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初八, 顧昀秘密遣使走訪東瀛與南洋諸島, 至此,前線已經膠著了三個多月,已有的戰線在雙方不斷的拉鋸下一直拉長擴張, 戰火從江南江北一直蔓延到了江南十三郡,甚至波及兩廣。
大批困守故土不肯渡江的駐民開始自己組建民兵, 流落各地的民間長臂師們雖然沒有紫流金,卻想方設法用煤炭和□□代替, 也花樣百出地鑄就了一批不那麽花哨的民間武裝。
為此, 靈樞院宣布在各地成立分院,交流傳授除高度機密的軍工以外的技術。
而戰爭所帶來的、更深遠影響也逐漸浮出水麵。
方欽萬萬也沒想到,打破朝堂中平靜的不是雁王黨, 而是兩院清流——
這一年正值大梁朝三年一次的秋闈, 因為戰事而被中途打斷,之後又拖延了好一些時日, 桂榜直到臘月方才放出, 整個成了一張“梅榜”,被各地書生戲稱為“黴榜”。
發榜不到三天,陝西府就有秀才離奇自盡,下麵官員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事端,竭力壓著不往上報, 誰知沒壓幾天,大朝會散會的時候,就有人攔在禦史台門口告了禦狀。
此事緣由說來也是話長。
雁親王兩下江南, 砍了無數顆腦袋,出台了最嚴厲的吏治,使得大梁自元和年間便開始便愈演愈烈的貪腐之風短暫收斂,而後幾年戰亂,連皇宮大內都在收緊開支用度,官俸隻好跟著一減再減,那烽火票還來雪上加霜,與吏治考核緊密掛鉤……等於是又閉了源又開了流,大梁百年間官員的日子就從未這麽難過過。
有道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事關萬貫家財的時候就沒人會覺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了。
可是日子難過也沒辦法——禮沒人敢收,誰都知道富商背後是雁王,沒準哪個禮收得不對就是催命符,軍費沒人敢動,稅費改革後一時半會動不了,救災款更不必提,楊榮桂等人的腦袋恐怕還沒爛成骨頭呢。
正好這一次秋闈不太受重視,舉國上下都在忙著打仗弄錢,沒人管這幫百無一用的書生,便立刻有人在這上麵動了歪心思。
結果拔出蘿卜帶出泥地牽連出了一場涉及九省的舞弊大案,舉國震驚。
方欽好不容易壓下了身邊眾多的攪屎棍子,剛沒過兩天的安穩日子,便被兩院雪片似的折子給糊了一臉。
兩院清流這種特殊的人物不同於雁王黨,雁王一黨向來務實,凡舉必有目的,爭權奪勢做得有條有理,很多行為能預測。可這群眼高於頂、視功名利祿為糞土的清流們好多時候卻全然是“為參而參”——他們就是幹這個的,個人名望與參倒了多少人息息相關。
家世顯赫的公子哥們鮮少會進兩院,因此這些怪胎們大部分是寒門士子出身,而科舉舞弊觸碰的也恰恰是寒門士子的利益。
好長時間沒咬過人的兩院瘋狗一時間仿佛集體被踩了尾巴,炸毛一般地狂吠起來,每天都在叫罵、換著花樣罵,逼著李豐嚴查,大有查得不滿意就並排磕死在大殿蟠龍柱上的架勢。
短暫而虛假的寧靜被打破了。
九省大吏,不知多少盤根錯節的關係卷在了裏麵,其中甚至包括了方欽那不成器的親弟弟。
幼子長孫都是老頭的命/根,連久不問世事的方大學士都給驚動了,方欽對誰都能虛以委蛇,對親爹不行,一個頭變成兩個大。
可還不等方欽想出對策,這次皇上不知是不是故意的,直接跳過大理寺和督察院,將這樁案子交送了軍機處,由江充主導調查,其他人隻做配合。
眼看紙裏要包不住火。
方欽雖然出身錦繡從中,以前卻總有一點彪炳千秋的想法,不肯全然無恥地同流合汙,為此,他先是舍棄了膽敢脅迫他的呂常,又舍棄了純種的蠢貨王裹,眼下終於到了不能再舍的地步——親娘還在隔壁院子一病不起呢。
方大人安撫完這個,又要給那個交代,出了門還有一幫人等著他拿主意,可謂是焦頭爛額,一宿的工夫,嘴角長了兩顆血泡。才剛陪著老母親哭了一場,方欽就聞聽說又有人上門,他麵沉似水地揉了揉眉心,冷冷地吩咐道:“就說我不在家,打發了。”
下人噤若寒蟬地走了,一個幕僚悄悄地湊上來,對方欽低聲道:“大人可是心有煩惱?”
