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動的混沌之間,林九的意識,緩緩複蘇。


    在某種強大無比的力量的影響之下,那混沌,無比的激蕩。


    就如同是汪洋當中卷起來的一重又一重的彌天狂瀾。


    波瀾迭起之間,又有一個又一個的天地,在那混沌當中生滅。


    一瞬之間,這混沌的性質,都發生了陰影的變化。


    原本那永恒的死寂當中,陡然間,便是多出了一縷隱隱約約的生機來。


    可這種生機,又給人一種四分五裂,支離破碎的感覺……


    “這絕對不是源自於混沌內部的變動。”一瞬之間,林九便是清晰無比的意識到了這樣一個情況。


    有過開天辟地之經驗的他,對混沌,有著相當的認知。


    混沌,是一種最為終極的死寂——這死寂,不是說其永恒不動,而是指其不會有變化。


    在沒有外力的影響之下,混沌產生的時候,是一種怎樣的狀態,那麽其後續,便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就如此時的這一片混沌。


    林九和釋迦牟尼結束交手的刹那,那餘波,便在這混沌當中散去,化作這混沌當中最後的狀態。


    是以,盡管那餘波已經散去,但這一片混沌,依舊是保持著被那餘波所推動著的那種起伏不定的狀態,推動著林九和釋迦牟尼的身形,在這混沌當中遊蕩。


    可此時,這混沌的狀態,卻是發生了改變。


    而且,這改變混沌狀態的,並非是源自於混沌內部的力量——但凡是混沌當中內部所產生的力量。


    這力量,都會有兩種情況。


    第一,是直接在混沌當中湮滅。


    第二,便是直接在混沌當中,開辟出天地來。


    至於說最後,那天地的狀態,是會被混沌所吞噬,還是在混沌中長存,而看那力量的本質如何。


    而此時,林九所察覺到的情況,卻是整片混沌,都在發生無比無序的變化。


    那從混沌各處地方而來的湧動,甚至是有彼此的衝突。


    能造成這種變化的,隻有一個原因。


    那便是這力量的來源,是來源於混沌之外。


    “混沌,亦有邊界麽?”林九的腦海當中,突然就生出這麽一個疑惑來。


    混沌,是極其特殊的東西。


    每一個天地的外部,都被混沌所籠蓋。


    而天地之間,所有人對混沌的認知,都是:無窮無盡,無邊無際。


    基於這個認知,所有的修行者們,對於混沌和天地,便有了這樣的一個模型。


    混沌無窮無盡,無邊無際,混沌當中,又有無數的天地在混沌當中沉浮不定——便如同是汪洋當中,隨波逐流的浮島一般。


    而基於這個模型,林九卻是陡然間就有了一個疑問。


    此時他所在的這一方混沌,乃是源自於須彌山的一處時空湮滅而來。


    而那須彌山所在的時空,則是立於洪荒天地之間。


    是被洪荒天地所包裹。


    那麽此時,自己所在的這一片混沌,是在洪荒天地之內,還是在洪荒天地之外?


    這一片混沌,又是否有著邊界?


    其和洪荒天地之外的混沌,又是否相連?


    若是混沌無邊無際,那麽兩片混沌,必然相連。


    而如果不相連的話,那麽混沌,就必然有邊界。


    可如果混沌有邊界的話,混沌的邊界,又是怎樣的一種體現?


    混沌和混沌之間,又是一種怎樣的排列?


    是並行?


    還是如同此時一般,一重混沌當中,包裹一重天地,一重天地當中,又包裹一重混沌,如此無限的疊加下去?


    “不可能是一重包裹一重!”片刻,林九便是否定了猜測當中的一個——原因也很簡單。


    洪荒天地,才和衡華天地進行了一場戰爭,亦是吞並了那衡華天地的一切。


    這足以說明,天地和混沌之間的關係,不是一重包裹一重。


    若不然的話,洪荒天地又哪裏需要在尋覓其他的天地來彌補缺失的本源呢?


    直接在內部,炸出一片混沌,隨後在那混沌當中,重開天地,如此一輪接著一輪,那無窮的本源,源源不盡……


    可洪荒天地的大羅至尊們,卻並未如此做。


    那邊說明,天地和天地之間,並非是相互包容的。


    那也即是說,混沌和混沌之間,乃是並行?


    這亦是不可能。


    並行,那就必然會有界限——可現在,這一片混沌,都已經和洪荒天地貫通,毫無界限可言。


    一片混沌當中的天地,通過一重時空,與另一片混沌相勾連……


    思索之間,混沌當中的震動,於是越發的劇烈起來。


    見此,林九也是收斂了自己的思緒,趁著這混沌當中出現了些許生機的時候,將自己的感知,融入那生機之間,在這混沌當中彌漫開來,在這一片混沌當中,尋覓著釋迦牟尼的蹤跡。


    而在混沌的另一端,釋迦牟尼的做法,卻是和林九截然相反。


    他並不曾散開自己的感知,去尋覓林九的蹤跡。


    而是將自己的念頭,融入到了自己身上的每一寸血肉之間——便是他的元神,亦是如此。


    如果有人能察覺到釋迦牟尼的舉動,便能看得出來,釋迦牟尼正在衍化的,乃是巫族的修行之法。


    舍棄一切的變化,化作最為強大的肉身,化作最為強大的本能。


    這便是釋迦牟尼的應對。


    ——無論如何,林九的殺招,要落到他的身上,都得靠近他。


    而隻要本能強大到了極致,那就算是林九先一步察覺到了他的存在,他亦是能在林九出手過後,後發先至,先一步取走林九的性命。


    如果說,在這混沌開始擾動的時候,林九的應對,是主動尋覓起釋迦牟尼的存在,要和釋迦牟尼比一比,誰先找到誰,那麽釋迦牟尼的應對,便是無所謂誰先找到誰,而是比誰出手的速度,更快!


    而在這一方麵,釋迦牟尼,有絕對的信心!


    無論是道門還是佛門,都在肉身的參研上,有著極高的造詣。


    而釋迦牟尼,由道入佛,師承五位聖人至尊,將五位聖人至尊的玄妙,都融會貫通。


    在肉身的修持上,他絕對是天地之間的最強。


    如今,他合佛道之妙,在演化巫族之玄,在肉身的造詣上,更進一步……


    就算林九是妖族出身,作為洪荒異種,肉身天生就無比的強大,但也絕對無法和自己相媲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撿到一本西遊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一百零一個小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一百零一個小號並收藏撿到一本西遊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