”


    王宏這話有點踩同輩們了,有些人就想反駁。


    但王宏卻不給機會,直接自答:


    “原因我自然知道,不就是因那‘絕望’二字。但我王宏卻不信,我覺得隻要萬眾一心,這太原就牢不可破。”


    最後,他直接向丁原請命:


    “諸君必以我為大言,那我就請命帶著我王氏一門眾,傾盡所有闔門出城,與敵死戰。如天屬我輩,此戰必大破敵軍。如不然,以我王氏一門鮮血,也能喚醒太原百姓,死守我漢家土。”


    最後,王宏重重吐出四個字:


    “苟利漢室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


    其聲如金鐵,其誌如崖岸。


    太原祁縣王氏,真可謂我漢家真義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犁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請叫我陳總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請叫我陳總長並收藏犁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