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沒有金礦?
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 作者:死在羊中的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馮碩的馬匹安置好了後,王掌櫃就準備起航了,和硬帆相對來說要方便的多的起帆過程不一樣,軟帆起帆非常複雜,金山灣也沒有多寬,王掌櫃選擇了讓船員下到船艙中用漿板劃船。
張獻忠所裝的啞巴,坐在了船員中間,笨拙的模仿著其他船員劃槳的姿勢,但劃槳本來就是個大家齊心協力步調一致的工作,他的不協調引來了航海長憤怒的咒罵,還挨了兩鞭子。
張獻忠強忍著劇疼,繼續“阿巴阿巴”的哀嚎著維持自己的人設。船員們哈哈大笑,自從半個月前救起這個啞巴後,船員們都喜歡欺負他,主要他每次“阿巴阿巴”解釋的樣子真的太好玩了。
張獻忠低著頭繼續委屈的發出“阿巴阿巴”的聲音,但在船員們看不見的眼睛裏全是狠厲和怒火。
原來你姓張!
該死的混蛋,就是你把我害成這樣的!
他在內心深處咒罵著劉一峰,並思考起了一個問題:自己到底是放棄這個好不容易獲得的新身份,再忍一下忍到這條船回大明本土,還是選擇冒著暴露的危險去報複劉一峰。
“啞巴!叫你停下來你聽不到嘛!?”
張獻忠想的太入神了,鞭子又抽到了身上才反應過來航海長讓他們停漿。
船艙中快活的氣氛和張獻忠強忍自己殺人的衝動暫且不談,劉一峰和王掌櫃都皺起了眉頭看著那艘小型廣船一點都不顧渡船航行的規矩,強行插入航道。
不僅逼停了自己這艘船,還有好幾艘渡船也被逼到航道外去了,差一點造成整個航道的大混亂。
但沒人敢說什麽,因為那艘小型廣船同時掛著海事局和海軍的旗幟。
“這是發生什麽事了嘛?”王掌櫃自言自語到。
“王掌櫃何出此言?”
王掌櫃指著那艘廣船,說道:“那是海事局專門用來送軍情的船,我聽說海事局組織的軍隊10天前就深入東山州去剿張匪了,難道是戰敗了?”
張獻忠的餘孽還活著?
劉一峰沒有回答王掌櫃的問題,他本來也不知道答案。
金山城港口這邊負責瞭望的人見到那艘船後立刻通知了相關人員,很快港口的海事局官吏就清出了一個碼頭,一個官員拉著馬在碼頭上等著。
船停靠在碼頭上後,甚至都還沒停穩,上麵的人把一個竹筒裝的信件扔給了那個騎士。他翻身上馬,以最快的速度把信件送到了宋應星麵前。
宋應星正在和眾海事局官員規劃金山灣東岸新城區的事,他們計劃模仿藟山城,從北到南一共修建5個城區,而突然闖進會場的信使打斷了眾人的暢想。
宋應星當場拆開了竹筒,拿出寫在布上的信件看了起來。耐心等待的海事局諸官吏本來臉色還很正常,最多就是有些好奇,但隨著宋應星的表情越來越難看,他們也開始坐立不安了起來。
“暫時休會。東岸建造工作已經開始的繼續,還未開始的全部停下來!”
