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崔勇誌被俘
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 作者:死在羊中的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想保下這把火銃?”
李姓漢子笑了笑,說道:“誰又不想要火銃呢?不過火銃可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用好的,培養一個火銃手的代價太高了。”
他的言外之意是不僅想要火銃,連你崔勇誌這個能熟練操控火銃的人他也想要。不僅是崔勇誌,鼇拜等4人也入了他的法眼的。
“個頭不大,胃口還挺大的。”崔勇誌諷刺到。
“承讓,胃口不大,不會有那麽多兄弟。”
“你也不怕磕著牙。”
“牙好,吃嘛嘛香。”
論鬥嘴,崔勇誌肯定不會是久經江湖的李姓漢子的對手,他其實已經是自己這邊5人中最能說的了,其他幾人基本都是悶葫蘆,絕對不會有這番鬥嘴。
但論鬥勇,崔勇誌不認為自己比這人差,況且他已經抓到李姓漢子的弱點了。
火銃被當做了短矛,連續幾下突刺把李姓漢子逼的狼狽不堪。
李姓漢子氣的想罵娘,早知道就不透露自己眼饞火銃的事了,崔勇誌用火銃當武器,他攔也不是不攔也不是。最後實在舍不得破壞那把火銃,隻能不停的後退躲閃。
崔勇誌也聽到了周圍越來越接近的人聲,他知道逃不掉了,也無法用火銃提醒前麵的尼格多了,就隻有一個想法了:和眼前之人同歸於盡。
但李姓漢子可不準備就死在東山州,他是漢人,要死也要死在漢土上!
他知道自己再繼續躲下去可能就真的要交待在這裏了,隻能幹淨利落的扔下了匕首,準備用拳腳功夫拿下崔勇誌,不破壞那把火銃。
後世有個詞是用來形容起源於明朝,發揚於清末,聞名於民初的華夏武林的,那就是南拳北腿。
工業化之前,因為地理環境和溫度的原因,北方人先天在身體素質上是要強於南方人的,所以北方武林的招數,普遍有大開大合的特點,尤其以腿法稱雄。而南方武林就要揚長避短,突出一個靈敏,習慣近身肉搏,以快製勝,信奉“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這點,快速的出拳聞名天下。
當然北方可不是隻有腿,也是有拳的,不過北拳拳法常用砸,崩,捶為主,出手也強調掄,衝,撞。優點是攻擊範圍廣,一擊必中,缺點是速度相對有點慢,好躲閃。
南拳就不一樣了,身體素質不如人,所以南拳普遍講究貼身直接出殺招。但這很冒險,因為殺招沒建樹的話,和身體素質更好的北人貼身,豈不是找死,所以南拳的另一個特點便是擒拿招數多。
李姓漢子這會要用的就是擒拿技。
崔勇誌突然有了種麵對劉一峰的錯覺,他們內部切磋的時候,都有感大頭領身體強壯就算了,往往攻擊還很犀利,但最可怕的是他的節奏。
所謂的節奏其實就是步法,除非是已經貼身肉搏了,任何攻擊的起手式基本都離不開步法。
劉一峰有一個在打架中覺醒的天賦,那就是:他總能精準的抓住別人的節奏,然後以自己的節奏強勢加入進去打亂別人的節奏。
體現在搏擊上,就是劉一峰的步法總能讓他處在最容易發力或者攻擊的局麵,讓他的敵人總是處在最別扭的發力狀態或者攻擊局麵。
