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太子劉據嚐納史女為良娣,良娣係東宮姬妾,位居妃下。生子名進,號史皇孫。史皇孫納王夫人,生子病已,號皇曾孫。皇曾孫初生數月,巫蠱事起,太子劉據兵敗逃去。史良娣、史皇孫、王夫人皆遇害。劉病已尚在繈褓,坐係獄中。此時武帝深怒太子造反,連自己嫡親曾孫也看同叛逆家屬,聽其生死並不過問。皇曾孫孤身在獄,並無乳母照顧。一班獄吏也不替他尋覓乳母,每日遣人喂以稀粥,有一頓,無一頓,任其屎尿淋漓,也無人替他更換。讀者試想平常人家數月小孩,若無人乳養保護已難望活。何況他是龍生鳳養,平日異常嬌貴,更難受此折磨,所以不過月餘,便弄得黃瘦不堪奄奄一息。獄中犯人見了,都道他不久於人世,誰知他命中合有帝王之分,雖遭患難不該夭死,正當危急之際,卻遇丙吉到來做了救星。


    丙吉字少卿,魯國人,生性慈善,幼習律令,由魯國獄史積功升為廷尉右監,因事失官歸裏。不久卻值巫蠱事起,犯人甚多,京師各獄皆滿,刑官辦理不下。武帝遂召丙吉到京,命其專審郡邸獄中巫蠱人犯。


    在政治高壓和白色恐怖之中,所謂的案件“審理”完全是一句空話。一切都已經定性,丙吉的工作實際上就是貫徹上意、完成程序、懲罰犯人。


    丙吉到了郡邸獄,命將獄中人犯逐一喚來點驗,忽見獄卒抱著一個小兒,丙吉聽說他是皇曾孫後不由大驚。心想他是帝王子孫,無辜受罪已覺可憐;又見他憔悴到不成人樣,愈加惻念。於是命人將皇曾孫移到高燥寬敞地方居住,又從輕罪女犯中選擇謹慎忠厚並有乳汁者二人,一為淮陽人趙征卿,一為渭城人胡組,丙吉命她二人日夜輪流乳養保抱。又恐二人偷懶疏忽,每日早晚必來看視兩次。有時候丙吉實在太忙或者生病,也派家人前來探望,看看被褥是否潮濕、飲食是否得當。然而獄中的條件畢竟惡劣,剛出生的皇曾孫經常得病,甚至數次病危,丙吉都及時地命令獄醫診斷,按時給孩子服藥,孩子才轉危為安。丙吉的俸祿原本就不寬裕,現在又要照顧一個體弱的嬰兒和兩位奶媽,但他還是精心照料,又時買甘美之物與食。如果沒有丙吉無微不至的照顧,小皇曾孫早就死在獄中了。兩位奶媽也將皇曾孫視為己出,精心照料。就這樣,可憐的孩子在獄中奇跡般地成長起來。


    此時巫蠱案件連年不決。皇曾孫在獄中漸漸長大,偏偏皇曾孫出世便多疾病,所以取名病已。已,愈也。病已,乃祝他病愈之意。


    光陰茬苒,皇曾孫年已五歲,時為後元二年二月。武帝養病五柞宮,聽術士說長安獄中有天子氣,便命使者前往長安,將各獄所係犯人一律處死。丙吉見詔使到來閉門不納,且傳語詔使郭穰道:“天子以好生為大德,他人無辜尚不可妄殺,何況獄中有皇曾孫呢?”郭穰回報武帝,武帝倒也省悟道:“這真是天命所在了!”乃更下赦書,所有獄中罪犯一律免死。


    皇曾孫得出監獄,丙吉卻又憐他無家可歸。便命獄官作書送與京兆尹,京兆尹不肯收受。丙吉訪得皇曾孫祖母史良娣外家史氏現在京師,便將皇曾孫送歸史氏。此時史良娣之母貞君及哥哥史恭尚存。貞君年已老邁,見了外曾孫當然憐惜。老太太對劉病已異常疼愛,不顧年老體衰親自照料他的生活。隻有5歲的劉病已當時還沒有記憶,在新的舒適的環境中,對之前的監獄生活逐漸淡忘了。他對長安監獄中的高牆、兩位慈祥的奶媽和那可以自由出入的丙吉的印象越來越模糊。史家為了孩子的安全,刻意不提長安的監獄。丙吉繼續做他的官,絕口不提劉病已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成為過去式。


