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佛光西來三萬裏
西遊:我師父實在太勇了 作者:十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知道是不是由於這西行路上的妖邪聽說了他消除魔障的事跡,整整一個月竟然沒有出現任何攔路的妖邪。
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如果沒有這些妖邪來送經驗,他怎麽樣才能積攢到足夠的修為呢?
沒有足夠的修為,就算是到了西天也未必能贏佛祖。
妖邪都去哪裏了呢?
“悟空,你有火眼金睛,看看這附近有沒有藏匿的妖邪。”他衝著孫悟空說道。
但願它的火眼金睛能看到什麽不一樣的。
“妖邪怕是沒有。”孫悟空騰空一躍,在空中遠眺了好久才說道。
“當真沒有?”
“當真沒有。”孫悟空有些奇怪,按理說沒有妖邪應該是好事啊,為什麽自己師父這麽一副悵然若失的神色?
“但是前麵有一處高山,青鬆翠柏、蒙絡搖綴,更有仙鶴山猴,倒不像是妖邪的所在。”
還沒等到唐僧說話,豬八戒直接插道:“那是烏巢禪師,有些道行。曾勸我與他一同修行,隻是我沒答應他罷了。”
“既如此,便上去看看吧。”
在唐僧記憶中,這烏巢禪師很有些手段,還曾經傳給他一本《多心經》。
“貧僧唐三藏前來拜山!”在山前,唐僧從馬上一躍而下,雙掌合十施了個禮。
“聖僧不必如此。”
從山上傳出一個聲音。
當真是不同尋常的禪師,尋常禪師都是有洞天福地的,隻有這禪師,竟然隻是築了個巢穴而已。
“聖僧,休看此處寒酸。”烏巢禪師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很輕巧地笑了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好家夥,這烏巢禪師也會《陋室銘》?
中原文化影響力果然深遠。
如果看上去,這烏巢禪師差不多是太乙左右的實力。
作為一個尋常禪師,也沒有真正受到封神功德和佛門功德的滋養,單憑自身修煉就能達到太乙仙的水平,這一點當真是足夠讓人欽佩了。
這不比那些雜魚強多了?
“老禪師,作揖了。”一旁的豬八戒道。
“倒想不到你竟有這樣的造化。”烏巢禪師雖然有些震驚,但很快也恢複了正常。
“這位是誰?”禪師指著孫悟空問道。
“你這禪師,認得他卻不認得我?”孫悟空笑道。
“在下在此坐死禪,一坐千年,所識甚少。”
“這是我的大徒弟孫悟空。”
“失敬失敬。”烏巢禪師看著唐僧,越看越驚歎。
“當今世上當真有如此俊美之人?”
按道理說修道修佛之人都不會太醜,大家的差距大多還是在氣質上。
像是他自己,就算得上是禪師中的翹楚了。
但沒想到,這唐僧竟然這麽帥。
一直聽聞他的大名,當年的金蟬子也是佛教的第一仙姿。
如今一看,果然名不虛傳,能把直男掰彎的金蟬子,名副其實。
本來自己這烏巢山已經很是仙氣飄然了,但整座山的靈氣,在唐僧麵前,竟然完全被壓製住了。
就像是一條小蛇遇見了真龍一樣。
這可是他足足千年才積攢起來的仙氣啊!
“禪師。”唐僧輕輕拍了拍他的肩。
被一個男人硬生生盯著,他還真的有些不適應。
“在下失態了。”他也終於回過神來。
“無妨。”
唐僧隨便搭話道。
《多心經》呢?
要傳我的《多心經》呢?
據說那可是清心寡欲的頂尖功法,雖然他不一定用的上,但畢竟技多不壓身。
“聖僧,在下始終有一事不明。”烏巢禪師本來還隻是按同輩修士的規格來拜見他的,但現在赫然已經變成了求教這種對待師者的語氣。
“禪師不必如此,三藏也不過是西行一小僧而已。”唐僧肯定不可能自誇的。
裝嗶打臉肯定是要靠被人襯托的,總不可能是自誇出來的吧?
“不知我輩佛士,苦修所為何事?”
這個問題很現實。
烏巢禪師已經修行了數千年,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想出了不下幾千萬種。
但始終沒有一個可以真正打動他的,總覺得是霧裏看花,終隔一層。
唐僧雖然被問得很突然,但表麵上還是保持住了佛士的冷靜。
但他的內心卻在瘋狂吐槽。
不是你要傳我經文嗎?怎麽變成我為你解惑了?
