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執戟郎韓信一日入帳諫項梁道:“公渡江到此屢破秦軍,威名日盛,不過秦兵雖敗,秦將章邯終究是百戰名將,不可輕視。近聞他屢次添兵,必將與我決一死戰;若我軍不先戒備,一旦被他襲擊,如何抵敵呢。”項梁大怒曰:“吾自起兵會稽所向無敵,量此孤城何足為難!章邯聞吾之名心膽皆碎,何敢出城劫吾營寨耶?爾何等之人,乃敢妄為籌策以阻軍心?”遂將韓信叉出。
這時宋義又說道:“古人言驕兵必敗!今士卒懈怠久矣。秦軍雖圍困在城,但連日養精蓄銳,又兼章邯秦之名將,善能用兵,韓信之言亦良策也。”項梁道:“君也太覺多心。章邯屢次敗退,哪裏還敢再來!就使他逐日添兵,也不過守著濮陽罷了;況天公連日下雨,路上泥濘得很,怎能攻我,一俟天晴,我即攻克此城去殺章邯,看他逃往何處!”說罷掀髯大笑,驕態如繪。
宋義尚欲再言,項梁先接入道:“我前擬征集齊師同去攻秦,偏田榮懷有私怨忘我大惠,我本想遣使詰責,隻因一時無暇延誤多日,今若慮章邯增兵與我為難,不如再召田榮率師來會。田榮若仍然不至,我卻要移兵攻齊了。”宋義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即向項梁說道:“公如欲使齊,臣願一往。”項梁欣然許諾,宋義即起身辭行出營東去。
走至半途,適遇齊使高陵君,免不得互相接談。宋義便問道:“君將往見武信君麽?”高陵君說是。宋義又說道:“我受武信君差遣出使貴國,一是為兩國修和,二是為一己避禍。君亦不可速進,免受災殃。”高陵君詳問原因,宋義答道:“武信君屢戰屢勝,已致驕盈,士卒也多懈怠,恐難再戰。我聞秦將章邯連日增兵,誌在報複,武信君輕視秦軍拒諫不納,將來必為所乘,不敗何待?君今前去未免受累,看來還是徐徐就道方可無虞。我料旬日內武信君就要失敗了!”高陵君似信非信,乃與宋義拱手揖別。自思宋義為楚臣,有此關照不為無因。遂囑咐輿夫緩緩前進。
果然高陵君未到楚營,武信君已經敗亡。原來項梁遣去宋義後仍然寬弛,不但軍中未曾戒嚴,就是巡卒也聽他散處不加檢查。時當秋季,淒風苦雨連宵不止,把定陶城下的幾座楚營壓得黑氣彌漫,不見天日。楚軍晝餐夜宿蹉跎過去。一夕安睡營中,忽聞營外喊殺連天,好似千軍萬馬奔殺進來。楚軍驚起,但見四麵統是火光,一隊隊的敵軍統向營門中突入,見人便砍遇馬便刺,嚇得楚軍躲閃不及。勉強持了軍械上前阻攔,哪裏是敵軍對手,徒送了許多頭顱。最利害的是後麵大將,金盔鐵甲躍馬舞刀,鋒刃所及血肉橫飛。楚人隻恨自己未生羽翼,不能飛上天空逃脫性命。武信君項梁倉皇出帳,他隻穿著一身常服,執著一把短劍,想要衝出大營覓路逃生。冤家碰著狹路,正與敵將章邯。兩下爭鋒,一個是長刀亂劈光焰逼人,一個是短劍難支心膽已落。才閱片時,項梁即被章邯劈作兩段。項梁一死不足,還要害及全軍,這叫做驕兵必敗,應了宋義的前言。
楚營中失了主帥沒頭亂跑,幾個命不該死的兵士溜出營外,逃往外黃報知項羽沛公。
