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晚,文華宮燈火通明,受卷官將收上來的三百份考卷交給彌封官,彌封官蓋上彌封關防印送掌卷官。
由於時間匆忙,殿試墨卷不須謄錄成朱卷,而是直接送到文華宮讀卷官處,等待三月四日早上讀卷。
三月四日卯時,十七位讀卷官入文華宮開始評審試卷。
受卷官往往會先把會試前十的試卷挑出來,先進一步提前呈交給文華宮閣老。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一甲前三名往往便是在這十份試卷中產生,其他的七份也會占據二甲的前幾名。
屈太常作為文華宮閣老,要預先挑選出明天用於讀卷的試卷共計十卷,並決定於皇帝麵前朗讀的試卷順序。
“《災後策》……觀點明確,筆墨自然,不蔓不枝,可終究有些紙上談兵的錯處。”
“《論貴粟疏》……前後相承,步步深入,明允篤誠,強誌成務,可惜又太過強調重農抑商。”
“《封建論》……”
屈太常看得仔細認真,倒是許久未發表評論,過了好一會兒,才將試卷放下。
他摸了摸胡子,評價道:“重點突出,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且多用排偶句子,駢散相間,語言凝練,語氣清峻,可……”
說到此處,屈太常停了動作,心想道:這篇文章太過敏感,若是被那些藩王侯爵知曉,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想到這裏,他目光淩冽的看著文華宮眾人,語氣不失嚴肅的說道:“有關《封建論》的一切,皆不可往外傳,若我在外聽到一點風吹草動,咱文華宮的人,一個都跑不掉。”
其餘人紛紛對視了一眼,自然明白屈太常的意思,便連忙異口同聲的說道:“下臣領命,請屈大人放心。”
按理來說,這篇文章他應該否掉,可又極為不舍,畢竟不管從哪個方麵來看,這篇文章都是極好的。
想到這裏,屈太常歎了口氣,將這篇文章隨機夾在了中間。
剩下的,便聽天由命吧!
三百個考生,三百張試卷,剩下的二百九十份試卷便讓其他讀卷官評卷、分類。
評卷官會在卷子上畫“o”或“x”,“o”越多,則最終名次會更高。
但在已經決定了前幾名是誰的情況下,這些剩下的卷子的排名順序也顯得不那麽重要了,他們也隻會被粗略地瀏覽一遍。
於是,讀卷官將評好分的卷子分為上一等和次二等,分好後,文華宮閣老們便收取上一等試卷,判為二甲,次二等判三甲。
三月五日辰時,皇帝來到文華宮,由讀卷官至禦前跪讀。
朗讀完畢後,宮內總管接卷放至禦案,再由下一個讀卷官朗讀下一份試卷。
依照順序,最先讀的三份試卷是被文華宮閣老們預先判為一甲的試卷。
豐和帝難免有些期待,上次他見蕭幕生寫的那篇《封建論》,格外合他心意,可惜未能看完全篇。
不過,即使這般想著,豐和帝也是神色淡然,看似高深莫測,讓人猜不透絲毫。
讀完三份試卷後,豐和帝也沒開口,所幸屈太常跟在豐和帝身邊多年,便示意讀卷官繼續讀。
待讀卷官將五份試卷讀完後,才總算到了《封建論》。
上首處,豐和帝眉頭微皺,等讀卷官念完《封建論》上的內容,他不禁問道:“屈卿,這篇文章明明極好,為何沒有置於前三?”
屈太常連忙起身,答道:“回稟皇上,此文章確實極好,可下臣擔心它論點實在太過敏感,這才往後放了放。”
想到皇上方才的行為,就像是在刻意等候這篇文章。
再聯想到之前殿試時,皇上難得在某一考生後站了一刻鍾,難道……
一時間,屈太常隻覺得後背冷汗直冒,還好他可惜這篇文章被埋沒,並沒有將其否掉。
將那篇《封建論》交由宮內總管,並放至禦案上後,各官便退出了文華宮,等候皇帝欽定第一甲第一名,第一甲第二名,第一甲第三名。
文華宮外,衛太常卿行至屈太常身後,見他眉頭緊皺,不禁問道:“大人可是有苦惱之處?”
