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穩的是輔修功法《搬山勁》,黑獸紋身的幫助讓沈浩將這門本身非常雞肋的功法實踐到了極致。
平時在黑獸紋身的幫助下沈浩真氣的轉換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元丹境三重正常情況下的轉化量,他一部分用於增強自己的經脈,一部分用來滋養自己的識海強化魂魄。但黑獸紋身給的增幅太大,以至於經脈和識海用了之後還餘下絕大部分,這就是沈浩的修為一直精進飛快的原因。也因為如此被人當做天賦晚成的天才。
天才這個名聲對於沈浩這種冒牌貨來說可不見得是什麽好事,隨著他的修為日漸高深,這肯定會給他帶來不少困擾。所以《搬山勁》對他而言不單單是一個輔助修行的功法,更是幫他解決了一個困擾他的大問題。
如今除去增強經脈和滋養識海這兩個作用之外,《搬山勁》成為了第三個對沈浩來說新的增長點,同時消耗掉了很大一部分黑獸紋身增益給他的真氣。
修行的速度差不多降低了三成,這讓沈浩很滿意,他去年年底才進入元丹境三重,若是後麵一年一個小境界那還了得?他可不是那些有宗門在背後撐腰的天之驕子,可扛不住外界的太多關注。所以,慢一些,他現在需要慢一些,穩一些。
不過境界慢下來並不意味著實力增長會跟著慢下來,相反,沈浩如今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夯實自己的根基,將自己一路以來都匆匆忙忙的境界和各種術法好好的規整一下。
以前聶雲曾經跟沈浩說過,宗門的修士之所以要普遍強於同境界的散修,其原因就是宗門的修士至少可以發揮出自己境界極限的八九成戰力,而散修卻隻能發揮出六七成。
這個差距就是宗門修士和散修對於術法運用和真氣、真元運用的差距所造成的。
打個比方,修為就是“力氣”,而術法就是“工具”,宗門的修士同境界的情況下拿的是鐵錘,而散修拿的是木錘,力氣一樣,工具的差異自然就會造成砸擊效果的明顯不同。
沈浩現在要做的就是將手裏的“木錘”變成“鐵錘”。
劍二的獲得讓沈浩對於劍意和劍招有了全新的認知,以前他一直認為劍意就是類似“大招”一般的招數,可劍二顛覆了這個觀念,劍意和劍招配合之下所帶來的也可以是一種類似於輔助術法的效果,甚至以劍二的表現來說,他所形成的劍意場域的強度已經不比一些強力術法差了,甚至隱蔽性更好。
《搬山勁》給沈浩帶來的好處除了能讓他拿掉“天賦晚成”的天才帽子之外,實際效果也是極其優秀的。主要在於肉身強度的凝練上,而且凝練速度極快,他估計照這個進度,他今年年底應該可以擁有正宗體修者在煉氣境五重左右的肉身強度了。
這是一個很嚇人的效果,也讓沈浩再一次印證了劍皇塚裏收錄的術法、功法沒一樣是簡單的。
還有《奔雷手》和《石中魚》,前一種是沈浩《掌中蛇》雷法的變種,也是進階的術法,和大部分雷法一樣,走的是爆發式破壞和速攻的路子。是沈浩給自己準備的空手搏鬥的術法,他不能離開了兵刃就任人宰割吧?
而《石中魚》是土遁的進階術法,本質上是沒有任何變化的,都是利用無形土屬進行身形快速移動。特點就是一個字:詭!
