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芝元有些尷尬:“不敢相瞞雲候,日前北疆傳來急報,涼胡內部發生變化,朝廷要派遣一支軍隊前去解決。”
“哦。”
雲星河細細回想,當日回京,在外門時,卻有急報。
原本以為隻是小事情,現在看來,此事斷然不小。
涼胡,從前朝開始,便是頭號難題,由於一直在北方,一直與熾天魔道糾葛不清。
雲星河是何等人物,他一下子就看出了這件事隱藏在背後的戰機。
涼胡內亂,是大隋的一個機會。
雲星河眼眸燦爛,在思索其中情況。
涼胡此前他也聽聞了一些消息,知曉一些零散的消息。
大概是涼胡寵溺愛妃幼子,廢長立幼,老大肯定不同意呀。
你幼子又沒有什麽功勳,才十來歲而已。
但涼胡各部落王,為了自身的利益,定然是選擇支持幼子。因為他年輕,好操控呀。
到時候他自身肯定不懂什麽事情,所有東西還不是他們這些部落王做主。
換了一個大的,有功勳的胡王,他們隻能被壓製。
得不到出頭。
老胡王的愛妃也是一個狠人,趁著胡王病入膏肓之時,與各部落王謀殺了長子。
結果誰知老二逃了出去,接手了老大的勢力,聯合其他弟兄。
其他子嗣得到這個消息後,紛紛發兵,集結各自部落兵馬,準備圍攻。
雲星河隻是之前了解過一二,具體情況如何,他並不清楚。
不過,他覺得這其中,定然有可謀之處。
指不定,可以借助大隋的威勢,扶持一個南涼胡,與其正統涼胡對抗,從內而外,將其瓦解,同化。
扶持南涼胡,優勢多多,遠比直接打過去具有優勢。
涼胡屬於遊牧種族,與大隋主體不同,春風吹又生。
不如直接扶持,一來可以獲得一塊戰略緩衝地,二來可以加身對涼胡的控製。
因為到時候扶持一部分勢力,他們肯定沒有能力獨自抗衡,最終還是要求到大隋頭上。
此外,相比於他們,涼胡內部肯定也更好管理,以胡製胡,而我製夷。
在如今大隋的體量,已經足夠讓涼胡膽駭,遠遠不敢如同當年一般。
但盡管如此,對於大隋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能瓦解他,大隋在外部因素之上,應該很長時間會沒有後顧之憂。
近乎瞬間而言,雲星河便已經製定好了對付他們的策略。
當然,小細節也不能不防,也要憂慮南涼胡尾大不掉的情況,得讓他餓,餓了才給他吃,但絕對不能吃飽。
嘶,這怎麽感覺越來越像黑心老板對員工?
不要在意這些小細節,總之這是赤裸裸的陽謀。
雲星河嘴角一笑。
從古至今,有三小陽謀,三大陽謀。
三大陽謀分別離間,推恩,同化。
離間計,古往今來,此為萬計之首,甭管你是能臣武將,亦或者千古一帝,中了此計,基本上涼涼。
戰國時期,秦攻趙久不下,廉頗擅守,秦人難破,行離間,換將趙括,趙大敗,元氣大傷。
戰國時期,趙買通昭王重臣範睢,進讒言,滅白起。
多年後,秦再攻趙,遇絕世神將李牧,難有功績,再行離間,李牧敗亡,趙滅。
戰國時期,六國攻齊,齊近乎亡國,僅剩下即墨與莒。
最後田單行離間,燕王猜忌樂毅,樂毅嚇得跑到趙國,最終田單等人複國成功。
包括陳平離間範增,等等等等。總覽一切,離間計當之無愧是第一計謀。
這是屬於絕對的明謀,所有人都知道。
皇帝不知道嗎?
大概率也知道。
但這就是很人性的東西,你就算知道也不得不防。
就像是別人說你老婆綠了你,你開始肯定不信,但這枕邊風吹久了,人家還時不時拿出證據,拿出你老婆和其他男人獨處的證據。
並且你老婆這兩日還打扮的花枝招展,揚起甜蜜的笑容。
而且問題來了,這男人還是她初戀。
對你的要求十分敷衍,那你難道不覺得有問題,有古怪?