留下這句話,宋應星點了幾個東山州海事局的高層進入了裏間。在在開會場地的院子中,海事局諸官吏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他們也不敢亂猜,要猜也是等某些人放出消息後再猜。於是立刻就有幾個在東山州海事局官位還挺高的官員,客氣的走到了同樣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的楊長白,孫欣和吳三桂麵前。
“3位大人,宋大人有什麽指示,就拜托3位提前透露點了。”
楊長白3人點了點頭,拱手行禮後離開了院子。他們身份特殊,雖然宋應星沒有對方承認,他們也一直稱呼宋應星為“大人”,但他們名義上還是宋應星的弟子。
官場上,這種由所謂弟子關係的裙帶關係很常見,一般來說不是正式的師父和弟子,就是單純的政治聯合。楊長白3人都屬於後者,但表麵上他們依然是宋應星的弟子,雖然進不了裏間,卻能在門口候命。
能在門口候命就足夠了,能提前知道很多信息了,這對於外麵那些焦急的猶如熱鍋上螞蟻的海事局其他官員來說,已經是很好的待遇了。
而且宋應星是真的很照顧他們3人,或者說看重3人背後的勢力,畢竟這是六部培養的新生代官員,第一次和海事局之間的政治聯合。所以3人僅僅在門口小站了一會兒,就被宋應星叫了進去:“長白,欣兒,三桂,你們在一旁聽著。”
“是,大人。”
3人聽了一會兒,終於明白發生了什麽事。
海事局的張匪集團被成功的剿滅了,但張獻忠沒抓到。
當海事局準備不計代價抓捕張獻忠的時候,張匪根本無法抵抗,因為宋應星直接簽了一個特赦令:所有張匪成員,主動投降的,在原來服役基礎上再服役10年就免其死罪。
如果是張獻忠剛叛變那會兒,估計這特赦令除了迎來張匪們的唾棄和咒罵外,不會有任何作用。但放到現在,就連今年剛入夥的那部分人,都有很多覺得這種和野人共伍的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這和他們在本土當山大王完全兩碼事,沒有村莊隨意搶糧搶小娘們,就算有商行駐地搶,搶的也是各種物資,銅幣銀錠什麽的屁用沒有。
這條特赦令通過商行和探險者們,在已經投降的張匪俘虜指出來的他們活動區域,直愣愣的貼在石頭上,或者掛在樹枝上。張匪團夥中識字的人頓時喜出望外,他們是最後悔加入張匪隊伍的人。於是,本來就無意帶團隊的二當家完全失去了對團隊的控製,每天都有人商議好後趁著夜色消失了,等他們再出現時,已經在海事局的隊伍中帶著鐐銬拚命的就著米湯啃著鹹魚幹和麵餅饅頭了。
靠著特赦令,危害金山城整整一年的張匪就這麽被剿了,不過匪頭張獻忠沒抓到。
張獻忠沒抓到其實也無所謂,真正讓宋應星終止城區策劃會的是前線部隊告訴海事局的金礦礦脈線索很可能是錯誤的!
“宋大人,我覺得我們必須趕緊派遣專家親自去考察勘測,能發現狗頭金,說明那裏絕對有金礦礦脈!”
東山州好不容易發現了能讓本土刮目相看的特產,怎麽能讓前線官員的一麵之詞就打消繼續勘測了。
“可是,專家都在戶部手上,我們以什麽名義申請專家?”
在座的都是知道上任東山州海事局管事郝平配合海事局總參徐光啟,假傳金礦信息強行圈地修建金山城準備搞土地財政一事的官員,也是知道目前朝廷和內閣還不清楚金山城的事,一旦宋應星向戶部申請借調專家,那麽金山城的事就怎麽也蓋不住了。
就算金山城真的有金礦,戶部也絕對會配合的派出專家來勘測,但就私建金山城一事,戶部絕對不會放過的,會聯合其他五部在內閣和徐光啟打口頭官司的。
這就是宋應星難受的地方:沒有一個能不暴露金山城存在的理由請專家來。
“那我們從扶桑請監督挖礦的人過來,行不行?”
但這個官員剛提議完就自己否認了。
大明所有的礦產專家,基本都是從七品以下的官,所有調動必須經過戶部同意的。他們除非綁一個過來,但那樣扶桑不亂套才怪。
一個戶部負責扶桑金礦的官不見了,官職雖小,背後的含義可太大了。弄不好內閣會直接下令海軍和南軍登陸江戶,先把那個可憐巴巴的德川家全家關起來,再慢慢調查的。
“民間會不會有人懂勘測金礦呢?”