這個李姓漢子之前突進的兩步已經有了幾分那種感覺了,讓崔勇誌覺得自己的攻擊可能無法展開,打中了也會因為無法放開發力基本造不成什麽傷害。但是不打選擇躲閃吧,又有一種對方隨時能變招繼續壓製自己的感覺。
他不敢賭自己的直覺是錯誤的,隻能硬著頭皮上了。
李姓漢子跟著一個廣州的師傅學過一些南拳,據說是師承嶽家散手和太祖長拳。
不過整個明朝非名門大派,民間的武林士家大多數都是師承嶽家散手和太祖長拳的。後世明清流傳到民國的很多互聯網上耳熟能詳的流派,源頭大半都是嶽家散手和太祖長拳。
他的那個師傅就是嚴格遵循了南拳中的貼身肉搏,以快製勝。
兩步間,李姓漢子幾乎都衝到崔勇誌麵前了,而且衝過來的節奏和步伐讓崔勇誌完全沒法阻攔他,當做短矛使用的火銃也沒有處在最佳發力的位置。
他隻感覺到右手手腕遭受到了重擊,手指突然無力,再也無法握緊火銃,李姓漢子等的就是這一刻,右手抓住火銃,左手手指第一關節卷起,成半掌,狠狠的擊打在了崔勇誌的的下巴上。
火銃就這麽被奪了過來,崔勇誌也連續後退了兩步才緩解了推力。
這招如果半掌換拳頭的話,擊打人的下巴會被直接打暈對方。但南拳中為何半掌,指尖戳的功法較多,就是因為南人力量不如北人。
李姓漢子換掌為拳,可能崔勇誌隻會後退一步,並不一定打暈不談,對方還擁有搶回火銃的能力。而半掌重點就不是打暈對手,而是推開對手。推打下巴則是為了破壞敵人的平衡,讓其多退一兩步。而且如果不是為了搶火銃,李姓漢子下肢還會有其他動作,會勾住崔勇誌的腳後再推,讓對手倒飛出去倒地。
搶到火銃後,崔勇誌明白自己最大的依仗沒了,瘋了一般的撲向了李姓漢子。李姓漢子也狡猾,不再和你打了,直接扭頭就跑。
最後崔勇誌被4個漢子壓在了地上。
“你個懦夫!不敢跟我打!”
李姓漢子心情很好,火銃是完好的,人也逮住了,他不介意被罵懦夫,笑著說道:“我們又不是在打仗,後退即砍頭。拜托,我們隻是江湖爭鬥而已,我用腦子更多的,我都占主動了,幹嘛要和你繼續糾纏。”
“腦子是什麽東西?”
李姓漢子和壓住崔勇誌的4個漢子愣住了,互相交換了一個不可置信的眼神。
“你沒有上過縣學?連大腦都不知道?可是你明明會用火銃呀!”
崔勇誌突然發現自己說漏嘴了,也不解釋,腦袋一擰,說道:“你殺了我吧。”
就在這時候,突然從遠處傳來了鳥叫,這鳥叫聲眾人都很熟悉,崔勇誌臉上出現了狂喜,但狂喜很快就變成了絕望。李姓漢子非常果斷的把自己用來擦拭剛到手的寶貝火銃上灰塵的麻布塞進了崔勇誌嘴裏,還讓壓住他的四個漢子捂住了他的嘴。
鳥叫聲很快就朝另一個方向去了,這讓崔勇誌絕望的掙紮也弱了下去。
等鳥叫聲完全消失後,李姓漢子命令人把崔勇誌捆成了粽子,說道:“兄弟,如果不想遭罪的話,就老實點配合我們吧。我實話實說了,我一直想要個火銃手,想了好幾年了,但這火銃就算能買到,培養個熟練的火銃手也不是我能負擔的,隻要你願意配合,我保證你不會被夏大人處死。”
崔勇誌直接閉上了眼睛懶得搭理他。
李姓漢子隻能又勸道:“你們不是夏掌櫃的對手,他有近百個我們這樣的探險者,還有50個火銃手,你們有多少人,又有多少火銃?”
崔勇誌依然閉著眼睛,但內心一片冰涼,就因為那“50個火銃手”。
可惜,他無法把這個消息傳達出去了。
“頭,要不教訓一頓?”
