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野望的第二步
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 作者:死在羊中的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問題張鈞還想了想,才點的頭。
劉一峰是個人才。
應該說,任何一個有行動力的穿越者,隻要能適應了穿越的時代,調整好心態,融入了環境,都能成為穿越的那個時代的人眼中的人才。因為不是人才的那部分人,穿越之初就死定了。
劉一峰身上屬於工業化後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優點,曾經打動過宋應星,後來又打動了張鈞。這兩人都是接近不惑之年的人,又都在官場混過,還有豐富的基層經驗,是絕對擁有辨別人才的能力的。
另外張鈞有一點和宋應星不同,他是軍人,還是大明號稱刺頭最多的海軍,他很喜歡劉一峰麵對他時那種不卑不亢的態度。
即便是人權觀念相對普及程度較高的後世,能做到麵對什麽人都不卑不亢的人,都是少數,更別說這個人權觀念接近於不存在的古代了。
有些人會覺得劉一峰的不卑不亢是持才傲物,有些人會認為劉一峰的不卑不亢是不通禮數,還有些人覺得劉一峰的不卑不亢是胸懷錦繡。
宋應星認為劉一峰是前者和後者,吳三桂認為是中者,而張鈞則認為是單純的後者。
海軍作為大明平均年齡最年輕的軍種,加上這個時代航海人的固有性格,劉一峰這種麵對地位明顯比自己高的人的不卑不亢,讓張鈞真的十分欣賞。
所以他想收服這小子。
而且他沒有後代,他大劉一峰將近20歲,完全可以做他父親了。當然他自己並不知道自己對劉一峰有這麽一份情愫在其中就是了。
劉一峰有些受寵若驚,但更多的是無奈,隻能苦笑著說道:“張大人,我到東山州這一路,算上你,已經有很多人拉攏過我了,其中就包括宋應星宋大人,我要是願意投靠別人,早投靠了。”
“宋大人也……你忽悠誰呢?”
“張大人,這件事你可以去問宋大人的3位弟子。”
這下張鈞不得不信了。
但與劉一峰預想的張鈞會熱情消退不一樣,他反而更加堅定要收下這個人才了。
“看來你有一顆不甘於居人之下的心呀。”
“也不是,隻是我有些想法,如果居人之下了,那就真的沒辦法實現了。”
張鈞來了興趣:“說說看。”
“比如我想把東山州變成東山都護府,然後成為東山都護,打通通往歐羅巴的海上通道,讓大明成為日不落帝國!”
這是劉一峰穿越過來後第一次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
以前他最多也就說到了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城市這一步,但實際上建立城市也隻是劉一峰相幫大明征服美洲的第一步的最後階段而已。
他之前不說,一來是因為還沒到時候,說了也沒人信,二來是他不是好高騖遠的人,做事喜歡分階段來。
在南洋級上,他想的是恢複自由身。
在樕山城,他想的是如何處理火銃。
在藟山城,他想的是如何積攢去金山城的原始資本。
在金山城,他想的是如何找到淘金點。
在營地中,他淘到金子了,才開始想下一步就是用金子換海事局支持,去南方建城。
因為這期間,他接觸了船隊商會,接觸了金山城大大小小的商行,才發現自己去南方建城的初步條件已經有了,這時候他才開始把埋葬在內心最深的野望拿出來獨自欣賞,獨自琢磨的。
至於現在為什麽要說出來,主要還是劉一峰剛剛打贏了一場硬仗,有些揚眉吐氣和意氣奮發。然後自己的某些想法又憋得太久了,需要釋放下。最後就是說出來震一下張鈞,他信不信無所謂,自己過把癮就行。
張鈞的確被震到了,目瞪口呆的看著劉一峰。他看出來了劉一峰居然是真的這麽想的,而不是本土那些喜歡在青樓或者茶樓坐而論道的“才子”那樣打嘴炮。
良久,張鈞踩消化完劉一峰難得真情流露,笑著說道:“你小子,我都隻想過當一個指揮僉事,指揮一支艦隊,你居然還想當東山州都護,還沒過正午呢,你就開始做夢啦?”
“夢想還是要有的嘛,萬一實現了呢?”
雖然劉一峰是嬉皮笑臉說這話的,但張鈞莫名的覺得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微妙說服力。
他甚至認真的思考了下東山州如何成為東山都護府:“論地盤,東山州絕對可以成為都護府了,但東山州物產談不上多豐富,距離本土又太遠,最重要的是周圍除了棕皮野人什麽都沒有,貿易也無法展開,成為都護府,基本沒可能的。”
劉一峰撇了撇嘴,忍住了反駁張鈞的話。
東山州的確距離本土很遠,這是一個硬傷,隻能等大明海運能力的升級。
但東山州絕對談不上物產不豐富!
