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山城的變化
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 作者:死在羊中的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一峰他們躲起來淘金已經淘了快一個月了,一個個的已經都跟野人一樣了。他帶著馮碩,金承佑,鄭芝龍和兩個女真人找了個河灘,6人好好的洗了個澡,穿上已經洗脫色的衣服,準備回金山城買物資了。
他們的速度並不快,因為戰馬病懨懨的沒啥精神,除了馮碩外其他人騎術也很糟糕。
“頭,除了人吃的,戰馬的豆料也必須要買一些!”
馮碩最愛馬了,這一個月他甚至願意把自己的口糧分給這6匹馬吃。他們的口糧除了野菜和打獵釣魚的肉類外,最多的還是劉一峰在金山城采購的麵粉製作的硬麵餅。
如果不是每天都有金子的收獲,光吃這些比他們在南洋級上吃的還糟糕的東西,他們的士氣早就崩了。
“嗯,會買得。”
不僅會買,劉一峰還準備專門修建一個馬廄,再雇傭幾個會騎馬的人,他要建立個巡邏隊。因為要擴招人手,他淘金的範圍也會擴大,再靠人雙腳去巡邏根本走不過來了。
這一趟回金山城,他要做的事很多。
首先就是至少要買50個民夫回去,這些民夫全部是負責淘金的,而他自己的人會成為管理者或者武裝人員。都是跟了自己大半年的人了,也該提拔他們了。
然後是要購買大量的物資,不僅僅是糧食,還包括日用品和一些種子。加州的土地是真的肥沃,氣候宜人日照充足,他準備種一些菜,緩解下食物壓力。
最後就是打探下海事局金礦挖的如何了,如果海事局真的找到金礦了,那他就要提前和海事局溝通自己淘到金子的事了。如果海事局還沒有找到張獻忠的那個金礦,那他準備再淘一會兒金。
他所在的山區,距離金山城大概300公裏,用雙腳走的話大概要1周,騎馬稍微趕路一點也就兩天,他們走的慢,離開山區第4天到了金山城。
還沒入城首先看到的就是渡口的繁忙。
金山城和大陸之間還有個金山灣,雖然從陸路可以向南繞到大陸,但那樣路途非常遙遠。坐渡船也就一個時辰的事,從南方繞著金山灣去大陸則要半天。
和劉一峰他們離開時不一樣,這個渡口已經初具規模了,本來沿著金山灣是大量的橡樹形成的樹林,但目前沿海一帶的橡樹林居然被砍伐幹淨了,取而代之是一座蒸蒸日上的正在建造的小鎮。
“橡樹鎮,說是海事局的宋大人讓修建的。”
在以前的渡口,現在的橡樹鎮的茶樓裏,劉一峰讓馮碩去打聽這個鎮的消息,才知道金山城在自己不在的這一個月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因為湧入了大量的人口,宋應星雖然沒有批準擴建金山城,卻下令在金山灣的東部沿海一帶伐木建鎮,這些鎮都是渡口,瞬間金山灣上多了無數艘小型渡船,一度讓大型海船不知道該怎麽行駛。
雖然也釀成了船毀人亡的慘劇,但不得不承認有了這些渡船和渡口後,金山城和金山灣東邊的大陸聯係緊密了許多,進出金山城再也不是一件麻煩的事了。
而且城外那些帳篷戶也有了工作,也終於不用再住在帳篷裏了,金山城東邊的幾個小鎮的主要住戶和建設者,就是他們。
“也就是說,我們要招人的話,在這裏招就行了,不用再去金山城了?”