方欽沒好氣地看了他一眼,好在養氣功夫極佳,很快收斂了陰沉的神色,緩緩地說道:“書生造反三年不成,這次從出事到京城禦狀,來得也太快了,簡直像是有人保駕護航……那李f明麵上擺得好一張光風霽月臉,隻敢在桌子底下捅人,這種麵和心黑之徒,也就隻能蒙蔽皇上了。”
幕僚又問道:“大人心裏可有章程?”
方欽完全是一腦門官司——但凡他能提前知道,哪怕隻是提前一天,也多少能有點回旋的餘地,可此事爆發的速度實在太快了,皇上知道的比他還早,直接讓方欽陷入了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方欽歎了口氣:“難,雁王是虎狼之輩,一旦叼住獵物的脖子,他就不會再鬆開了。”
那幕僚輕輕一笑道:“大人,我聽人說雁王殿下的改革未曾徹底完成,還有上百條在朝中爭議,我看他是太心急了,這一步走得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方欽停住腳步,聽出旁邊的人是有意賣關子。方府養了好多幕僚,大多數卻隻是陪著方大學士那老頭子下棋清談而已,能在方欽麵前說得上話的沒幾個,當然難得抓住個機會就要出頭。
方欽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怎麽說?”
那幕僚見機會來了,忙將準備好的話一股腦地倒了出來:“如今事已至此,再翻案恐怕是沒什麽機會,何不釜底抽薪?直接想方設法廢了雁王的新吏法?”
方欽還以為他有什麽高見,聞言幹脆利落地掐斷了心頭僥幸,冷冷地說道:“科舉舞弊在曆朝曆代都是殺頭充軍的重罪,跟新舊吏法有什麽關係?”
幕僚不慌不忙地笑道:“大人,一個人貪墨是貪墨,一個人舞弊是舞弊,可是如今牽連九省,無數重臣彌足深陷,這是偶然嗎?皇上也會想,後麵肯定有什麽原因。為什麽這些朝廷重臣如此窮凶極惡?因為這兩年的日子確實不好過,流民不敢不安頓,苛捐雜稅不敢不上繳,軍費開支不敢不攤,烽火票的指標不敢完不成。”
方欽的眉梢輕輕地動了一下:“烽火票流通可等同於金銀,這事當年江南出事之後的明令規定,你怎麽說?”
“流通可等同於金銀,不代表可以等同於金銀上繳朝廷,”幕僚搖搖頭,說道,“再者江北很多是從南邊跑來的富商,民風開化比較早,中原乃至於西北一帶卻不一樣,人家不認就是不認,官府倘若強製,又要遭到刁民一哭二鬧三上吊,倘若出了事端,朝廷又要問責,究竟是誰動輒得咎、臨淵履冰?大人想一想吧,若真豁出去一拚,此事或許還有回轉餘地,三老爺哪怕獲罪革職,隻要方家的勢力還在,將來未必不能東山再起。”
方欽聽罷沉吟不語。
幕僚低聲說道:“大人,世事難料,咱們盼著打完仗翻舊賬,雁王那邊自然不會想不到,這種時候不要講什麽‘不爭是爭’了,不主動走棋,隻能被他們逼死——學生今日話多了,大人別見怪,告退。”
臘月十六,涉案主謀之一陝西府巡撫受審時,果然當庭大放悲聲,哭訴自己轄地貧弱,烽火票難推廣,隻能當地官府自己買入,上麵還接連下了三批指標,完不成,便隻能東挪西借,又實在沒有進項,苦不堪言,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這話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似的,罪臣們眾口一詞,將隔岸觀火的雁王一黨徹底拉下了水,更有那滾刀肉大放厥詞道:“說人家科舉舞弊是間接買官賣官,那將吏治考核同烽火票掛鉤,和賣官鬻爵又有什麽區別?”