你的《多心經》不就是專門樹立目標、篤定信念的嗎?
合著你修行千年還沒有得出一個標準答案,現在過來問我這個基本沒怎麽修行過的人了?
“那閣下認為苦修所為何事?”
“渡世人。隻是在下實力仍不足,沒有度化世人的本領。”烏巢禪師麵露慚愧。
唐僧肯定不可能說自己不知道了。
看他的樣子,這個問題自己實在是很難不回答。
“按貧僧的拙見,修佛修的乃是一顆心。”
按照詭辯的方法,不管說什麽,隻要扯到心上就會無可辯駁。
一切出自心,又重返心。
“什麽心?”
“佛心。”
“什麽是佛心?”
“佛心便是佛心。”
“那到底什麽是佛心?”
“禪師修行千年,難道連佛心都忘懷了嗎?”
“不曾忘懷,隻是不知。”
“禪師為什麽要住在巢穴之中?”
“巢穴乃是我的歸宿。”
“你的歸宿不是巢穴,而是佛心。”
“是佛心嗎?”
麵對著陷入深沉思考的烏巢禪師,唐僧一度覺得很愧疚。
因為剛剛所謂的講述佛法,自己其實就是在玩文字遊戲。
反正誰都不知道佛心是什麽,每個人的佛心也不盡相同。
所以這根本沒有一個正確答案。
“禪師,你可還記得最開始你為什麽要修佛?”
“在下本是烏斯藏國王子,一日一高僧到我宮廷,言說我有無上慧根,要收我為徒。”
“這就是你修佛的原因嗎?”
“不是,當時烏斯藏數年未雨,那高僧祈雨一場,竟有瓢潑大雨滋潤禾苗,活百姓數萬口。”
“這就是你修佛的原因嗎?”
“當時我也想做師父一樣的人物,但他在消滅邪魔時身殞,我居此處已數千年。”
“那你為什麽不出山?”
“山外邪魔外道太多,世人皆苦,豈是我一人可渡?”
“渡眾生當有不畏難之心,隻要去做便是佛心。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便是佛心。”
瞬間,佛光西來三萬裏。
東土的天,變了!
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如果沒有這些妖邪來送經驗,他怎麽樣才能積攢到足夠的修為呢?
沒有足夠的修為,就算是到了西天也未必能贏佛祖。
妖邪都去哪裏了呢?
“悟空,你有火眼金睛,看看這附近有沒有藏匿的妖邪。”他衝著孫悟空說道。
但願它的火眼金睛能看到什麽不一樣的。
“妖邪怕是沒有。”孫悟空騰空一躍,在空中遠眺了好久才說道。
“當真沒有?”
“當真沒有。”孫悟空有些奇怪,按理說沒有妖邪應該是好事啊,為什麽自己師父這麽一副悵然若失的神色?
“但是前麵有一處高山,青鬆翠柏、蒙絡搖綴,更有仙鶴山猴,倒不像是妖邪的所在。”
還沒等到唐僧說話,豬八戒直接插道:“那是烏巢禪師,有些道行。曾勸我與他一同修行,隻是我沒答應他罷了。”
“既如此,便上去看看吧。”
在唐僧記憶中,這烏巢禪師很有些手段,還曾經傳給他一本《多心經》。
“貧僧唐三藏前來拜山!”在山前,唐僧從馬上一躍而下,雙掌合十施了個禮。
“聖僧不必如此。”
從山上傳出一個聲音。
當真是不同尋常的禪師,尋常禪師都是有洞天福地的,隻有這禪師,竟然隻是築了個巢穴而已。
“聖僧,休看此處寒酸。”烏巢禪師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很輕巧地笑了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好家夥,這烏巢禪師也會《陋室銘》?
中原文化影響力果然深遠。
如果看上去,這烏巢禪師差不多是太乙左右的實力。
作為一個尋常禪師,也沒有真正受到封神功德和佛門功德的滋養,單憑自身修煉就能達到太乙仙的水平,這一點當真是足夠讓人欽佩了。
這不比那些雜魚強多了?
