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那邊,有騎兵!
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 作者:死在羊中的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們,雪中送炭好,還是錦上添花好呀?”
眾人都互相看了眼,其中一人站出來說道:“頭,雪中送炭是幫姓劉的,錦上添花是幫東山錢莊,對不對?”
李姓漢子點了點頭,他的手下又互相看了眼,這次交換占族漢子站出來說道:“頭,就不能繼續隔岸觀火嘛?”
對呀,隔岸觀火不是李姓漢子一開始就定下來的戰略嘛,怎麽突然改了?
李姓漢子的手下也都想明白為什麽會突然改變,紛紛看向了他。
“哎,看他們打的太好了,有些沒忍住。”
李姓漢子給出的解釋隻有一半說的是實話:他的確是看雙方打的太好了,有些手癢。
這場攻防戰前麵階段可謂全程垃圾時間,但當弗朗機炮發威後,瞬間精彩了起來。
首先是劉一峰那邊的沉著冷靜的應對,把絕對劣勢強行拉到了相對劣勢,這其中靠的是劉一峰個人的武勇和李鴻基對眾人的係統訓練。
但隻有這些的話,時間並不會站在劉一峰那邊,拖下去他們遲早還是輸,這時候,提前一天混入探險者的鼇拜他們成為了勝負手。
控製弗朗機炮還打了一炮簡直是神來之筆,如果勝負就此確定的話,鼇拜4人簡直可以說是拯救一切的英雄了。
可惜這時候夏傑開始了超水平發揮了。
雖然認識夏傑的時間不長,但閱人無數的李姓漢子已經看出來這是個典型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讀書人:仗著自己讀過些書,瞧不起沒讀過書的人,但自己其實並沒有太多真本事。
這類人換本朝之前,大多數隻能去死磕科舉,但在萬曆朝,他們可以投靠商行這個新勢力。
華夏古代一直重農抑商,但即便是重農抑商起源的漢朝,商人一直都不是手中沒有資源的群體。隻是他們的資源在向社會地位變現的過程中,很難氣到作用。
劉一峰還不算是一個真正的這個時代的商行老板,他還沒有接觸到這個萬曆朝真正的商會,並不知道其實這個萬曆朝對商人的稅務比他所知的萬曆朝還要重的多。不然怎麽支撐的起北庭都護府,安南都護府,東山州和正在進行的西征呢?
但商人階級依然心甘情願的交著繁重的稅務,因為萬曆朝終於把社會地位提升這個口子向他們開啟了。
所以,以往各朝各代自認讀了聖賢書,就要平天下的書生,也就慢慢的不再鄙視商人階級了。投靠商人階級中最頂尖的那一批,借船出海等著雞犬升天的那一天也就成為了常規操作。
不過會這麽選的,依然是讀書不怎麽樣的那部分書生,真正有能力的依然會去死磕科舉。而這部分書生有個缺點,那就手高眼低。
夏傑就是這類人。
如果換李姓漢子坐在他的位置上,調查清楚劉一峰知道哪裏有金礦後,他不會去選擇搶回來,而是先去調查海事局在此事中的地位,以及劉一峰的背景。
調查清楚後,隻要海事局沒有插手,劉一峰的背景不是東山州的軍方,那他就攜東山錢莊的勢,直接強勢和劉一峰談入股,劉一峰拒絕就直接威脅告發海事局。
最後再靠著拉攏收買分化等手段慢慢把劉一峰擠出去。
看上去耗時耗力,但卻最保險,因為一旦金礦除了任何問題,劉一峰都是那個背鍋的人,東山錢莊都輕鬆的把自己摘出去。
手高眼低的人往往做事都習慣隻下號令,而不會去帶領大家一起完成,屬於下屬最討厭的站在後方瞎指揮的領導。
而這種領導一旦打破常規開始帶頭做某件大家都覺得該有人做的事時,號召力是機強的。
於是夏傑的破天荒的超水平發揮讓鼇拜他們病急投醫,逼著工匠給第一門炮上彈強行射擊。
弗朗機炮射擊後膛內是有火藥殘餘物的,必須得清理。正常情況下一門炮配至少2個炮手,發射完後就會立刻清理。但張少主配給夏傑的兩個工匠已經被殺了一個,夏傑之前又催得急,僅剩的那個工匠射擊後也就沒有時間去清理炮膛,他很清楚裏麵有殘餘的火藥,是存在炸膛的可能性的。
