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四。
“白頭峽大捷,陣斬十一萬!”
衙役背上綁著一根旌旗,手裏拿著一麵大鑼,一邊走一邊吆喝,而且人數不少,足足二十人整齊兩列,不急不緩的在路上敲鑼高喊。
這叫“告捷”。就是將前線的大勝仗廣而告之,讓城裏的百姓一傳十十傳百。
這種方式好處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讓老百姓安心,讓老百姓感受戰爭即將離去或者國朝正在取得勝利的有利局麵,從而平穩國內。
看似簡單粗糙的辦法卻是最有用的辦法。
因為對於消息麵狹窄,隻能從衙門口中得知戰局情況的普通人而言,他們是相信衙門的聲音的,這也是靖舊朝在漫長歲月裏慢慢建立起來的公信力。
不光是皇城裏有這樣喜氣洋洋的告捷隊伍,靖舊朝各地大城都有,舉國上下都知道南麵打不了多久了,拮據的日子也快要結束了。一股喜氣洋洋的氣氛開始在靖舊朝廣袤的地域裏升騰起來,老百姓都在閑時猜測這一次該死的蠻族會不會被徹底殺絕種。
但和老百姓的歡欣不同,白頭峽大捷對於皇城裏的一些人而言卻是喪鍾,鍾聲起那就是要有人殞命的,就是不知道殞命的是別人還是自己。
靈王府內書房裏人滿,幸好有空調幫忙降溫,不然屋裏不知道多大一股汗臭難聞。
楊束手裏端著涼茶,裏麵還加了冰,搖晃的時候磕磕碰碰發出清脆的聲音。但在寂靜的書房裏卻顯得有些刺耳。
如今的楊束已經不是黑馬了,而是實打實的實力排名第一的皇子。手下不但有皇商“茶”以及茫茫多的商賈和新興勳貴作為班底基石,更是利用錢糧緊縮的大權夯實了自己在國朝各地的名聲和威望。
最後,借著乾王、魯王、景王三位皇子的相繼殞命,楊束又或明或暗的用手段將這三位皇子麾下的武力盡可能的收攏。並且奪取了最關鍵的“大考”要地:皇城武力。
皇城的武力有三塊,一塊是玄清衛和禁軍,這些都是皇帝的私軍不受兵部管轄的;一塊是楓紅山莊,這是屬於皇族的最強武力,等閑不會動彈;最後是皇城四門守軍以及皇城地方衙門的衙役。
四門守軍和城中衙役看似在皇城的武力中最弱,但卻是唯一被皇帝允許的能納入“大考”爭奪的武力,一直都視為“大考”要地,誰能盡可能多的拿下四門守軍和衙役那就能離皇位更近。
如今,皇城南門和地方衙役進了楊束的手裏。
西門在壽王楊林的手裏。
東門本屬於景王,後來景王死後被三皇子,也就是吳王楊勇接收。
北門本被魯王掌管,後來魯王身死,又到了六皇子,齊王楊峰手上。
如此算起來,楊束的強也隻是比另外三名皇子多了一份皇城地方衙門衙役的力量。當然還要算上他麾下的那些數量最多的武力客卿。所以,他如今的實力絕對的第一。
可是“大考”不是一對一的一場一場的對決,而是一場幾乎沒有規則的亂戰,最後剩下一個人就算勝利,所以連橫的情況很常見,一般總是用來清掃掉“最強”的那一個。
當然,連橫之後被反過來一網打盡的情況在皇室“大考”的曆史上也不是沒有。但更多的還是一不留神“最強”就成了最先死掉的那一個。
沒人願意死,楊束更不願意,何況死在皇位跟前,楊束絕對死不瞑目。
當然也有對策。手底下養了這麽一大票和楊束共命運的謀士,這些人除了負責具體的事務之外還有專門出謀劃策的,也有分析和推演最壞情況的,更有出主意讓楊束過關斬將披荊斬棘的。
但時間是個大問題,如今橫在楊束麵前的是一道性命攸關的選擇。
南麵兵事大捷,這是對“大考”吹響了衝鋒的號角,楊束沒有退的餘地。
書房裏的謀士們眼觀鼻鼻觀心,不敢隨意發出聲音攪擾到楊束的思緒。
良久,楊束才開口道:“你們有幾成把握?”
