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上講,爆炸有很多種……
火藥在這個時代並不算新鮮物事,中晚唐的戰爭中不乏使用投石機拋射炸藥包的戰例,但是炸藥更多的用途還是製造爆竹,連開山都很少用到。有數的那幾次戰爭用途,效果也很難說很好,黑火藥畢竟不是黃色火藥,浸泡過油脂的繩索製造的劣質導火索也極不可靠,就算成功引爆,包裝簡單四麵漏氣的炸藥包即便炸開,也很難給敵軍造成較大的傷害。這種原始迫擊炮的威力有時候還不如直接扔石頭來得大,半空中引線燒完爆炸或者引線太長被敵軍撲滅或者踢下城頭是正常狀態,能夠在城牆上爆炸是極偶然的事情。
炸藥的作用,主要集中在爆炸時所發出的巨響和黑色火藥燃燒產生的濃煙。
前者可以有效恐嚇敵軍打擊敵軍士氣,後者則可以遮蔽敵人的視線,為己方軍隊行動提供掩護。
這兩種戰術效果,都不能單獨決定戰役的勝負。
因此,炸藥在這個時代的將軍們眼中,並不算多麽可怕的武器,是極自然的事情。
就連作戰經驗稍稍豐富一些的老兵,也毫不懼怕炸藥的威力——本來就沒啥威力嘛……
隻能做爆竹的東西,也配稱“名將時代終結者”?
然而,沈宸、狄懷威、細封敏達等八路軍高級將領以及一百名久經沙場的老兵在後周廣順三年六月十九日清晨所見證的這次爆炸,卻令這些絕對無愧勇士稱號的人們直至多年之後還感到不寒而栗。那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爆炸”,也是人類工程史上第一次成規模的土木工程爆破行動。
空氣膨脹的聲音是什麽樣子的,李文革沒有概念,但是經曆過那天早晨的所有戰士都說,在城門飛上天之前,在濃煙和火光迸發出來之前,他們分明聽到了一陣清晰的“嘶嘶”聲,如同毒蛇在吞吐蛇信。
那一刻的感覺十分奇妙,一切都仿佛被放慢了,原本就緩緩吹拂的晨風變得更加和緩,原本平靜的呼吸變得更加悠長,一呼一吸之間,仿佛一生已經過去,就連北門甕城北牆上密密麻麻站立著的那些黨項士兵們,都突然放慢了動作,仿佛在等待著什麽,又仿佛在期待著什麽。
那聲轟鳴的巨響是如此強烈而迅猛,一百步的距離,聲波滌蕩而過,幾乎所有人的耳鼓都同時發出了一陣駭人的嗡鳴,下一刻,天地之間的一切都變了,世界上不再有任何聲音存在,寂靜得如同鬼蜮。
那一刻,天地失色,眼前的一切都變成了黑白狀態。
三百公斤的黑火藥,上麵隻有薄薄一層空間,那是為了保證引信不至於熄滅。
被埋在地下的三十個炸藥包,在不到十秒鍾的時間內依次被引爆,產生出的兩百多萬升二氧化碳氣體無處可去,前後左右都是堅硬厚實的大地。
這個級數的炸藥,還沒有向地球叫板的威力。
於是,憤懣而狂熱的氣體分子們向著他們唯一能夠撼動的方向發出了齊聲怒吼……
筆直的衝擊力先是將厚重堅實的木製城門在轉瞬之間變成了一根根木條,隨之而來的更加細密強大的爆炸波則毫無懸念地將這些木條還原成了犀利而纖細的木刺……
泥土、磚石,一切的一切,都在這一刻被徹底還原。
這是一次尺度適中的還原試驗。
人也被還原了……
站在甕城上警惕地注視著城外的阿羅王,拓跋家的各級領盧、昂星、謨箇、芭良、鼎利、春約、祝能、印吳、廣樂、葉令吳箇、令能、慶唐、磋邁、昂聶、令遜、程謨、呂厄、僚禮、創祐、阿克泥們,還有數十名密匝匝聚攏在甕城上的士兵們,都是這次豪華試驗中被還原的對象。
阿羅王征戰一生,殺人無數,死在他手上的人連他自己都數不過來,他一向知道自己這輩子不可能死在床上,死在戰場上是他的注定歸宿——這是勇士的結局,拓跋家的人,絕大多數都有著這樣的憧憬。
按照他們的說法,叫做:“死在馬背上!”