猜忌就像是毒藥,一旦滋生,便無比可怕。
或許你老婆隻是因為對方是初戀,因為要在對方麵前展示自己過的很好,所以才打扮的很好。
而初戀找她,是為了借錢,他創業失敗,欠了一屁股債。
揚起甜蜜的笑容,也許是當初覺得選擇你沒有錯。
對你的要求敷衍,隻是最近身體不舒服。
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你想的那樣。
但旁人使勁耳邊風,你能保證自己不起疑心?
為什麽女頻文總是那麽多誤解,沒有誤解,沒有隱藏要素,怎麽推動劇情,體現張力。
這便是離間計的核心,它的核心是人性中最柔弱,最多多疑之地。
一人說他不是那還好,但無數人說他不是,這時間久了,都會生出間隙。
戰國魏王中離間,生疏信陵君。
一開始魏王也不信,但架不住長時間的吹耳邊風,而且信陵君
比如有一個故事,魏王與信陵君下棋,當時北邊揚起了烽火,魏王嚇得要命,舉棋不定,認為是趙國侵犯。
找眾多大臣商量。
而信陵君卻異常淡定,說是趙王打獵,不用擔心,讓他繼續下棋。
魏王十分害怕趙國越過自己的邊境,心不在焉。
又過了一段時間,北方傳來新的消息說,趙王確在打獵。
故此之前隻不過是一個不確定的消息。
魏王這個時候才放下心來,可他又十分的疑惑。
問信陵君說為什麽你能確定他僅僅隻是在北方打獵,而不是來侵犯我們?怎麽能夠這樣料事如神呢?
信陵君道我有一位手下在趙王那兒當臥底,所以他的一舉一動我都十分的清楚。
可這在魏王的眼中就變了味道,他在,既然信陵君可以在趙王的身邊安排自己的眼線,難保他不會在自己的身邊安排眼線?
盡管魏王表現的十分溫和,盡管信陵君才能驚人,身邊有很多的能人異士,但是魏王卻不敢重用他,甚至忌憚。
其實這是魏王不自信的表現。
後來,秦王忌憚魏無忌,因此派人持萬金到魏國離間安釐王和魏無忌的關係。
魏王中秦計,猜忌信陵君。
信陵君那般人物,最終被魏王猜忌,失去兵權,鬱鬱而終。
這也是魏國亡國之處。
趙兩次亡國是中離間,魏亡國,也是離間,齊複國,也是離間。
所以,離間絕對是第一計謀,包括後世之中,離間計也多不勝數。
那有沒有方法破這個計謀呢?
有,齊國離間樂毅,燕昭王無視,全權放權,離間無效。
結果燕昭王死了,換了惠王上位,樂毅直接被換。
破此計,要麽是你懂得自汙自黑,苟延殘喘保命。要麽就是帝皇對你絕對的信任。
這一點,重點表揚郭子儀與王翦。
當然,也與當時的皇帝有關。
一個賢明大度的皇帝,絕對極為重要。
皇帝自信,不懼手下,認為能夠壓得住,全力放權,這對臣子來說是絕大的幸事,對帝皇來說,更是明智的選擇。
最著名的便是劉備與諸葛亮,苻堅與王猛。
不要相信那些營銷號,動不動就覺得諸葛亮是個高內政的,劉備是假仁假義。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能說出這種話的人,是假仁假義?
可以這麽說,三國時期,沒有曹操,劉備能再次建漢。
曹操沒有遇到劉備,也可以如願,成為大漢征西將軍。
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還有一個故事,黃倩跟隨劉備在夷陵大敗後,在江北被困了數月,最終無奈,投降了曹魏。
不久曹丕身邊有人說,劉備已經殺了你的家人。
黃權聞訊,直接搖頭,大致是我明白劉備的為人,他不會這樣做。
而來,果然傳出劉備仍待黃權家人如初的消息。
是朕負權,非權負朕,何罪其家屬?