項羽聽說武信君被殺,不由哭倒在地,諸將再三解勸。羽曰:“某自幼無父,蒙叔父撫養成人,教習兵法視我如子。今功業未竟中道而殂,此心如碎安能不哭。”言畢又哭。範增曰:“為國捐軀,臣之大節盡矣。項將軍命數如此。而今楚業未就,將軍果能承繼其誌滅秦定楚,追封武信君為王,將軍之大孝畢矣!何必效兒女子於悲泣之間耶?”項羽起謝曰:“謹如先生所教。”遂將項梁屍體葬於定陶。
一日懷王遍召諸將會議攻秦。懷王首先開口道:“秦始皇暴虐人民海內交怨,今二世尤為無道,前武信君西向進攻所過皆克,不幸中道失計忽遭敗挫,現擬再接再厲誓滅暴秦,還問何人敢當此任?”說完顧視兩旁,諸將瞠目結舌無一應命。懷王複朗聲道:“諸君聽著,今日無論何人,但能麾兵西向首先入關,便當立為秦王。”言未已即有一人應聲道:“末將願往!”又有一人厲聲道:“我亦願往!須當我去。”懷王瞧著,第一個應聲的乃是沛公,第二個厲聲的就是項羽,兩人統要西行,反弄得懷王左右為難。項羽又道:“叔父戰死仇尚未報,末將誼關子侄誓不甘休!今願請兵數千搗入秦關,複仇雪恥。就使劉季願往,末將也要與之同行殺賊。”懷王聽著方徐聲道:“兩將同心滅秦尚有何言?且部署兵馬擇日啟行。”
沛公、項羽奉令趨出。尚有老將數人未曾告退,續向懷王進言道:“項羽為人慓悍殘忍,所過地方無不酷待,如此凶暴怎好令他統軍?今既定議攻秦,不應單靠武力,須得一忠厚長者仗義西行,不到萬不得已不可加誅。秦地百姓苦秦已久,若得義師前去除暴救民,自然簞食相迎無思不服。故為大王計,項羽決不可遣,寧可獨遣沛公!沛公寬大有名,必不如項羽殘暴。”懷王道:“我知道了!”
次日升堂議事,沛公、項羽都來稟請出兵日期。懷王叫項羽暫留彭城,不必與沛公同行。項羽不禁暴躁起來,正要與懷王辯論,可巧外麵有人入報,說是趙國使臣前來求見。懷王急命左右召入趙使。
趙使踉蹌進來行禮,便將國書呈上。原來秦將章邯移兵攻趙,趙將陳餘出兵抵敵,吃了敗仗退至巨鹿。章邯在城南下寨,自督兵士日夜攻城,城中當然危急,不得不遣使四出分道求援。懷王將來書傳示諸將,惹得項羽雄心勃勃,又想去殺章邯替叔報仇,當下請命欲行。懷王遂命宋義為上將,項羽為次將,範增為末將,領二十萬人馬往巨鹿救趙。
懷王深信宋義,由他自定行止。另遣沛公西行。沛公別過懷王出都就道,遇著陳勝項梁散卒一並收集,約得萬人,連破秦軍二戍,擊走秦將王離,又向昌邑進發。
秦將王離敗走河北,投章邯軍,章邯令他助攻巨鹿,巨鹿守兵越加恐懼,日望楚軍入援。
偏宋義逗留安陽不肯進兵,趙使一再敦促仍然不行。宋義接連住了四十六日,部將莫名其妙,項羽更是忍耐不住,於是入帳對宋義說:“秦軍圍趙甚急,城內死者七八。若能鼓噪大進攻擊其外,趙兵殺出以應於內,內外夾攻秦軍必走,章邯可擒也。”宋義曰:“不然!今秦軍圍趙,若章邯勝則秦軍疲乏,我再攻之必破矣;若章邯不勝,而我攻之也必破矣,此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也。若論披堅執銳我不如公,坐運籌策公不如我。”乃下令軍中道: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此軍令明明指著項羽,項羽見了自然憤怒。本來項羽因懷王不許他領兵入關,又命他為宋義屬將,心中已是怏怏不平。又想懷王是我叔父所立,叔父已死,該由我代為大將才對。現在反而屈居人下,真是豈有此理!
