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師道說到這裏,想起一事,又說道:“故老相傳,從前有一派修行之士,專門修煉仙劍。他們的法術,都是以劍為媒,像是禦劍飛行、以心運劍、人劍合一之類的,很是神乎其神。但是當今之世,並沒有這樣的劍仙。我逍遙山的辟邪劍,玄歧天龍山的伏魔劍,都是祖師傳下來的神兵利器,其中雖然有一些神異之處,但是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威力。我尋思,這些劍仙的事跡,或許僅僅是先輩的神話傳說,又或者真有其事,隻是在眾口相傳中,漸漸以訛傳訛,被誇大其詞了,也未可知。
“不過,十餘年前,我去峨眉山,在後山的隱秘之處,見到一個劍塚。那是山洞中的一個墳丘。墳丘在山洞之內,本來就很是奇怪,偏偏那座墳丘占地極大,像是一座小山似的,上麵密密麻麻,插滿了不同形製的鐵劍,更是古怪異常。奇的是,我一眼看過去,那些劍生滿鐵鏽,都已經朽爛不堪了,其中唯有一柄劍,像是剛剛鍛好出爐的一般,熠熠發光,看著很有些不凡。我當時因為有事在身,對仙劍的傳說又不屑一顧,所以沒有多加理會。後來回想,在那渺無人蹤的地方,出現這樣一柄劍,確實有些非同尋常。其他的劍都朽壞了,隻有這一柄劍完好無恙,或許是因為這劍本身便是絕世神器,又或者,是因為它吸取了其他劍的靈氣精華,其他的劍都敗壞了,隻有它一劍獨秀。反正自從那次見到以後,我對這柄劍一直念念不忘,不久便故地重遊,又去了那個劍塚。奇怪的是,劍塚中所有的劍都朽壞了,不知道先前見到的那一柄劍,是被人取走了呢,還是隨其他的劍一樣朽爛了……”
袁師道說到這裏,滿臉都是惋惜懊悔的神情,頓了頓,才又說道:“當然了,即便世上真有這樣的仙劍神器,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對我輩來講,真正常用可靠的法術,無非有二,一是移形換影,一是掌心雷。這兩樣法術隻要練到了極致,自然就會明白,其他的法術,再是神乎其神,也未必能擋得住你的奮力一擊。即便是傳說中的劍仙再世,他們的仙劍施展開來,哪怕再是神奇厲害,也未必能快過移形換影的身法,也未必就比掌心雷的威力更大。——黑白無常出身地府,所學的道術法術,或許頗為不同,但是道術之外,法術的基本道理也是相通的。——無論移形換影或是掌心雷,要想修煉到出神入化的境地,都得有精深的道術修為作為根基。要是沒有高深的道術修為護身,這兩門法術即便練到極高的境界,一旦施展出來,都是禍福難測。而道術之中,常見的修習法門便是吐息之術。你們別小瞧了這吐息,我輩能做到身輕如燕,淩空踏步,乃至修煉到不脛而走、不翼而飛的神仙境界,都是在這上麵打下的根基。”
袁師道所說的這些,張玄歧在天龍山都已經有所涉獵,隻是為時尚短,還一無所成。這時見袁師道所說的與自己平生所學一一吻合,但是說的明白曉暢,一針見血,遠遠勝過天龍山上為自己傳道授業的師兄,一時聽得甚是入迷。
隻聽袁師道又說道:“我所說的這些,都是五山的日常所學。黑白無常出身地府,一手創建地府的無稽老人,是古今罕見的曠世高人,修為見解之高,還在當日的地仙五祖之上。我所說的這些,在二位麵前自然是班門弄斧了。二位若是覺得有所收益,可以隨時旁聽一二,不然便自行修煉,若是有了心得體會,我們再互相切磋學習——玄歧出身天龍山,現在又拜入我的門下,情形不同,這些必須得好生領悟修行才是。”
黑白無常見袁師道嘴上所說的貌似客氣,其實大有見外的意思,傳道授業上,顯然是偏向了張玄歧這個入門弟子,心裏難免有些訕訕的。轉念又想,袁師道所說的,對於自身所學,確實沒有多少新意,似乎用處不大,於是便客氣一番,起身告辭離去。
張玄歧與袁師道相對而坐,用心聽取袁師道所授的心得。袁師道滔滔不絕,又講了足足一個時辰。張玄歧此前親眼見識了袁師道的高超道行,這時聽他闡發義理,講授訣竅,仿佛是心中所思、心中所惑都被袁師道察覺,隻覺得句句擊中要害,處處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不由得對袁師道佩服得五體投地。
袁師道這時說道:“今日已晚,我一口氣講了許多,你回去須得好好體會。明日辰時三刻,你到後山山洞邊等我。”說罷起身離去。張玄歧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便返回住處休息。
次日一早,張玄歧就起身梳洗,用過早餐,便早早的在後山山洞邊等候,過不多時,袁師道便飄然而至。
袁師道領著張玄歧來到洞外的平台邊上,指著前方不遠處一座石峰說道:“你瞧這石峰可有什麽不同?”