曾經看過這麽一段評論老劉的話。初見時,覺得皇叔仁厚,再見時,覺得此人虛偽。直至後來,發現自己做不到敢帶數千士卒去解徐州之圍,發現自己做不到半生顛沛仍堅持著自己的理想。
從文學以及劇情創作上,其實更欣賞曹操,因為他的性格多變,複雜,殺伐狠辣,又英雄蓋世,為不世英豪,具有很強的開拓性。
但從人生上麵,其實更喜歡劉備,因為受到的挫折與失敗太多了,卻始終能敗了又站起來,沒有蹉跎。
這一點,沒幾個人能做到,這是我們學習的所在。
包括在那樣一個亂世中,想要保持仁義,仁慈,很難,很難。
曹某人可沒少行屠城之事。
曹操,孫權,屠城之事不是沒有做過,張角,董卓那種視人命為草芥人,屠城之事更是家常便飯。
當然,劉某人能夠在亂世站穩腳跟,一味的仁慈也絕對不可能。
一個豪雄人物,也根本不可能柔弱,隻是相當大局仁德,仁慈。
他曾記得以前,同學見讀到有關於其中文時,幾人便在討論。
當時有一人說,站在上帝視角,他很喜歡曹操。但他又說,估計真正生活在那個朝代,恐怕是曹軍口中的一塊肉脯。
也有同學說,若是他穿越到那個時代,即便知道結局,也依舊會相助劉備。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要與天鬥上一鬥。
也有人說,假使劉備成功了,也許後來便不會有那麽多朝代。
隻會有一個朝代,漢。
因為三番四次的興亡,又再次建立,會在所有人心中留下期待和堅持。
對於強大的漢朝,更會濃鬱的歸屬。
畢竟前麵三次滅亡都光複了,那麽未來,也依舊會光複。
因為漢朝的影響太深
五胡時期,劉裕也好,劉淵也好,都是稱自己為大漢後裔。
當時大漢都已經亡國多少年了,但仍舊有人心心念念。
那為什麽大家隻逮住老劉批判呢?
因為大家接受了老曹就是那樣的人嘛。
就像是一個好人,做了一百件好事,最後做了一件缺德事,就否定之前的好事。
就如,一個壞孩子,做了九十九件壞事,最後扶了一把老奶奶,結果眾人就誇讚。
至於諸葛亮,你看他的標簽是什麽,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什麽叫軍事家?
整個三國能稱之為軍事家的隻有兩個,曹操,諸葛亮。
曹操,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諸葛亮是著名兵家兵陰陽代表人物,搞內政?
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我數學拿了100,語文拿了99,所以我隻擅長數學,而短於語文?
其實很多人誤解了這句話。
亮之治蜀,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以上皆是對諸葛亮治蜀的記載,說明在諸葛亮的治下,蜀人的生活水平相對很高。
袁子的那句評價基本上算是古代治理國家的最高水平了!
因此,諸葛亮雖然連年北伐,但其實並非對蜀漢國力有所損失,反而國家是越來越富饒了!