一日宋義飲酒高會,時至天寒大雨,士卒在雨中凍餒不可當。項羽暗行軍中,見各營都有怨言,項羽乃進帳厲聲言道:“諸將奮勇戮力急欲攻秦,今卻久留不肯引兵渡河,必待秦兵疲憊而後擊之。夫秦兵強大,趙兵怯弱,以弱敵強何得秦敝?且武信君新喪,楚王坐不安席,盡將境內之兵總屬將軍,非為救趙,實欲破秦,以雪前日之恨。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終日私宴,非社稷之臣也!”宋義不聽,項羽恨之。次日宋義升帳,項羽仗劍入帳大呼曰:“宋義謀反,故留兵不進,吾今奉楚王密旨斬殺宋義曉諭三軍。”宋義聽罷便欲逃走,項羽一劍將他揮為兩段。眾將俯伏帳下,皆曰:“首立楚後者將軍家也,今將軍誅此叛逆正合人心。”眾將俱立項羽為假上將軍,職專征伐。又使桓楚報命楚王,數宋義叛楚之罪。懷王雖然知道宋義枉死,但無力能製項羽,隻得任命項羽為上將軍。項羽受了上將軍之職,自此軍威大振,名聞諸侯。
於是遣英布為先鋒,將軍二萬渡河。章邯聞英布至,急差司馬欣、董翳渡河南岸以抵來兵。營寨方才立定,英布前軍早到,二將出馬與英布交戰,英布並不答話,舉斧徑奔二將。正戰之間,上將軍項羽又從後殺至。司馬欣、董翳二將大驚,撇了英布徑望河北逃走。
項羽大獲全勝,所得軍器輜重不計其數。
隨後項羽按劍高坐,命令所有軍隊悉數渡過黃河前去營救趙國以解巨鹿之圍。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後,項羽讓士兵們飽吃一頓,每人再帶三天幹糧,然後命令破釜沉舟。三軍踴躍大呼道:“願從將軍決一死戰!”
章邯聽說楚兵要與秦兵決一死戰,急召王離、涉間、蘇角、王官等至帳下分付道:“項羽勇冠三軍不可輕敵。你們各隊人馬分為九路,連寨結營,待我與彼對敵,每隊以次接應,待楚兵深入重地,九路人馬合兵截殺,必獲全勝。”眾將得令,各調人馬準備。隻見楚兵已到,項羽一馬當先,章邯出馬對敵。項羽一見章邯切齒大罵道:“逆賊殺吾季父,此仇不共戴天!”遂躍馬挺槍直取章邯,章邯舉槍相迎,二馬交戰殺五十合,章邯敗走。未及五裏遠,早有王離人馬接應,章邯退後,王離出馬與羽交戰,不二十回合,項羽賣了個破綻,讓王離一槍刺來,羽卻躲過,就勢將王離活捉過馬來,眾軍將王離綁縛歸陣。章邯見王離被擒,撥轉馬便走,項羽大叫:“逆賊那裏去?”催動人馬追趕,項羽騎的是烏騅馬,日行千裏,眾軍跟不上,俱落在後,項羽一騎馬飛奔章邯。章邯見項羽無兵,複回馬交戰,項羽一根槍恨不得即時刺死章邯,章邯隻是架隔遮攔,如何當敵?正在危急之時,早有秦將涉間兵到,接住廝殺。項羽更不答語,直取涉間。戰不十合,項羽按住火尖槍,順手取出鞭來,望涉間一鞭打去,涉間落馬而死。章邯逃走。
當時各國將士聽說楚兵進攻,都立在自己營壁上觀戰,各人心中都以為楚軍一定會被秦兵殺敗。因此前來援助的諸侯軍雖多,卻沒有一個陣營出兵。看到楚軍將秦軍打得落花流水,觀戰的諸侯軍都嚇得膽戰心驚。
項羽既破秦軍,傳令各國將軍都來相見。將軍們俯伏地上不敢仰視。項羽此時如帝如天,尊嚴無比威震天下,各國將軍皆歸節製。
趙王歇與張耳見已解圍,親自出城拜謝項羽及諸將。接著又往陳餘營內責其不肯相救,張耳、陳餘遂生嫌隙。
項羽又領精兵三十萬追趕章邯。所到郡縣都簞食壺漿迎候楚軍,各路諸侯膝行而見,項羽勢力益震,以此日行五十裏,或三十裏。範增諫曰:“章邯遠遁,諸候順附,天人響應之時,正將軍化家為國之日也,何必親冒矢石追此窮寇?況三日之間已經九戰,破秦軍三十萬,古今用兵將軍為首。以增愚見,不若屯兵漳南養精蓄銳,吾料趙高乃妒忌小人,二世昏暗不知征戰之苦,章邯居外兵不應手,心誌恍惚持疑不定,兼之將軍神武,破邯滅秦指日可見矣。”項羽曰:“謹如先生之教。”遂屯兵漳南不題。
章邯屯軍函穀關,士卒無糧馬無草料,各路諸侯皆與楚會合同力攻秦。章邯派長史司馬欣傳報二世。趙高卻不投進,且有不信任章邯之意。司馬欣急忙逃回軍中,他怕有人追殺,所以沒走原路。趙高果然派人追殺他,但是沒有追上。
司馬欣報告章邯說:“趙高居中用事,我們不可能有所作為。如今仗能打贏,趙高必定嫉妒我們的功勞;仗打不贏,我們免不了要被處死。希望將軍深思熟慮。”章邯猶豫不決。
