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冉尚一近乎自言自語的一番話,冉堂禮兄弟兩個互望一眼,不由變得有些沉默。
他們冉府與施府,是鬥了幾十年的老對頭,但自從施家人與費城縣令曾順都攀上城陽國公赫連白懷那條關係之後,就沒再同他們死磕過。
哪怕施府的老爺子施浩再三刁難挑釁,也都處處忍讓,從不接招。
畢竟,城陽國公是何等人物,他們冉家雖然財大氣粗,也有東海王司馬越做靠山,可天高皇帝遠,再有錢,再粗的胳膊,想擰過跟前的大腿也是妄想。
所以他們早就習慣了被施府的人摁著頭欺負。
忍一時,風平浪靜,惹不起,便繞道走,誰會傻到為了出一口惡氣,把整個冉氏都賠進去?
照冉尚一的說法,他那老爹,是有了哪怕與城陽國公為敵,也要同施老頭撕破臉幹到底的念頭?
這當然使不得!別說那樣做,連一絲絲想法都不應該有!
冉堂禮年紀最大,見的風浪最多,人心的確複雜,但有時候也會簡單得離譜,比如現在,他想要裝傻,那不論冉尚一說什麽,有多認真,他都會選擇聽不懂。
也隻有聽不懂,不參與,將來果若出了事,他們才能有一線生還的希望。
冉堂儀作為他的胞弟,即便不用明說,看法也會與他保持一致。
何況現在,一切還都隻是冉尚一一個人的胡亂猜測,他們根本沒必要對他的自言自語做出回應。
“兄長,尚一,你們看!朝連運被一個叫童乙的人超過了!”
……
……
“路遺?這名字誰給你取的?!竟敢同本大爺同音!勸你立馬改了,不然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虎門境,一身書童打扮的童乙,提握起路遺的箭筒在眼前仔細看了看,當看到那個“遺”字,立馬生氣地將東西摔在地上,發瘋一般衝路遺大吼。
但吼完,他又自顧自地笑起來,“不過,就算你決定改,今日你也別想活著從這奇石陣出去!”
路遺無語地翻了一個白眼,“小矮子!你到底識不識字?遺和乙,哪兒同音了?!明明一個是這樣,一個是這樣,你可看清楚了?!”
因為四肢被定住,路遺隻能用微微還能活動的腦袋斜上劃一劃,後埋下又揚起畫出一道彎鉤來證明二者的不同。
一邊畫,他一邊苦哈哈地罵自己,也不知道是撞了哪門子邪,居然會栽在頂多算得個一印符師、連定身都是半調子的愚夫手上。
被童乙定身,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辛辛苦苦搶來的百餘支鐵箭被拿走不說,居然還被這家夥鄙視,揚言說要他死在這虎門境裏!
但他還沒臉怪別人胃口大,不自量力,若非他搶到遊青的三十幾支箭後太過得意忘形,又怎會被這小矮個童乙鑽了空子。
原本他是想去猿門境直接找朝連運的,但因為擔心對方不那麽容易對付,萬一耗時過長,最後箭支不夠,卻沒有時間增補,所以特意繞了遠路先來虎門境尋童乙。
柿子嘛,就該先挑軟的捏!
沒曾想對方居然也是符師,雖然境界不如自己,被他定身,普通人或許會三個甚至四個時辰無法活動,但他,隻需一盞茶的功夫就能自動解開。
可一盞茶,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至少,若童乙真要動手殺自己,便有一百條命,也不夠用來死。
想到這些,路遺簡直悔得腸子都青了。
誰讓他假慈悲,裝好心,尋到人後,隻放一支空箭嚇唬對方,讓不要亂動,就不防不備地大咧咧開始數他箭筒裏有多少支箭。
數完箭,還沒來得及高興,他就成了現在這樣一副“半身不遂”的淒慘模樣。
被自己的手下敗將鄙作“目不識丁”,童乙本就不悅的心情,一時更多幾分氣憤,“本大爺說同音,那就是同音,你有意見,到地府找閻王爺說去!”