這才是後人尊敬懷念諸葛亮的真正原因。
當然,自諸葛亮去世後,蜀漢的國力就每況日下,沒有人能夠達到他的水平。
到了薑維掌權時,才真正出現了窮兵黷武的現象。
曆史上有這樣一個故事,在諸葛亮去世後百年左右,桓溫遇見蜀中河畔的一位一百多歲的老者,是諸葛亮時期的一個小吏。
桓溫問他諸葛亮的水平,小吏卻說,自諸葛公逝後,無人可及。
桓溫征蜀,猶見武侯時小吏,年百餘歲。溫問:“諸葛丞相今誰與比?”答曰:“諸葛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
這個故事的真假性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諸葛亮在蜀中百姓中的威望極高。
許多人都知道成都的武侯祠,但卻鮮有人知道劉備的惠陵其實是與武侯祠一起的。
由此可見諸葛亮在民間的威望。
陳壽是什麽人?他首先是漢臣,後來才是晉,他稱劉漢為什麽,蜀漢。
這是什麽意思?蜀本身沒有什麽侮辱,但如果用在國號上,在曆史來說,是暗指偏安政權。
“哦。”
雲星河細細回想,當日回京,在外門時,卻有急報。
原本以為隻是小事情,現在看來,此事斷然不小。
涼胡,從前朝開始,便是頭號難題,由於一直在北方,一直與熾天魔道糾葛不清。
雲星河是何等人物,他一下子就看出了這件事隱藏在背後的戰機。
涼胡內亂,是大隋的一個機會。
雲星河眼眸燦爛,在思索其中情況。
涼胡此前他也聽聞了一些消息,知曉一些零散的消息。
大概是涼胡寵溺愛妃幼子,廢長立幼,老大肯定不同意呀。
你幼子又沒有什麽功勳,才十來歲而已。
但涼胡各部落王,為了自身的利益,定然是選擇支持幼子。因為他年輕,好操控呀。
到時候他自身肯定不懂什麽事情,所有東西還不是他們這些部落王做主。
換了一個大的,有功勳的胡王,他們隻能被壓製。
得不到出頭。
老胡王的愛妃也是一個狠人,趁著胡王病入膏肓之時,與各部落王謀殺了長子。
結果誰知老二逃了出去,接手了老大的勢力,聯合其他弟兄。
其他子嗣得到這個消息後,紛紛發兵,集結各自部落兵馬,準備圍攻。
雲星河隻是之前了解過一二,具體情況如何,他並不清楚。
不過,他覺得這其中,定然有可謀之處。
指不定,可以借助大隋的威勢,扶持一個南涼胡,與其正統涼胡對抗,從內而外,將其瓦解,同化。
扶持南涼胡,優勢多多,遠比直接打過去具有優勢。
涼胡屬於遊牧種族,與大隋主體不同,春風吹又生。
不如直接扶持,一來可以獲得一塊戰略緩衝地,二來可以加身對涼胡的控製。
因為到時候扶持一部分勢力,他們肯定沒有能力獨自抗衡,最終還是要求到大隋頭上。
此外,相比於他們,涼胡內部肯定也更好管理,以胡製胡,而我製夷。
在如今大隋的體量,已經足夠讓涼胡膽駭,遠遠不敢如同當年一般。
但盡管如此,對於大隋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能瓦解他,大隋在外部因素之上,應該很長時間會沒有後顧之憂。
近乎瞬間而言,雲星河便已經製定好了對付他們的策略。
當然,小細節也不能不防,也要憂慮南涼胡尾大不掉的情況,得讓他餓,餓了才給他吃,但絕對不能吃飽。
嘶,這怎麽感覺越來越像黑心老板對員工?
不要在意這些小細節,總之這是赤裸裸的陽謀。
雲星河嘴角一笑。
從古至今,有三小陽謀,三大陽謀。
三大陽謀分別離間,推恩,同化。
離間計,古往今來,此為萬計之首,甭管你是能臣武將,亦或者千古一帝,中了此計,基本上涼涼。
戰國時期,秦攻趙久不下,廉頗擅守,秦人難破,行離間,換將趙括,趙大敗,元氣大傷。
戰國時期,趙買通昭王重臣範睢,進讒言,滅白起。
多年後,秦再攻趙,遇絕世神將李牧,難有功績,再行離間,李牧敗亡,趙滅。
戰國時期,六國攻齊,齊近乎亡國,僅剩下即墨與莒。
最後田單行離間,燕王猜忌樂毅,樂毅嚇得跑到趙國,最終田單等人複國成功。
包括陳平離間範增,等等等等。總覽一切,離間計當之無愧是第一計謀。
這是屬於絕對的明謀,所有人都知道。
皇帝不知道嗎?
大概率也知道。
但這就是很人性的東西,你就算知道也不得不防。
就像是別人說你老婆綠了你,你開始肯定不信,但這枕邊風吹久了,人家還時不時拿出證據,拿出你老婆和其他男人獨處的證據。
並且你老婆這兩日還打扮的花枝招展,揚起甜蜜的笑容。
而且問題來了,這男人還是她初戀。
對你的要求十分敷衍,那你難道不覺得有問題,有古怪?