這時宋義又說道:“古人言驕兵必敗!今士卒懈怠久矣。秦軍雖圍困在城,但連日養精蓄銳,又兼章邯秦之名將,善能用兵,韓信之言亦良策也。”項梁道:“君也太覺多心。章邯屢次敗退,哪裏還敢再來!就使他逐日添兵,也不過守著濮陽罷了;況天公連日下雨,路上泥濘得很,怎能攻我,一俟天晴,我即攻克此城去殺章邯,看他逃往何處!”說罷掀髯大笑,驕態如繪。
宋義尚欲再言,項梁先接入道:“我前擬征集齊師同去攻秦,偏田榮懷有私怨忘我大惠,我本想遣使詰責,隻因一時無暇延誤多日,今若慮章邯增兵與我為難,不如再召田榮率師來會。田榮若仍然不至,我卻要移兵攻齊了。”宋義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即向項梁說道:“公如欲使齊,臣願一往。”項梁欣然許諾,宋義即起身辭行出營東去。
走至半途,適遇齊使高陵君,免不得互相接談。宋義便問道:“君將往見武信君麽?”高陵君說是。宋義又說道:“我受武信君差遣出使貴國,一是為兩國修和,二是為一己避禍。君亦不可速進,免受災殃。”高陵君詳問原因,宋義答道:“武信君屢戰屢勝,已致驕盈,士卒也多懈怠,恐難再戰。我聞秦將章邯連日增兵,誌在報複,武信君輕視秦軍拒諫不納,將來必為所乘,不敗何待?君今前去未免受累,看來還是徐徐就道方可無虞。我料旬日內武信君就要失敗了!”高陵君似信非信,乃與宋義拱手揖別。自思宋義為楚臣,有此關照不為無因。遂囑咐輿夫緩緩前進。
果然高陵君未到楚營,武信君已經敗亡。原來項梁遣去宋義後仍然寬弛,不但軍中未曾戒嚴,就是巡卒也聽他散處不加檢查。時當秋季,淒風苦雨連宵不止,把定陶城下的幾座楚營壓得黑氣彌漫,不見天日。楚軍晝餐夜宿蹉跎過去。一夕安睡營中,忽聞營外喊殺連天,好似千軍萬馬奔殺進來。楚軍驚起,但見四麵統是火光,一隊隊的敵軍統向營門中突入,見人便砍遇馬便刺,嚇得楚軍躲閃不及。勉強持了軍械上前阻攔,哪裏是敵軍對手,徒送了許多頭顱。最利害的是後麵大將,金盔鐵甲躍馬舞刀,鋒刃所及血肉橫飛。楚人隻恨自己未生羽翼,不能飛上天空逃脫性命。武信君項梁倉皇出帳,他隻穿著一身常服,執著一把短劍,想要衝出大營覓路逃生。冤家碰著狹路,正與敵將章邯。兩下爭鋒,一個是長刀亂劈光焰逼人,一個是短劍難支心膽已落。才閱片時,項梁即被章邯劈作兩段。項梁一死不足,還要害及全軍,這叫做驕兵必敗,應了宋義的前言。
楚營中失了主帥沒頭亂跑,幾個命不該死的兵士溜出營外,逃往外黃報知項羽沛公。
項羽聽說武信君被殺,不由哭倒在地,諸將再三解勸。羽曰:“某自幼無父,蒙叔父撫養成人,教習兵法視我如子。今功業未竟中道而殂,此心如碎安能不哭。”言畢又哭。範增曰:“為國捐軀,臣之大節盡矣。項將軍命數如此。而今楚業未就,將軍果能承繼其誌滅秦定楚,追封武信君為王,將軍之大孝畢矣!何必效兒女子於悲泣之間耶?”項羽起謝曰:“謹如先生所教。”遂將項梁屍體葬於定陶。
一日懷王遍召諸將會議攻秦。懷王首先開口道:“秦始皇暴虐人民海內交怨,今二世尤為無道,前武信君西向進攻所過皆克,不幸中道失計忽遭敗挫,現擬再接再厲誓滅暴秦,還問何人敢當此任?”說完顧視兩旁,諸將瞠目結舌無一應命。懷王複朗聲道:“諸君聽著,今日無論何人,但能麾兵西向首先入關,便當立為秦王。”言未已即有一人應聲道:“末將願往!”又有一人厲聲道:“我亦願往!須當我去。”懷王瞧著,第一個應聲的乃是沛公,第二個厲聲的就是項羽,兩人統要西行,反弄得懷王左右為難。項羽又道:“叔父戰死仇尚未報,末將誼關子侄誓不甘休!今願請兵數千搗入秦關,複仇雪恥。就使劉季願往,末將也要與之同行殺賊。”懷王聽著方徐聲道:“兩將同心滅秦尚有何言?且部署兵馬擇日啟行。”
沛公、項羽奉令趨出。尚有老將數人未曾告退,續向懷王進言道:“項羽為人慓悍殘忍,所過地方無不酷待,如此凶暴怎好令他統軍?今既定議攻秦,不應單靠武力,須得一忠厚長者仗義西行,不到萬不得已不可加誅。秦地百姓苦秦已久,若得義師前去除暴救民,自然簞食相迎無思不服。故為大王計,項羽決不可遣,寧可獨遣沛公!沛公寬大有名,必不如項羽殘暴。”懷王道:“我知道了!”