後世有一個概念叫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全長四萬公裏,呈馬蹄狀從南美洲最南端起,沿著太平洋一路北上到阿拉斯加,越過白令海峽到西伯利亞最東邊,再經過堪察加半島到日本,過台灣到菲律賓,最後經過巴布亞新幾內亞到達澳大利亞東邊,一路到南極洲。
這是太平洋板塊和它周圍的幾個大洲板塊衝突造成的。
可凡事都有其兩麵性,雖然這條火山地震帶天災不斷,但卻擁有大量的各式礦藏,所以這條環太平洋地震火山帶又叫:環太平洋成礦帶。
而環太平洋成礦帶東段幾乎都在陸地上,也就是橫跨美洲的科迪勒拉山係,整條山係的礦藏,即便是劉一峰穿越的那個時代都還在挖,儲量驚人。
就現在,他們這些人在這荒郊野外打打殺殺,腦漿都拚出來了為什麽?
不就是為了這條環太平洋成礦帶上的金礦嘛。
這還隻是礦藏,東山州還有大量的自然作物沒有得到開發,那可是讓人類17,18,19世紀這300年,人口bao炸式增長的關鍵作物呀。
所以東山州絕對不是物產匱乏,相反,東山州的物產,足以支持華夏文明從上古夏商周時期開始重走一次文明曆途到大明朝了。
至於無法展開貿易,也是張鈞困在了時代的局限性上。
劉一峰為什麽要選擇去南方建城?
除了因為南方有已經被後世證實了有非常宜居的洛杉磯地區外,不算太遠的地方還有弗朗機人!
目前大明和弗朗機之間的關係還談不上敵對,當年是衝突過,但弗朗機商人還是願意和大明做生意的。
和正史上這時期海上貿易由弗朗機人和尼德蘭人掌控不一樣,這個武德充沛的大明靠著安南都護府,直接把海上貿易絲綢之路的東端給壟斷了。弗朗機人不和大明做生意,那就隻能去搶他們最討厭的尼德蘭叛徒了。
劉一峰的算盤打得很響的,他相信隻要自己的城市能建起來,那麽遲早有一天會成為北方3城和南方新弗朗機總督區(板鴨的國名是敏感詞,意會下),以及新秘魯總督區貿易的重要節點的。
這就是劉一峰野望的第二步。
劉一峰是個人才。
應該說,任何一個有行動力的穿越者,隻要能適應了穿越的時代,調整好心態,融入了環境,都能成為穿越的那個時代的人眼中的人才。因為不是人才的那部分人,穿越之初就死定了。
劉一峰身上屬於工業化後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優點,曾經打動過宋應星,後來又打動了張鈞。這兩人都是接近不惑之年的人,又都在官場混過,還有豐富的基層經驗,是絕對擁有辨別人才的能力的。
另外張鈞有一點和宋應星不同,他是軍人,還是大明號稱刺頭最多的海軍,他很喜歡劉一峰麵對他時那種不卑不亢的態度。
即便是人權觀念相對普及程度較高的後世,能做到麵對什麽人都不卑不亢的人,都是少數,更別說這個人權觀念接近於不存在的古代了。
有些人會覺得劉一峰的不卑不亢是持才傲物,有些人會認為劉一峰的不卑不亢是不通禮數,還有些人覺得劉一峰的不卑不亢是胸懷錦繡。
宋應星認為劉一峰是前者和後者,吳三桂認為是中者,而張鈞則認為是單純的後者。
海軍作為大明平均年齡最年輕的軍種,加上這個時代航海人的固有性格,劉一峰這種麵對地位明顯比自己高的人的不卑不亢,讓張鈞真的十分欣賞。
所以他想收服這小子。
而且他沒有後代,他大劉一峰將近20歲,完全可以做他父親了。當然他自己並不知道自己對劉一峰有這麽一份情愫在其中就是了。
劉一峰有些受寵若驚,但更多的是無奈,隻能苦笑著說道:“張大人,我到東山州這一路,算上你,已經有很多人拉攏過我了,其中就包括宋應星宋大人,我要是願意投靠別人,早投靠了。”
“宋大人也……你忽悠誰呢?”
“張大人,這件事你可以去問宋大人的3位弟子。”
這下張鈞不得不信了。
但與劉一峰預想的張鈞會熱情消退不一樣,他反而更加堅定要收下這個人才了。
“看來你有一顆不甘於居人之下的心呀。”
“也不是,隻是我有些想法,如果居人之下了,那就真的沒辦法實現了。”
張鈞來了興趣:“說說看。”
“比如我想把東山州變成東山都護府,然後成為東山都護,打通通往歐羅巴的海上通道,讓大明成為日不落帝國!”