一邊發泄自己的怒氣,童乙的手一邊往自己斜挎在腰間的布網袋裏伸,他要殺路遺,卻沒有用箭的意思,因為他不會使箭。
先前奪來的二十餘支箭,都是靠他從一名癲道人那兒買來的符紙加上自己網袋裏的小銅爐解決的。
銅爐雖然普通,看上去甚至有些破舊,卻也並非他的所有之物,而是他弟弟童酉從別人墳前偷來的廢器。
兄弟兩個原是蘭陵縣人。
一年前,因無錢厚葬重病後離世的盲母,他和童酉隻能將母親的屍體馱進荒山掩埋,本想讓母親歸根在一處視野較為開闊的地方,那樣即便他和弟弟不能常去祭拜,她老人家時常望望墳前的山景,或許也能不那麽寂寞。
沒曾想,遍尋整座荒山,好容易找到一處背風向陰的好地,卻有墳捷足先登,早早就在那處安了“家”。
本著有“魂兒”同母親作伴未嚐不是一件好事的想法,他同童酉便為老人在那座明顯已經很久沒有人祭拜的孤墳不遠處刨了個新墳。
新墳堆好,四下去尋能夠用作墓碑之物的童酉興匆匆抱了一堆東西回來。
比如久經風霜雨雪早已經被泡爛的木塊、幹細直長的樹枝、一些幹草野果,還有那頂小銅爐。
他知道那頂銅爐是童酉從別人墳前順過來的東西,但窮得連香蠟黃紙都買不起的他,沒有讓童酉歸還,而是很心安理得地埋了些細土進去。
立好“墓碑”,將幹細木枝插進香爐,燃“香”燒“紙”磕頭,又同亡母說了許多她生前不曾聽過的話,待天落黑,他才帶著童酉離開。
沒走兩步,童酉突然轉身將小銅爐裏未燃完的幹細木枝和泥土都倒幹淨,然後揣進了自己的懷中,說是正反留在這處也沒用,不如帶回去賣錢。
本來就是別人的東西,童乙自然也不會拒絕,可回去的路上,因為天黑,童酉沒看清路踩空正麵朝下摔了一跤,胸前被小銅爐劃傷了一長條口子。
當時覺得是小傷,沒有大礙,童酉遂仍舊揣著小東西繼續趕路。
然而,沒過多久,一陣響過一陣、似用油鍋煎肉的“滋滋”聲,就從童酉的胸前傳了出來。
再之後,他老娘的墳旁,便又多了一座新墳。
刨坑掩埋童酉的時候,因為天太黑,童乙並沒有看清童酉身上究竟出了什麽狀況,但他能聽出也能摸出一些古怪——隨著童酉悲慘的嘶嚎聲以及油煎的異響聲落,他整個人都變成了一具皮肉緊繃凹癟的“幹屍”,而被小銅爐劃傷的那處皮肉,甚至被灼成了焦炭一樣的硬物……
童乙自然不明白具體發生了何事,但他知道,那小銅爐會“吃人”,是個不祥之物。
所以當發現童酉身亡,他便迅速將東西遠遠地扔開。
可過後一連數月,他都沒能忘記當夜的所“見”所聞,受不住好奇以及想要靠那東西發一筆橫財之念的驅使,他終於還是將小銅爐尋了回來。
但尋回之後,他卻改變了直接將其賣錢的想法。
為了弄明白童酉的死因,他上山捉鳥,下水撈魚,偷人家圈裏的雞鴨回來嚐試過許多次,才將銅爐的可怕怪異之處弄明白。
不論活物還是死物,隻要讓那銅爐兩側微尖的凸起接觸到帶有濕意的東西,比如水、霧、血、漿、汁、液,它都能將其所有“吸食”得一幹二淨,而那一陣響過一陣的“滋滋”聲,便是各物體內的漿液被燒灼的聲音……
他們冉府與施府,是鬥了幾十年的老對頭,但自從施家人與費城縣令曾順都攀上城陽國公赫連白懷那條關係之後,就沒再同他們死磕過。
哪怕施府的老爺子施浩再三刁難挑釁,也都處處忍讓,從不接招。
畢竟,城陽國公是何等人物,他們冉家雖然財大氣粗,也有東海王司馬越做靠山,可天高皇帝遠,再有錢,再粗的胳膊,想擰過跟前的大腿也是妄想。
所以他們早就習慣了被施府的人摁著頭欺負。
忍一時,風平浪靜,惹不起,便繞道走,誰會傻到為了出一口惡氣,把整個冉氏都賠進去?