“先不急。”李姓漢子把火銃交給一個背著行李包的人,吩咐他藏好,一定不要被那3個東山錢莊的人看見了,然後說道:“等夏掌櫃把他們大本營破了,估計那時候他就會投降了。”
李姓漢子笑了笑,說道:“誰又不想要火銃呢?不過火銃可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用好的,培養一個火銃手的代價太高了。”
他的言外之意是不僅想要火銃,連你崔勇誌這個能熟練操控火銃的人他也想要。不僅是崔勇誌,鼇拜等4人也入了他的法眼的。
“個頭不大,胃口還挺大的。”崔勇誌諷刺到。
“承讓,胃口不大,不會有那麽多兄弟。”
“你也不怕磕著牙。”
“牙好,吃嘛嘛香。”
論鬥嘴,崔勇誌肯定不會是久經江湖的李姓漢子的對手,他其實已經是自己這邊5人中最能說的了,其他幾人基本都是悶葫蘆,絕對不會有這番鬥嘴。
但論鬥勇,崔勇誌不認為自己比這人差,況且他已經抓到李姓漢子的弱點了。
火銃被當做了短矛,連續幾下突刺把李姓漢子逼的狼狽不堪。
李姓漢子氣的想罵娘,早知道就不透露自己眼饞火銃的事了,崔勇誌用火銃當武器,他攔也不是不攔也不是。最後實在舍不得破壞那把火銃,隻能不停的後退躲閃。
崔勇誌也聽到了周圍越來越接近的人聲,他知道逃不掉了,也無法用火銃提醒前麵的尼格多了,就隻有一個想法了:和眼前之人同歸於盡。
但李姓漢子可不準備就死在東山州,他是漢人,要死也要死在漢土上!
他知道自己再繼續躲下去可能就真的要交待在這裏了,隻能幹淨利落的扔下了匕首,準備用拳腳功夫拿下崔勇誌,不破壞那把火銃。
後世有個詞是用來形容起源於明朝,發揚於清末,聞名於民初的華夏武林的,那就是南拳北腿。
工業化之前,因為地理環境和溫度的原因,北方人先天在身體素質上是要強於南方人的,所以北方武林的招數,普遍有大開大合的特點,尤其以腿法稱雄。而南方武林就要揚長避短,突出一個靈敏,習慣近身肉搏,以快製勝,信奉“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這點,快速的出拳聞名天下。
當然北方可不是隻有腿,也是有拳的,不過北拳拳法常用砸,崩,捶為主,出手也強調掄,衝,撞。優點是攻擊範圍廣,一擊必中,缺點是速度相對有點慢,好躲閃。
南拳就不一樣了,身體素質不如人,所以南拳普遍講究貼身直接出殺招。但這很冒險,因為殺招沒建樹的話,和身體素質更好的北人貼身,豈不是找死,所以南拳的另一個特點便是擒拿招數多。
李姓漢子這會要用的就是擒拿技。
崔勇誌突然有了種麵對劉一峰的錯覺,他們內部切磋的時候,都有感大頭領身體強壯就算了,往往攻擊還很犀利,但最可怕的是他的節奏。
所謂的節奏其實就是步法,除非是已經貼身肉搏了,任何攻擊的起手式基本都離不開步法。
劉一峰有一個在打架中覺醒的天賦,那就是:他總能精準的抓住別人的節奏,然後以自己的節奏強勢加入進去打亂別人的節奏。
體現在搏擊上,就是劉一峰的步法總能讓他處在最容易發力或者攻擊的局麵,讓他的敵人總是處在最別扭的發力狀態或者攻擊局麵。
這個李姓漢子之前突進的兩步已經有了幾分那種感覺了,讓崔勇誌覺得自己的攻擊可能無法展開,打中了也會因為無法放開發力基本造不成什麽傷害。但是不打選擇躲閃吧,又有一種對方隨時能變招繼續壓製自己的感覺。
