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情片在國內其實一向都很有市場,它或許並不會大爆,但因為它的題材,拍的好了往往能在平淡的生活中給人一股溫暖和感動,告訴人們生活中所存在的美好,隨即淡淡的笑容便會不自覺掛在臉上。


    故事會很小,小到隻是平常百姓的雞毛蒜皮,但他的內核本就於此,溫馨是所有人都可以擁有的東西。


    人生大事這部戲很簡單,場景和演員變換的也不多,因此投資也是屬於小成本,非常符合楚軒的想法,最重要的是這股溫馨的情感也是他最缺少又最向往的。


    正如此刻,楚軒想起劇情就有一種莫名的欣慰湧上心頭,然後提筆就寫下故事簡要:


    殯葬師莫三妹在刑滿釋放不久後的一次出殯中,遇到了剛失去外婆的武小文,小文就此糾纏上了莫三妹,這給本就麻煩沾身的莫三妹帶來了一係列生活難題,


    經過一番番啼笑離合之後,這對混跡於殯葬行業的特殊父女碰撞出奇妙的情誼,也改變了莫三妹對職業和生活的態度,於是皆大歡喜,闔家歡樂。


    如果速度夠快,還可以趕一趕今年的新年檔,眼下並沒有這個說法,一般用於賀歲的片子都是11月就上映,一直到元旦過後,兩個月的時間都屬於賀歲檔。


    但也正因為如此,元旦過後春節之前這段時間,安排的電影並不多,多半都是其他國家塞進來的片子,大多沒什麽宣傳,就掛個海報罷了。


    所以這段時間的排片也好,宣傳也罷都很有優勢。


    “呼,就定這個了,接下來就是提筆開幹,做一個無情的碼字機器好了,爭取半個月內搞定一切,要快也要穩!”


    楚軒心中輕鬆許多,然後電話就響起來了,是大餅臉,現在才回過來。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要掛了啊。”


    楚軒言辭毫不客氣。


    “幹嘛呀你,火氣這麽大,不就是沒借你錢嗎,我這是為了咱哥們的以後考慮,畢竟純潔的友誼最好不要牽扯到金錢的惡俗!”


    寧昊現在已經有信號,說話聲音傳的很清晰也很振振有詞!


    楚軒腦海中迅速回憶後就嗤笑一聲。


    頓時,那邊卡殼了,然後就傳來氣急敗壞的吐槽:


    “淦,你丫的知道我剛整完《香火》沒錢是吧?真的狗啊!”


    楚軒笑了笑,這不是應當的嘛!


    “好啦,你先忙活吧,等你回京城了我有事和你說,順便帶你掙點錢,哥們夠意思吧?”


    “害,錢不錢的無所謂,主要是咱們快兩月沒見了,是時候溝通溝通感情了,否則誰知道會不會有人趁虛而入呢!”


    楚軒抽了抽嘴角,算逑,自己不和他一般見識。


    但掛斷電話後,想著自己這麽多年好像是真的一個人過的,有過暗戀、也有過悶騷,但不知道怎麽,就是不想主動追求,或許是習慣了,也或許是覺得沒必要了。


    而原身嘛,讀書時候則是為了拿獎學金,剩下時間就是給孤兒院幫忙做著自己能做的事情,等到自己拍攝技巧熟練後,就經常和寧昊他們去接個私活,尤其是廣告居多,這年頭開廣告公司絕對掙錢!


    其中大部分除了個人開支就是捐助給養他的孤兒院了,因此也沒心思找個人湊合來著。


    “所以…我這是注孤生麽?”


    楚軒晃了晃腦袋沒去多想,眼下他有更重要的事,至於兒女私情,先放一邊為好,他要盡快強大起來,一是為了今後能看不同的風景,二則是滿足原身的冀望,在自己有能力時去幫助更多的人。


    不為別的,隻為心安,而人間也應當有愛。


    所以,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楚軒依舊在這間出租屋度過,宅男的日子很單一也很純粹。


    楚軒一邊書寫劇本,一邊去圖書館查閱著資料,用來分析劇本的情節是否合理,比如火葬是什麽時候被確定的,以及全麵推廣又是什麽時候推行的,而殯葬行業的起源和發展以及手法、任務、責任等,都需要一一查明。


