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法倒似合情合理。
韓陌緩緩抻身。
這時候對麵人又往下說起來:“我已經把意思說得很明白,韓大人是接受我的提議接手這個案子,還是繼續去蘇家要人,但憑大人拿主意。”
韓陌拇指摩挲著杯沿,一會兒道:“這些佃戶的名字住址?”
蘇婼轉頭示意扶桑拿紙筆。
紙筆在出門的櫃台就有。拿回來後蘇婼接在手上,鋪紙寫下一串名字,後又接上地址,寫完遞過去。
韓陌掃了一眼,隻見紙上一筆字婉轉又不失氣勁,活似笑裏藏刀的她。
他把字折起來。“我有一事不明。”
“韓大人請說。”
“令尊是大理寺少卿,主管刑案審查,況且照你的說法,你是為自家佃戶出頭,那正該稟報令尊,由令尊去查才是,為何找上我?”
蘇婼望著茶盅,半刻後抬頭:“蘇家哪裏比得上鎮國公府實力雄厚?家父雖說官位比大人高,論起底氣,也不如大人這麽足啊。此案背後必定涉及許多人,不瞞韓大人,我是不敢稟報家父。這種案子,也隻有韓大人才扛得下來!”
“少給我拍馬屁!”
韓陌冷哼。轉而他站起來:“我會先去查實。”
“韓大人盡管去。”
下了樓梯,韓陌在簷下回頭往上望了一眼,然後才上馬離去。
而蘇婼站在窗內,直到他消失在街頭,也才收回目光。
扶桑撫著胸口:“好險,差點就讓韓大人給拿捏住了。還是姑娘聰明!竟然想出了這麽個主意應付了過去。”
她嬌俏地攙起了蘇婼。蘇婼揚揚唇角,什麽也沒說,走出房門。
擔心他執意要帶走蘇祈是真,但合作之事也不能說假,不然,她怎麽會突然之間信手寫得出那麽多名字呢?
衙門裏今日已經沒有再去的必要。鎮國公府這邊,竇尹和宋延都已經在安慶堂等著韓陌。
等他進門坐下,宋延先問道:“世子可曾探得什麽?”
韓陌先在窗下站了片刻,然後才把懷裏蘇婼寫的那張名單遞給他:“這是三年前南郊河坍塌致死的一批災民的家屬,你去查查,這名單上的人與喪生的人是否對得上號?”
宋延看了一眼名單,又看了眼他:“我這就去。”
竇尹目送他離去,轉回來問韓陌:“這名單是怎麽回事?三年前這樁案子,雖然傷亡很大,但是工部早就勘察定案了,也做出了該有的撫恤,如何眼下又要核實災民?”
韓陌坐下來,扭頭看他:“有人說,南郊河這樁案子還有隱情,造成河岸決題的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竇尹愣了下,失聲道:“那可是好幾十條人命!”
“是啊。”韓陌凝眉,“打從聖上登基,出現幾十條人命的自然天災都不多見,倘若是人禍,那背後得拉扯上多大一團麻。”
竇尹道:“是什麽人報的案?可靠嗎?”
韓陌交攏十指,說道:“是蘇祈的姐姐。”
竇尹道:“蘇婼?”
韓陌扭頭:“你也認識?”
“不,”竇尹道,“我不認識。不過,因為世子邀請了蘇祈,所以我和宋延也順道把蘇家的情況打聽了一下。據聞,蘇祈隻有一個姐姐,就是與他一母同胞的蘇大姑娘蘇婼。”
韓陌皺了下眉頭。隨後哼道:“她還‘弱’?她要是弱,世間隻怕就沒有悍婦了!”
竇尹打量他:“蘇姑娘是怎麽說的?”
韓陌把修長雙手籠上薰籠:“這丫頭打一冒頭就有些奇奇怪怪的,明明是個大家閨秀,結果膽子卻大到敢在頭打男子。我說到要去蘇綬麵前告她的狀,她就立馬跳腳。說要跟我合什麽夥查案,然後給了我先前那張名單,告訴我三年前南郊河的事故不是意外。”
竇尹聽到這裏,疑惑道:“不知世子要告她什麽狀?莫非,昨日在街頭無禮冒失的女子,就是蘇婼?”
“還真就是她。”韓陌橫眼,“我與她怕是有幾分孽緣,除日在街頭結下那梁子,今日她又攛掇蘇祈不肯受命於我!”