另一個官員和自己的同僚一樣,剛發表完意見就給自己否了。
民間肯定有這樣的人,比如礦場的老工頭,但這種人普遍都是吃戶部飯的,朝廷全部登記在案,基本上都有工匠的身份。
朝廷登記在案的工匠也不是能隨便調用的,失蹤一個是要派出錦衣衛和六扇門一起調查真相的。
“宋大人,具體情況是如何呢?”
宋應星手上一直拿著那張布,並沒有給眾人看,他隻是簡單說了布上的信息。
聽到下屬這樣問到後,他攤開布有看了看,沉聲說道:“經過分批詢問,對關鍵人員的拷問,下屬認為金礦礦脈一事是棕皮野人愚昧無知虛構的產物。張匪麾下和棕皮野人提供的位置除了怪石和戈壁,荒涼無比,根本不像有礦床之模樣,故有此推測。”
礦床就是華夏古代對礦脈的稱呼,雖然寫此報告的官員並不是戶部的專家,但他至少在扶桑的金礦待過幾個月,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所以宋應星才把他塞進了海事局前線部隊中。
他後麵詳細的描述了棕皮野人所在的內華達山區的荒涼,那種戈壁怪石的地貌,和扶桑金礦完全兩碼事,所以他才會專門寫個奏折走最快的方式把自己的猜測送到了宋應星麵前。
不過他也給出了另外兩個基於的確存在狗頭金這點的猜測。
第一個猜測是:他認為金礦礦脈的確存在,不然這狗頭金無法解釋,扶桑金礦在未大規模開采的時候,都很難撿到這麽大的狗頭金原石,隻是棕皮野人愚昧無恥,給出的地方是錯誤的。
而第二個猜測是:金礦礦脈並不再金山城區域,可能還要繼續向東,在東山州更深處。如果是那樣的話,那麽是否還值得繼續向東探索呢?
當這兩個猜測拋出來後,眾人都沉默了。
東山州很大,他們心裏有數,這些海事局官員不準備跑馬圈地,他們更喜歡一步一步的走,把每一座城市先踏踏實實的開墾出來,再一點點的蠶食東山州。
如果金礦真的在很深入東山州的地區,估計最喜歡到處開礦的戶部,也不會同意的。
最後還是宋應星拍板道:“找一條非海軍最快的船,我們把此事告知給徐大人。”
張獻忠所裝的啞巴,坐在了船員中間,笨拙的模仿著其他船員劃槳的姿勢,但劃槳本來就是個大家齊心協力步調一致的工作,他的不協調引來了航海長憤怒的咒罵,還挨了兩鞭子。
張獻忠強忍著劇疼,繼續“阿巴阿巴”的哀嚎著維持自己的人設。船員們哈哈大笑,自從半個月前救起這個啞巴後,船員們都喜歡欺負他,主要他每次“阿巴阿巴”解釋的樣子真的太好玩了。
張獻忠低著頭繼續委屈的發出“阿巴阿巴”的聲音,但在船員們看不見的眼睛裏全是狠厲和怒火。
原來你姓張!
該死的混蛋,就是你把我害成這樣的!
他在內心深處咒罵著劉一峰,並思考起了一個問題:自己到底是放棄這個好不容易獲得的新身份,再忍一下忍到這條船回大明本土,還是選擇冒著暴露的危險去報複劉一峰。
“啞巴!叫你停下來你聽不到嘛!?”
張獻忠想的太入神了,鞭子又抽到了身上才反應過來航海長讓他們停漿。
船艙中快活的氣氛和張獻忠強忍自己殺人的衝動暫且不談,劉一峰和王掌櫃都皺起了眉頭看著那艘小型廣船一點都不顧渡船航行的規矩,強行插入航道。
不僅逼停了自己這艘船,還有好幾艘渡船也被逼到航道外去了,差一點造成整個航道的大混亂。
但沒人敢說什麽,因為那艘小型廣船同時掛著海事局和海軍的旗幟。
“這是發生什麽事了嘛?”王掌櫃自言自語到。
“王掌櫃何出此言?”
王掌櫃指著那艘廣船,說道:“那是海事局專門用來送軍情的船,我聽說海事局組織的軍隊10天前就深入東山州去剿張匪了,難道是戰敗了?”