屈太常看了眼衛太常卿,似笑非笑道:“衛大人近日倒是格外擅長洞察人心,連我心有苦惱都看出來了。”
衛太常卿連忙低頭,知道是自己問了不該問的,便行禮道:“下臣知錯,還請大人不要介懷,下臣也隻是擔心大人罷了!”
他常年跟在屈太常身邊,對他的性格算是了如指掌,一般這種時候,隻管認錯便行。
果然,見他這般,屈太常看了眼四周,發現不少人的眼光都投了過來,隻好說道:“我不過同你開了個玩笑……站好,讓別人看到,像什麽樣子。”
衛太常卿也不推脫,待站好後,才說道:“謝大人。”
屈太常搖了搖頭,心有所感:這一個兩個,都跟猴精似的……
過了大約半刻鍾,才聽宮內總管喊道:“宣屈太常,屈大人殿內覲見。”
屈太常管理著文華宮,又被尊稱為屈閣老,著重負責宮內典籍、科考事務、宗廟等。
再次走進文華宮,行了稽首禮後,便聽豐和帝說道:“屈卿平身,坐。”
見屈太常坐於下首處,豐和帝不禁說道:“喚屈卿進殿,是朕有一事糾結不已,朕看了這三篇文章,《封建論》,《災後策》,《論貴粟疏》,均有過人之處,至於排名……屈卿有何提議?不妨直言。”
屈太常神色糾結,倒不是他沒有自己的想法,但為人臣子,總會下意識猜測帝王的喜好。
“下臣以為,這《論貴粟疏》,前後相承,強誌成務,文采斐然,除了有些過於強調重農抑商,其他的都好。”
說著,他稍稍抬頭,望了眼豐和帝的神色,見他眉頭舒展,這才放心繼續道:“《災後策》極具參考價值,但其中有幾條,不乏有紙上談兵的嫌疑。”
說到最後,屈太常猶豫了好一會兒,才說道:“至於那《封建論》,下臣也不好評判。”
豐和帝笑了笑,說道:“屈卿言之有理,朕已知曉。”
說著,豐和帝便在布帛上依次寫下了想好的排名。
待他停筆後,宮內總管便上前,雙手接過布帛,又將其拿到屈太常麵前,見他接過,這才回了之前站的位置。
屈太常不失好奇的打開布帛,卻在看到結果後,有些不可置信,道:“皇上,這……”
由於時間匆忙,殿試墨卷不須謄錄成朱卷,而是直接送到文華宮讀卷官處,等待三月四日早上讀卷。
三月四日卯時,十七位讀卷官入文華宮開始評審試卷。
受卷官往往會先把會試前十的試卷挑出來,先進一步提前呈交給文華宮閣老。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一甲前三名往往便是在這十份試卷中產生,其他的七份也會占據二甲的前幾名。
屈太常作為文華宮閣老,要預先挑選出明天用於讀卷的試卷共計十卷,並決定於皇帝麵前朗讀的試卷順序。
“《災後策》……觀點明確,筆墨自然,不蔓不枝,可終究有些紙上談兵的錯處。”
“《論貴粟疏》……前後相承,步步深入,明允篤誠,強誌成務,可惜又太過強調重農抑商。”
“《封建論》……”
屈太常看得仔細認真,倒是許久未發表評論,過了好一會兒,才將試卷放下。
他摸了摸胡子,評價道:“重點突出,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且多用排偶句子,駢散相間,語言凝練,語氣清峻,可……”
說到此處,屈太常停了動作,心想道:這篇文章太過敏感,若是被那些藩王侯爵知曉,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想到這裏,他目光淩冽的看著文華宮眾人,語氣不失嚴肅的說道:“有關《封建論》的一切,皆不可往外傳,若我在外聽到一點風吹草動,咱文華宮的人,一個都跑不掉。”
其餘人紛紛對視了一眼,自然明白屈太常的意思,便連忙異口同聲的說道:“下臣領命,請屈大人放心。”
按理來說,這篇文章他應該否掉,可又極為不舍,畢竟不管從哪個方麵來看,這篇文章都是極好的。
想到這裏,屈太常歎了口氣,將這篇文章隨機夾在了中間。
剩下的,便聽天由命吧!