    晚年的漢武帝最終知道了“巫蠱之禍”的真相,明白了兒子劉據的苦衷與冤情。他悔恨不已,下罪己詔,開始為案件平反。劉病已的命運開始改變。


    漢武帝臨終前,下詔令宗正將劉病已的名字重新載入皇室的牒譜,正式恢複了他的皇室成員身份。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血緣身份是個人非常重要的組成要素。對於皇室政治來說,血緣尤其重要。它通常是一個人權力合法性的來源。對於劉病已來說,在恢複皇室身份之前,盡管他是前太子的孫子,但作為被排除在皇室隊伍外的人,他是毫無政治前途可言的。相反,他可能成為政治禍害的來源,因此達官貴人們都不願意收養劉病已。可憐的孩子隻能住在舅祖父家裏。現在劉病已恢複了皇室身份,不僅上升為貴族階層,而且具備了進入政治核心的可能性。更值得留意的是,劉病已的血脈出於漢武帝嫡長子劉據,而且是劉據這一脈唯一的後人。盡管他還沒有封爵,但政治前途無量。


    按照製度,未成年的皇室成員由掖庭令看管撫養。劉病已也被接到長安接受撫養教育。巧的是,當時的掖庭令張賀年輕的時候是劉據的家臣。


    張賀即張安世之兄,太子兵敗,所有賓客都定死刑,張賀也在其內,張安世為兄上書求恩,張賀得免一死,不過受了宮刑,送入宮中充當宦官,漸升為掖庭令。張賀見皇曾孫年幼受累無人顧恤,情形甚屬可憐,又念起衛太子舊日待己之恩,因此十分關切,加意撫養並使之從師讀書,代出學費。


    光陰迅速,皇曾孫漸已成人。張賀見他生得儀容俊偉舉止非凡,更兼足下有毛臥處有光,種種神異愈覺驚奇。暗想此人將來定然大貴,何不以女嫁之,遂對其弟張安世誇說皇曾孫如何好處,並露許婚之意。此時正在元鳳四年,昭帝方行冠禮,張安世為右將軍,與霍光同心輔政。每聽張賀讚美皇曾孫,張安世便行阻止,他認為少主在上,不宜稱病已皇曾孫,恐涉嫌疑。又聞張賀欲以己女嫁之,不覺發怒道:“皇曾孫為衛太子後裔,但得衣食無虧也好知足。我張氏女豈堪與他相配!以後請不必再提此事。”張賀見安世不肯,隻得罷論。


    又過一時,皇曾孫年已十六歲,張賀便想為之娶妻成立家室,也算報答衛太子一番知遇。但自己既不便將女許配,隻得就外間留心撮合。張賀本意想覓得富貴人家結親,誰知滿朝公卿列侯不少,卻無人肯招他為女婿。皇曾孫名目雖然赫赫,無奈人情大抵勢利,見他失勢身為庶人,更不將他放在眼裏。張賀又是一個宦官,所以做媒也不得力。其弟張安世現掌政權,偏又極力反對此事。


    卻說有個暴室嗇夫名叫許廣漢,昌邑人,他也是一位罪臣,但他獲罪卻不是因為違法,而是因為倒黴。許廣漢曾是皇家侍從官,他受命跟隨漢武帝出遊,這本是一個好差事,但許廣漢卻誤將他人馬鞍當成自己的,於是將它放在自己的馬背上。有人檢舉許廣漢,他最終被定為盜竊,當處死刑,許廣漢選擇受宮刑才免於一死。上官桀謀反以後,許廣漢參與搜索罪犯,他卻因運氣不好錯過罪證,他再次獲罪,被發配到掖庭聽差。


    許廣漢生有一女,叫作許平君,已許歐侯氏之子為妻,尚未成婚。歐侯氏兒子一病身亡,婚期中斷,許平君仍然待字閨中。張賀與許廣漢同為宮役,兩人時常晤麵,免不得杯酒相邀互談衷曲。


    張賀聽說許廣漢現有一女尚未擇配,有次二人一同喝酒,飲到酒酣,張賀停杯說道:“皇曾孫年已長成,將來不失為關內侯。聞君有女待字,何不配與他呢?”許廣漢已有三分酒意,慨然應允。張賀十分歡喜。


    許廣漢次日回家,將此事告知其妻,其妻聽了大怒道:“女兒是我辛苦養育,汝欲許配與人,應先與我商量,如何輕易答應,此事我不承認。”


    不過許廣漢已麵允張賀,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況張賀現為掖庭令,是個長官,我為暴室嗇夫乃他屬員,一經承諾更難翻悔。於是對妻子好言安慰,且將皇曾孫的履曆說得如何尊貴如何光榮,萬不至誤了女兒。婦人家聽說有許多好處,於是依了夫言將女許嫁。張賀自出私財為皇曾孫聘娶許女,擇日成禮魚水諧歡。從此皇曾孫便依著許廣漢及外祖母史家過日,張賀不久身死。