在戰鬥中被敵人一箭穿心,或者身上插著三五杆漆槍斷氣,再或者扶著被劃開的小腹拖著腸子在爬行中死去,這些歸宿都是拓跋家人理想的結局。
生來便是為了戰鬥,最後死在戰鬥中,這便是拓跋家人。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體驗飛行的奧秘,是阿羅王萬萬沒有想到的。
自己的結局,居然是——飛上天做天使……
土質結構的甕城城牆連著破碎成最小單位的城門一道化為向上切割的利刃,將統萬城的北城甕城硬生生切出了一個斜麵出來,沿著那些挖掘者挖掘出的斜麵方向,大量的氣體急湧而上,轉眼間便將一切曾經的存在化為塵埃……
塵歸塵,土歸土……還有那嗆人蔽日的濃煙……
二氧化碳無色無味,氮氣卻是令人苦惱的……
那些發明火藥的先賢們,給了人類潘多拉的盒子,卻忘記了打開它。
那些製造爆竹的工匠將盒子打開了一線,卻很少有人有興趣去探究盒子裏的秘密。
直到今天早上,李文革當著自己的士兵和將領們的麵,親手打開了這個盒子。
那是令所有人都感到炫目的存在。
火光……煙塵……身形龐大的統萬城已經有一半被籠罩住了……
大地在劇烈的抖動,身披堅硬鐵甲的戰士們在瑟瑟發抖,許多見慣血的老戰士需要靠著木槍拄地才能勉強支撐住自己的身體。
沒有人嘶喊,沒有人呻吟,沒有兵刃的交擊和惡狠狠的謾罵,在一片轟鳴聲中,世界寂靜得可怕。
半空中被還原成粉末的土壤撲簌簌落下,作為支撐結構的石塊碎成七八十塊飛濺出六七十步,所有的木質材料都變成了一縷一縷的纖維,強烈刺鼻的氣味中帶著濃濃的血腥味,是那些已經飛上了天的黨項士兵的體液,又或是當年被當做材料填充入城牆的奴隸的冤魂……
李文革緩步走了上來,麵對著自己一手造就的傑作,他的麵上卻沒有絲毫欣喜之色。
不僅僅是他……
沈宸、細封敏達、狄懷威……
每個目睹了這番人間奇景的人此刻都臉色發白,強壓著想要嘔吐的衝動。
“名將的時代……便這麽終結了?”沈宸喃喃自語,似乎在問自己,又似乎在問身邊的八路軍節度使。
“不!”李文革歎了口氣……
“名將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
晨曦中,拓跋彝殷鑽出牛皮氈帳,目光深邃地望向西南方向。
那一陣莫名其妙的心悸還沒有完全消散,這位當世梟雄強壓著胸腹間的焦灼感徒勞無功地望著老家的方向,右手竟然止不住地抖動著。
完全沒有感覺的拓跋光遠詫異地走了過來,低聲道:“家主,距早飯時間還有些時候,還可以再睡會!”
拓跋彝殷擺了擺手,強自壓下煩躁的感覺,勉強笑著道:“斥候派出去沒有?”
拓跋光遠點了點頭:“光睿已經出發了,十二裏的路程,不到半日便能趕到,今天應當能渡過一半去!”
“船隻應該準備好了吧?”
“船隻是光馳掌管,提前幾天便布置好了……”拓跋光遠簡單地回答道。
“你說,我們能夠騙過李文革麽?”拓跋彝殷緊鎖著眉頭問道。
拓跋光遠怔了怔,隨即笑道:“打仗終歸是實力說了算,用計不過是多些勝算的手段。李文革蹲在大山裏,等的無非便是我們東去增援銀州方向,他好來抄我們的後路。統萬城中兵力不足,他才好放手欺負我們留在南方的部落和族群,奪取牛羊和給養。我們在河北兜個圈子,正是為了坐實他這個念頭,隻有如此,他才敢從山裏出來啊……”
拓跋彝殷沒有說話,眉頭依然沒有展開。
“家主,其實……”
拓跋光遠欲言又止。
拓跋彝殷轉過頭看了看這個統兵的侄子,淡淡道:“有什麽話,但說便是!”