這一年的辭舊迎新就在混戰中過去了,誰都沒吃上一口安心的餃子。
掐到了最後,軍機處不得不上書請罪,正式宣布廢除新吏法中和烽火票掛鉤的條款,同時暫停烽火票的發售。
然而戰事正酣,未免再次發生朝廷陷入無錢可用的境地,軍機處又趁機提出停止本朝官鑄銀,效仿西洋人在被其占領地地政策與前朝“交子”之說,由各地隆安銀莊發放特殊的“代銀”代替金銀鑄幣,並擬了一係列的新規連同請罪折子一起遞了上去。
隆安銀莊掛著運河辦,也屬於軍機處的權責範圍,隻要新規切實可行,“鐵交子”還是“紙通寶”大家都沒有意見,但是絕不能掌握在軍機處手裏。
於是這時候,馬上就要成型的蒸汽鐵軌意料之中地出了問題。
南北數段已經基本接好,就剩下中間一截,連通了就大功告成,可這最後一截卻拖了一個多月不敢動工,問題出在了土地上。
沿線土地大部分已經是已經預留好的,但是那麽長的一段不可能所有途經之地都是無主之地,原屬於私人的,便會由運河辦出麵,向原來的地主以市價買來,同時給予一些其他方麵的補助——諸如減免稅費等等,也有不願意變賣祖產的,朝廷便以租代征,寫下租約,每年給付租金。
自元和年間開始,大梁朝廷便講究仁政,對文武官員嚴苛,對民間鄉紳卻都很客氣,正是因為太客氣了,這個租約中有個致命的疏漏——隻說了租賃年限,沒說原主不想租了要怎樣。
大概也沒想到有人會毀朝廷的約。
而最後剩下的一段路恰好便是一大塊租用的土地,原主是個大地主,家裏還有別的生意,本來談得好好的,雖然沒有修到這裏,但是租金已經照付了,不料此人突然反悔,將租金一分不少地退回了,此人雖然無官無職,但背景深厚,與趙國公家裏沾親帶故,他這麽一退,周圍沒人敢打他的臉,個個對運河辦來人避而不見,弄得蒸汽鐵軌改道都來不及,得繞出一大圈變道才行。
因為蒸汽鐵軌停滯,顧昀接連寫了數封信詢問竣工日期,到最後直接上折子到李豐那,說前線物資跟不上,再這麽下去他要被迫收縮戰線了。
方欽的幼弟還沒把自己洗涮幹淨,這時,方大學士終於對兒子“瞻前顧後”“手腕不足”表達了明確的不滿,自己出了手。
這位曾經的半朝座師同一時間做了兩件事。
首先,他秘密會見了朝廷同西洋使節接洽的外事官,委婉地暗示了此時大梁的國力或許不足以支撐和西洋人的持久戰,這麽打下去也是勞民傷財,兩敗俱傷,其中有大功的不是打仗的屠夫,而是最終能促成和談,還江山一個清明太平的人。
外事官曾是方大學士的學生,小心翼翼地問道:“老師,皇上若是鐵了心要打,我們為人臣子的怎麽促成?”
“那要看你怎麽和西洋人說了。”一身仙風道骨的方大學士意味深長道,“他們想要的無非是利益,你說他們是願意繼續和顧昀死磕下去,還是願意退一步,與我朝中主和派配合,早日停戰互通友好?皇上和朝廷是要麵子的,洋人倘若真有誠意,把麵子讓出來,我們也不會吝嗇裏子,你說是不是?沒有前線戰事當由頭,我不相信皇上會任憑雁王他們烏煙瘴氣地胡鬧下去。”
打發了如夢初醒的外事官,方大學士又請自己的夫人去請了一個人——隆安皇帝的奶娘,早年出宮榮養後曾經一度頗受方夫人的照拂。
李豐對自己的奶娘很有感情,本來正在和長庚談正事,聽聞奶娘遞牌子進宮探望久病的皇後,忙匆匆交代完長庚,趕去後宮了。
長庚慢慢地離宮往外走去,整個皇宮籠罩在暮色四合之內,千萬琉璃瓦金光隱去,邊緣處還掛著一點不易察覺的碎冰渣,顯得無比不近人情。
天那麽冷,京華那麽熱。
近日前線越來越緊張,顧昀的書信也隨之減少,漫無邊際的閑聊基本看不見了,偶爾寄封私信也不過是三言兩語。
長庚緩緩地吐出一口氣,在朱紅高牆下呆呆地站了一會,心裏想道:“後天就是正月十六了。”
而江山上籠罩的迷霧始終還沒有撥雲見日。
盡管在他一步一步地籌謀中,那個結果已經越來越近了,可他心裏還是不免時而惶然。
這時,一隊侍衛經過,見了他,忙上前見禮道:“王爺。”
長庚沒吭聲,與那兩個侍衛大眼瞪小眼了片刻,突然魔障似的拔腿就走。