“對。”馮碩點頭說道:“不僅如此,很多商行也在這幾個小鎮建立了倉庫,我們要買物資中,有很多已經不需要去金山城了。”
本來金山城的各種生意就是和內陸的商行和探險者們做的,每次生意談成了還要從南邊繞路去內陸,讓商行的人苦不堪言。現在在金山灣東岸修建城鎮了,也有了配套的港口,商行直接把物資送到金山灣東岸去,買賣雙方都方便了。
劉一峰越聽越覺得宋應星好像有種想把金山城搬到岸上來的感覺。他對宋應星親自來金山城坐鎮一點都不意外,不來才有問題,但他對宋應星露了出來了轉移金山城重心這點很是意外。
他猜的很對,宋應星在金山城待了一個月後,直接否認了前任郝平修建的金山城。他想把金山城主體搬到金山灣東岸去,也就是後世的舊金山灣區諸多衛星城區,比如奧克蘭,比如伯利克。
郝平當初在金山灣西部搬到修建金山城,是看重了這裏平原的稀少,他想人為的製造土地緊缺的事實,好坐地起價賣地。但現在宋應星已經知道了有金礦了,土地財政就沒那麽緊迫了,金山城所在的這個半島可以說真的很不方便,他不準備擴建,準備一勞永逸把城市搬到大陸上去。
金山城的人也早就受夠了狹小擁擠的金山城了,對於宋應星的想法那是舉雙手雙腳的同意。一個月的時間,金山灣沿岸就出現了5個小鎮,從北到南覆蓋了大半個金山灣東岸,互相之間還修建了道路。
雖然5個小鎮都是大部分建築還在修建,但人氣已經肉眼可見的起來了。假以時日,半島上的老金山城必然會落魄下去的。
本來後世的舊金山會在半島上修建,就是因為最早的弗朗機殖民者在那裏修建了一座海軍要塞,舊金山城區的確是最佳的要塞修建位置。要塞自然聚集了大量的資源,所以後來城區的修建才會以半島上的要塞為主開始擴建。
但大明在東山州目前沒遇到任何敵人,更別說從海麵上來的敵人了,郝平也好,宋應星也好,都沒有修建要塞的打算。
劉一峰感歎這樣下去,可能後世就不會存在大明版的金門大橋了,畢竟繼續發展下去,城市主體全在金山灣東岸,肯定是朝內陸發展的。而舊金山所在的半島,估計會被慢慢放棄,或者修建船廠海軍軍營之類的。
總之,從宋應星的種種措施來看,金山城和舊金山,是完全不同的兩座城市了。
這樣也好,畢竟這裏是東山州,不是北美洲,沒必要什麽都按照後世的來。
(這是第二卷的內容,發錯了,改不了了,將就看吧)
他們的速度並不快,因為戰馬病懨懨的沒啥精神,除了馮碩外其他人騎術也很糟糕。
“頭,除了人吃的,戰馬的豆料也必須要買一些!”
馮碩最愛馬了,這一個月他甚至願意把自己的口糧分給這6匹馬吃。他們的口糧除了野菜和打獵釣魚的肉類外,最多的還是劉一峰在金山城采購的麵粉製作的硬麵餅。
如果不是每天都有金子的收獲,光吃這些比他們在南洋級上吃的還糟糕的東西,他們的士氣早就崩了。
“嗯,會買得。”
不僅會買,劉一峰還準備專門修建一個馬廄,再雇傭幾個會騎馬的人,他要建立個巡邏隊。因為要擴招人手,他淘金的範圍也會擴大,再靠人雙腳去巡邏根本走不過來了。
這一趟回金山城,他要做的事很多。
首先就是至少要買50個民夫回去,這些民夫全部是負責淘金的,而他自己的人會成為管理者或者武裝人員。都是跟了自己大半年的人了,也該提拔他們了。
然後是要購買大量的物資,不僅僅是糧食,還包括日用品和一些種子。加州的土地是真的肥沃,氣候宜人日照充足,他準備種一些菜,緩解下食物壓力。
最後就是打探下海事局金礦挖的如何了,如果海事局真的找到金礦了,那他就要提前和海事局溝通自己淘到金子的事了。如果海事局還沒有找到張獻忠的那個金礦,那他準備再淘一會兒金。
他所在的山區,距離金山城大概300公裏,用雙腳走的話大概要1周,騎馬稍微趕路一點也就兩天,他們走的慢,離開山區第4天到了金山城。