“我們很應該在河北岸多呆上一陣子的,前日渡過河,今日便再渡回去,雖說李文革的斥候不會過來,總是有許多漏洞。既然是做戲,何妨做得牢靠些?”拓跋光遠道。
拓跋彝殷想了半晌,緩緩搖了搖頭:“你說的並不錯,隻是我總是心裏不踏實,這條無定河,是我們家族振興生機之本,卻也是我心頭一塊壘,早一日渡過南岸,我便早一日安心。若非為了誘使李文革出山,我是絕不會將家族精兵帶到河北來的。這塊地方雖然水草肥美,適宜紮營,但是夾在兩條河中間,騎兵的機動大為不便……”
拓跋光遠笑了笑:“家主過慮了,李文革的觸角再長,也不可能在兩三天內伸到這邊來,我們隻要行動小心些,隱藏痕跡並不難,這邊畢竟是我們的地盤,我們占著地利呢……”
拓跋彝殷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
埋鍋造飯,然後收拾行囊拔營起寨,當拓跋彝殷騎著馬離開這塊宿營的衝積平原時,太陽已經升得高高的了……
三千五百名騎兵成五列縱隊在草原上中速行軍,戰馬的嘶鳴聲和草叢響動聲交織在一起,倒也別有一番感覺。
拓跋家的精銳戰士不同其他族兵,行軍途中並沒有人交頭接耳說話。
戰士們一麵不斷製止坐騎垂下頭去吃草,一麵夾緊馬腹催馬前行。
不遠處便是無定河,距離上遊的統萬城渡口大約百餘裏,這支騎兵將從這裏二渡無定河,穿插到夏州東南部待機而動,隻等李文革的軍隊從大山裏鑽出來,然後便會向聞到了腥味的獵犬一樣惡狠狠撲上去。
遠處,幾騎騎士在隊列之外飛快地馳來。
拓跋彝殷皺起眉頭看了看,認出帶隊的正是此番出兵的斥候長,自己的長子,夏州衙內都指揮使拓跋光睿。
年輕的鷂子臉上神色古怪,迷茫中透出些許不安,這令拓跋彝殷心中越發產生一種不祥的感覺。
“渡口怎麽樣?”不等兒子靠近,拓跋彝殷便神情嚴肅地兜頭問道。
“河水一個時辰之前突然暴漲,水流湍急,原本並排擱淺在淺灘上的船隻都被衝走了……”拓跋光睿嗓音幹澀地道。
“河水突然暴漲?”拓跋彝殷的一顆心沉了下去……
“是,這邊原本便不是渡口,沒有足夠的樁子,船隻都是用木槍臨時固定在河床上的淤泥裏的,據光馳說,昨日晚間河水水麵突然下降,深不足一尺,他想著今日大軍可以涉渡了,便沒有再理會船隻。誰想大約一個時辰之前,一條水線自上遊衝了下來,又快又急,本來便不牢靠的船隻連船帶槍全都被大水卷走,水勢一度漫過了河床衝上了岸,孩兒勘察過岸上的水印,光馳說的是實話。現在水位極高,隻低著河床少許,流勢頗為湍急,今日恐怕無法渡河了……”
拓跋光睿的臉上全是沮喪神色。
拓跋彝殷呆在了馬上,半晌,他才緩緩抬起了頭,卻沒有看自己的兒子,而是抬眼再次看向統萬城方向。
拓跋光遠從後麵追了上來,喘息著看著拓跋光睿,眼神中帶著詢問的神色。
拓跋光睿將情況又說了一遍,這一次,拓跋光遠的神色也變了。
“命令全軍止步——”
拓跋光遠不等拓跋彝殷發令,便前後跑動著發出了命令。
行進的大軍在草原上漸漸停了下來,拓跋彝殷用牙齒狠狠咬著下唇,眼神中的狠厲神色令人望而生畏。
“家主,李文革在上遊玩了把戲了……”
拓跋光遠飛跑回來氣喘籲籲地道。
“那還用說——除此之外還有旁的解釋嗎?”拓跋彝殷惡狠狠對自己的侄子道。
“他想幹什麽?”拓跋光遠頗為不解地道,“難道是想遲滯我們的行動?”
拓跋彝殷揮了揮手:“命令——全軍掉轉方向,我們回統萬城去!”