和土遁必須腳踏實地不同,《石中魚》將五行土屬遁術的特點延伸到了一個新的領域:不單單隻是腳踏實地,隻要是有土石的地方都可以隨心遁走,速度一點也不比普通的遁術慢,遁走的距離同樣可以根據修為放長縮短。
想想看,一個能在山石、地麵,甚至石牆上隨意騰挪遁走的沈浩......這恐怕要讓人防不勝防。
而且因為《石中魚》脫胎於土遁的關係,甚至對土遁術的精通完全可以繼承到這一門新術法上來,修行進度飛快。
最後是那部《天道殘卷》。硬要用劍皇塚石柱上的記載來評價沈浩帶出來的這些術法和功法的高低的話,除去劍二這種劍皇封不敗的看家本領之外,其餘的幾門術法和功法裏要數這門《天刀殘卷》最是難得。
按照劍皇封不敗在石柱上的留字,《天刀殘卷》屬於超越了天品的刀法秘術。
天、地、玄、黃四品,再往上就是宇、宙、洪、荒。
前麵四品沈浩是聽說過的,但後麵四品沈浩隻是在一些雜文典籍裏見過一些沒有根腳的野史記載。
也就是說宇、宙、洪、荒這四個品級都是傳說,至少玄清衛的藏書樓裏完全找不到關於這四種品級手段的確切記載。也沒聽誰說過哪個宗門裏有後四品的功法或者術法。
或許一流宗門和超級宗門裏有後四品的功法和術法,但沈浩肯定就算有也是絕密的東西,因為他曾和聶雲聊過這方麵的事情,聶雲也是守口如瓶,沒說“有”也沒說“沒有”。
《天道殘卷》就是一部超過天品的刀法。即便它隻有區區三招。
和聖靈劍法的戰法一樣,《天刀殘卷》裏的三招刀法其實也混雜了對於“意”的運用,或者說也是通過“意”來推動刀法的。
習練起來有《分光斬》的路數,但又有很大的不同。沈浩目前剛開始琢磨第一招,勉勉強強能拿來耍兩下,但還談不上入門。
不過雖然這些新到手的術法和功法沈浩都在循序漸進的習練,但關乎實力的增長還是能自己清晰感覺到的。特別是沈浩拿到了《天刀殘卷》之後,因為同樣都是“意”的催動所以如今沈浩運使《聖靈劍法》和《天刀》就比他習練《天刀》之前用《分光斬》的時候圓潤得多。
書房裏沈浩右手雁脊刀,左手寒光長劍,一邊是《天刀》刀法,一邊是《聖靈劍法》兩邊同時使將出來場麵極其詭異。
明明刀劍不對路,刀招劍招格格不入但又因為同用他的“意”,出於同源,又有了一種突兀的交融,行走間刀招混了劍招,劍招又夾雜刀招......
平時在黑獸紋身的幫助下沈浩真氣的轉換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元丹境三重正常情況下的轉化量,他一部分用於增強自己的經脈,一部分用來滋養自己的識海強化魂魄。但黑獸紋身給的增幅太大,以至於經脈和識海用了之後還餘下絕大部分,這就是沈浩的修為一直精進飛快的原因。也因為如此被人當做天賦晚成的天才。
天才這個名聲對於沈浩這種冒牌貨來說可不見得是什麽好事,隨著他的修為日漸高深,這肯定會給他帶來不少困擾。所以《搬山勁》對他而言不單單是一個輔助修行的功法,更是幫他解決了一個困擾他的大問題。
如今除去增強經脈和滋養識海這兩個作用之外,《搬山勁》成為了第三個對沈浩來說新的增長點,同時消耗掉了很大一部分黑獸紋身增益給他的真氣。
修行的速度差不多降低了三成,這讓沈浩很滿意,他去年年底才進入元丹境三重,若是後麵一年一個小境界那還了得?他可不是那些有宗門在背後撐腰的天之驕子,可扛不住外界的太多關注。所以,慢一些,他現在需要慢一些,穩一些。
不過境界慢下來並不意味著實力增長會跟著慢下來,相反,沈浩如今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夯實自己的根基,將自己一路以來都匆匆忙忙的境界和各種術法好好的規整一下。
以前聶雲曾經跟沈浩說過,宗門的修士之所以要普遍強於同境界的散修,其原因就是宗門的修士至少可以發揮出自己境界極限的八九成戰力,而散修卻隻能發揮出六七成。
這個差距就是宗門修士和散修對於術法運用和真氣、真元運用的差距所造成的。
打個比方,修為就是“力氣”,而術法就是“工具”,宗門的修士同境界的情況下拿的是鐵錘,而散修拿的是木錘,力氣一樣,工具的差異自然就會造成砸擊效果的明顯不同。
沈浩現在要做的就是將手裏的“木錘”變成“鐵錘”。
劍二的獲得讓沈浩對於劍意和劍招有了全新的認知,以前他一直認為劍意就是類似“大招”一般的招數,可劍二顛覆了這個觀念,劍意和劍招配合之下所帶來的也可以是一種類似於輔助術法的效果,甚至以劍二的表現來說,他所形成的劍意場域的強度已經不比一些強力術法差了,甚至隱蔽性更好。
《搬山勁》給沈浩帶來的好處除了能讓他拿掉“天賦晚成”的天才帽子之外,實際效果也是極其優秀的。主要在於肉身強度的凝練上,而且凝練速度極快,他估計照這個進度,他今年年底應該可以擁有正宗體修者在煉氣境五重左右的肉身強度了。
這是一個很嚇人的效果,也讓沈浩再一次印證了劍皇塚裏收錄的術法、功法沒一樣是簡單的。
還有《奔雷手》和《石中魚》,前一種是沈浩《掌中蛇》雷法的變種,也是進階的術法,和大部分雷法一樣,走的是爆發式破壞和速攻的路子。是沈浩給自己準備的空手搏鬥的術法,他不能離開了兵刃就任人宰割吧?