這是劉一峰穿越過來後第一次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
以前他最多也就說到了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城市這一步,但實際上建立城市也隻是劉一峰相幫大明征服美洲的第一步的最後階段而已。
他之前不說,一來是因為還沒到時候,說了也沒人信,二來是他不是好高騖遠的人,做事喜歡分階段來。
在南洋級上,他想的是恢複自由身。
在樕山城,他想的是如何處理火銃。
在藟山城,他想的是如何積攢去金山城的原始資本。
在金山城,他想的是如何找到淘金點。
在營地中,他淘到金子了,才開始想下一步就是用金子換海事局支持,去南方建城。
因為這期間,他接觸了船隊商會,接觸了金山城大大小小的商行,才發現自己去南方建城的初步條件已經有了,這時候他才開始把埋葬在內心最深的野望拿出來獨自欣賞,獨自琢磨的。
至於現在為什麽要說出來,主要還是劉一峰剛剛打贏了一場硬仗,有些揚眉吐氣和意氣奮發。然後自己的某些想法又憋得太久了,需要釋放下。最後就是說出來震一下張鈞,他信不信無所謂,自己過把癮就行。
張鈞的確被震到了,目瞪口呆的看著劉一峰。他看出來了劉一峰居然是真的這麽想的,而不是本土那些喜歡在青樓或者茶樓坐而論道的“才子”那樣打嘴炮。
良久,張鈞踩消化完劉一峰難得真情流露,笑著說道:“你小子,我都隻想過當一個指揮僉事,指揮一支艦隊,你居然還想當東山州都護,還沒過正午呢,你就開始做夢啦?”
“夢想還是要有的嘛,萬一實現了呢?”
雖然劉一峰是嬉皮笑臉說這話的,但張鈞莫名的覺得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微妙說服力。
他甚至認真的思考了下東山州如何成為東山都護府:“論地盤,東山州絕對可以成為都護府了,但東山州物產談不上多豐富,距離本土又太遠,最重要的是周圍除了棕皮野人什麽都沒有,貿易也無法展開,成為都護府,基本沒可能的。”
劉一峰撇了撇嘴,忍住了反駁張鈞的話。
東山州的確距離本土很遠,這是一個硬傷,隻能等大明海運能力的升級。
但東山州絕對談不上物產不豐富!
後世有一個概念叫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全長四萬公裏,呈馬蹄狀從南美洲最南端起,沿著太平洋一路北上到阿拉斯加,越過白令海峽到西伯利亞最東邊,再經過堪察加半島到日本,過台灣到菲律賓,最後經過巴布亞新幾內亞到達澳大利亞東邊,一路到南極洲。
這是太平洋板塊和它周圍的幾個大洲板塊衝突造成的。
可凡事都有其兩麵性,雖然這條火山地震帶天災不斷,但卻擁有大量的各式礦藏,所以這條環太平洋地震火山帶又叫:環太平洋成礦帶。
而環太平洋成礦帶東段幾乎都在陸地上,也就是橫跨美洲的科迪勒拉山係,整條山係的礦藏,即便是劉一峰穿越的那個時代都還在挖,儲量驚人。
就現在,他們這些人在這荒郊野外打打殺殺,腦漿都拚出來了為什麽?
不就是為了這條環太平洋成礦帶上的金礦嘛。
這還隻是礦藏,東山州還有大量的自然作物沒有得到開發,那可是讓人類17,18,19世紀這300年,人口bao炸式增長的關鍵作物呀。
所以東山州絕對不是物產匱乏,相反,東山州的物產,足以支持華夏文明從上古夏商周時期開始重走一次文明曆途到大明朝了。
至於無法展開貿易,也是張鈞困在了時代的局限性上。
劉一峰為什麽要選擇去南方建城?
除了因為南方有已經被後世證實了有非常宜居的洛杉磯地區外,不算太遠的地方還有弗朗機人!
目前大明和弗朗機之間的關係還談不上敵對,當年是衝突過,但弗朗機商人還是願意和大明做生意的。
和正史上這時期海上貿易由弗朗機人和尼德蘭人掌控不一樣,這個武德充沛的大明靠著安南都護府,直接把海上貿易絲綢之路的東端給壟斷了。弗朗機人不和大明做生意,那就隻能去搶他們最討厭的尼德蘭叛徒了。
劉一峰的算盤打得很響的,他相信隻要自己的城市能建起來,那麽遲早有一天會成為北方3城和南方新弗朗機總督區(板鴨的國名是敏感詞,意會下),以及新秘魯總督區貿易的重要節點的。
這就是劉一峰野望的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