拓跋光睿愕然,拓跋光遠也怔了一怔:“家主,不必如此,稍等些時候,水流終究會變緩,如今是旱季,無定河的水本來便不深,到時候再搜集好船隻,不過兩三天功夫,我們等得起……”
拓跋彝殷擺了擺手:“回統萬城去——不商量了……”
“家主,統萬城裏有叔祖在,還有八百族兵,李文革兵力也不多,想打下統萬城是不可能的。他在上遊築壩,無非是想遲滯我軍行動。兩三天工夫而已,南方那些部族或許會有些損失,不過還是來得及的。李文革的兵全是步兵,就算從山裏出來,一日也頂多行個三十多裏路,我們一定能追上他!”
“我現在就是擔心統萬城老家!”拓跋彝殷麵部猙獰地道。
“李文革會進攻州城,就他手上那點兵力,他找死麽?”拓跋光遠不以為然地道。
“這是說不明白的事!”拓跋彝殷搖了搖頭。
“今天的水位暴漲倒無所謂,昨日夜間的水位暴跌才可疑!”拓跋彝殷語氣苦澀地道。
光遠和光睿對視一眼,一時沒明白拓跋彝殷的意思。
“水位暴跌,是李文革要連夜涉渡無定河,再暴漲,是這惡賊想要把我們攔在河北麵——奶奶的,他居然是從西北麵的山區裏衝出來的——我和老叔全都算錯了……”拓跋彝殷此時頭腦極度靈便,轉眼間便將事情說了一個八九不離十。
“老天,他不要命了?如此一來他便要陷入我們南北合擊的局麵了,他何以如此不智?”拓跋光遠咬著牙問道。
“難道他真的想用手頭那點可憐兮兮的兵力在三四天內攻克統萬城?”拓跋光睿也忍不住插嘴道。
“我不知道——”拓跋彝殷冷著臉道,“我現在最在意的一件事情,並不是李文革,而是老叔……”
“叔祖?”拓跋光睿和拓跋光遠同時問道。
“李文革已經連夜率兵渡河,老叔他——”
說到這裏,拓跋彝殷滿臉猶疑之色,繼續道:“……為何遲遲不肯點燃烽火……?”(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火藥在這個時代並不算新鮮物事,中晚唐的戰爭中不乏使用投石機拋射炸藥包的戰例,但是炸藥更多的用途還是製造爆竹,連開山都很少用到。有數的那幾次戰爭用途,效果也很難說很好,黑火藥畢竟不是黃色火藥,浸泡過油脂的繩索製造的劣質導火索也極不可靠,就算成功引爆,包裝簡單四麵漏氣的炸藥包即便炸開,也很難給敵軍造成較大的傷害。這種原始迫擊炮的威力有時候還不如直接扔石頭來得大,半空中引線燒完爆炸或者引線太長被敵軍撲滅或者踢下城頭是正常狀態,能夠在城牆上爆炸是極偶然的事情。
炸藥的作用,主要集中在爆炸時所發出的巨響和黑色火藥燃燒產生的濃煙。
前者可以有效恐嚇敵軍打擊敵軍士氣,後者則可以遮蔽敵人的視線,為己方軍隊行動提供掩護。
這兩種戰術效果,都不能單獨決定戰役的勝負。
因此,炸藥在這個時代的將軍們眼中,並不算多麽可怕的武器,是極自然的事情。
就連作戰經驗稍稍豐富一些的老兵,也毫不懼怕炸藥的威力——本來就沒啥威力嘛……
隻能做爆竹的東西,也配稱“名將時代終結者”?