“老禪師,作揖了。”一旁的豬八戒道。
“倒想不到你竟有這樣的造化。”烏巢禪師雖然有些震驚,但很快也恢複了正常。
“這位是誰?”禪師指著孫悟空問道。
“你這禪師,認得他卻不認得我?”孫悟空笑道。
“在下在此坐死禪,一坐千年,所識甚少。”
“這是我的大徒弟孫悟空。”
“失敬失敬。”烏巢禪師看著唐僧,越看越驚歎。
“當今世上當真有如此俊美之人?”
按道理說修道修佛之人都不會太醜,大家的差距大多還是在氣質上。
像是他自己,就算得上是禪師中的翹楚了。
但沒想到,這唐僧竟然這麽帥。
一直聽聞他的大名,當年的金蟬子也是佛教的第一仙姿。
如今一看,果然名不虛傳,能把直男掰彎的金蟬子,名副其實。
本來自己這烏巢山已經很是仙氣飄然了,但整座山的靈氣,在唐僧麵前,竟然完全被壓製住了。
就像是一條小蛇遇見了真龍一樣。
這可是他足足千年才積攢起來的仙氣啊!
“禪師。”唐僧輕輕拍了拍他的肩。
被一個男人硬生生盯著,他還真的有些不適應。
“在下失態了。”他也終於回過神來。
“無妨。”
唐僧隨便搭話道。
《多心經》呢?
要傳我的《多心經》呢?
據說那可是清心寡欲的頂尖功法,雖然他不一定用的上,但畢竟技多不壓身。
“聖僧,在下始終有一事不明。”烏巢禪師本來還隻是按同輩修士的規格來拜見他的,但現在赫然已經變成了求教這種對待師者的語氣。
“禪師不必如此,三藏也不過是西行一小僧而已。”唐僧肯定不可能自誇的。
裝嗶打臉肯定是要靠被人襯托的,總不可能是自誇出來的吧?
“不知我輩佛士,苦修所為何事?”
這個問題很現實。
烏巢禪師已經修行了數千年,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想出了不下幾千萬種。
但始終沒有一個可以真正打動他的,總覺得是霧裏看花,終隔一層。
唐僧雖然被問得很突然,但表麵上還是保持住了佛士的冷靜。
但他的內心卻在瘋狂吐槽。
不是你要傳我經文嗎?怎麽變成我為你解惑了?
你的《多心經》不就是專門樹立目標、篤定信念的嗎?
合著你修行千年還沒有得出一個標準答案,現在過來問我這個基本沒怎麽修行過的人了?
“那閣下認為苦修所為何事?”
“渡世人。隻是在下實力仍不足,沒有度化世人的本領。”烏巢禪師麵露慚愧。
唐僧肯定不可能說自己不知道了。
看他的樣子,這個問題自己實在是很難不回答。
“按貧僧的拙見,修佛修的乃是一顆心。”
按照詭辯的方法,不管說什麽,隻要扯到心上就會無可辯駁。
一切出自心,又重返心。
“什麽心?”
“佛心。”
“什麽是佛心?”
“佛心便是佛心。”
“那到底什麽是佛心?”
“禪師修行千年,難道連佛心都忘懷了嗎?”
“不曾忘懷,隻是不知。”
“禪師為什麽要住在巢穴之中?”
“巢穴乃是我的歸宿。”
“你的歸宿不是巢穴,而是佛心。”
“是佛心嗎?”
麵對著陷入深沉思考的烏巢禪師,唐僧一度覺得很愧疚。
因為剛剛所謂的講述佛法,自己其實就是在玩文字遊戲。
反正誰都不知道佛心是什麽,每個人的佛心也不盡相同。
所以這根本沒有一個正確答案。
“禪師,你可還記得最開始你為什麽要修佛?”
“在下本是烏斯藏國王子,一日一高僧到我宮廷,言說我有無上慧根,要收我為徒。”
“這就是你修佛的原因嗎?”
“不是,當時烏斯藏數年未雨,那高僧祈雨一場,竟有瓢潑大雨滋潤禾苗,活百姓數萬口。”
“這就是你修佛的原因嗎?”
“當時我也想做師父一樣的人物,但他在消滅邪魔時身殞,我居此處已數千年。”
“那你為什麽不出山?”
“山外邪魔外道太多,世人皆苦,豈是我一人可渡?”
“渡眾生當有不畏難之心,隻要去做便是佛心。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便是佛心。”
瞬間,佛光西來三萬裏。
東土的天,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