猜忌就像是毒藥,一旦滋生,便無比可怕。
或許你老婆隻是因為對方是初戀,因為要在對方麵前展示自己過的很好,所以才打扮的很好。
而初戀找她,是為了借錢,他創業失敗,欠了一屁股債。
揚起甜蜜的笑容,也許是當初覺得選擇你沒有錯。
對你的要求敷衍,隻是最近身體不舒服。
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你想的那樣。
但旁人使勁耳邊風,你能保證自己不起疑心?
為什麽女頻文總是那麽多誤解,沒有誤解,沒有隱藏要素,怎麽推動劇情,體現張力。
這便是離間計的核心,它的核心是人性中最柔弱,最多多疑之地。
一人說他不是那還好,但無數人說他不是,這時間久了,都會生出間隙。
戰國魏王中離間,生疏信陵君。
一開始魏王也不信,但架不住長時間的吹耳邊風,而且信陵君
比如有一個故事,魏王與信陵君下棋,當時北邊揚起了烽火,魏王嚇得要命,舉棋不定,認為是趙國侵犯。
找眾多大臣商量。
而信陵君卻異常淡定,說是趙王打獵,不用擔心,讓他繼續下棋。
魏王十分害怕趙國越過自己的邊境,心不在焉。
又過了一段時間,北方傳來新的消息說,趙王確在打獵。
故此之前隻不過是一個不確定的消息。
魏王這個時候才放下心來,可他又十分的疑惑。
問信陵君說為什麽你能確定他僅僅隻是在北方打獵,而不是來侵犯我們?怎麽能夠這樣料事如神呢?
信陵君道我有一位手下在趙王那兒當臥底,所以他的一舉一動我都十分的清楚。
可這在魏王的眼中就變了味道,他在,既然信陵君可以在趙王的身邊安排自己的眼線,難保他不會在自己的身邊安排眼線?
盡管魏王表現的十分溫和,盡管信陵君才能驚人,身邊有很多的能人異士,但是魏王卻不敢重用他,甚至忌憚。
其實這是魏王不自信的表現。
後來,秦王忌憚魏無忌,因此派人持萬金到魏國離間安釐王和魏無忌的關係。
魏王中秦計,猜忌信陵君。
信陵君那般人物,最終被魏王猜忌,失去兵權,鬱鬱而終。
這也是魏國亡國之處。
趙兩次亡國是中離間,魏亡國,也是離間,齊複國,也是離間。
所以,離間絕對是第一計謀,包括後世之中,離間計也多不勝數。
那有沒有方法破這個計謀呢?
有,齊國離間樂毅,燕昭王無視,全權放權,離間無效。
結果燕昭王死了,換了惠王上位,樂毅直接被換。
破此計,要麽是你懂得自汙自黑,苟延殘喘保命。要麽就是帝皇對你絕對的信任。
這一點,重點表揚郭子儀與王翦。
當然,也與當時的皇帝有關。
一個賢明大度的皇帝,絕對極為重要。
皇帝自信,不懼手下,認為能夠壓得住,全力放權,這對臣子來說是絕大的幸事,對帝皇來說,更是明智的選擇。
最著名的便是劉備與諸葛亮,苻堅與王猛。
不要相信那些營銷號,動不動就覺得諸葛亮是個高內政的,劉備是假仁假義。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能說出這種話的人,是假仁假義?
可以這麽說,三國時期,沒有曹操,劉備能再次建漢。
曹操沒有遇到劉備,也可以如願,成為大漢征西將軍。
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還有一個故事,黃倩跟隨劉備在夷陵大敗後,在江北被困了數月,最終無奈,投降了曹魏。
不久曹丕身邊有人說,劉備已經殺了你的家人。
黃權聞訊,直接搖頭,大致是我明白劉備的為人,他不會這樣做。
而來,果然傳出劉備仍待黃權家人如初的消息。
是朕負權,非權負朕,何罪其家屬?