然而,沈宸、狄懷威、細封敏達等八路軍高級將領以及一百名久經沙場的老兵在後周廣順三年六月十九日清晨所見證的這次爆炸,卻令這些絕對無愧勇士稱號的人們直至多年之後還感到不寒而栗。那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爆炸”,也是人類工程史上第一次成規模的土木工程爆破行動。
空氣膨脹的聲音是什麽樣子的,李文革沒有概念,但是經曆過那天早晨的所有戰士都說,在城門飛上天之前,在濃煙和火光迸發出來之前,他們分明聽到了一陣清晰的“嘶嘶”聲,如同毒蛇在吞吐蛇信。
那一刻的感覺十分奇妙,一切都仿佛被放慢了,原本就緩緩吹拂的晨風變得更加和緩,原本平靜的呼吸變得更加悠長,一呼一吸之間,仿佛一生已經過去,就連北門甕城北牆上密密麻麻站立著的那些黨項士兵們,都突然放慢了動作,仿佛在等待著什麽,又仿佛在期待著什麽。
那聲轟鳴的巨響是如此強烈而迅猛,一百步的距離,聲波滌蕩而過,幾乎所有人的耳鼓都同時發出了一陣駭人的嗡鳴,下一刻,天地之間的一切都變了,世界上不再有任何聲音存在,寂靜得如同鬼蜮。
那一刻,天地失色,眼前的一切都變成了黑白狀態。
三百公斤的黑火藥,上麵隻有薄薄一層空間,那是為了保證引信不至於熄滅。
被埋在地下的三十個炸藥包,在不到十秒鍾的時間內依次被引爆,產生出的兩百多萬升二氧化碳氣體無處可去,前後左右都是堅硬厚實的大地。
這個級數的炸藥,還沒有向地球叫板的威力。
於是,憤懣而狂熱的氣體分子們向著他們唯一能夠撼動的方向發出了齊聲怒吼……
筆直的衝擊力先是將厚重堅實的木製城門在轉瞬之間變成了一根根木條,隨之而來的更加細密強大的爆炸波則毫無懸念地將這些木條還原成了犀利而纖細的木刺……
泥土、磚石,一切的一切,都在這一刻被徹底還原。
這是一次尺度適中的還原試驗。
人也被還原了……
站在甕城上警惕地注視著城外的阿羅王,拓跋家的各級領盧、昂星、謨箇、芭良、鼎利、春約、祝能、印吳、廣樂、葉令吳箇、令能、慶唐、磋邁、昂聶、令遜、程謨、呂厄、僚禮、創祐、阿克泥們,還有數十名密匝匝聚攏在甕城上的士兵們,都是這次豪華試驗中被還原的對象。
阿羅王征戰一生,殺人無數,死在他手上的人連他自己都數不過來,他一向知道自己這輩子不可能死在床上,死在戰場上是他的注定歸宿——這是勇士的結局,拓跋家的人,絕大多數都有著這樣的憧憬。
按照他們的說法,叫做:“死在馬背上!”
在戰鬥中被敵人一箭穿心,或者身上插著三五杆漆槍斷氣,再或者扶著被劃開的小腹拖著腸子在爬行中死去,這些歸宿都是拓跋家人理想的結局。
生來便是為了戰鬥,最後死在戰鬥中,這便是拓跋家人。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體驗飛行的奧秘,是阿羅王萬萬沒有想到的。
自己的結局,居然是——飛上天做天使……
土質結構的甕城城牆連著破碎成最小單位的城門一道化為向上切割的利刃,將統萬城的北城甕城硬生生切出了一個斜麵出來,沿著那些挖掘者挖掘出的斜麵方向,大量的氣體急湧而上,轉眼間便將一切曾經的存在化為塵埃……
塵歸塵,土歸土……還有那嗆人蔽日的濃煙……
二氧化碳無色無味,氮氣卻是令人苦惱的……
那些發明火藥的先賢們,給了人類潘多拉的盒子,卻忘記了打開它。
那些製造爆竹的工匠將盒子打開了一線,卻很少有人有興趣去探究盒子裏的秘密。
直到今天早上,李文革當著自己的士兵和將領們的麵,親手打開了這個盒子。
那是令所有人都感到炫目的存在。
火光……煙塵……身形龐大的統萬城已經有一半被籠罩住了……
大地在劇烈的抖動,身披堅硬鐵甲的戰士們在瑟瑟發抖,許多見慣血的老戰士需要靠著木槍拄地才能勉強支撐住自己的身體。
沒有人嘶喊,沒有人呻吟,沒有兵刃的交擊和惡狠狠的謾罵,在一片轟鳴聲中,世界寂靜得可怕。
半空中被還原成粉末的土壤撲簌簌落下,作為支撐結構的石塊碎成七八十塊飛濺出六七十步,所有的木質材料都變成了一縷一縷的纖維,強烈刺鼻的氣味中帶著濃濃的血腥味,是那些已經飛上了天的黨項士兵的體液,又或是當年被當做材料填充入城牆的奴隸的冤魂……
李文革緩步走了上來,麵對著自己一手造就的傑作,他的麵上卻沒有絲毫欣喜之色。
不僅僅是他……
沈宸、細封敏達、狄懷威……
每個目睹了這番人間奇景的人此刻都臉色發白,強壓著想要嘔吐的衝動。
“名將的時代……便這麽終結了?”沈宸喃喃自語,似乎在問自己,又似乎在問身邊的八路軍節度使。
“不!”李文革歎了口氣……
“名將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
晨曦中,拓跋彝殷鑽出牛皮氈帳,目光深邃地望向西南方向。
那一陣莫名其妙的心悸還沒有完全消散,這位當世梟雄強壓著胸腹間的焦灼感徒勞無功地望著老家的方向,右手竟然止不住地抖動著。
完全沒有感覺的拓跋光遠詫異地走了過來,低聲道:“家主,距早飯時間還有些時候,還可以再睡會!”