還沒入城首先看到的就是渡口的繁忙。
金山城和大陸之間還有個金山灣,雖然從陸路可以向南繞到大陸,但那樣路途非常遙遠。坐渡船也就一個時辰的事,從南方繞著金山灣去大陸則要半天。
和劉一峰他們離開時不一樣,這個渡口已經初具規模了,本來沿著金山灣是大量的橡樹形成的樹林,但目前沿海一帶的橡樹林居然被砍伐幹淨了,取而代之是一座蒸蒸日上的正在建造的小鎮。
“橡樹鎮,說是海事局的宋大人讓修建的。”
在以前的渡口,現在的橡樹鎮的茶樓裏,劉一峰讓馮碩去打聽這個鎮的消息,才知道金山城在自己不在的這一個月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因為湧入了大量的人口,宋應星雖然沒有批準擴建金山城,卻下令在金山灣的東部沿海一帶伐木建鎮,這些鎮都是渡口,瞬間金山灣上多了無數艘小型渡船,一度讓大型海船不知道該怎麽行駛。
雖然也釀成了船毀人亡的慘劇,但不得不承認有了這些渡船和渡口後,金山城和金山灣東邊的大陸聯係緊密了許多,進出金山城再也不是一件麻煩的事了。
而且城外那些帳篷戶也有了工作,也終於不用再住在帳篷裏了,金山城東邊的幾個小鎮的主要住戶和建設者,就是他們。
“也就是說,我們要招人的話,在這裏招就行了,不用再去金山城了?”
“對。”馮碩點頭說道:“不僅如此,很多商行也在這幾個小鎮建立了倉庫,我們要買物資中,有很多已經不需要去金山城了。”
本來金山城的各種生意就是和內陸的商行和探險者們做的,每次生意談成了還要從南邊繞路去內陸,讓商行的人苦不堪言。現在在金山灣東岸修建城鎮了,也有了配套的港口,商行直接把物資送到金山灣東岸去,買賣雙方都方便了。
劉一峰越聽越覺得宋應星好像有種想把金山城搬到岸上來的感覺。他對宋應星親自來金山城坐鎮一點都不意外,不來才有問題,但他對宋應星露了出來了轉移金山城重心這點很是意外。
他猜的很對,宋應星在金山城待了一個月後,直接否認了前任郝平修建的金山城。他想把金山城主體搬到金山灣東岸去,也就是後世的舊金山灣區諸多衛星城區,比如奧克蘭,比如伯利克。
郝平當初在金山灣西部搬到修建金山城,是看重了這裏平原的稀少,他想人為的製造土地緊缺的事實,好坐地起價賣地。但現在宋應星已經知道了有金礦了,土地財政就沒那麽緊迫了,金山城所在的這個半島可以說真的很不方便,他不準備擴建,準備一勞永逸把城市搬到大陸上去。
金山城的人也早就受夠了狹小擁擠的金山城了,對於宋應星的想法那是舉雙手雙腳的同意。一個月的時間,金山灣沿岸就出現了5個小鎮,從北到南覆蓋了大半個金山灣東岸,互相之間還修建了道路。
雖然5個小鎮都是大部分建築還在修建,但人氣已經肉眼可見的起來了。假以時日,半島上的老金山城必然會落魄下去的。
本來後世的舊金山會在半島上修建,就是因為最早的弗朗機殖民者在那裏修建了一座海軍要塞,舊金山城區的確是最佳的要塞修建位置。要塞自然聚集了大量的資源,所以後來城區的修建才會以半島上的要塞為主開始擴建。
但大明在東山州目前沒遇到任何敵人,更別說從海麵上來的敵人了,郝平也好,宋應星也好,都沒有修建要塞的打算。
劉一峰感歎這樣下去,可能後世就不會存在大明版的金門大橋了,畢竟繼續發展下去,城市主體全在金山灣東岸,肯定是朝內陸發展的。而舊金山所在的半島,估計會被慢慢放棄,或者修建船廠海軍軍營之類的。
總之,從宋應星的種種措施來看,金山城和舊金山,是完全不同的兩座城市了。
這樣也好,畢竟這裏是東山州,不是北美洲,沒必要什麽都按照後世的來。
(這是第二卷的內容,發錯了,改不了了,將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