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近身廝殺的經驗極少,劉一峰也知道現實的搏鬥中,拚的往往就是一瞬間的細節,部分影視作品中你來我往的打鬥主要還是為了觀賞感。


    之前自己利用身體的力量推開張獻忠就是抓住了那瞬間的機會,把被偷襲的被動變為了均勢,然後利用突刺的佯攻又把均勢變為了自己的主動。可惜張獻忠一個詐他,就把劉一峰的主動被破除了。


    整個過程看上去很長,讓擅長寫打鬥戲的作者來寫能水4,5千字,但實際上也就是一兩分鍾的事。


    張獻忠利用劉一峰躲避的空隙再次撲了上來,他在內心中已經對劉一峰的實力有了定義了:強壯,速度快,有技巧,但廝殺經驗不豐富。


    如果剛才把他和劉一峰互換,他不會躲避從後麵而來的“攻擊”,反而會選擇突襲自己,拚出一個血路。


    因為躲避的風險在於即便躲避成功了,也將麵臨兩人的夾擊。而突襲自己成功了,至少能在短時間內避開正麵的敵人,瓦解一個人的威脅。突襲不成功不外乎也是麵臨兩人的夾擊,對於本來就傾向冒險的張獻忠而言,他肯定會選賭一把突襲的。


    “大頭領!小…啊!”


    狼狽擋下張獻忠攻勢的劉一峰不用回頭都知道慘叫聲是金權誌的,他應該是分心想提醒自己,結果被他的對手抓住了機會。


    這讓他內心一沉,然後立刻把金權誌的情況拋之腦後,並繼續放空一半大腦,另一半大腦拚命讓自己保持冷靜。


    生死搏殺間,保持冷靜並把身體的控製權交給本能是李鴻基和馮碩告誡了他很多次的。


    聽上去有些反直覺對不對,但實際上真實廝殺中,不考慮運氣和本身實力因素外,能獲勝的往往就是把身體的控製權交給身體並保持全程冷靜的那一方。


    因為在電光火石間,你的下意識神經反應是快於大腦的。拋開天賦這個不能自主確定的因素不談,真正的高手都是靠無數的的各種動作的慣性訓練,以及廝殺經驗的累積養出來的。這些都是訓練身體本能和肌肉記憶的,廝殺中靠它們絕對比靠大腦要靠譜,也是唯一你能自主確定的影響勝負的因素。


    靠著本能和肌肉記憶,劉一峰擋下了張獻忠連續3刀的劈砍,因為出手沒有留力,這時候兩人的手臂其實是非常麻木的,虎口也很疼,隻能靠意誌力強忍。


    不過也就是在這時候,劉一峰的身體素質優勢就出現了,張獻忠的第4刀比起前3刀肉眼可見的慢了一拍。


    劉一峰來不及思考是不是虛招,身體本能的就抓住了這一秒主動揮砍了過去。


    他賭對了,張獻忠慢了一拍並不是虛招,而是真的全力劈砍3刀後,手臂一時力竭,一口氣也沒跟上。


    如果這時候劉一峰是觀戰之人的話,會冷靜的分析張獻忠慢一拍的原因:往往3至4次攻擊,是一個很微妙的數字,有搏擊或者廝殺經驗的人都明白這點,原因很簡單:一口氣。


    3至4次攻擊是常人在高緊張度和肌肉神經高負荷下能達到的最高攻擊頻率,這個攻擊頻率中如果沒有建樹,攻擊者絕對會慢下來,甚至停下來。因為他需要第二口氣了。


    現代雖然很難看到真刀真槍的廝殺,但拳擊或者自由搏擊之類的比賽中,這種一口氣的強力攻勢的情況是很常見的。


    不過在現代一口氣的時間裏,攻擊者或許並不止4次的攻擊,因為現代人身體素質遠超古代人,但攻擊者展開狂風暴雨攻擊的時間還是在一口氣的範疇內的。


    而防禦者隻要有經驗也會拚盡全力去防守,雙方都確定那一口氣時間過去後,往往都會出現防禦者開始反擊,或者雙方分開各自吸入第二口氣再戰的情況的。


    劉一峰並不知道這個原理,他完全就是靠和馮碩以及李鴻基切磋時練出來的肌肉記憶抓住了那瞬間,再一次從被動化為主動。


    兩刀逼的張獻忠連連後退,他退的第三步甚至沒踩穩,導致身體重心出現了偏移,一個明確的破綻就這麽出現了!


    但劉一峰卻沒有機會抓住這個破綻了,因為這一次是真的有人從後麵殺了上來。


    快步移開避免了被前後夾擊後,劉一峰快速的掃了眼躺在地上的金權誌和身上用多處傷口的張獻忠同伴。


    這時候對峙的2秒,劉一峰的大腦開始上線,最快時間分析出了雙方的情況。


    從狀態上來講,自己的狀態比張獻忠兩人都好,張獻忠雖然緩了過來,但氣勢是真的丟了。


    在戰鬥中,氣勢一直是一個無法被科學量化卻實打實影響戰鬥力的玄學因素,非要說,可能就是心理學上的自我效能吧。總之,張獻忠作為偷襲者,三番五次的被劉一峰逆轉攻勢,內心深處已經下意識的對劉一峰產生了忌憚,甚至畏懼,氣勢是真的沒了。


    而他的同伴,雖然談不上畏懼劉一峰,但忌憚是在的。畢竟他隻有1米6至1米65左右,而劉一峰1米8的身高,壓迫感太強。就好像後世平均170-175的人,麵對190的肌肉大漢時的那種壓迫感。另外他也受傷了,和金權誌的廝殺也消耗了很多體力的。


    最重要的他現在的心態:這人現在對張獻忠的意見非常大!