張玄歧順著他所指的方位看過去,隻見那座石峰壁立千仞,宛如一株死去已久,枝葉落盡,隻剩粗大樹幹的千年古木,頂端有桌麵大小,隻是凹凸不平。奇的是,在這桌麵大小的峰頂之上,竟然有一個三尺見方的石塊。這石塊方方正正,顯然不是天然生成,平平穩穩地放在峰頂上,甚是奇怪。
張玄歧順著這座石峰向前看,果不其然,視線所及的幾座石峰之上,都有這樣一個石塊。這些石峰之間,相距遠的差不多有十丈左右,最近的不過三五丈的距離,一座座由高到低,竟似天然生成的階梯一般,曲曲折折,一直通到下麵的山穀之中。
張玄歧看到這裏,心裏已然明白,這些石峰,便是進出逍遙山的通道。不過,仔細觀察一番,發現這些石峰並非天然形成,似乎原本是一座通往逍遙山後山的石梁,後來被人力從上往下鑿斷,這才變成了一座座孤立的石柱。
逍遙山的前山,隻有憑借他山之石方能出入,而進入逍遙山的正式通道,卻設置在這後山之中,確實出人意表。這通道凡人難以想象,修行之士若不是特別留意,也察覺不出,真的是集天然造化與人工機巧於一身,稱得上是鬼神莫測了。逍遙山有這樣想象奇絕的進出通道,又藏身在天坑之中,無怪乎在五山中一直以神秘著稱。
袁師道見張玄歧看清楚了通道所在,當下也不多言,身形一晃,閃現到第一座石峰,穩穩地立在那石塊之上,轉身說道:“你隨我下來。”說罷,已閃現到其後的第二座石峰之上。
張玄歧道法淺薄,雖然較之同齡少年,身形要遠為靈活,但是修行上隻是初窺門徑,對於移形換影之術不過略知一二,毫無成就可言。他站在平台邊緣時,見腳下是萬丈深淵,已有些頭暈目眩,這時見袁師道令他跟隨下山,知道自己修為不足,心生怯意,不敢勉力一試。
但是,轉念又想,自己是走投無路之人,若是連這一點自強之心都沒有,叫袁師道看輕了,以後如何在逍遙山立足?料想有袁師道在一旁照拂,不會眼看著自己跌下深淵,白白丟了性命。他想到做到,毫不猶疑,當即長吸一口氣,身形一縱,向著那座石峰頂部跳了過去。
張玄歧腳一離地,隻覺身體較往常要輕靈一些,不經意間,身體居然飛出了兩丈有餘。他身在空中,眼見那座石峰近在眼前,不由得心中一喜,正要伸腳踏過去,忽然體內氣息一沉,頓時身體僵硬發沉,頭重腳輕,向那無底深淵中掉落下去。
張玄歧驚嚇之中,手足亂舞,一聲“救命”正要脫口而出,隻覺腰間一緊,已被袁師道攔腰抱住。隻見袁師道的腳尖在兩柱石峰之上依次點了幾下,便青雲直上,帶著張玄歧落到洞外的平台之上。
張玄歧腳踏實地,一顆砰砰亂跳的心這才安定下來。他心裏雖然慌亂至極,臉上卻竭力裝作若無其事。袁師道見了,雖然看穿他是強撐場麵,卻也佩服他人小膽大,臉上流露出賞識之意。
袁師道原本是想試試張玄歧的道法修為,這時見他無法移形換影下山,當下也不勉強,拉住他的手臂,帶著他一步步飛躍過去。這些下山的石峰都是天然生成,並沒有連成一條直線,因而如同被打亂的梅花樁一般,雖然彼此相距不遠,路線卻是頗為曲折。二人走了好一陣,眼見已經深入到石梁的底部,四周霧氣彌漫,仍是顯得深不可測,頭頂的天空,卻被那一柱柱的石峰分割得支離破碎了。
袁師道帶著張玄歧,又躍過幾座石峰,這時忽然停了下來,不再向前躍進,而是拉著張玄歧的手臂,向著霧氣騰騰的深淵中跳了下去。張玄歧又是大吃一驚,隻覺得耳旁的風聲呼呼大作,身體急速下墜,在雲霧間穿行,但卻毫無騰雲駕霧的樂趣,若非感覺到袁師道牢牢地拉著自己的手臂,隻怕早就失聲驚叫了。
