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魚石兵站繼續往東,短短一天半的行程就到了駐防的一線。
因為地勢關係,劍川雖然名字聽起來像是險要之地,可實際上卻相反,這裏是沒有什麽險要地形扼守的,隻能在適合大規模行軍的主要路徑上設軍寨和零散工事,同時加強全天候的巡遊,以防蠻族大軍突過去。
這樣做很被動,除了需要和蠻族在他們最擅長的野戰方麵較勁之外還經常會因為顧此失彼而遺漏掉一些相對分散了小股蠻軍。
之前突襲魚石兵站的那七千餘蠻族就是趁著一線本陣和蠻軍大戰的機會饒了遠路並分批次穿過去的。
這種情況是劍川獨有的。因為和劍川連成一線合力成為阻擋蠻族第一陣線的白頭峽和虎柱原都有突出的險要之地可以據守,隻要重兵守住那些尚在靖舊朝手裏的關口,蠻族想要打通過來還是很困難的。
這也是為何劍川頻頻告急而虎柱原和白頭峽卻穩如泰山的原因。蠻族也知道劍川是他們突破封鎖的重點,也是相對最容易的一個點,所以猛攻不停。
身為混編軍的前探左鋒,武凱要比中軍本陣早一些抵達一線的哨卡,並在做修整等待的時候和哨卡的一位校尉聊了幾句。
不過這位校尉是靖東那邊的人,口音很重,即便說的是皇城官話可言語還是聽得武凱直皺眉。而且這校尉帶的都是他的家鄉人,他們自己交流沒問題,武凱就隻能聽個大概了。
這校尉的意思是劍川這邊打得很厲害,幾乎就是天天打。一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戰,就算他們這樣守哨卡的人也經常被偷摸過關的蠻族順手屠個幹淨。還說如今劍川進來的人多,離開的人少。
這話嚴格追究的話有些喪氣話的意思,若是新兵聽了說不定會有畏戰的情緒出來。不過武凱也是老兵油子了,對方那老油條的神態他很熟,也知道這是這名校尉的調侃所以沒有跟對方較真。
“見過能打的大個子沒有?”
“當然見過。那塊頭跟一堵牆一樣,胳膊比我大腿都粗。不過我就見過死的,拖死狗一樣被拖著燒了。”
“象族?”
“嗯,長牙的那種!”
“在哪兒遇到的?”
“軍寨門口呐,拖著回去的。”
長牙象族一直都是武凱心裏的一個重要關注對象。這些體型巨大且力量天生恐怖的家夥在戰場上實在是威脅太大。特別是重裝之後的長牙象族,說是以一當十完全不過分,甚至都說得謙虛。
更何況蠻族以修士煉體為主,長牙象族這種先天肉身超絕的種族自然更是體修中的佼佼者,最起碼修行初期效果遠比別的種族高出四五成。
幾樣東西疊加起來,想要對付就相當困難。因為巨大的體型、體重,帶來的是超強的抗擊打能力。同樣的傷旁人或許就死了,而長牙象族可能包紮一下就行,甚至依舊能保持一定的戰鬥力。
另外,長牙象族的奔跑速度還很快......一旦衝起來......
武凱一直都在琢磨對付長牙象族的事情,一直都沒有頭緒,直到他之前在魚石兵站幫忙打掃的時候意外收到了一名鋪路的輔兵的啟發,不過是不是有用他還得驗證。而且在他從魚石兵站離開的時候領走了數百隻單手鏟。
這邊等到中軍本陣從後麵上來,武凱便卸掉了前探左鋒的臨時差事回到了李參將的營中。然後跟著大軍一起前行,之後在一座巨大的軍寨外麵等待入內。
這次武凱所在的混編軍替換的是一支整編軍,是由靖北軍的軍卒入邊之後開過來的。人數也是兩萬人。
武凱是軍中老人了,輪換修整這種事情也經曆過很多次。一般來說是一線軍卒停駐時間太長或者長時間疲乏,還有就是傷損太大需要輪換。可南麵兵事才起來多久?所以前一個可以排除,剩下的兩個都不是什麽好消息,但這一路走來武凱也算有些心理準備了。
果然,手續核對無誤之後輪換交接。武凱隨著大軍入了軍寨,仔細觀察了那支被他們輪換下來的整編軍,除了有大量傷員外,出寨的人武凱覺得可能不足一萬......