    其中也少不了各大論壇的網友紛紛獻策,這時候能在互聯網開水的很多都是大學生甚至公司高層大佬。


    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能讓自己更好的融合這個時空,畢竟這年頭發生的事誰能記清,再順便梳理一下個人人際關係,至此,楚軒才徹底舒了口氣,然後看著自己這一個星期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不停碼字的結果。


    片名:種星星的人。


    楚軒想了很久,還是決定用這個比較文雅的名字,而且會產生一種獨特的浪漫和好奇,等到觀眾看到具體內容後才知道,原來這說的是殯葬師,就會有一種“o”的感覺,簡單來說就是反差和對比。


    出品:待定。


    楚軒本來打算趁著這段時間,先去申請個影視製作公司,這樣用於簽訂合同和稅務繳納會很方便,但是了解之後才知道,目前整不了。


    2003年,國家正式確立民營影視公司的合法性。


    即:不用掛靠各大製片廠之類的了,但也有條件,比如必須有電影、電視或傳媒公司承接,公司必須具備相關資質、影視拍攝許可證(即廣播電視節目製作許可證);


    總體下來意思很簡單:要入行很簡單,先找個老大哥帶著,然後獲得證明和資質後,才可以提出申請,所以目前楚軒依舊不具備條件。


    “看來還是得掛靠了,北電科班這層身份還是很有用的。”


    學校本身就是個龐大的資源所,隻是在於你能不能借用到。


    楚軒琢磨之後就打算去拉個關係先了,個人同樣是無法拍攝的,得整個組織。


    執行導演及攝影:寧昊。


    等寧昊回來就可以和他提了,而且綁定了他,邢愛娜也就一塊過來了,梳理台詞以及場務的人員就有了,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改善原片之中幾個不足的地方了。


    比如武小文的生母找到莫三妹,希望女兒能交給她來扶養。


    在經過短暫的痛苦思考,莫三妹在一個雨夜,趁武小文睡著的時候,偷偷就把她交給了生母,居然還瞞著“上天堂”的搭檔和武小文,


    可關鍵他們才是小文法律上的收養父母,他哪來的權力和臉麵這麽做的?


    因此這顯然是極度不合理的!


    還有就是最後把他爹的骨灰當成煙花放了的情節,同樣一個騷操作,一個念頭然後都不和姐姐商量一下,自作主張就biu的一下上天了,最後大家都開心圓滿,真·哪來的勇氣和自豪這麽做的?


    這兩個情節下來,莫三妹的人設直接拉胯!


    不過隻要發現問題就好,到時候集體再研究研究。


    “剩下的就缺個專業點的製片人,這方麵我倒是可以監顧,但經驗太少,吃虧也就算了,更怕還被人說成傻子,還得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好。”


    因此,製片:待定。


    至於其他的道具、服裝、化妝、燈光等,還需要去學校一趟,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如何做好一件事呢?


    曆史早就給出了答案:人類最偉大的地方就在於團結。


    事情還有很多,但不至於淩亂,而最重要的是還是在於拉動投資方麵。


    “也不知道找北電出麵做個介紹可不可行,但這是一個很穩妥的路子,但好在投資並不大,我節省一些,能拉讚助就拉讚助,用的演員也照著演技不錯但目前還沒混出頭的來選擇,就算膠片比較貴,但這年頭的物價也沒有飛漲,400萬應該是可以的了。”


    楚軒轉動著手中筆,一邊琢磨一邊記錄。


    他需要的演員並不多,找對了男主莫三妹和小哪吒武小文後,這部戲就成了一半!


    再在男二王建仁、女二白雪、莫三妹父親這三個角色下點功夫外,其他的存在感就低的多幾乎就相當於特約和群演了,去學校帶幾個師弟師妹就能解決,便宜又好使,再美其名曰:


    師哥特意帶你們提前體驗一下劇組生活,完美!


    “漬,真是可惡呀,果然,人是不會背叛自己的階級的,要銘記於心呀!”


    楚軒吐槽一下,就再次埋頭苦幹,分鏡頭也該上手了,這是項苦功夫,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導演的水平,國內幾大著名導演的分鏡頭畫的真厲害,畫麵、鏡頭、人物形象等一眼可見,


    比如馮褲子的,不愧是美術出身,不管承不承認,他很有才華,而且是名副其實的大導!


    至於其他的風言風語,嘿嘿,男人嘛,還有藝術做掩護…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薑紋,分鏡頭就是小學生畫的火柴人…總之,天馬行空!