“我要見顧子熹。”他心想,“馬上就要。”
大批困守故土不肯渡江的駐民開始自己組建民兵, 流落各地的民間長臂師們雖然沒有紫流金,卻想方設法用煤炭和□□代替, 也花樣百出地鑄就了一批不那麽花哨的民間武裝。
為此, 靈樞院宣布在各地成立分院,交流傳授除高度機密的軍工以外的技術。
而戰爭所帶來的、更深遠影響也逐漸浮出水麵。
方欽萬萬也沒想到,打破朝堂中平靜的不是雁王黨, 而是兩院清流——
這一年正值大梁朝三年一次的秋闈, 因為戰事而被中途打斷,之後又拖延了好一些時日, 桂榜直到臘月方才放出, 整個成了一張“梅榜”,被各地書生戲稱為“黴榜”。
發榜不到三天,陝西府就有秀才離奇自盡,下麵官員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事端,竭力壓著不往上報, 誰知沒壓幾天,大朝會散會的時候,就有人攔在禦史台門口告了禦狀。
此事緣由說來也是話長。
雁親王兩下江南, 砍了無數顆腦袋,出台了最嚴厲的吏治,使得大梁自元和年間便開始便愈演愈烈的貪腐之風短暫收斂,而後幾年戰亂,連皇宮大內都在收緊開支用度,官俸隻好跟著一減再減,那烽火票還來雪上加霜,與吏治考核緊密掛鉤……等於是又閉了源又開了流,大梁百年間官員的日子就從未這麽難過過。
有道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事關萬貫家財的時候就沒人會覺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了。
可是日子難過也沒辦法——禮沒人敢收,誰都知道富商背後是雁王,沒準哪個禮收得不對就是催命符,軍費沒人敢動,稅費改革後一時半會動不了,救災款更不必提,楊榮桂等人的腦袋恐怕還沒爛成骨頭呢。
正好這一次秋闈不太受重視,舉國上下都在忙著打仗弄錢,沒人管這幫百無一用的書生,便立刻有人在這上麵動了歪心思。
結果拔出蘿卜帶出泥地牽連出了一場涉及九省的舞弊大案,舉國震驚。
方欽好不容易壓下了身邊眾多的攪屎棍子,剛沒過兩天的安穩日子,便被兩院雪片似的折子給糊了一臉。
兩院清流這種特殊的人物不同於雁王黨,雁王一黨向來務實,凡舉必有目的,爭權奪勢做得有條有理,很多行為能預測。可這群眼高於頂、視功名利祿為糞土的清流們好多時候卻全然是“為參而參”——他們就是幹這個的,個人名望與參倒了多少人息息相關。
家世顯赫的公子哥們鮮少會進兩院,因此這些怪胎們大部分是寒門士子出身,而科舉舞弊觸碰的也恰恰是寒門士子的利益。
好長時間沒咬過人的兩院瘋狗一時間仿佛集體被踩了尾巴,炸毛一般地狂吠起來,每天都在叫罵、換著花樣罵,逼著李豐嚴查,大有查得不滿意就並排磕死在大殿蟠龍柱上的架勢。
短暫而虛假的寧靜被打破了。
九省大吏,不知多少盤根錯節的關係卷在了裏麵,其中甚至包括了方欽那不成器的親弟弟。
幼子長孫都是老頭的命/根,連久不問世事的方大學士都給驚動了,方欽對誰都能虛以委蛇,對親爹不行,一個頭變成兩個大。
可還不等方欽想出對策,這次皇上不知是不是故意的,直接跳過大理寺和督察院,將這樁案子交送了軍機處,由江充主導調查,其他人隻做配合。
眼看紙裏要包不住火。
方欽雖然出身錦繡從中,以前卻總有一點彪炳千秋的想法,不肯全然無恥地同流合汙,為此,他先是舍棄了膽敢脅迫他的呂常,又舍棄了純種的蠢貨王裹,眼下終於到了不能再舍的地步——親娘還在隔壁院子一病不起呢。
方大人安撫完這個,又要給那個交代,出了門還有一幫人等著他拿主意,可謂是焦頭爛額,一宿的工夫,嘴角長了兩顆血泡。才剛陪著老母親哭了一場,方欽就聞聽說又有人上門,他麵沉似水地揉了揉眉心,冷冷地吩咐道:“就說我不在家,打發了。”
下人噤若寒蟬地走了,一個幕僚悄悄地湊上來,對方欽低聲道:“大人可是心有煩惱?”
