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吳王劉濞聽說周亞夫遣兵斷其糧道,心中大驚。自念梁地攻擊不下,久駐此間,一旦糧竭,後無退路,如何是好。


    欲待舉兵西進,又因梁地各城防守甚密,不敢深入敵境,尋思無策,惟有率眾往迎周亞夫之兵,與之決一死戰。劉濞計定,遂傳令即日移營北去。一路行至下邑,卻與周亞夫兵相遇。原來亞夫早料到吳楚攻梁不下,一定起兵北來,因此進駐下邑。今聞吳楚兵到,亞夫知其遠來氣盛,軍中糧少利在速戰,遂命將士堅壁固守不得輕動。吳王劉濞三番五次遣兵前來索戰,亞夫隻是按兵不出,兩軍相拒十餘日未曾交戰一次。劉濞與劉戊要想退兵,又恐亞夫隨後追襲,不得已遣兵來攻亞夫營寨。


    亞夫嚴加防守,吳楚之兵攻打幾次,始終不能取勝。一日亞夫軍中傳說敵人將要前來劫營;亞夫力持鎮定,夜間防備愈嚴,飭令各營將士不得慌亂。不過數日,吳楚兵隊果然前來劫寨。當晚劉濞先遣一軍虛張聲勢,由東南方進攻亞夫營寨,自與楚王率大隊精兵攻其西北。劉濞以為他是韓信,明攻東南暗攻西北。可亞夫不是項羽。他聽到東南方麵殺聲震地,暗想黑夜劫營必須悄悄進兵,豈有擂鼓呐喊讓人知道之理?此必吳王詭計,於是傳下命令,將大隊人馬調到西北防守,劉濞、劉戊攻打不入,隻得退回,計點兵隊反折了許多人馬。兩人心中懊喪不迭。


    又過數日,周亞夫料敵軍糧食將盡,士卒也大半倦怠,於是下令出兵攻之。劉濞、劉成率眾迎敵,兩下交戰良久,漢軍校尉灌孟匹馬當先,漢兵大隊隨之湧進。吳楚軍隊抵敵不住大敗而退,灌孟竟死於陣中。


    灌孟本姓張,乃潁陰人,先為潁陰侯灌嬰舍人,甚得寵幸,薦於高祖,官至二千石。張孟感激灌嬰知遇之恩,遂冒姓灌氏。此次灌孟帶其子灌夫一起到軍中,灌孟竟死敵手。漢軍取得屍首回營,灌夫抱屍大哭不止,旁人見了也覺傷感,都勸灌夫送喪回京。原來漢法父子二人同在軍中,若有一人死亡,其生存者例許送喪回去。


    灌夫心痛父死日夜涕泣,聽人勸他回去便奮然說道:“願取吳王或吳將首級以報父仇。”於是身披盔甲手持畫戟,帶了家奴十餘人,又向軍中邀請平日交好壯士數十人,騎上戰馬同往吳軍。灌嬰之子灌何阻止不住,灌夫出得營門檢點人數,除自己家奴外,隨來壯士僅有兩人,其餘不知何往。灌夫知道眾人畏懼吳軍不敢相從,隻得由他。灌夫一心記著父仇,勇氣百倍策馬前進,到了吳營之前,十餘人奮力殺進。灌夫匹馬當先殺入敵營,東衝西撞如入無人之境。吳軍將士被他殺死數十人,灌夫一直衝到敵將坐旗之下,卻遇吳軍大隊阻住不得前進,彼此交戰良久,終因寡不敵眾,十餘騎死亡,灌夫戰到力竭隻得撥馬而回。吳軍將士畏其勇敢不敢追趕。灌夫回到營中,隨身隻餘一騎,自己身受重傷十餘處,血滿戰袍。眾人將灌夫扶入後營養病,並請軍醫診治。


    灌夫受傷過重奄奄一息,卻好軍中備有治創良藥,敷治之後方得不死。過了數日灌夫傷勢稍愈,行動如常,又向將軍灌何請道:“吾前次殺入吳營熟知敵軍曲折,今願再往,定要取吳將之首報複父仇。”灌何感其孝心切摯,不過將言撫慰勸其勿往。灌夫執定不肯,灌何怕灌夫此去有失,急來告知太尉周亞夫。周亞夫聞言也為之動容,即遣人將灌夫召到極力勸阻,灌夫隻得依允。此事傳說出去,一時眾口爭讚,灌夫由此名聞天下。


    卻說吳王劉濞戰敗之後,又遭灌夫率領十餘騎前來踏營,出其不意死了數十人,全軍為之喪氣。加以糧食不敷,將土中竟有因饑而死者,也有私自逃亡者。劉濞自知立腳不住,於是也不通知楚王,獨自率領數千人悄悄出營,撇下大軍向東而去。到得天明,吳營將士聽說吳王已逃,軍中無主各自四散,分頭向亞夫及梁營投降。亞夫將投降兵士安插清楚,立即進兵來攻楚軍。


    楚王劉戊迎戰大敗,無路可逃拔劍自殺。部下見劉戊已死,一時投戈棄甲相率歸降。周亞夫大獲全勝。


    劉濞逃至丹徒,投依東越兵隊。東越就是東甌,惠帝三年曾封東越君長搖為東海王,後來子孫相傳與吳通好。吳起兵時,東越王曾撥兵助吳。及吳王父子來奔,見他勢窮力盡已有悔心。可巧周亞夫遣使前來,囑他殺死吳王當有重賞,東越王便將劉濞殺死。劉濞被殺傳首長安,吳太子劉駒幸得逃脫奔往閩越。