當天,完成輪換之後,接著就是軍帥姚天寧再次召集中高層將官議事。
姚天寧叫人在大帳裏拉開一副放大的劍川區域地形圖,上麵詳細的標注了所有的地形和重要點位。一邊指著地圖一邊朝著大帳裏的所有將官道:“即刻起,這裏丙字四號到丁字七號這一片區域都將是我們的防區。等輜重那邊裝完之後第一批駐防的就得開過去。具體方略我講一下......”
因為姚天寧所指的“丙字四號到丁字七號”那一片區域裏幾乎全是雜亂的亂石灘和小股水域,還伴隨一些低矮的小山丘,地形很複雜,並不屬於“主要防守區域”屬於協同防禦區。
但武凱看到地圖後下意識的咽了一口口水,暗道:這也太大了吧?能守得過來?
防守野地不像守工事,別看混編軍足足兩萬人,可那“丙字四號到丁字七號”橫跨距離足足五十五裏!且在地形複雜難以利用騎兵優勢快速遊弋,一旦出現敵情那怎麽搞?
按照姚天寧的布置,兩萬人還會分成三批次進行輪換,也就是說“丙字四號到丁字七號”這一段防區實際布置兵力隻有一萬兩千餘,除去輜重營,單算作戰人數的話也就一萬不到。
采取的布防方略倒是讓武凱眼前一亮:固定數個點位常駐,然後其餘人手組成遊弋巡邏,橫向移動到下一個常駐點位之後替換常駐的人手,而被替換下來的人重新組成遊弋巡邏去下一個點位,環狀反複。
這倒是能夠給遊弋的人手騰出一些修整的時間,同時也能達到不間斷巡邏遊弋的目的。
可武凱明白一旦真與蠻族碰上,這種布防方略輕易就會被打斷,然後漏人到後方。估計魚石兵站的遭遇就是這麽來的。
姚天寧分了三個輪換,第一批次就是李參將所部,第二批次是姚天寧的本部,最後一個批次是剩下那名參將所部。三批次輪換,第一次是同時上兩個批次的人手,之後再一個一個的換。而同時,第一次上的兩個批次的人手裏有一個批次的人手需要多頂一個輪換。而李參將所部就是這個需要多頂一個輪換的批次。
因為地勢關係,劍川雖然名字聽起來像是險要之地,可實際上卻相反,這裏是沒有什麽險要地形扼守的,隻能在適合大規模行軍的主要路徑上設軍寨和零散工事,同時加強全天候的巡遊,以防蠻族大軍突過去。
這樣做很被動,除了需要和蠻族在他們最擅長的野戰方麵較勁之外還經常會因為顧此失彼而遺漏掉一些相對分散了小股蠻軍。
之前突襲魚石兵站的那七千餘蠻族就是趁著一線本陣和蠻軍大戰的機會饒了遠路並分批次穿過去的。
這種情況是劍川獨有的。因為和劍川連成一線合力成為阻擋蠻族第一陣線的白頭峽和虎柱原都有突出的險要之地可以據守,隻要重兵守住那些尚在靖舊朝手裏的關口,蠻族想要打通過來還是很困難的。
這也是為何劍川頻頻告急而虎柱原和白頭峽卻穩如泰山的原因。蠻族也知道劍川是他們突破封鎖的重點,也是相對最容易的一個點,所以猛攻不停。
身為混編軍的前探左鋒,武凱要比中軍本陣早一些抵達一線的哨卡,並在做修整等待的時候和哨卡的一位校尉聊了幾句。
不過這位校尉是靖東那邊的人,口音很重,即便說的是皇城官話可言語還是聽得武凱直皺眉。而且這校尉帶的都是他的家鄉人,他們自己交流沒問題,武凱就隻能聽個大概了。
這校尉的意思是劍川這邊打得很厲害,幾乎就是天天打。一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戰,就算他們這樣守哨卡的人也經常被偷摸過關的蠻族順手屠個幹淨。還說如今劍川進來的人多,離開的人少。
這話嚴格追究的話有些喪氣話的意思,若是新兵聽了說不定會有畏戰的情緒出來。不過武凱也是老兵油子了,對方那老油條的神態他很熟,也知道這是這名校尉的調侃所以沒有跟對方較真。
“見過能打的大個子沒有?”
“當然見過。那塊頭跟一堵牆一樣,胳膊比我大腿都粗。不過我就見過死的,拖死狗一樣被拖著燒了。”
“象族?”