“不過,十餘年前,我去峨眉山,在後山的隱秘之處,見到一個劍塚。那是山洞中的一個墳丘。墳丘在山洞之內,本來就很是奇怪,偏偏那座墳丘占地極大,像是一座小山似的,上麵密密麻麻,插滿了不同形製的鐵劍,更是古怪異常。奇的是,我一眼看過去,那些劍生滿鐵鏽,都已經朽爛不堪了,其中唯有一柄劍,像是剛剛鍛好出爐的一般,熠熠發光,看著很有些不凡。我當時因為有事在身,對仙劍的傳說又不屑一顧,所以沒有多加理會。後來回想,在那渺無人蹤的地方,出現這樣一柄劍,確實有些非同尋常。其他的劍都朽壞了,隻有這一柄劍完好無恙,或許是因為這劍本身便是絕世神器,又或者,是因為它吸取了其他劍的靈氣精華,其他的劍都敗壞了,隻有它一劍獨秀。反正自從那次見到以後,我對這柄劍一直念念不忘,不久便故地重遊,又去了那個劍塚。奇怪的是,劍塚中所有的劍都朽壞了,不知道先前見到的那一柄劍,是被人取走了呢,還是隨其他的劍一樣朽爛了……”
袁師道說到這裏,滿臉都是惋惜懊悔的神情,頓了頓,才又說道:“當然了,即便世上真有這樣的仙劍神器,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對我輩來講,真正常用可靠的法術,無非有二,一是移形換影,一是掌心雷。這兩樣法術隻要練到了極致,自然就會明白,其他的法術,再是神乎其神,也未必能擋得住你的奮力一擊。即便是傳說中的劍仙再世,他們的仙劍施展開來,哪怕再是神奇厲害,也未必能快過移形換影的身法,也未必就比掌心雷的威力更大。——黑白無常出身地府,所學的道術法術,或許頗為不同,但是道術之外,法術的基本道理也是相通的。——無論移形換影或是掌心雷,要想修煉到出神入化的境地,都得有精深的道術修為作為根基。要是沒有高深的道術修為護身,這兩門法術即便練到極高的境界,一旦施展出來,都是禍福難測。而道術之中,常見的修習法門便是吐息之術。你們別小瞧了這吐息,我輩能做到身輕如燕,淩空踏步,乃至修煉到不脛而走、不翼而飛的神仙境界,都是在這上麵打下的根基。”
袁師道所說的這些,張玄歧在天龍山都已經有所涉獵,隻是為時尚短,還一無所成。這時見袁師道所說的與自己平生所學一一吻合,但是說的明白曉暢,一針見血,遠遠勝過天龍山上為自己傳道授業的師兄,一時聽得甚是入迷。
隻聽袁師道又說道:“我所說的這些,都是五山的日常所學。黑白無常出身地府,一手創建地府的無稽老人,是古今罕見的曠世高人,修為見解之高,還在當日的地仙五祖之上。我所說的這些,在二位麵前自然是班門弄斧了。二位若是覺得有所收益,可以隨時旁聽一二,不然便自行修煉,若是有了心得體會,我們再互相切磋學習——玄歧出身天龍山,現在又拜入我的門下,情形不同,這些必須得好生領悟修行才是。”
黑白無常見袁師道嘴上所說的貌似客氣,其實大有見外的意思,傳道授業上,顯然是偏向了張玄歧這個入門弟子,心裏難免有些訕訕的。轉念又想,袁師道所說的,對於自身所學,確實沒有多少新意,似乎用處不大,於是便客氣一番,起身告辭離去。
張玄歧與袁師道相對而坐,用心聽取袁師道所授的心得。袁師道滔滔不絕,又講了足足一個時辰。張玄歧此前親眼見識了袁師道的高超道行,這時聽他闡發義理,講授訣竅,仿佛是心中所思、心中所惑都被袁師道察覺,隻覺得句句擊中要害,處處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不由得對袁師道佩服得五體投地。
袁師道這時說道:“今日已晚,我一口氣講了許多,你回去須得好好體會。明日辰時三刻,你到後山山洞邊等我。”說罷起身離去。張玄歧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便返回住處休息。
次日一早,張玄歧就起身梳洗,用過早餐,便早早的在後山山洞邊等候,過不多時,袁師道便飄然而至。
袁師道領著張玄歧來到洞外的平台邊上,指著前方不遠處一座石峰說道:“你瞧這石峰可有什麽不同?”