而《石中魚》是土遁的進階術法,本質上是沒有任何變化的,都是利用無形土屬進行身形快速移動。特點就是一個字:詭!
和土遁必須腳踏實地不同,《石中魚》將五行土屬遁術的特點延伸到了一個新的領域:不單單隻是腳踏實地,隻要是有土石的地方都可以隨心遁走,速度一點也不比普通的遁術慢,遁走的距離同樣可以根據修為放長縮短。
想想看,一個能在山石、地麵,甚至石牆上隨意騰挪遁走的沈浩......這恐怕要讓人防不勝防。
而且因為《石中魚》脫胎於土遁的關係,甚至對土遁術的精通完全可以繼承到這一門新術法上來,修行進度飛快。
最後是那部《天道殘卷》。硬要用劍皇塚石柱上的記載來評價沈浩帶出來的這些術法和功法的高低的話,除去劍二這種劍皇封不敗的看家本領之外,其餘的幾門術法和功法裏要數這門《天刀殘卷》最是難得。
按照劍皇封不敗在石柱上的留字,《天刀殘卷》屬於超越了天品的刀法秘術。
天、地、玄、黃四品,再往上就是宇、宙、洪、荒。
前麵四品沈浩是聽說過的,但後麵四品沈浩隻是在一些雜文典籍裏見過一些沒有根腳的野史記載。
也就是說宇、宙、洪、荒這四個品級都是傳說,至少玄清衛的藏書樓裏完全找不到關於這四種品級手段的確切記載。也沒聽誰說過哪個宗門裏有後四品的功法或者術法。
或許一流宗門和超級宗門裏有後四品的功法和術法,但沈浩肯定就算有也是絕密的東西,因為他曾和聶雲聊過這方麵的事情,聶雲也是守口如瓶,沒說“有”也沒說“沒有”。
《天道殘卷》就是一部超過天品的刀法。即便它隻有區區三招。
和聖靈劍法的戰法一樣,《天刀殘卷》裏的三招刀法其實也混雜了對於“意”的運用,或者說也是通過“意”來推動刀法的。
習練起來有《分光斬》的路數,但又有很大的不同。沈浩目前剛開始琢磨第一招,勉勉強強能拿來耍兩下,但還談不上入門。
不過雖然這些新到手的術法和功法沈浩都在循序漸進的習練,但關乎實力的增長還是能自己清晰感覺到的。特別是沈浩拿到了《天刀殘卷》之後,因為同樣都是“意”的催動所以如今沈浩運使《聖靈劍法》和《天刀》就比他習練《天刀》之前用《分光斬》的時候圓潤得多。
書房裏沈浩右手雁脊刀,左手寒光長劍,一邊是《天刀》刀法,一邊是《聖靈劍法》兩邊同時使將出來場麵極其詭異。
明明刀劍不對路,刀招劍招格格不入但又因為同用他的“意”,出於同源,又有了一種突兀的交融,行走間刀招混了劍招,劍招又夾雜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