他不敢賭自己的直覺是錯誤的,隻能硬著頭皮上了。
李姓漢子跟著一個廣州的師傅學過一些南拳,據說是師承嶽家散手和太祖長拳。
不過整個明朝非名門大派,民間的武林士家大多數都是師承嶽家散手和太祖長拳的。後世明清流傳到民國的很多互聯網上耳熟能詳的流派,源頭大半都是嶽家散手和太祖長拳。
他的那個師傅就是嚴格遵循了南拳中的貼身肉搏,以快製勝。
兩步間,李姓漢子幾乎都衝到崔勇誌麵前了,而且衝過來的節奏和步伐讓崔勇誌完全沒法阻攔他,當做短矛使用的火銃也沒有處在最佳發力的位置。
他隻感覺到右手手腕遭受到了重擊,手指突然無力,再也無法握緊火銃,李姓漢子等的就是這一刻,右手抓住火銃,左手手指第一關節卷起,成半掌,狠狠的擊打在了崔勇誌的的下巴上。
火銃就這麽被奪了過來,崔勇誌也連續後退了兩步才緩解了推力。
這招如果半掌換拳頭的話,擊打人的下巴會被直接打暈對方。但南拳中為何半掌,指尖戳的功法較多,就是因為南人力量不如北人。
李姓漢子換掌為拳,可能崔勇誌隻會後退一步,並不一定打暈不談,對方還擁有搶回火銃的能力。而半掌重點就不是打暈對手,而是推開對手。推打下巴則是為了破壞敵人的平衡,讓其多退一兩步。而且如果不是為了搶火銃,李姓漢子下肢還會有其他動作,會勾住崔勇誌的腳後再推,讓對手倒飛出去倒地。
搶到火銃後,崔勇誌明白自己最大的依仗沒了,瘋了一般的撲向了李姓漢子。李姓漢子也狡猾,不再和你打了,直接扭頭就跑。
最後崔勇誌被4個漢子壓在了地上。
“你個懦夫!不敢跟我打!”
李姓漢子心情很好,火銃是完好的,人也逮住了,他不介意被罵懦夫,笑著說道:“我們又不是在打仗,後退即砍頭。拜托,我們隻是江湖爭鬥而已,我用腦子更多的,我都占主動了,幹嘛要和你繼續糾纏。”
“腦子是什麽東西?”
李姓漢子和壓住崔勇誌的4個漢子愣住了,互相交換了一個不可置信的眼神。
“你沒有上過縣學?連大腦都不知道?可是你明明會用火銃呀!”
崔勇誌突然發現自己說漏嘴了,也不解釋,腦袋一擰,說道:“你殺了我吧。”
就在這時候,突然從遠處傳來了鳥叫,這鳥叫聲眾人都很熟悉,崔勇誌臉上出現了狂喜,但狂喜很快就變成了絕望。李姓漢子非常果斷的把自己用來擦拭剛到手的寶貝火銃上灰塵的麻布塞進了崔勇誌嘴裏,還讓壓住他的四個漢子捂住了他的嘴。
鳥叫聲很快就朝另一個方向去了,這讓崔勇誌絕望的掙紮也弱了下去。
等鳥叫聲完全消失後,李姓漢子命令人把崔勇誌捆成了粽子,說道:“兄弟,如果不想遭罪的話,就老實點配合我們吧。我實話實說了,我一直想要個火銃手,想了好幾年了,但這火銃就算能買到,培養個熟練的火銃手也不是我能負擔的,隻要你願意配合,我保證你不會被夏大人處死。”
崔勇誌直接閉上了眼睛懶得搭理他。
李姓漢子隻能又勸道:“你們不是夏掌櫃的對手,他有近百個我們這樣的探險者,還有50個火銃手,你們有多少人,又有多少火銃?”
崔勇誌依然閉著眼睛,但內心一片冰涼,就因為那“50個火銃手”。
可惜,他無法把這個消息傳達出去了。
“頭,要不教訓一頓?”
“先不急。”李姓漢子把火銃交給一個背著行李包的人,吩咐他藏好,一定不要被那3個東山錢莊的人看見了,然後說道:“等夏掌櫃把他們大本營破了,估計那時候他就會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