次日升堂議事,沛公、項羽都來稟請出兵日期。懷王叫項羽暫留彭城,不必與沛公同行。項羽不禁暴躁起來,正要與懷王辯論,可巧外麵有人入報,說是趙國使臣前來求見。懷王急命左右召入趙使。
趙使踉蹌進來行禮,便將國書呈上。原來秦將章邯移兵攻趙,趙將陳餘出兵抵敵,吃了敗仗退至巨鹿。章邯在城南下寨,自督兵士日夜攻城,城中當然危急,不得不遣使四出分道求援。懷王將來書傳示諸將,惹得項羽雄心勃勃,又想去殺章邯替叔報仇,當下請命欲行。懷王遂命宋義為上將,項羽為次將,範增為末將,領二十萬人馬往巨鹿救趙。
懷王深信宋義,由他自定行止。另遣沛公西行。沛公別過懷王出都就道,遇著陳勝項梁散卒一並收集,約得萬人,連破秦軍二戍,擊走秦將王離,又向昌邑進發。
秦將王離敗走河北,投章邯軍,章邯令他助攻巨鹿,巨鹿守兵越加恐懼,日望楚軍入援。
偏宋義逗留安陽不肯進兵,趙使一再敦促仍然不行。宋義接連住了四十六日,部將莫名其妙,項羽更是忍耐不住,於是入帳對宋義說:“秦軍圍趙甚急,城內死者七八。若能鼓噪大進攻擊其外,趙兵殺出以應於內,內外夾攻秦軍必走,章邯可擒也。”宋義曰:“不然!今秦軍圍趙,若章邯勝則秦軍疲乏,我再攻之必破矣;若章邯不勝,而我攻之也必破矣,此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也。若論披堅執銳我不如公,坐運籌策公不如我。”乃下令軍中道: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此軍令明明指著項羽,項羽見了自然憤怒。本來項羽因懷王不許他領兵入關,又命他為宋義屬將,心中已是怏怏不平。又想懷王是我叔父所立,叔父已死,該由我代為大將才對。現在反而屈居人下,真是豈有此理!
一日宋義飲酒高會,時至天寒大雨,士卒在雨中凍餒不可當。項羽暗行軍中,見各營都有怨言,項羽乃進帳厲聲言道:“諸將奮勇戮力急欲攻秦,今卻久留不肯引兵渡河,必待秦兵疲憊而後擊之。夫秦兵強大,趙兵怯弱,以弱敵強何得秦敝?且武信君新喪,楚王坐不安席,盡將境內之兵總屬將軍,非為救趙,實欲破秦,以雪前日之恨。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終日私宴,非社稷之臣也!”宋義不聽,項羽恨之。次日宋義升帳,項羽仗劍入帳大呼曰:“宋義謀反,故留兵不進,吾今奉楚王密旨斬殺宋義曉諭三軍。”宋義聽罷便欲逃走,項羽一劍將他揮為兩段。眾將俯伏帳下,皆曰:“首立楚後者將軍家也,今將軍誅此叛逆正合人心。”眾將俱立項羽為假上將軍,職專征伐。又使桓楚報命楚王,數宋義叛楚之罪。懷王雖然知道宋義枉死,但無力能製項羽,隻得任命項羽為上將軍。項羽受了上將軍之職,自此軍威大振,名聞諸侯。
於是遣英布為先鋒,將軍二萬渡河。章邯聞英布至,急差司馬欣、董翳渡河南岸以抵來兵。營寨方才立定,英布前軍早到,二將出馬與英布交戰,英布並不答話,舉斧徑奔二將。正戰之間,上將軍項羽又從後殺至。司馬欣、董翳二將大驚,撇了英布徑望河北逃走。
項羽大獲全勝,所得軍器輜重不計其數。
隨後項羽按劍高坐,命令所有軍隊悉數渡過黃河前去營救趙國以解巨鹿之圍。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後,項羽讓士兵們飽吃一頓,每人再帶三天幹糧,然後命令破釜沉舟。三軍踴躍大呼道:“願從將軍決一死戰!”