    他們不是上下級關係,剛才是張獻忠喊了聲“動手”,他和他的同伴沒想那麽多,以為是3人一起衝出去就上了。但劉一峰的火銃直接秒了一人後,他才發現張獻忠這廝沒跟著衝出來!


    雖然他繞後偷襲了劉一峰,毀了他的火銃,但這種事為什麽不和自己提前說一聲?


    這不是擺明的讓自己那個倒黴蛋當炮灰嘛!


    所以哪怕現在他和張獻忠是夾擊劉一峰的狀態,但他明顯站位落後張獻忠已經表明了態度了:自己這一次不會被你當槍使了!


    張獻忠注意到了他故意落後自己半步的舉動,猜到了他的想法,回頭說道:“這人就是夏大人點名要的那人,你我夾擊他,把他帶回去,夏大人絕對會重賞我們的!”


    夏大人?哪個夏大人?


    劉一峰一直以為偷襲自己的是張獻忠和他的餘孽們,現在卻又冒出來個夏大人,他頓時有些懵了。


    “張三,你這人滿口胡話,連自己人都騙,我現在不是很相信你。”


    張獻忠氣急敗壞,但卻忍住了脾氣,繼續好言相勸他與自己合作抓住劉一峰。而劉一峰則是更加懵了,從這人的態度來判斷,他肯定不是張獻忠的屬下了,兩人好像都聽命於一個姓夏的人。


    我沒有得罪過什麽姓夏的人呀,為什麽點名要我?


    他現在就希望張獻忠和他的同夥再多透露點信息,可惜兩人很快達成了共識,開始慢慢移動,很明顯準備包夾劉一峰了。


    劉一峰也隻能跟著移動,盡可能不讓兩人對自己形成前後夾擊之勢,但這種事不是他能決定的,主動權在張獻忠那邊。


    沒辦法,劉一峰隻能主動出擊,他選擇的方向是那個直言不信任張獻忠的人。那人果然如他所想的那樣沒有拚命的打算,見劉一峰朝自己衝了過來果斷後退,擺明了不想拚命。


    張獻忠氣的想罵髒話,隻能趕緊追了上去,希望能帶動那人與自己夾擊劉一峰。但半路劉一峰卻突然改了方向,衝向了躺在地上的金權誌,這是兩人都沒想到的,讓他得逞了。


    金權誌已經在彌留之際了,雖然看不到肚子上的傷口,但劉一峰知道那出血量是絕對救不回他了,隻能記下了這個仇。


    能不能報這個仇,就看自己能不能逃掉了。他其實也沒有信心以一敵二,他衝過來並不是看金權誌的情況如何,他很清楚金權誌凶多吉少的。他衝過來是因為金權誌身上有一把壞掉的火銃,這是他準備帶回給李鴻基看看能不能簡單維護下的。


    翻開金權誌的衣襟,果然在裏麵找到那把火銃,他拔了出來,頓時張獻忠和他的同伴腳步明顯頓了下。


    張獻忠知道火銃沒上彈就是燒火棍,可他的同伴不知道。他隻知道火銃厲害,但之前沒見過,今天總算見識到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看見火銃那一刻沒有任何猶豫直接開始後退。


    這讓張獻忠又鬱悶又猶豫,他不想一個人麵對劉一峰,下意識也跟著後退了。就是這後退的4,5秒,劉一峰以嫻熟的動作拉開簧輪,然後舉起了火銃對準兩人。


    這把張獻忠的同伴嚇壞了,他居然躲在了張獻忠身後,把張獻忠氣的差點揮刀砍下去。


    “你怕個屁呀,這個距離,他不一定打準的。”


    雙方之間的距離大概在10米左右了,張獻忠也不知道這個距離是不是能打中自己,他也是在給自己鼓氣。


    劉一峰是知道這個距離自己能打中的,但問題是手中的火銃空有其表,根本無法引燃引火藥,更別說他甚至沒有裝引火藥和子彈的,就是一個類似後世手槍上膛動作的拉開簧輪而已。


    他是在賭,賭對方不懂火銃。


    很明顯他賭對了,張獻忠拚命給自己鼓氣,人卻在慢慢後退。他的同夥也不管張獻忠說什麽,就是拚命的把自己縮在他背後。雙方就這麽對峙著,直到距離接近15米時,張獻忠直到自己不能再退了,也看出來了什麽,一把抓出了身後的同夥,小聲說著什麽。


    劉一峰也覺得自己差不多暴露了,畢竟能開火的話早開火了,於是果斷的收起火銃,狠狠的瞪了張獻忠一眼,轉身逃入了樹林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死在羊中的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死在羊中的狼並收藏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