果然,被他料中了,整個戰局又變成了均勢。如果不考慮內心立場的偏向的話,本該中立的李姓漢子應該是感歎好一場大戲,一波三折,實屬精彩的,但他內心宛然已經有了偏向了,所以他沒說出頭的另一半,就是他早已偏向了劉一峰。
老實人騙人是最能騙到人的,什麽都懂一些但懂得都不算多還異常自信的人又是最容易被騙到的。
崔誌勇是前者,李姓漢子是後者。
崔誌勇老實人就不解釋了,李姓漢子吃虧就吃虧在他閱曆太廣,對大明軍隊體係甚至都有一些了解,但他卻了解的並不深,很多東西也是霧裏看花一知半解的。偏偏為人自信,又有一定能力,霧裏看花也用自己的一套理論強行給一知全解了。
這就導致了崔誌勇漏洞百出的話,在他那裏被他用自己的一些猜測給完美合理化了,他真的認為劉一峰的後台是軍方。
如果可以的話,他是真的很想抱住軍方這條大明海外最粗的大腿的,說不定未來還能靠軍方實現階級躍升呢。
但正常情況下他是很難抱上軍方大腿的,所以他從俘虜崔誌勇開始就一直在動通過劉一峰抱上軍方大腿的心思。
雖然他沒有說出自己這另一半的想法,但手下畢竟跟了他很多年了,有了默契,占族漢子就說到:“頭,隔岸觀火我就不說了,錦上添花姓夏的暴露了火炮,事後清算怎麽辦?最後就是這雪中送炭,看現在的局麵,最後可能是去送死呀。”
李姓漢子沉默的看著局勢的變化,劉一峰那邊有一半人都跳下了營牆,正在拚命的衝擊炮擊陣地前的防線,而鼇拜這邊也差不多,遊記著試圖殺死那工匠。
炮擊陣地這邊所有人都在工匠的指揮下滅火,抬走完好的兩門弗朗機炮和配套的彈藥。目前已經成功過的把剩餘兩門炮放到了另一處,正在清理炮膛。傻子都看得出來下一步就是上炮彈,等那時候,劉一峰這邊就一點機會都沒了。
李姓漢子他們在距離戰場大概2,300米遠的山坡的樹上,靠的是居高臨下才看的這麽清楚。等他們決定參加戰鬥,衝到戰場時估計隻能替劉一峰收屍了。
歎了口氣,李姓漢子隻能放棄了雪中送炭的想法了。想到這裏他就很鬱悶,也不像看下去了,準備下樹。
但卻聽到占族漢子突然喊道:“那邊,有騎兵!”
(昨天睡了一天,最高燒到了40.1度,喉嚨痛,關節酸脹,頭疼欲裂,今天晚上才好點,勉強吃了點東西起床寫的這章。我自己也很不滿意,等過去了再改。另外,誰知道喪失味覺為啥會單獨留下對甜味還有反應呀?)
眾人都互相看了眼,其中一人站出來說道:“頭,雪中送炭是幫姓劉的,錦上添花是幫東山錢莊,對不對?”
李姓漢子點了點頭,他的手下又互相看了眼,這次交換占族漢子站出來說道:“頭,就不能繼續隔岸觀火嘛?”
對呀,隔岸觀火不是李姓漢子一開始就定下來的戰略嘛,怎麽突然改了?
李姓漢子的手下也都想明白為什麽會突然改變,紛紛看向了他。
“哎,看他們打的太好了,有些沒忍住。”
李姓漢子給出的解釋隻有一半說的是實話:他的確是看雙方打的太好了,有些手癢。
這場攻防戰前麵階段可謂全程垃圾時間,但當弗朗機炮發威後,瞬間精彩了起來。
首先是劉一峰那邊的沉著冷靜的應對,把絕對劣勢強行拉到了相對劣勢,這其中靠的是劉一峰個人的武勇和李鴻基對眾人的係統訓練。
但隻有這些的話,時間並不會站在劉一峰那邊,拖下去他們遲早還是輸,這時候,提前一天混入探險者的鼇拜他們成為了勝負手。
控製弗朗機炮還打了一炮簡直是神來之筆,如果勝負就此確定的話,鼇拜4人簡直可以說是拯救一切的英雄了。
可惜這時候夏傑開始了超水平發揮了。
雖然認識夏傑的時間不長,但閱人無數的李姓漢子已經看出來這是個典型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讀書人:仗著自己讀過些書,瞧不起沒讀過書的人,但自己其實並沒有太多真本事。
這類人換本朝之前,大多數隻能去死磕科舉,但在萬曆朝,他們可以投靠商行這個新勢力。
華夏古代一直重農抑商,但即便是重農抑商起源的漢朝,商人一直都不是手中沒有資源的群體。隻是他們的資源在向社會地位變現的過程中,很難氣到作用。
劉一峰還不算是一個真正的這個時代的商行老板,他還沒有接觸到這個萬曆朝真正的商會,並不知道其實這個萬曆朝對商人的稅務比他所知的萬曆朝還要重的多。不然怎麽支撐的起北庭都護府,安南都護府,東山州和正在進行的西征呢?