拓跋彝殷擺了擺手,強自壓下煩躁的感覺,勉強笑著道:“斥候派出去沒有?”
拓跋光遠點了點頭:“光睿已經出發了,十二裏的路程,不到半日便能趕到,今天應當能渡過一半去!”
“船隻應該準備好了吧?”
“船隻是光馳掌管,提前幾天便布置好了……”拓跋光遠簡單地回答道。
“你說,我們能夠騙過李文革麽?”拓跋彝殷緊鎖著眉頭問道。
拓跋光遠怔了怔,隨即笑道:“打仗終歸是實力說了算,用計不過是多些勝算的手段。李文革蹲在大山裏,等的無非便是我們東去增援銀州方向,他好來抄我們的後路。統萬城中兵力不足,他才好放手欺負我們留在南方的部落和族群,奪取牛羊和給養。我們在河北兜個圈子,正是為了坐實他這個念頭,隻有如此,他才敢從山裏出來啊……”
拓跋彝殷沒有說話,眉頭依然沒有展開。
“家主,其實……”
拓跋光遠欲言又止。
拓跋彝殷轉過頭看了看這個統兵的侄子,淡淡道:“有什麽話,但說便是!”
“我們很應該在河北岸多呆上一陣子的,前日渡過河,今日便再渡回去,雖說李文革的斥候不會過來,總是有許多漏洞。既然是做戲,何妨做得牢靠些?”拓跋光遠道。
拓跋彝殷想了半晌,緩緩搖了搖頭:“你說的並不錯,隻是我總是心裏不踏實,這條無定河,是我們家族振興生機之本,卻也是我心頭一塊壘,早一日渡過南岸,我便早一日安心。若非為了誘使李文革出山,我是絕不會將家族精兵帶到河北來的。這塊地方雖然水草肥美,適宜紮營,但是夾在兩條河中間,騎兵的機動大為不便……”
拓跋光遠笑了笑:“家主過慮了,李文革的觸角再長,也不可能在兩三天內伸到這邊來,我們隻要行動小心些,隱藏痕跡並不難,這邊畢竟是我們的地盤,我們占著地利呢……”
拓跋彝殷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
埋鍋造飯,然後收拾行囊拔營起寨,當拓跋彝殷騎著馬離開這塊宿營的衝積平原時,太陽已經升得高高的了……
三千五百名騎兵成五列縱隊在草原上中速行軍,戰馬的嘶鳴聲和草叢響動聲交織在一起,倒也別有一番感覺。
拓跋家的精銳戰士不同其他族兵,行軍途中並沒有人交頭接耳說話。
戰士們一麵不斷製止坐騎垂下頭去吃草,一麵夾緊馬腹催馬前行。
不遠處便是無定河,距離上遊的統萬城渡口大約百餘裏,這支騎兵將從這裏二渡無定河,穿插到夏州東南部待機而動,隻等李文革的軍隊從大山裏鑽出來,然後便會向聞到了腥味的獵犬一樣惡狠狠撲上去。
遠處,幾騎騎士在隊列之外飛快地馳來。
拓跋彝殷皺起眉頭看了看,認出帶隊的正是此番出兵的斥候長,自己的長子,夏州衙內都指揮使拓跋光睿。
年輕的鷂子臉上神色古怪,迷茫中透出些許不安,這令拓跋彝殷心中越發產生一種不祥的感覺。
“渡口怎麽樣?”不等兒子靠近,拓跋彝殷便神情嚴肅地兜頭問道。
“河水一個時辰之前突然暴漲,水流湍急,原本並排擱淺在淺灘上的船隻都被衝走了……”拓跋光睿嗓音幹澀地道。
“河水突然暴漲?”拓跋彝殷的一顆心沉了下去……