方欽沒好氣地看了他一眼,好在養氣功夫極佳,很快收斂了陰沉的神色,緩緩地說道:“書生造反三年不成,這次從出事到京城禦狀,來得也太快了,簡直像是有人保駕護航……那李f明麵上擺得好一張光風霽月臉,隻敢在桌子底下捅人,這種麵和心黑之徒,也就隻能蒙蔽皇上了。”
幕僚又問道:“大人心裏可有章程?”
方欽完全是一腦門官司——但凡他能提前知道,哪怕隻是提前一天,也多少能有點回旋的餘地,可此事爆發的速度實在太快了,皇上知道的比他還早,直接讓方欽陷入了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方欽歎了口氣:“難,雁王是虎狼之輩,一旦叼住獵物的脖子,他就不會再鬆開了。”
那幕僚輕輕一笑道:“大人,我聽人說雁王殿下的改革未曾徹底完成,還有上百條在朝中爭議,我看他是太心急了,這一步走得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方欽停住腳步,聽出旁邊的人是有意賣關子。方府養了好多幕僚,大多數卻隻是陪著方大學士那老頭子下棋清談而已,能在方欽麵前說得上話的沒幾個,當然難得抓住個機會就要出頭。
方欽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怎麽說?”
那幕僚見機會來了,忙將準備好的話一股腦地倒了出來:“如今事已至此,再翻案恐怕是沒什麽機會,何不釜底抽薪?直接想方設法廢了雁王的新吏法?”
方欽還以為他有什麽高見,聞言幹脆利落地掐斷了心頭僥幸,冷冷地說道:“科舉舞弊在曆朝曆代都是殺頭充軍的重罪,跟新舊吏法有什麽關係?”
幕僚不慌不忙地笑道:“大人,一個人貪墨是貪墨,一個人舞弊是舞弊,可是如今牽連九省,無數重臣彌足深陷,這是偶然嗎?皇上也會想,後麵肯定有什麽原因。為什麽這些朝廷重臣如此窮凶極惡?因為這兩年的日子確實不好過,流民不敢不安頓,苛捐雜稅不敢不上繳,軍費開支不敢不攤,烽火票的指標不敢完不成。”
方欽的眉梢輕輕地動了一下:“烽火票流通可等同於金銀,這事當年江南出事之後的明令規定,你怎麽說?”
“流通可等同於金銀,不代表可以等同於金銀上繳朝廷,”幕僚搖搖頭,說道,“再者江北很多是從南邊跑來的富商,民風開化比較早,中原乃至於西北一帶卻不一樣,人家不認就是不認,官府倘若強製,又要遭到刁民一哭二鬧三上吊,倘若出了事端,朝廷又要問責,究竟是誰動輒得咎、臨淵履冰?大人想一想吧,若真豁出去一拚,此事或許還有回轉餘地,三老爺哪怕獲罪革職,隻要方家的勢力還在,將來未必不能東山再起。”
方欽聽罷沉吟不語。
幕僚低聲說道:“大人,世事難料,咱們盼著打完仗翻舊賬,雁王那邊自然不會想不到,這種時候不要講什麽‘不爭是爭’了,不主動走棋,隻能被他們逼死——學生今日話多了,大人別見怪,告退。”
臘月十六,涉案主謀之一陝西府巡撫受審時,果然當庭大放悲聲,哭訴自己轄地貧弱,烽火票難推廣,隻能當地官府自己買入,上麵還接連下了三批指標,完不成,便隻能東挪西借,又實在沒有進項,苦不堪言,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這話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似的,罪臣們眾口一詞,將隔岸觀火的雁王一黨徹底拉下了水,更有那滾刀肉大放厥詞道:“說人家科舉舞弊是間接買官賣官,那將吏治考核同烽火票掛鉤,和賣官鬻爵又有什麽區別?”