章邯聽說楚兵要與秦兵決一死戰,急召王離、涉間、蘇角、王官等至帳下分付道:“項羽勇冠三軍不可輕敵。你們各隊人馬分為九路,連寨結營,待我與彼對敵,每隊以次接應,待楚兵深入重地,九路人馬合兵截殺,必獲全勝。”眾將得令,各調人馬準備。隻見楚兵已到,項羽一馬當先,章邯出馬對敵。項羽一見章邯切齒大罵道:“逆賊殺吾季父,此仇不共戴天!”遂躍馬挺槍直取章邯,章邯舉槍相迎,二馬交戰殺五十合,章邯敗走。未及五裏遠,早有王離人馬接應,章邯退後,王離出馬與羽交戰,不二十回合,項羽賣了個破綻,讓王離一槍刺來,羽卻躲過,就勢將王離活捉過馬來,眾軍將王離綁縛歸陣。章邯見王離被擒,撥轉馬便走,項羽大叫:“逆賊那裏去?”催動人馬追趕,項羽騎的是烏騅馬,日行千裏,眾軍跟不上,俱落在後,項羽一騎馬飛奔章邯。章邯見項羽無兵,複回馬交戰,項羽一根槍恨不得即時刺死章邯,章邯隻是架隔遮攔,如何當敵?正在危急之時,早有秦將涉間兵到,接住廝殺。項羽更不答語,直取涉間。戰不十合,項羽按住火尖槍,順手取出鞭來,望涉間一鞭打去,涉間落馬而死。章邯逃走。
當時各國將士聽說楚兵進攻,都立在自己營壁上觀戰,各人心中都以為楚軍一定會被秦兵殺敗。因此前來援助的諸侯軍雖多,卻沒有一個陣營出兵。看到楚軍將秦軍打得落花流水,觀戰的諸侯軍都嚇得膽戰心驚。
項羽既破秦軍,傳令各國將軍都來相見。將軍們俯伏地上不敢仰視。項羽此時如帝如天,尊嚴無比威震天下,各國將軍皆歸節製。
趙王歇與張耳見已解圍,親自出城拜謝項羽及諸將。接著又往陳餘營內責其不肯相救,張耳、陳餘遂生嫌隙。
項羽又領精兵三十萬追趕章邯。所到郡縣都簞食壺漿迎候楚軍,各路諸侯膝行而見,項羽勢力益震,以此日行五十裏,或三十裏。範增諫曰:“章邯遠遁,諸候順附,天人響應之時,正將軍化家為國之日也,何必親冒矢石追此窮寇?況三日之間已經九戰,破秦軍三十萬,古今用兵將軍為首。以增愚見,不若屯兵漳南養精蓄銳,吾料趙高乃妒忌小人,二世昏暗不知征戰之苦,章邯居外兵不應手,心誌恍惚持疑不定,兼之將軍神武,破邯滅秦指日可見矣。”項羽曰:“謹如先生之教。”遂屯兵漳南不題。
章邯屯軍函穀關,士卒無糧馬無草料,各路諸侯皆與楚會合同力攻秦。章邯派長史司馬欣傳報二世。趙高卻不投進,且有不信任章邯之意。司馬欣急忙逃回軍中,他怕有人追殺,所以沒走原路。趙高果然派人追殺他,但是沒有追上。
司馬欣報告章邯說:“趙高居中用事,我們不可能有所作為。如今仗能打贏,趙高必定嫉妒我們的功勞;仗打不贏,我們免不了要被處死。希望將軍深思熟慮。”章邯猶豫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