竇尹納悶:“那不對啊,我所打聽到的蘇家大姑娘,非但溫柔賢淑,安靜斯文,與其弟蘇祈的關係也並不好。姐弟倆是同胞一母生,其母已經過世,按說蘇婼當盡長姐之責對他進行管教,但她竟然並未對蘇祈有什麽約束。她怎麽會二話不說衝撞世子,而且還對蘇祈耳提麵命?”
韓陌不滿地瞥他:“那我總不能說謊吧?這可是工部侍郎府秦家老三和蘇祈雙雙印證過的,那丫頭就是蘇家的小姐,蘇綬的女兒!”
他雖然從未打聽過她的名字,但這點還是有信心不會弄錯的。
竇尹不好說什麽了。他對自己和宋延的調查結果是很自信的,但韓陌也不應該弄錯。那隻能是哪方麵出了些別的問題。
他想了下:“那世子是打算查一查?”
韓陌背靠著椅背,沉氣道:“你覺得我去到順天府後,當務之急是什麽?”
竇尹略默,回道:“被羅智那麽一搞,世子現在很被動。順天府那邊林逸一副聽之任之的樣子,我們完全失去了在東林衛時的便利,世子想把羅智一黨拉下馬,注定會有不少障礙。當務之急,顯然應當先在順天府站穩腳跟。把順天府這邊擺平了,才好繼續原先的案子。”
“那如果說我將它徹查出來,你覺得離擺平林逸還有多遠?”
竇尹訝異,轉瞬道:“此案涉及人命之多,必定牽涉甚廣,倘若真是如此,那世子之舉乃是為朝廷立下大功,此舉之後,莫說是震住順天府,整個朝上對世子的口風都會扭轉!雖然說有些風險,但是於私有利於解決眼下處境,於公來說,事關喪生的幾十個百姓,也值得正視。”
韓陌緩聲道:“所以,這案子竟沒有不接的理由。”
蘇婼若是哄騙他,他再收拾她不難。但如果事情是真的,卻讓他忽略了過去,那老天爺也不會放過他。
說完他道:“明日與我去趟工部。”
韓陌緩緩抻身。
這時候對麵人又往下說起來:“我已經把意思說得很明白,韓大人是接受我的提議接手這個案子,還是繼續去蘇家要人,但憑大人拿主意。”
韓陌拇指摩挲著杯沿,一會兒道:“這些佃戶的名字住址?”
蘇婼轉頭示意扶桑拿紙筆。
紙筆在出門的櫃台就有。拿回來後蘇婼接在手上,鋪紙寫下一串名字,後又接上地址,寫完遞過去。
韓陌掃了一眼,隻見紙上一筆字婉轉又不失氣勁,活似笑裏藏刀的她。
他把字折起來。“我有一事不明。”
“韓大人請說。”
“令尊是大理寺少卿,主管刑案審查,況且照你的說法,你是為自家佃戶出頭,那正該稟報令尊,由令尊去查才是,為何找上我?”
蘇婼望著茶盅,半刻後抬頭:“蘇家哪裏比得上鎮國公府實力雄厚?家父雖說官位比大人高,論起底氣,也不如大人這麽足啊。此案背後必定涉及許多人,不瞞韓大人,我是不敢稟報家父。這種案子,也隻有韓大人才扛得下來!”
“少給我拍馬屁!”
韓陌冷哼。轉而他站起來:“我會先去查實。”
“韓大人盡管去。”
下了樓梯,韓陌在簷下回頭往上望了一眼,然後才上馬離去。
而蘇婼站在窗內,直到他消失在街頭,也才收回目光。
扶桑撫著胸口:“好險,差點就讓韓大人給拿捏住了。還是姑娘聰明!竟然想出了這麽個主意應付了過去。”
她嬌俏地攙起了蘇婼。蘇婼揚揚唇角,什麽也沒說,走出房門。
擔心他執意要帶走蘇祈是真,但合作之事也不能說假,不然,她怎麽會突然之間信手寫得出那麽多名字呢?
衙門裏今日已經沒有再去的必要。鎮國公府這邊,竇尹和宋延都已經在安慶堂等著韓陌。
等他進門坐下,宋延先問道:“世子可曾探得什麽?”