“回王爺,八成把握!”
“八成?嗬嗬......這件事若是失敗,我這條命也就到頭了。而你們的下場也難有善終......”楊束表情詭異,七分狠厲,三份陰沉。話說了一半就停了下來,眼睛像刀子一樣從下首的每一個謀士臉上掃過。
又是沉默許久,楊束突然重重的將手裏茶杯頓在桌上,茶水濺出來打濕了他的衣襟也不去管,臉上那三份陰沉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全是如狼一般的狠厲。
“也罷!父皇常說七成把握便可賭上性命,成敗交給天定!我楊束始於微末,如今卻離皇位僅一步之遙,當斷則斷,這命,我賭了!”
隻一句話,下麵十餘名謀士齊齊單膝跪下高呼“誓死追隨王爺”。
謀劃,是這些謀士做的,主意是楊束親自拿的。可最後的結果誰也沒辦法篤定,要不然楊束也不會反複說一個“賭”字。
不過雖然是“賭”但卻不是閉著眼睛瞎猜,而是有計劃和策略的布局。
按照謀士們的分析,如今的皇城局勢將在九月內徹底定調,也就是說這個月就必須要分出“大考”的勝負來。依據就是南麵兵事那快到詭異的推進速度。以及從宮裏傳出來的關於皇帝身體狀況的散碎訊息。
兩個條件一結合就能掐死時間。
時間要結束了,“大考”肯定會跟著加快步調。而如今冒頭在外的就是稱之為“最強”的靈王束。
三個打一個,楊束也不敢說自己能贏,甚至很清楚自己很可能會輸,因為他手裏的很多力量都是最近才填充過來的,談不上消化,生死關頭有多大的用處根本說不準。
“黃自山那邊一定要萬無一失,事前萬萬不能被瞧出破綻。另外我們的人至少提前三日就要進入北門,身份一定要讓黃自山安排妥當。”雖然下了決心,可生死攸關楊束難免有些緊張,不得不再次叮囑,所有細節都出不得半點差池。
“王爺放心,明日北門會有一批軍卒輪換,到時候我們的人會混進去,黃自山那邊已經安排好了。”
“白頭峽大捷,陣斬十一萬!”
衙役背上綁著一根旌旗,手裏拿著一麵大鑼,一邊走一邊吆喝,而且人數不少,足足二十人整齊兩列,不急不緩的在路上敲鑼高喊。
這叫“告捷”。就是將前線的大勝仗廣而告之,讓城裏的百姓一傳十十傳百。
這種方式好處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讓老百姓安心,讓老百姓感受戰爭即將離去或者國朝正在取得勝利的有利局麵,從而平穩國內。
看似簡單粗糙的辦法卻是最有用的辦法。
因為對於消息麵狹窄,隻能從衙門口中得知戰局情況的普通人而言,他們是相信衙門的聲音的,這也是靖舊朝在漫長歲月裏慢慢建立起來的公信力。
不光是皇城裏有這樣喜氣洋洋的告捷隊伍,靖舊朝各地大城都有,舉國上下都知道南麵打不了多久了,拮據的日子也快要結束了。一股喜氣洋洋的氣氛開始在靖舊朝廣袤的地域裏升騰起來,老百姓都在閑時猜測這一次該死的蠻族會不會被徹底殺絕種。
但和老百姓的歡欣不同,白頭峽大捷對於皇城裏的一些人而言卻是喪鍾,鍾聲起那就是要有人殞命的,就是不知道殞命的是別人還是自己。
靈王府內書房裏人滿,幸好有空調幫忙降溫,不然屋裏不知道多大一股汗臭難聞。
楊束手裏端著涼茶,裏麵還加了冰,搖晃的時候磕磕碰碰發出清脆的聲音。但在寂靜的書房裏卻顯得有些刺耳。
如今的楊束已經不是黑馬了,而是實打實的實力排名第一的皇子。手下不但有皇商“茶”以及茫茫多的商賈和新興勳貴作為班底基石,更是利用錢糧緊縮的大權夯實了自己在國朝各地的名聲和威望。
最後,借著乾王、魯王、景王三位皇子的相繼殞命,楊束又或明或暗的用手段將這三位皇子麾下的武力盡可能的收攏。並且奪取了最關鍵的“大考”要地:皇城武力。