張玄歧順著他所指的方位看過去,隻見那座石峰壁立千仞,宛如一株死去已久,枝葉落盡,隻剩粗大樹幹的千年古木,頂端有桌麵大小,隻是凹凸不平。奇的是,在這桌麵大小的峰頂之上,竟然有一個三尺見方的石塊。這石塊方方正正,顯然不是天然生成,平平穩穩地放在峰頂上,甚是奇怪。
張玄歧順著這座石峰向前看,果不其然,視線所及的幾座石峰之上,都有這樣一個石塊。這些石峰之間,相距遠的差不多有十丈左右,最近的不過三五丈的距離,一座座由高到低,竟似天然生成的階梯一般,曲曲折折,一直通到下麵的山穀之中。
張玄歧看到這裏,心裏已然明白,這些石峰,便是進出逍遙山的通道。不過,仔細觀察一番,發現這些石峰並非天然形成,似乎原本是一座通往逍遙山後山的石梁,後來被人力從上往下鑿斷,這才變成了一座座孤立的石柱。
逍遙山的前山,隻有憑借他山之石方能出入,而進入逍遙山的正式通道,卻設置在這後山之中,確實出人意表。這通道凡人難以想象,修行之士若不是特別留意,也察覺不出,真的是集天然造化與人工機巧於一身,稱得上是鬼神莫測了。逍遙山有這樣想象奇絕的進出通道,又藏身在天坑之中,無怪乎在五山中一直以神秘著稱。
袁師道見張玄歧看清楚了通道所在,當下也不多言,身形一晃,閃現到第一座石峰,穩穩地立在那石塊之上,轉身說道:“你隨我下來。”說罷,已閃現到其後的第二座石峰之上。
張玄歧道法淺薄,雖然較之同齡少年,身形要遠為靈活,但是修行上隻是初窺門徑,對於移形換影之術不過略知一二,毫無成就可言。他站在平台邊緣時,見腳下是萬丈深淵,已有些頭暈目眩,這時見袁師道令他跟隨下山,知道自己修為不足,心生怯意,不敢勉力一試。
但是,轉念又想,自己是走投無路之人,若是連這一點自強之心都沒有,叫袁師道看輕了,以後如何在逍遙山立足?料想有袁師道在一旁照拂,不會眼看著自己跌下深淵,白白丟了性命。他想到做到,毫不猶疑,當即長吸一口氣,身形一縱,向著那座石峰頂部跳了過去。
張玄歧腳一離地,隻覺身體較往常要輕靈一些,不經意間,身體居然飛出了兩丈有餘。他身在空中,眼見那座石峰近在眼前,不由得心中一喜,正要伸腳踏過去,忽然體內氣息一沉,頓時身體僵硬發沉,頭重腳輕,向那無底深淵中掉落下去。
張玄歧驚嚇之中,手足亂舞,一聲“救命”正要脫口而出,隻覺腰間一緊,已被袁師道攔腰抱住。隻見袁師道的腳尖在兩柱石峰之上依次點了幾下,便青雲直上,帶著張玄歧落到洞外的平台之上。
張玄歧腳踏實地,一顆砰砰亂跳的心這才安定下來。他心裏雖然慌亂至極,臉上卻竭力裝作若無其事。袁師道見了,雖然看穿他是強撐場麵,卻也佩服他人小膽大,臉上流露出賞識之意。
袁師道原本是想試試張玄歧的道法修為,這時見他無法移形換影下山,當下也不勉強,拉住他的手臂,帶著他一步步飛躍過去。這些下山的石峰都是天然生成,並沒有連成一條直線,因而如同被打亂的梅花樁一般,雖然彼此相距不遠,路線卻是頗為曲折。二人走了好一陣,眼見已經深入到石梁的底部,四周霧氣彌漫,仍是顯得深不可測,頭頂的天空,卻被那一柱柱的石峰分割得支離破碎了。
袁師道帶著張玄歧,又躍過幾座石峰,這時忽然停了下來,不再向前躍進,而是拉著張玄歧的手臂,向著霧氣騰騰的深淵中跳了下去。張玄歧又是大吃一驚,隻覺得耳旁的風聲呼呼大作,身體急速下墜,在雲霧間穿行,但卻毫無騰雲駕霧的樂趣,若非感覺到袁師道牢牢地拉著自己的手臂,隻怕早就失聲驚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