張獻忠的餘孽還活著?
劉一峰沒有回答王掌櫃的問題,他本來也不知道答案。
金山城港口這邊負責瞭望的人見到那艘船後立刻通知了相關人員,很快港口的海事局官吏就清出了一個碼頭,一個官員拉著馬在碼頭上等著。
船停靠在碼頭上後,甚至都還沒停穩,上麵的人把一個竹筒裝的信件扔給了那個騎士。他翻身上馬,以最快的速度把信件送到了宋應星麵前。
宋應星正在和眾海事局官員規劃金山灣東岸新城區的事,他們計劃模仿藟山城,從北到南一共修建5個城區,而突然闖進會場的信使打斷了眾人的暢想。
宋應星當場拆開了竹筒,拿出寫在布上的信件看了起來。耐心等待的海事局諸官吏本來臉色還很正常,最多就是有些好奇,但隨著宋應星的表情越來越難看,他們也開始坐立不安了起來。
“暫時休會。東岸建造工作已經開始的繼續,還未開始的全部停下來!”
留下這句話,宋應星點了幾個東山州海事局的高層進入了裏間。在在開會場地的院子中,海事局諸官吏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他們也不敢亂猜,要猜也是等某些人放出消息後再猜。於是立刻就有幾個在東山州海事局官位還挺高的官員,客氣的走到了同樣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的楊長白,孫欣和吳三桂麵前。
“3位大人,宋大人有什麽指示,就拜托3位提前透露點了。”
楊長白3人點了點頭,拱手行禮後離開了院子。他們身份特殊,雖然宋應星沒有對方承認,他們也一直稱呼宋應星為“大人”,但他們名義上還是宋應星的弟子。
官場上,這種由所謂弟子關係的裙帶關係很常見,一般來說不是正式的師父和弟子,就是單純的政治聯合。楊長白3人都屬於後者,但表麵上他們依然是宋應星的弟子,雖然進不了裏間,卻能在門口候命。
能在門口候命就足夠了,能提前知道很多信息了,這對於外麵那些焦急的猶如熱鍋上螞蟻的海事局其他官員來說,已經是很好的待遇了。
而且宋應星是真的很照顧他們3人,或者說看重3人背後的勢力,畢竟這是六部培養的新生代官員,第一次和海事局之間的政治聯合。所以3人僅僅在門口小站了一會兒,就被宋應星叫了進去:“長白,欣兒,三桂,你們在一旁聽著。”
“是,大人。”
3人聽了一會兒,終於明白發生了什麽事。
海事局的張匪集團被成功的剿滅了,但張獻忠沒抓到。
當海事局準備不計代價抓捕張獻忠的時候,張匪根本無法抵抗,因為宋應星直接簽了一個特赦令:所有張匪成員,主動投降的,在原來服役基礎上再服役10年就免其死罪。
如果是張獻忠剛叛變那會兒,估計這特赦令除了迎來張匪們的唾棄和咒罵外,不會有任何作用。但放到現在,就連今年剛入夥的那部分人,都有很多覺得這種和野人共伍的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這和他們在本土當山大王完全兩碼事,沒有村莊隨意搶糧搶小娘們,就算有商行駐地搶,搶的也是各種物資,銅幣銀錠什麽的屁用沒有。
這條特赦令通過商行和探險者們,在已經投降的張匪俘虜指出來的他們活動區域,直愣愣的貼在石頭上,或者掛在樹枝上。張匪團夥中識字的人頓時喜出望外,他們是最後悔加入張匪隊伍的人。於是,本來就無意帶團隊的二當家完全失去了對團隊的控製,每天都有人商議好後趁著夜色消失了,等他們再出現時,已經在海事局的隊伍中帶著鐐銬拚命的就著米湯啃著鹹魚幹和麵餅饅頭了。
靠著特赦令,危害金山城整整一年的張匪就這麽被剿了,不過匪頭張獻忠沒抓到。
張獻忠沒抓到其實也無所謂,真正讓宋應星終止城區策劃會的是前線部隊告訴海事局的金礦礦脈線索很可能是錯誤的!