三百個考生,三百張試卷,剩下的二百九十份試卷便讓其他讀卷官評卷、分類。
評卷官會在卷子上畫“o”或“x”,“o”越多,則最終名次會更高。
但在已經決定了前幾名是誰的情況下,這些剩下的卷子的排名順序也顯得不那麽重要了,他們也隻會被粗略地瀏覽一遍。
於是,讀卷官將評好分的卷子分為上一等和次二等,分好後,文華宮閣老們便收取上一等試卷,判為二甲,次二等判三甲。
三月五日辰時,皇帝來到文華宮,由讀卷官至禦前跪讀。
朗讀完畢後,宮內總管接卷放至禦案,再由下一個讀卷官朗讀下一份試卷。
依照順序,最先讀的三份試卷是被文華宮閣老們預先判為一甲的試卷。
豐和帝難免有些期待,上次他見蕭幕生寫的那篇《封建論》,格外合他心意,可惜未能看完全篇。
不過,即使這般想著,豐和帝也是神色淡然,看似高深莫測,讓人猜不透絲毫。
讀完三份試卷後,豐和帝也沒開口,所幸屈太常跟在豐和帝身邊多年,便示意讀卷官繼續讀。
待讀卷官將五份試卷讀完後,才總算到了《封建論》。
上首處,豐和帝眉頭微皺,等讀卷官念完《封建論》上的內容,他不禁問道:“屈卿,這篇文章明明極好,為何沒有置於前三?”
屈太常連忙起身,答道:“回稟皇上,此文章確實極好,可下臣擔心它論點實在太過敏感,這才往後放了放。”
想到皇上方才的行為,就像是在刻意等候這篇文章。
再聯想到之前殿試時,皇上難得在某一考生後站了一刻鍾,難道……
一時間,屈太常隻覺得後背冷汗直冒,還好他可惜這篇文章被埋沒,並沒有將其否掉。
將那篇《封建論》交由宮內總管,並放至禦案上後,各官便退出了文華宮,等候皇帝欽定第一甲第一名,第一甲第二名,第一甲第三名。
文華宮外,衛太常卿行至屈太常身後,見他眉頭緊皺,不禁問道:“大人可是有苦惱之處?”
屈太常看了眼衛太常卿,似笑非笑道:“衛大人近日倒是格外擅長洞察人心,連我心有苦惱都看出來了。”
衛太常卿連忙低頭,知道是自己問了不該問的,便行禮道:“下臣知錯,還請大人不要介懷,下臣也隻是擔心大人罷了!”
他常年跟在屈太常身邊,對他的性格算是了如指掌,一般這種時候,隻管認錯便行。
果然,見他這般,屈太常看了眼四周,發現不少人的眼光都投了過來,隻好說道:“我不過同你開了個玩笑……站好,讓別人看到,像什麽樣子。”
衛太常卿也不推脫,待站好後,才說道:“謝大人。”
屈太常搖了搖頭,心有所感:這一個兩個,都跟猴精似的……
過了大約半刻鍾,才聽宮內總管喊道:“宣屈太常,屈大人殿內覲見。”
屈太常管理著文華宮,又被尊稱為屈閣老,著重負責宮內典籍、科考事務、宗廟等。
再次走進文華宮,行了稽首禮後,便聽豐和帝說道:“屈卿平身,坐。”
見屈太常坐於下首處,豐和帝不禁說道:“喚屈卿進殿,是朕有一事糾結不已,朕看了這三篇文章,《封建論》,《災後策》,《論貴粟疏》,均有過人之處,至於排名……屈卿有何提議?不妨直言。”
屈太常神色糾結,倒不是他沒有自己的想法,但為人臣子,總會下意識猜測帝王的喜好。
“下臣以為,這《論貴粟疏》,前後相承,強誌成務,文采斐然,除了有些過於強調重農抑商,其他的都好。”
說著,他稍稍抬頭,望了眼豐和帝的神色,見他眉頭舒展,這才放心繼續道:“《災後策》極具參考價值,但其中有幾條,不乏有紙上談兵的嫌疑。”
說到最後,屈太常猶豫了好一會兒,才說道:“至於那《封建論》,下臣也不好評判。”
豐和帝笑了笑,說道:“屈卿言之有理,朕已知曉。”
說著,豐和帝便在布帛上依次寫下了想好的排名。
待他停筆後,宮內總管便上前,雙手接過布帛,又將其拿到屈太常麵前,見他接過,這才回了之前站的位置。
屈太常不失好奇的打開布帛,卻在看到結果後,有些不可置信,道:“皇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