但商人階級依然心甘情願的交著繁重的稅務,因為萬曆朝終於把社會地位提升這個口子向他們開啟了。
所以,以往各朝各代自認讀了聖賢書,就要平天下的書生,也就慢慢的不再鄙視商人階級了。投靠商人階級中最頂尖的那一批,借船出海等著雞犬升天的那一天也就成為了常規操作。
不過會這麽選的,依然是讀書不怎麽樣的那部分書生,真正有能力的依然會去死磕科舉。而這部分書生有個缺點,那就手高眼低。
夏傑就是這類人。
如果換李姓漢子坐在他的位置上,調查清楚劉一峰知道哪裏有金礦後,他不會去選擇搶回來,而是先去調查海事局在此事中的地位,以及劉一峰的背景。
調查清楚後,隻要海事局沒有插手,劉一峰的背景不是東山州的軍方,那他就攜東山錢莊的勢,直接強勢和劉一峰談入股,劉一峰拒絕就直接威脅告發海事局。
最後再靠著拉攏收買分化等手段慢慢把劉一峰擠出去。
看上去耗時耗力,但卻最保險,因為一旦金礦除了任何問題,劉一峰都是那個背鍋的人,東山錢莊都輕鬆的把自己摘出去。
手高眼低的人往往做事都習慣隻下號令,而不會去帶領大家一起完成,屬於下屬最討厭的站在後方瞎指揮的領導。
而這種領導一旦打破常規開始帶頭做某件大家都覺得該有人做的事時,號召力是機強的。
於是夏傑的破天荒的超水平發揮讓鼇拜他們病急投醫,逼著工匠給第一門炮上彈強行射擊。
弗朗機炮射擊後膛內是有火藥殘餘物的,必須得清理。正常情況下一門炮配至少2個炮手,發射完後就會立刻清理。但張少主配給夏傑的兩個工匠已經被殺了一個,夏傑之前又催得急,僅剩的那個工匠射擊後也就沒有時間去清理炮膛,他很清楚裏麵有殘餘的火藥,是存在炸膛的可能性的。
果然,被他料中了,整個戰局又變成了均勢。如果不考慮內心立場的偏向的話,本該中立的李姓漢子應該是感歎好一場大戲,一波三折,實屬精彩的,但他內心宛然已經有了偏向了,所以他沒說出頭的另一半,就是他早已偏向了劉一峰。
老實人騙人是最能騙到人的,什麽都懂一些但懂得都不算多還異常自信的人又是最容易被騙到的。
崔誌勇是前者,李姓漢子是後者。
崔誌勇老實人就不解釋了,李姓漢子吃虧就吃虧在他閱曆太廣,對大明軍隊體係甚至都有一些了解,但他卻了解的並不深,很多東西也是霧裏看花一知半解的。偏偏為人自信,又有一定能力,霧裏看花也用自己的一套理論強行給一知全解了。
這就導致了崔誌勇漏洞百出的話,在他那裏被他用自己的一些猜測給完美合理化了,他真的認為劉一峰的後台是軍方。
如果可以的話,他是真的很想抱住軍方這條大明海外最粗的大腿的,說不定未來還能靠軍方實現階級躍升呢。
但正常情況下他是很難抱上軍方大腿的,所以他從俘虜崔誌勇開始就一直在動通過劉一峰抱上軍方大腿的心思。
雖然他沒有說出自己這另一半的想法,但手下畢竟跟了他很多年了,有了默契,占族漢子就說到:“頭,隔岸觀火我就不說了,錦上添花姓夏的暴露了火炮,事後清算怎麽辦?最後就是這雪中送炭,看現在的局麵,最後可能是去送死呀。”
李姓漢子沉默的看著局勢的變化,劉一峰那邊有一半人都跳下了營牆,正在拚命的衝擊炮擊陣地前的防線,而鼇拜這邊也差不多,遊記著試圖殺死那工匠。
炮擊陣地這邊所有人都在工匠的指揮下滅火,抬走完好的兩門弗朗機炮和配套的彈藥。目前已經成功過的把剩餘兩門炮放到了另一處,正在清理炮膛。傻子都看得出來下一步就是上炮彈,等那時候,劉一峰這邊就一點機會都沒了。
李姓漢子他們在距離戰場大概2,300米遠的山坡的樹上,靠的是居高臨下才看的這麽清楚。等他們決定參加戰鬥,衝到戰場時估計隻能替劉一峰收屍了。
歎了口氣,李姓漢子隻能放棄了雪中送炭的想法了。想到這裏他就很鬱悶,也不像看下去了,準備下樹。
但卻聽到占族漢子突然喊道:“那邊,有騎兵!”
(昨天睡了一天,最高燒到了40.1度,喉嚨痛,關節酸脹,頭疼欲裂,今天晚上才好點,勉強吃了點東西起床寫的這章。我自己也很不滿意,等過去了再改。另外,誰知道喪失味覺為啥會單獨留下對甜味還有反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