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於地的偉力落於他們身上的同時,源自於地的壓力,亦是落到了他們的身上。


    正所謂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主,受國之不詳,是為下主。


    統禦人間的王朝如此,統禦地的庭,又豈能有所例外?


    五方帝君,是支撐新庭的核心,是新庭的支柱。


    那同樣的,這地之間,一切的謾罵,一切的怨恨,一切的不詳,自然也該由他們來背負。


    背得起,便是帝君,背不起,便隻能在封神榜的庇護之下,苟延殘喘。


    這無比恐怖的壓力之下,便是以林九的身軀強度,都有一種要搖搖欲墜,自己的肉身法體,下一個刹那便要崩潰的感覺。


    那是自開辟地一來,地之間所積攢起來的,一切不曾被化解的不滿,不敢,憤怒,以及怨恨,


    是地之間所有生靈的理想,欲望,以及奢望。


    亦是整個地要繼續永存下去的回響。


    無數的壓力,無數的聲音,無數的哀嚎,無數的咒罵。


    嘰嘰喳喳的在林九的腦海當中炸成一片。


    這是他從未體會過的經曆。


    先前的時候,他執掌妖族,亦曾背負源自於妖族的壓力——但妖族的訴求,其實非常簡單。


    就隻是要傳承下去,要活下去而已。


    但而今,他所背負的,卻是五分之一的地。


    是整個洪荒地當中,五分之一的生靈,五分之一的地元氣,五分之一的山河大地本身。


    這其間的對比之大,可想而知。


    而要背負這些東西,所需要的,除了強健的體魄,強橫的實力之外,還需要無限的心胸和氣魄。


    ——不僅是帝,神隻,亦是如此。


    而封神榜的這個體係的誕生,便是因為地之間絕大多數的生靈,都沒有這樣的心胸與氣魄。


    故此,需要封神榜來將各處的神隻從上到下,從大到的梳理成一個完整的體係,以這個體係來共同承擔源自於地的壓力,來分散源自於地的壓力。


    從本質意義上講,封神榜的存在,其歸根結底,便是帝不能勝任其職責,沒有萬物我自一身負之的氣魄,故此需要封神榜上諸多神隻作為輔助,作為製約。


    東,北,西,中,四方庭的神隻,逐一出現,有條不紊的執掌了自己的職責,有條不紊的分擔了源自於四方的壓力。


    獨獨林九這邊的南方庭,因為尚未完成封神的緣故,那龐大無比的壓力,便是盡數落於林九一身,讓林九連抬個手,出個聲,都是艱難無比。


    而此時,伯邑考和帝釋的目光,都是落到了林九的身上,麵帶哂然,如同是看笑話一般。


    而林九,則是沉默不語的,細細的體會這源自於整個地的壓力,任由這龐大無比的壓力,在他的血肉之間滾動。


    道果絕顛和太乙道君,這兩個層次之間,橫著一道封鎖一切的門扉。


    唯有跨國這道門扉,修行者方能成就太乙——在林九的感知當中,隨著那源自於地壓力的不同碾壓,這一道門扉,亦是不停的顫抖。


    完成封神,即成太乙,這是林九一開始就有的預福


    而此時,這承擔地壓力的過程,背負著源自於地的壓力而敕封神隻的過程,便是他成就太乙所必須要經曆的一個步驟。


    源自於伯邑考和帝釋的哂笑目光,林九自然是能感覺得到的。


    但那又如何呢?


    他們以為是看了林九的笑話,但實際上,隻有林九才知曉,他們到底錯過了怎樣的機緣。


    而在庭之外,雲霄娘娘和玄都法師,他們的眉頭已經皺了起來。


    感受著林九身上氣機的變化,他們便已經察覺到了什麽。


    錯了。


    這一瞬間,荊棘嶺上的太乙道君們,都清清楚楚的意識到了一件事。


    封神的過程,錯了!


    不應該是先分封神隻,再鑄就庭。


    而應該是倒過來,先鑄就庭,再分封神隻。


    看起來隻是先與後的區別,但實際上,卻是截然不同的權柄。


    前者,是集結一眾神隻們的力量,共同鑄就庭。


    而後者,卻是以一己之力,先支撐庭的局勢,在分封出神隻。


    前者的帝君權柄,是源自於神隻的支持。


    而後者,非但帝君的權柄歸為一體,便是連那些神隻的權柄,都是源自於帝君的敕封。


    新的庭鑄就之後,五方帝君,得地偉力加身,必然能擁有太乙道君的實力——但擁有這個實力,和擁有這個道行,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擁有太乙道君的實力,便隻是在道果層次和太乙道君這個層次之間,再劃分出一個中間層次來,能輕易的鎮壓任何一位道果,但在麵對太乙道君的時候,卻依舊無力——若是失去鱗君的權柄,便也同樣是失去了這一份實力。


    而擁有太乙道君的道行,除了能夠完美駕馭源自於地的偉力之外,自身的實力,亦是同樣的踏入了太乙的這個層次,就算有一失去鱗君的權柄,也對其實力沒有任何的影響。


    “如此,卻是我誤了師弟。”雲霄娘娘搖著頭。


    “看來,等封神結束,得親自上門向師弟致歉才是。”玄都法師亦是不勝唏噓。


    他們都是聖人親傳,封神殺劫過後,無論是誰對於那一場封神殺劫,都是些許的忌諱,對於封神之事,也不怎麽在意,以至於他們都忽略了兩次封神之間的區別,於是便耽擱了紂王和東華兩人成就太乙的機緣。


    而在這些太乙道君們明了了這封神機緣的時候,庭當中的紂王,東華等人,亦是對此有所察覺。


    當他們將自己的目光落到選玄都法師等人身上,看著玄都法師他們向自己點頭,以示自己猜測無誤的時候,他們的心中,便都是忍不住一沉。


    那可是太乙啊!


    “時也,勢也。”片刻,呂東華和紂王,都是搖著頭苦笑起來。“我等早該想到的,肉身封神者,有成就太乙之機緣,那麽能駕馭他們的庭帝君,不更應該成就太乙嗎?”


    兩人,一個是人王,一個是太清門下,自然都有心胸氣度,太乙機緣雖重,但錯過了,也就是錯過了,再追究後悔,也毫無意義。


    不過另外的伯邑考和帝釋,他們的臉色,就顯得異常的難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撿到一本西遊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一百零一個小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一百零一個小號並收藏撿到一本西遊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