照冉尚一的說法,他那老爹,是有了哪怕與城陽國公為敵,也要同施老頭撕破臉幹到底的念頭?
這當然使不得!別說那樣做,連一絲絲想法都不應該有!
冉堂禮年紀最大,見的風浪最多,人心的確複雜,但有時候也會簡單得離譜,比如現在,他想要裝傻,那不論冉尚一說什麽,有多認真,他都會選擇聽不懂。
也隻有聽不懂,不參與,將來果若出了事,他們才能有一線生還的希望。
冉堂儀作為他的胞弟,即便不用明說,看法也會與他保持一致。
何況現在,一切還都隻是冉尚一一個人的胡亂猜測,他們根本沒必要對他的自言自語做出回應。
“兄長,尚一,你們看!朝連運被一個叫童乙的人超過了!”
……
……
“路遺?這名字誰給你取的?!竟敢同本大爺同音!勸你立馬改了,不然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虎門境,一身書童打扮的童乙,提握起路遺的箭筒在眼前仔細看了看,當看到那個“遺”字,立馬生氣地將東西摔在地上,發瘋一般衝路遺大吼。
但吼完,他又自顧自地笑起來,“不過,就算你決定改,今日你也別想活著從這奇石陣出去!”
路遺無語地翻了一個白眼,“小矮子!你到底識不識字?遺和乙,哪兒同音了?!明明一個是這樣,一個是這樣,你可看清楚了?!”
因為四肢被定住,路遺隻能用微微還能活動的腦袋斜上劃一劃,後埋下又揚起畫出一道彎鉤來證明二者的不同。
一邊畫,他一邊苦哈哈地罵自己,也不知道是撞了哪門子邪,居然會栽在頂多算得個一印符師、連定身都是半調子的愚夫手上。
被童乙定身,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辛辛苦苦搶來的百餘支鐵箭被拿走不說,居然還被這家夥鄙視,揚言說要他死在這虎門境裏!
但他還沒臉怪別人胃口大,不自量力,若非他搶到遊青的三十幾支箭後太過得意忘形,又怎會被這小矮個童乙鑽了空子。
原本他是想去猿門境直接找朝連運的,但因為擔心對方不那麽容易對付,萬一耗時過長,最後箭支不夠,卻沒有時間增補,所以特意繞了遠路先來虎門境尋童乙。
柿子嘛,就該先挑軟的捏!
沒曾想對方居然也是符師,雖然境界不如自己,被他定身,普通人或許會三個甚至四個時辰無法活動,但他,隻需一盞茶的功夫就能自動解開。
可一盞茶,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至少,若童乙真要動手殺自己,便有一百條命,也不夠用來死。
想到這些,路遺簡直悔得腸子都青了。
誰讓他假慈悲,裝好心,尋到人後,隻放一支空箭嚇唬對方,讓不要亂動,就不防不備地大咧咧開始數他箭筒裏有多少支箭。
數完箭,還沒來得及高興,他就成了現在這樣一副“半身不遂”的淒慘模樣。
被自己的手下敗將鄙作“目不識丁”,童乙本就不悅的心情,一時更多幾分氣憤,“本大爺說同音,那就是同音,你有意見,到地府找閻王爺說去!”