韓陌先在窗下站了片刻,然後才把懷裏蘇婼寫的那張名單遞給他:“這是三年前南郊河坍塌致死的一批災民的家屬,你去查查,這名單上的人與喪生的人是否對得上號?”
宋延看了一眼名單,又看了眼他:“我這就去。”
竇尹目送他離去,轉回來問韓陌:“這名單是怎麽回事?三年前這樁案子,雖然傷亡很大,但是工部早就勘察定案了,也做出了該有的撫恤,如何眼下又要核實災民?”
韓陌坐下來,扭頭看他:“有人說,南郊河這樁案子還有隱情,造成河岸決題的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竇尹愣了下,失聲道:“那可是好幾十條人命!”
“是啊。”韓陌凝眉,“打從聖上登基,出現幾十條人命的自然天災都不多見,倘若是人禍,那背後得拉扯上多大一團麻。”
竇尹道:“是什麽人報的案?可靠嗎?”
韓陌交攏十指,說道:“是蘇祈的姐姐。”
竇尹道:“蘇婼?”
韓陌扭頭:“你也認識?”
“不,”竇尹道,“我不認識。不過,因為世子邀請了蘇祈,所以我和宋延也順道把蘇家的情況打聽了一下。據聞,蘇祈隻有一個姐姐,就是與他一母同胞的蘇大姑娘蘇婼。”
韓陌皺了下眉頭。隨後哼道:“她還‘弱’?她要是弱,世間隻怕就沒有悍婦了!”
竇尹打量他:“蘇姑娘是怎麽說的?”
韓陌把修長雙手籠上薰籠:“這丫頭打一冒頭就有些奇奇怪怪的,明明是個大家閨秀,結果膽子卻大到敢在頭打男子。我說到要去蘇綬麵前告她的狀,她就立馬跳腳。說要跟我合什麽夥查案,然後給了我先前那張名單,告訴我三年前南郊河的事故不是意外。”
竇尹聽到這裏,疑惑道:“不知世子要告她什麽狀?莫非,昨日在街頭無禮冒失的女子,就是蘇婼?”
“還真就是她。”韓陌橫眼,“我與她怕是有幾分孽緣,除日在街頭結下那梁子,今日她又攛掇蘇祈不肯受命於我!”
竇尹納悶:“那不對啊,我所打聽到的蘇家大姑娘,非但溫柔賢淑,安靜斯文,與其弟蘇祈的關係也並不好。姐弟倆是同胞一母生,其母已經過世,按說蘇婼當盡長姐之責對他進行管教,但她竟然並未對蘇祈有什麽約束。她怎麽會二話不說衝撞世子,而且還對蘇祈耳提麵命?”
韓陌不滿地瞥他:“那我總不能說謊吧?這可是工部侍郎府秦家老三和蘇祈雙雙印證過的,那丫頭就是蘇家的小姐,蘇綬的女兒!”
他雖然從未打聽過她的名字,但這點還是有信心不會弄錯的。
竇尹不好說什麽了。他對自己和宋延的調查結果是很自信的,但韓陌也不應該弄錯。那隻能是哪方麵出了些別的問題。
他想了下:“那世子是打算查一查?”
韓陌背靠著椅背,沉氣道:“你覺得我去到順天府後,當務之急是什麽?”
竇尹略默,回道:“被羅智那麽一搞,世子現在很被動。順天府那邊林逸一副聽之任之的樣子,我們完全失去了在東林衛時的便利,世子想把羅智一黨拉下馬,注定會有不少障礙。當務之急,顯然應當先在順天府站穩腳跟。把順天府這邊擺平了,才好繼續原先的案子。”
“那如果說我將它徹查出來,你覺得離擺平林逸還有多遠?”
竇尹訝異,轉瞬道:“此案涉及人命之多,必定牽涉甚廣,倘若真是如此,那世子之舉乃是為朝廷立下大功,此舉之後,莫說是震住順天府,整個朝上對世子的口風都會扭轉!雖然說有些風險,但是於私有利於解決眼下處境,於公來說,事關喪生的幾十個百姓,也值得正視。”
韓陌緩聲道:“所以,這案子竟沒有不接的理由。”
蘇婼若是哄騙他,他再收拾她不難。但如果事情是真的,卻讓他忽略了過去,那老天爺也不會放過他。
說完他道:“明日與我去趟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