    結婚以後,許平君對丈夫照顧得無微不至,一年之後又為他生了一個兒子,便是日後的漢元帝劉奭。此時的劉病已應當十分開心,他從出生時就沒過過好日子,苦了十七年了,卻娶到這麽一位溫柔的妻子,現在又有了兒子。然而他的好運才剛剛開始,他的下一個好運,卻讓他成為大漢王朝的第十任皇帝,而且是位永載史冊的一代名主。


    卻說昭帝元鳳三年正月,泰山、萊蕪山南,一日忽聞有大聲,勢甚洶湧,似有數千人叫喚,遠近人民聞聲齊來看視,原來卻是一塊大石,自由地上豎立。此石高一丈五尺,大四十八圍,入地深八尺,旁三小石環繞作足。石立之後,有白烏數千飛集四圍,觀者無不驚異。同時上林苑中有一棵大柳樹,枯死臥地後忽又重生。柳葉上蟲食成文,約略辨認,乃是“公孫病已立”五字,中外人士莫不驚疑。


    卻說與劉病已分開後,丙吉轉任車騎將軍軍市令,後來升遷為大將軍霍光的長史,霍光很器重他,又將他升遷為光祿大夫給事中。丙吉對劉病已恭敬如常,絕口不提當年之事。劉病已竟然不知道丙吉就是當年那個撫養自己的獄官。


    元平元年四月,漢昭帝劉弗陵駕崩,大將軍霍光奏請皇後立劉賀為新皇帝。劉賀即位後荒淫無道。霍光以劉賀淫亂多罪廢黜了他。


    劉賀下台後一身輕鬆而去,大漢帝國卻不能沒有最高主宰。霍光與車騎將軍張安世等重臣一起商議再立新君。眼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一向低調的丙吉忍不住進言道:“大將軍受孝武皇帝重托,一心為國,不幸孝昭皇帝早崩無嗣,之後所立非人,複以大義廢之,天下莫不服從。今天漢祚危機仍賴將軍義舉。將軍是否記得,武帝臨終前的遺詔中提到將皇曾孫劉病已認祖歸宗,由掖庭撫養。據下臣所察,如今諸藩大多安享尊榮,不識民間疾苦,難以克承大統。隻有劉病已曾養在民間和掖庭,現在已經十八九歲了。劉病已通經術,有美材,舉止有度,且辦事穩重,深諳民事,將軍不妨對其仔細考察一番,並到太廟占卜,如果覺得其人可用,就讓他入宮侍奉太後,然後按照流程榮登大位。”


    霍光覺得丙吉的建議很有道理,於是決定尊立皇曾孫劉病已為皇帝。


    霍光點頭後,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於是霍光和眾大臣上奏皇太後說:“按照禮法,大宗無嗣,可以擇旁支子孫中的賢者為嗣。孝武皇帝曾孫劉病已由掖庭撫養長大,至今已經十八歲。他操行節儉仁慈愛人,可以繼嗣孝昭皇帝之後,奉承祖宗為天子。”


    上官太後少不經事,不過名義上推為內主,霍光如何定議太後無不依從。當下準如所請,即命宗正劉德備車前往皇曾孫所居尚冠裏宅中,令其沐浴,賜以禦府衣服。劉病已隨即進入未央宮拜見皇太後,此時皇曾孫尚是庶人並無官爵。霍光之意不便立庶人為天子,便請太後先封為陽武侯。


    霍光擇定吉日,率領群臣奉上璽綬。九死一生的皇曾孫,居然龍飛九五,坐登大寶,後來因他廟號孝宣,稱為宣帝。


    當日宣帝受了皇帝璽綬,應行謁見高廟,宣帝乘坐禦車前往行禮,大將軍霍光驂乘。宣帝本來懼怕霍光,平日見麵已是望而生畏,如今同坐一車,逼近身旁愈覺得局促不安,似乎背上生有芒刺一般。讀者試想宣帝既為天子,何以如此畏懼霍光?隻因霍光秉政既久威權太重,加以此次任意為立,由不得不使人膽怯。更有一層,霍光見宣帝初立,恐其複學劉賀,也覺放心不下,未敢便使親政,仍請上官太後留居未央宮臨朝決事。宣帝雖已即位並無權力,因想起劉賀是一國之王,且有許多近臣為之羽翼,霍光要立便立要廢便廢,毫不費力。自己乃由庶人出身,勢孤力弱,更難與他抵抗。設使言行不慎被他看出過失,或觸忤其意,便要做第二個劉賀,到了那時豈非追悔無及。宣帝懷了此意,所以對於霍光愈加畏懼。


    宣帝即位數月,霍光留心觀察,見其舉動並無過失,方才放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漢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劉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劉華並收藏秦漢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