“是,這邊原本便不是渡口,沒有足夠的樁子,船隻都是用木槍臨時固定在河床上的淤泥裏的,據光馳說,昨日晚間河水水麵突然下降,深不足一尺,他想著今日大軍可以涉渡了,便沒有再理會船隻。誰想大約一個時辰之前,一條水線自上遊衝了下來,又快又急,本來便不牢靠的船隻連船帶槍全都被大水卷走,水勢一度漫過了河床衝上了岸,孩兒勘察過岸上的水印,光馳說的是實話。現在水位極高,隻低著河床少許,流勢頗為湍急,今日恐怕無法渡河了……”
拓跋光睿的臉上全是沮喪神色。
拓跋彝殷呆在了馬上,半晌,他才緩緩抬起了頭,卻沒有看自己的兒子,而是抬眼再次看向統萬城方向。
拓跋光遠從後麵追了上來,喘息著看著拓跋光睿,眼神中帶著詢問的神色。
拓跋光睿將情況又說了一遍,這一次,拓跋光遠的神色也變了。
“命令全軍止步——”
拓跋光遠不等拓跋彝殷發令,便前後跑動著發出了命令。
行進的大軍在草原上漸漸停了下來,拓跋彝殷用牙齒狠狠咬著下唇,眼神中的狠厲神色令人望而生畏。
“家主,李文革在上遊玩了把戲了……”
拓跋光遠飛跑回來氣喘籲籲地道。
“那還用說——除此之外還有旁的解釋嗎?”拓跋彝殷惡狠狠對自己的侄子道。
“他想幹什麽?”拓跋光遠頗為不解地道,“難道是想遲滯我們的行動?”
拓跋彝殷揮了揮手:“命令——全軍掉轉方向,我們回統萬城去!”
拓跋光睿愕然,拓跋光遠也怔了一怔:“家主,不必如此,稍等些時候,水流終究會變緩,如今是旱季,無定河的水本來便不深,到時候再搜集好船隻,不過兩三天功夫,我們等得起……”
拓跋彝殷擺了擺手:“回統萬城去——不商量了……”
“家主,統萬城裏有叔祖在,還有八百族兵,李文革兵力也不多,想打下統萬城是不可能的。他在上遊築壩,無非是想遲滯我軍行動。兩三天工夫而已,南方那些部族或許會有些損失,不過還是來得及的。李文革的兵全是步兵,就算從山裏出來,一日也頂多行個三十多裏路,我們一定能追上他!”
“我現在就是擔心統萬城老家!”拓跋彝殷麵部猙獰地道。
“李文革會進攻州城,就他手上那點兵力,他找死麽?”拓跋光遠不以為然地道。
“這是說不明白的事!”拓跋彝殷搖了搖頭。
“今天的水位暴漲倒無所謂,昨日夜間的水位暴跌才可疑!”拓跋彝殷語氣苦澀地道。
光遠和光睿對視一眼,一時沒明白拓跋彝殷的意思。
“水位暴跌,是李文革要連夜涉渡無定河,再暴漲,是這惡賊想要把我們攔在河北麵——奶奶的,他居然是從西北麵的山區裏衝出來的——我和老叔全都算錯了……”拓跋彝殷此時頭腦極度靈便,轉眼間便將事情說了一個八九不離十。
“老天,他不要命了?如此一來他便要陷入我們南北合擊的局麵了,他何以如此不智?”拓跋光遠咬著牙問道。
“難道他真的想用手頭那點可憐兮兮的兵力在三四天內攻克統萬城?”拓跋光睿也忍不住插嘴道。
“我不知道——”拓跋彝殷冷著臉道,“我現在最在意的一件事情,並不是李文革,而是老叔……”
“叔祖?”拓跋光睿和拓跋光遠同時問道。
“李文革已經連夜率兵渡河,老叔他——”
說到這裏,拓跋彝殷滿臉猶疑之色,繼續道:“……為何遲遲不肯點燃烽火……?”(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