    而墨鏡王直接就是沒有。


    分鏡頭最重要的就是畫麵,而這部戲原片拍攝的地區是國內真正的“白菜心”,其省會被稱為“九省通衢”的江城。


    楚軒沒有去過這裏,但聽說這裏的兔頭挺好吮吸的,又麻又辣,找機會可以嚐嚐~


    額,回到正事,雖然沒有去過,但影視中的畫麵映像還算深刻,因此素描勾勒一番並不是問題,而且這時候的街區無疑是更加符合劇本的,老舊、混雜和狹小,遠沒有未來建設成高樓大廈的模樣。


    再加上一口的江城方言就會更加貼切,即所謂的接地氣,原片這裏做的也不咋樣,楚軒打算讓莫三妹一家子全程都說江城話,而不是突兀地一下普通話一下方言的,本來都代入戲份裏麵了,卻被硬生生地拉了出來。


    這部戲的方言也有挺多的,武小文是山城方言,白雪是北方正兒八經的普通話,王建仁則是帶著些廣西的南普味道。


    “隻是這樣…所有人員的來回車票就多了,還是就幾個主要演員去吧,其他的盡力在當地完成,選擇的街區就正常開展工作就行,這年頭拍一部地道的江城電影,想必當地人民會比較支持的。”


    楚軒繼續琢磨後,又忍不住歎口氣,


    “還是小家子氣,什麽時候能學學楷哥導演的大氣呢?人家都建城了,我還在一點一點的省著錢用!”


    不過人與人也無需對比,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才是最舒服的。


    “如果電影成功了,再給參與進來的當地人補個紅包,雙贏才是硬道理!”


    隨後不在多想,否則幾個念頭下去這得整的多細啊!


    而細又常被當成了“水”。


    轉眼,又是一個星期過去,時間來到了9月17日,那場令人談之色變的流感徹底離去,清淨了許久的京城小巷和街頭早就上演著人間煙火,不過早晨8點而已,都是人頭攢動的模樣,這才是正兒八經過日子呀。


    楚軒用力呼吸著街道上的空氣,然後推著自行車就來到了一家補胎的地方。


    “大爺您早啊,幫我看看哪裏破了口子,縫補縫補,我先去剃個頭再回來。”


    楚軒熱情地打著招呼。


    “行啊,你這頭是該剃了,都遮住眼睛了,你看得清路嗎?”


    楚軒附和著回應,“可不嘛,我以前都是用一隻眼睛看人的,直到畢業後都沒看清同桌那姑娘到底長啥樣,可惜了。”


    “哈哈哈,你這娃子有意思,補胎錢就給你免了。”


    大爺樂嗬嗬地樣子,看來是真的。


    “這可不行,左右就五塊錢的事,您可不得賠本做買賣啊。”


    楚軒趕緊推脫,掏出手機就想支付來著,然後又拍了拍腦門,差點忘了,這是現金的年代,外出的時候可是真能撿到錢的!


    “別給了,我今兒一樂嗬,這份高興還不值五塊錢麽,你給我可生氣了啊。”


    大爺板起臉就佯裝不高興的模樣,楚軒趕緊笑笑,也不硬給了,


    “誒,多謝大爺了,祝您笑口常開,兒孫滿堂。”


    “這話中聽,也謝謝小夥子了,祝你早日結婚生孩子。”


    “不不不不,我還年輕,還年輕。”


    楚軒聽到這話趕緊給否了,這話可不經說,結婚生孩子這個事,真的太大,他怕掌握不住。


    “回見了您咧。”


    這邊吹噓完,楚軒趕緊來到理發店,這次也不貧嘴了,隻是高聲說道:


    “老板,給我來個最帥的寸頭!”


    老板是個三十來歲的男人,也隨口回複道:


    “好咧,你先閉上眼,十分鍾後你就看見了,就你這個臉啊,不管咋剃,保準是最帥的!”


    楚軒哈哈大笑,


    “老哥好眼光!”


    同時,楚軒心下忍不住感慨一番:


    原來,主動開口說話真的很有意思,也是拉進陌生人之間最好的方式,而不是走過路過卻都在擦肩而過,居住在對門,也互不相識。


    或許慢一點的生活方式,有另一種的美好,一切太快了也讓一切都貶值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誰還不是個導演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aAepbk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aAepbk並收藏誰還不是個導演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