    再說齊王遣路中大夫去請救兵,救兵沒到叛軍到了。叛軍將臨淄城圍了數重,架起雲梯攻打。劉將閭眼見叛軍人馬勢如潮湧殺聲震天,便密遣使者出城與各國議和,情願結盟通好以救危急。


    齊王與各國議和尚未定約,路中大夫已由長安回到臨淄。將至城下時,遠遠望見臨淄城被圍得水泄不通。路中大夫拚命冒險進城,早被敵人捉到營中。叛軍主將命帶他進來,路中大夫麵無懼色。主將問道:“你是何人?到此何幹?”路中大夫直答道:“我乃齊國路中大夫,奉齊王之命赴京求救,特來回報齊王。”主將問他如何回報?路中大夫便將景帝言語照述一遍,主將說道:“你可反說漢兵已為吳楚所敗,齊國應該速降,不然城破必遭屠戮。”路中大夫滿口答應,主將便遣人將路中大夫引至城下,通知城上之人傳請齊王相見。


    齊王登城俯問,路中大夫朗聲說道:“漢已發兵百萬擊破吳楚,即日引兵來援。大王堅守數日自可無患,切勿與敵兵通和!”話音未落,路中大夫的頭顱已被敵兵斫去。


    舍身諫主,路中大夫不愧忠臣!齊王觸目生悲咬牙切齒,把一腔情急求和的懼意變做拚死殺敵的熱腸。當下督率將士嬰城固守。未幾漢將欒布驅兵殺到,與膠西膠東菑川三國人馬交戰一場,不分勝負。未幾平陽侯曹襄率兵繼至,與欒布兩路夾攻擊敗三國將士。齊王將閭也乘勢開城麾兵殺出,三路並進把三國人馬掃得精光。


    膠西、膠東、淄川三王各率殘兵敗卒逃回本國。膠西王劉邛回國之後,自念計窮力竭罪無可逃,隨即拔劍自刎。劉卬母子也即自盡。膠東王劉雄渠,菑川王劉賢,濟南王劉辟光得悉膠西王死狀,又聞漢兵四逼料難抵敵,因此或服藥,或投繯,全部自殺。欒布本擬班師,因查得齊王將閭曾與膠西諸國通謀,不能無罪,所以表請加討留齊待命。齊王聞風先懼,於是飲鴆喪生,欒布乃停兵不攻。


    濟北王劉誌前與膠西王約同起事,雖由郎中令設法阻撓中止。但聞齊王都難免一死,自己怎能逃咎,便與妻子訣別決計自裁。妻子牽衣哭泣一再勸阻,劉誌與語道:“我死,汝等或可保全。”隨即取瓶毒藥便要飲下。


    僚屬公孫獲從旁趨入道:“臣願為大王往說梁王,求他通意天子,如果不行再死不遲。”劉誌遂遣公孫獲前往。公孫獲一見梁王便說道:“濟北之地東接強齊,南鄰吳越北迫燕趙,勢不能自守,力不足禦侮。前因吳與膠西雙方威脅,虛言承諾實非本心。如果濟北王明示絕吳,吳必先下齊國次及濟北,成敗尚未可知。今吳王連合諸侯貿然西行,自以為東顧無憂,哪知濟北王抗節不從致失後援,終落得勢孤援絕兵敗身亡。大王試想區區濟北,若非如此用謀,早被叛軍吞噬,怎能為國效忠呢?願大王留意為幸!”梁王劉武聞言大悅,即代為馳表上聞,景帝果然複詔赦罪不問。濟北王劉誌才得幸全。


    此外趙王劉遂率兵駐在西境,等候吳楚到來一同進兵。後聞曲周侯酈寄領兵來攻,劉遂急忙引兵回到邯鄲都城固守。酈寄圍住邯鄲,攻打七月不能破。


    劉遂本與匈奴有約,匈奴聽說吳楚兵敗,於是不肯發兵入邊。


    劉遂死據孤城,欒布救齊回來與酈寄合兵攻打,設計引水以灌邯鄲,邯鄲城壞,趙王無路可奔,也拚著性命一死了事,於是七國皆平。


    各路將帥陸續回朝,景帝論功行賞,封竇嬰為魏其侯,欒布為鄃侯。周亞夫曹襄早已封侯,不便再加仍照舊職,不過賞賜若幹金帛算做報功。隨征將士俱加升賞。周亞夫甚得景帝敬重,竇嬰又是太後之侄,二人新立大功朝野仰望,過了數年景帝又以周亞夫為丞相,竇嬰為太子太傅。


    齊王將閭服毒身亡,景帝說他被人脅迫罪不至死,特從撫恤條例賜為孝王,齊太子劉壽仍得嗣封。


    景帝因衡山王劉勃力拒吳楚恪守臣節,心中甚悅,恰值衡山王來朝,景帝溫言慰諭,說是衡山僻在南方地勢卑涇,遂下詔移濟北王劉誌為淄川王,移劉勃為濟北王以褒其忠。景帝又念楚相張尚,太傅謝夷吾,趙相建德,內史王悍盡忠被殺,皆封其子為列侯。


    七國之亂,西漢中央政權獲得了絕對勝利。這次叛亂,從漢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開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參加叛亂的七國,除保存齊國另立新王外,其餘六國皆被廢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漢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劉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劉華並收藏秦漢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