皇城的武力有三塊,一塊是玄清衛和禁軍,這些都是皇帝的私軍不受兵部管轄的;一塊是楓紅山莊,這是屬於皇族的最強武力,等閑不會動彈;最後是皇城四門守軍以及皇城地方衙門的衙役。
四門守軍和城中衙役看似在皇城的武力中最弱,但卻是唯一被皇帝允許的能納入“大考”爭奪的武力,一直都視為“大考”要地,誰能盡可能多的拿下四門守軍和衙役那就能離皇位更近。
如今,皇城南門和地方衙役進了楊束的手裏。
西門在壽王楊林的手裏。
東門本屬於景王,後來景王死後被三皇子,也就是吳王楊勇接收。
北門本被魯王掌管,後來魯王身死,又到了六皇子,齊王楊峰手上。
如此算起來,楊束的強也隻是比另外三名皇子多了一份皇城地方衙門衙役的力量。當然還要算上他麾下的那些數量最多的武力客卿。所以,他如今的實力絕對的第一。
可是“大考”不是一對一的一場一場的對決,而是一場幾乎沒有規則的亂戰,最後剩下一個人就算勝利,所以連橫的情況很常見,一般總是用來清掃掉“最強”的那一個。
當然,連橫之後被反過來一網打盡的情況在皇室“大考”的曆史上也不是沒有。但更多的還是一不留神“最強”就成了最先死掉的那一個。
沒人願意死,楊束更不願意,何況死在皇位跟前,楊束絕對死不瞑目。
當然也有對策。手底下養了這麽一大票和楊束共命運的謀士,這些人除了負責具體的事務之外還有專門出謀劃策的,也有分析和推演最壞情況的,更有出主意讓楊束過關斬將披荊斬棘的。
但時間是個大問題,如今橫在楊束麵前的是一道性命攸關的選擇。
南麵兵事大捷,這是對“大考”吹響了衝鋒的號角,楊束沒有退的餘地。
書房裏的謀士們眼觀鼻鼻觀心,不敢隨意發出聲音攪擾到楊束的思緒。
良久,楊束才開口道:“你們有幾成把握?”
“回王爺,八成把握!”
“八成?嗬嗬......這件事若是失敗,我這條命也就到頭了。而你們的下場也難有善終......”楊束表情詭異,七分狠厲,三份陰沉。話說了一半就停了下來,眼睛像刀子一樣從下首的每一個謀士臉上掃過。
又是沉默許久,楊束突然重重的將手裏茶杯頓在桌上,茶水濺出來打濕了他的衣襟也不去管,臉上那三份陰沉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全是如狼一般的狠厲。
“也罷!父皇常說七成把握便可賭上性命,成敗交給天定!我楊束始於微末,如今卻離皇位僅一步之遙,當斷則斷,這命,我賭了!”
隻一句話,下麵十餘名謀士齊齊單膝跪下高呼“誓死追隨王爺”。
謀劃,是這些謀士做的,主意是楊束親自拿的。可最後的結果誰也沒辦法篤定,要不然楊束也不會反複說一個“賭”字。
不過雖然是“賭”但卻不是閉著眼睛瞎猜,而是有計劃和策略的布局。
按照謀士們的分析,如今的皇城局勢將在九月內徹底定調,也就是說這個月就必須要分出“大考”的勝負來。依據就是南麵兵事那快到詭異的推進速度。以及從宮裏傳出來的關於皇帝身體狀況的散碎訊息。
兩個條件一結合就能掐死時間。
時間要結束了,“大考”肯定會跟著加快步調。而如今冒頭在外的就是稱之為“最強”的靈王束。
三個打一個,楊束也不敢說自己能贏,甚至很清楚自己很可能會輸,因為他手裏的很多力量都是最近才填充過來的,談不上消化,生死關頭有多大的用處根本說不準。
“黃自山那邊一定要萬無一失,事前萬萬不能被瞧出破綻。另外我們的人至少提前三日就要進入北門,身份一定要讓黃自山安排妥當。”雖然下了決心,可生死攸關楊束難免有些緊張,不得不再次叮囑,所有細節都出不得半點差池。
“王爺放心,明日北門會有一批軍卒輪換,到時候我們的人會混進去,黃自山那邊已經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