“宋大人,我覺得我們必須趕緊派遣專家親自去考察勘測,能發現狗頭金,說明那裏絕對有金礦礦脈!”
東山州好不容易發現了能讓本土刮目相看的特產,怎麽能讓前線官員的一麵之詞就打消繼續勘測了。
“可是,專家都在戶部手上,我們以什麽名義申請專家?”
在座的都是知道上任東山州海事局管事郝平配合海事局總參徐光啟,假傳金礦信息強行圈地修建金山城準備搞土地財政一事的官員,也是知道目前朝廷和內閣還不清楚金山城的事,一旦宋應星向戶部申請借調專家,那麽金山城的事就怎麽也蓋不住了。
就算金山城真的有金礦,戶部也絕對會配合的派出專家來勘測,但就私建金山城一事,戶部絕對不會放過的,會聯合其他五部在內閣和徐光啟打口頭官司的。
這就是宋應星難受的地方:沒有一個能不暴露金山城存在的理由請專家來。
“那我們從扶桑請監督挖礦的人過來,行不行?”
但這個官員剛提議完就自己否認了。
大明所有的礦產專家,基本都是從七品以下的官,所有調動必須經過戶部同意的。他們除非綁一個過來,但那樣扶桑不亂套才怪。
一個戶部負責扶桑金礦的官不見了,官職雖小,背後的含義可太大了。弄不好內閣會直接下令海軍和南軍登陸江戶,先把那個可憐巴巴的德川家全家關起來,再慢慢調查的。
“民間會不會有人懂勘測金礦呢?”
另一個官員和自己的同僚一樣,剛發表完意見就給自己否了。
民間肯定有這樣的人,比如礦場的老工頭,但這種人普遍都是吃戶部飯的,朝廷全部登記在案,基本上都有工匠的身份。
朝廷登記在案的工匠也不是能隨便調用的,失蹤一個是要派出錦衣衛和六扇門一起調查真相的。
“宋大人,具體情況是如何呢?”
宋應星手上一直拿著那張布,並沒有給眾人看,他隻是簡單說了布上的信息。
聽到下屬這樣問到後,他攤開布有看了看,沉聲說道:“經過分批詢問,對關鍵人員的拷問,下屬認為金礦礦脈一事是棕皮野人愚昧無知虛構的產物。張匪麾下和棕皮野人提供的位置除了怪石和戈壁,荒涼無比,根本不像有礦床之模樣,故有此推測。”
礦床就是華夏古代對礦脈的稱呼,雖然寫此報告的官員並不是戶部的專家,但他至少在扶桑的金礦待過幾個月,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所以宋應星才把他塞進了海事局前線部隊中。
他後麵詳細的描述了棕皮野人所在的內華達山區的荒涼,那種戈壁怪石的地貌,和扶桑金礦完全兩碼事,所以他才會專門寫個奏折走最快的方式把自己的猜測送到了宋應星麵前。
不過他也給出了另外兩個基於的確存在狗頭金這點的猜測。
第一個猜測是:他認為金礦礦脈的確存在,不然這狗頭金無法解釋,扶桑金礦在未大規模開采的時候,都很難撿到這麽大的狗頭金原石,隻是棕皮野人愚昧無恥,給出的地方是錯誤的。
而第二個猜測是:金礦礦脈並不再金山城區域,可能還要繼續向東,在東山州更深處。如果是那樣的話,那麽是否還值得繼續向東探索呢?
當這兩個猜測拋出來後,眾人都沉默了。
東山州很大,他們心裏有數,這些海事局官員不準備跑馬圈地,他們更喜歡一步一步的走,把每一座城市先踏踏實實的開墾出來,再一點點的蠶食東山州。
如果金礦真的在很深入東山州的地區,估計最喜歡到處開礦的戶部,也不會同意的。
最後還是宋應星拍板道:“找一條非海軍最快的船,我們把此事告知給徐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