一邊發泄自己的怒氣,童乙的手一邊往自己斜挎在腰間的布網袋裏伸,他要殺路遺,卻沒有用箭的意思,因為他不會使箭。
先前奪來的二十餘支箭,都是靠他從一名癲道人那兒買來的符紙加上自己網袋裏的小銅爐解決的。
銅爐雖然普通,看上去甚至有些破舊,卻也並非他的所有之物,而是他弟弟童酉從別人墳前偷來的廢器。
兄弟兩個原是蘭陵縣人。
一年前,因無錢厚葬重病後離世的盲母,他和童酉隻能將母親的屍體馱進荒山掩埋,本想讓母親歸根在一處視野較為開闊的地方,那樣即便他和弟弟不能常去祭拜,她老人家時常望望墳前的山景,或許也能不那麽寂寞。
沒曾想,遍尋整座荒山,好容易找到一處背風向陰的好地,卻有墳捷足先登,早早就在那處安了“家”。
本著有“魂兒”同母親作伴未嚐不是一件好事的想法,他同童酉便為老人在那座明顯已經很久沒有人祭拜的孤墳不遠處刨了個新墳。
新墳堆好,四下去尋能夠用作墓碑之物的童酉興匆匆抱了一堆東西回來。
比如久經風霜雨雪早已經被泡爛的木塊、幹細直長的樹枝、一些幹草野果,還有那頂小銅爐。
他知道那頂銅爐是童酉從別人墳前順過來的東西,但窮得連香蠟黃紙都買不起的他,沒有讓童酉歸還,而是很心安理得地埋了些細土進去。
立好“墓碑”,將幹細木枝插進香爐,燃“香”燒“紙”磕頭,又同亡母說了許多她生前不曾聽過的話,待天落黑,他才帶著童酉離開。
沒走兩步,童酉突然轉身將小銅爐裏未燃完的幹細木枝和泥土都倒幹淨,然後揣進了自己的懷中,說是正反留在這處也沒用,不如帶回去賣錢。
本來就是別人的東西,童乙自然也不會拒絕,可回去的路上,因為天黑,童酉沒看清路踩空正麵朝下摔了一跤,胸前被小銅爐劃傷了一長條口子。
當時覺得是小傷,沒有大礙,童酉遂仍舊揣著小東西繼續趕路。
然而,沒過多久,一陣響過一陣、似用油鍋煎肉的“滋滋”聲,就從童酉的胸前傳了出來。
再之後,他老娘的墳旁,便又多了一座新墳。
刨坑掩埋童酉的時候,因為天太黑,童乙並沒有看清童酉身上究竟出了什麽狀況,但他能聽出也能摸出一些古怪——隨著童酉悲慘的嘶嚎聲以及油煎的異響聲落,他整個人都變成了一具皮肉緊繃凹癟的“幹屍”,而被小銅爐劃傷的那處皮肉,甚至被灼成了焦炭一樣的硬物……
童乙自然不明白具體發生了何事,但他知道,那小銅爐會“吃人”,是個不祥之物。
所以當發現童酉身亡,他便迅速將東西遠遠地扔開。
可過後一連數月,他都沒能忘記當夜的所“見”所聞,受不住好奇以及想要靠那東西發一筆橫財之念的驅使,他終於還是將小銅爐尋了回來。
但尋回之後,他卻改變了直接將其賣錢的想法。
為了弄明白童酉的死因,他上山捉鳥,下水撈魚,偷人家圈裏的雞鴨回來嚐試過許多次,才將銅爐的可怕怪異之處弄明白。
不論活物還是死物,隻要讓那銅爐兩側微尖的凸起接觸到帶有濕意的東西,比如水、霧、血、漿、汁、液,它都能將其所有“吸食”得一幹二淨,而那一陣響過一陣的“滋滋”聲,便是各物體內的漿液被燒灼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