這一年的辭舊迎新就在混戰中過去了,誰都沒吃上一口安心的餃子。
掐到了最後,軍機處不得不上書請罪,正式宣布廢除新吏法中和烽火票掛鉤的條款,同時暫停烽火票的發售。
然而戰事正酣,未免再次發生朝廷陷入無錢可用的境地,軍機處又趁機提出停止本朝官鑄銀,效仿西洋人在被其占領地地政策與前朝“交子”之說,由各地隆安銀莊發放特殊的“代銀”代替金銀鑄幣,並擬了一係列的新規連同請罪折子一起遞了上去。
隆安銀莊掛著運河辦,也屬於軍機處的權責範圍,隻要新規切實可行,“鐵交子”還是“紙通寶”大家都沒有意見,但是絕不能掌握在軍機處手裏。
於是這時候,馬上就要成型的蒸汽鐵軌意料之中地出了問題。
南北數段已經基本接好,就剩下中間一截,連通了就大功告成,可這最後一截卻拖了一個多月不敢動工,問題出在了土地上。
沿線土地大部分已經是已經預留好的,但是那麽長的一段不可能所有途經之地都是無主之地,原屬於私人的,便會由運河辦出麵,向原來的地主以市價買來,同時給予一些其他方麵的補助——諸如減免稅費等等,也有不願意變賣祖產的,朝廷便以租代征,寫下租約,每年給付租金。
自元和年間開始,大梁朝廷便講究仁政,對文武官員嚴苛,對民間鄉紳卻都很客氣,正是因為太客氣了,這個租約中有個致命的疏漏——隻說了租賃年限,沒說原主不想租了要怎樣。
大概也沒想到有人會毀朝廷的約。
而最後剩下的一段路恰好便是一大塊租用的土地,原主是個大地主,家裏還有別的生意,本來談得好好的,雖然沒有修到這裏,但是租金已經照付了,不料此人突然反悔,將租金一分不少地退回了,此人雖然無官無職,但背景深厚,與趙國公家裏沾親帶故,他這麽一退,周圍沒人敢打他的臉,個個對運河辦來人避而不見,弄得蒸汽鐵軌改道都來不及,得繞出一大圈變道才行。
因為蒸汽鐵軌停滯,顧昀接連寫了數封信詢問竣工日期,到最後直接上折子到李豐那,說前線物資跟不上,再這麽下去他要被迫收縮戰線了。
方欽的幼弟還沒把自己洗涮幹淨,這時,方大學士終於對兒子“瞻前顧後”“手腕不足”表達了明確的不滿,自己出了手。
這位曾經的半朝座師同一時間做了兩件事。
首先,他秘密會見了朝廷同西洋使節接洽的外事官,委婉地暗示了此時大梁的國力或許不足以支撐和西洋人的持久戰,這麽打下去也是勞民傷財,兩敗俱傷,其中有大功的不是打仗的屠夫,而是最終能促成和談,還江山一個清明太平的人。
外事官曾是方大學士的學生,小心翼翼地問道:“老師,皇上若是鐵了心要打,我們為人臣子的怎麽促成?”
“那要看你怎麽和西洋人說了。”一身仙風道骨的方大學士意味深長道,“他們想要的無非是利益,你說他們是願意繼續和顧昀死磕下去,還是願意退一步,與我朝中主和派配合,早日停戰互通友好?皇上和朝廷是要麵子的,洋人倘若真有誠意,把麵子讓出來,我們也不會吝嗇裏子,你說是不是?沒有前線戰事當由頭,我不相信皇上會任憑雁王他們烏煙瘴氣地胡鬧下去。”
打發了如夢初醒的外事官,方大學士又請自己的夫人去請了一個人——隆安皇帝的奶娘,早年出宮榮養後曾經一度頗受方夫人的照拂。
李豐對自己的奶娘很有感情,本來正在和長庚談正事,聽聞奶娘遞牌子進宮探望久病的皇後,忙匆匆交代完長庚,趕去後宮了。
長庚慢慢地離宮往外走去,整個皇宮籠罩在暮色四合之內,千萬琉璃瓦金光隱去,邊緣處還掛著一點不易察覺的碎冰渣,顯得無比不近人情。
天那麽冷,京華那麽熱。
近日前線越來越緊張,顧昀的書信也隨之減少,漫無邊際的閑聊基本看不見了,偶爾寄封私信也不過是三言兩語。
長庚緩緩地吐出一口氣,在朱紅高牆下呆呆地站了一會,心裏想道:“後天就是正月十六了。”
而江山上籠罩的迷霧始終還沒有撥雲見日。
盡管在他一步一步地籌謀中,那個結果已經越來越近了,可他心裏還是不免時而惶然。
這時,一隊侍衛經過,見了他,忙上前見禮道:“王爺。”
長庚沒吭聲,與那兩個侍衛大眼瞪小眼了片刻,突然魔障似的拔腿就走。
“我要見顧子熹。”他心想,“馬上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