“嗯,長牙的那種!”
“在哪兒遇到的?”
“軍寨門口呐,拖著回去的。”
長牙象族一直都是武凱心裏的一個重要關注對象。這些體型巨大且力量天生恐怖的家夥在戰場上實在是威脅太大。特別是重裝之後的長牙象族,說是以一當十完全不過分,甚至都說得謙虛。
更何況蠻族以修士煉體為主,長牙象族這種先天肉身超絕的種族自然更是體修中的佼佼者,最起碼修行初期效果遠比別的種族高出四五成。
幾樣東西疊加起來,想要對付就相當困難。因為巨大的體型、體重,帶來的是超強的抗擊打能力。同樣的傷旁人或許就死了,而長牙象族可能包紮一下就行,甚至依舊能保持一定的戰鬥力。
另外,長牙象族的奔跑速度還很快......一旦衝起來......
武凱一直都在琢磨對付長牙象族的事情,一直都沒有頭緒,直到他之前在魚石兵站幫忙打掃的時候意外收到了一名鋪路的輔兵的啟發,不過是不是有用他還得驗證。而且在他從魚石兵站離開的時候領走了數百隻單手鏟。
這邊等到中軍本陣從後麵上來,武凱便卸掉了前探左鋒的臨時差事回到了李參將的營中。然後跟著大軍一起前行,之後在一座巨大的軍寨外麵等待入內。
這次武凱所在的混編軍替換的是一支整編軍,是由靖北軍的軍卒入邊之後開過來的。人數也是兩萬人。
武凱是軍中老人了,輪換修整這種事情也經曆過很多次。一般來說是一線軍卒停駐時間太長或者長時間疲乏,還有就是傷損太大需要輪換。可南麵兵事才起來多久?所以前一個可以排除,剩下的兩個都不是什麽好消息,但這一路走來武凱也算有些心理準備了。
果然,手續核對無誤之後輪換交接。武凱隨著大軍入了軍寨,仔細觀察了那支被他們輪換下來的整編軍,除了有大量傷員外,出寨的人武凱覺得可能不足一萬......
當天,完成輪換之後,接著就是軍帥姚天寧再次召集中高層將官議事。
姚天寧叫人在大帳裏拉開一副放大的劍川區域地形圖,上麵詳細的標注了所有的地形和重要點位。一邊指著地圖一邊朝著大帳裏的所有將官道:“即刻起,這裏丙字四號到丁字七號這一片區域都將是我們的防區。等輜重那邊裝完之後第一批駐防的就得開過去。具體方略我講一下......”
因為姚天寧所指的“丙字四號到丁字七號”那一片區域裏幾乎全是雜亂的亂石灘和小股水域,還伴隨一些低矮的小山丘,地形很複雜,並不屬於“主要防守區域”屬於協同防禦區。
但武凱看到地圖後下意識的咽了一口口水,暗道:這也太大了吧?能守得過來?
防守野地不像守工事,別看混編軍足足兩萬人,可那“丙字四號到丁字七號”橫跨距離足足五十五裏!且在地形複雜難以利用騎兵優勢快速遊弋,一旦出現敵情那怎麽搞?
按照姚天寧的布置,兩萬人還會分成三批次進行輪換,也就是說“丙字四號到丁字七號”這一段防區實際布置兵力隻有一萬兩千餘,除去輜重營,單算作戰人數的話也就一萬不到。
采取的布防方略倒是讓武凱眼前一亮:固定數個點位常駐,然後其餘人手組成遊弋巡邏,橫向移動到下一個常駐點位之後替換常駐的人手,而被替換下來的人重新組成遊弋巡邏去下一個點位,環狀反複。
這倒是能夠給遊弋的人手騰出一些修整的時間,同時也能達到不間斷巡邏遊弋的目的。
可武凱明白一旦真與蠻族碰上,這種布防方略輕易就會被打斷,然後漏人到後方。估計魚石兵站的遭遇就是這麽來的。
姚天寧分了三個輪換,第一批次就是李參將所部,第二批次是姚天寧的本部,最後一個批次是剩下那名參將所部。三批次輪換,第一次是同時上兩個批次的人手,之後再一個一個的換。而同時,第一次上的兩個批次的人手裏有一個批次的人手需要多頂一個輪換。而李參將所部就是這個需要多頂一個輪換的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