曾經看過這麽一段評論老劉的話。初見時,覺得皇叔仁厚,再見時,覺得此人虛偽。直至後來,發現自己做不到敢帶數千士卒去解徐州之圍,發現自己做不到半生顛沛仍堅持著自己的理想。
從文學以及劇情創作上,其實更欣賞曹操,因為他的性格多變,複雜,殺伐狠辣,又英雄蓋世,為不世英豪,具有很強的開拓性。
但從人生上麵,其實更喜歡劉備,因為受到的挫折與失敗太多了,卻始終能敗了又站起來,沒有蹉跎。
這一點,沒幾個人能做到,這是我們學習的所在。
包括在那樣一個亂世中,想要保持仁義,仁慈,很難,很難。
曹某人可沒少行屠城之事。
曹操,孫權,屠城之事不是沒有做過,張角,董卓那種視人命為草芥人,屠城之事更是家常便飯。
當然,劉某人能夠在亂世站穩腳跟,一味的仁慈也絕對不可能。
一個豪雄人物,也根本不可能柔弱,隻是相當大局仁德,仁慈。
他曾記得以前,同學見讀到有關於其中文時,幾人便在討論。
當時有一人說,站在上帝視角,他很喜歡曹操。但他又說,估計真正生活在那個朝代,恐怕是曹軍口中的一塊肉脯。
也有同學說,若是他穿越到那個時代,即便知道結局,也依舊會相助劉備。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要與天鬥上一鬥。
也有人說,假使劉備成功了,也許後來便不會有那麽多朝代。
隻會有一個朝代,漢。
因為三番四次的興亡,又再次建立,會在所有人心中留下期待和堅持。
對於強大的漢朝,更會濃鬱的歸屬。
畢竟前麵三次滅亡都光複了,那麽未來,也依舊會光複。
因為漢朝的影響太深
五胡時期,劉裕也好,劉淵也好,都是稱自己為大漢後裔。
當時大漢都已經亡國多少年了,但仍舊有人心心念念。
那為什麽大家隻逮住老劉批判呢?
因為大家接受了老曹就是那樣的人嘛。
就像是一個好人,做了一百件好事,最後做了一件缺德事,就否定之前的好事。
就如,一個壞孩子,做了九十九件壞事,最後扶了一把老奶奶,結果眾人就誇讚。
至於諸葛亮,你看他的標簽是什麽,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什麽叫軍事家?
整個三國能稱之為軍事家的隻有兩個,曹操,諸葛亮。
曹操,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諸葛亮是著名兵家兵陰陽代表人物,搞內政?
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我數學拿了100,語文拿了99,所以我隻擅長數學,而短於語文?
其實很多人誤解了這句話。
亮之治蜀,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以上皆是對諸葛亮治蜀的記載,說明在諸葛亮的治下,蜀人的生活水平相對很高。
袁子的那句評價基本上算是古代治理國家的最高水平了!
因此,諸葛亮雖然連年北伐,但其實並非對蜀漢國力有所損失,反而國家是越來越富饒了!
這才是後人尊敬懷念諸葛亮的真正原因。
當然,自諸葛亮去世後,蜀漢的國力就每況日下,沒有人能夠達到他的水平。
到了薑維掌權時,才真正出現了窮兵黷武的現象。
曆史上有這樣一個故事,在諸葛亮去世後百年左右,桓溫遇見蜀中河畔的一位一百多歲的老者,是諸葛亮時期的一個小吏。
桓溫問他諸葛亮的水平,小吏卻說,自諸葛公逝後,無人可及。
桓溫征蜀,猶見武侯時小吏,年百餘歲。溫問:“諸葛丞相今誰與比?”答曰:“諸葛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
這個故事的真假性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諸葛亮在蜀中百姓中的威望極高。
許多人都知道成都的武侯祠,但卻鮮有人知道劉備的惠陵其實是與武侯祠一起的。
由此可見諸葛亮在民間的威望。
陳壽是什麽人?他首先是漢臣,後來才是晉,他稱劉漢為什麽,蜀漢。
這是什麽意思?蜀本身沒有什麽侮辱,但如果用在國號上,在曆史來說,是暗指偏安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