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您是有什麽想問我的嘛
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 作者:死在羊中的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一峰看了眼昏暗的室內,連蠟燭都不送自己一根,真的有種自己被遺忘的感覺。
就在他第五次抬頭看月亮確定現在大概幾點的時候,終於有人推開了他房間的門,有人提著燈籠走了進來。
“這位大人,請問我可以走了嘛?”
來著是楊長白,這次北歸藟山城宋應星隻帶了他。
“你還不能走,老師讓我帶你去睡覺的地方。”
劉一峰仗著自己在黑暗中,明目張膽的撇了撇嘴。但他很快也就把不滿放下了,來之前就有心理準備的,知道這一趟隻能盡心盡力配宋應星。
再苦再累還能有對付夏傑的時候慘?
兩人沉默的走著,很是走了一長截路,劉一峰終於看出不對了:“這個大人,您是有什麽想問我的嘛?”
海事局說大不大說下不小,主要辦公區域現在燈火通明,楊長白自然不會把劉一峰往那種地方帶,他要帶劉一峰去小廝們休息的地方將就一晚上。所以當楊長白第三次帶著劉一峰走過他之前待的房間後,劉一峰很確定這個人要麽是迷路了,要麽是有什麽想和自己說的。
迷路不可能,這人劉一峰雖然不認識,但從南洋級上就一直是宋應星貼身之人,來東山州這麽久了,海事局總部肯定認識路的。
所以他判斷此人帶著自己繞圈子,就是有問題想問自己。
楊長白被戳穿了心事,有些尷尬,但也立刻調整了心情,問到:“你為何這麽認為?”
“大人怎麽稱呼?”
“楊。”
“楊大人,這是我們第三次來這裏了,您不可能迷路,也不可能帶著我繞圈子消遣我,所以我認為您或許是想問我一些問題,但不知道怎麽開口,所以才會帶著我一直繞圈。”
楊長白發現老師喜歡這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人不是沒有道理的,他真的很聰明。
“居然被你看穿了。”
“楊大人,天色不早了,您有什麽問題就問小民吧,我知無不答。”
楊長白聞言也不再猶豫:“第一個問題,你多大?”
哈?
劉一峰愣了,他本以為楊長白會問他金子的事,問他對付夏傑的事,問他走私的事,沒想到居然是問這個。
他想了想,不確定當前年代虛歲是虛一歲還是虛兩歲,幹脆說道:“二十出頭。”
和我差不多大,卻如此出眾!
楊長白一邊想著一邊感歎,隨即問出了第二個問題:“你家世如何?”
劉一峰也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當著楊長白的麵說過他之前編的故事了,猶豫了一會兒。
其實他說最初自己編的身世那次,是有楊長白的,但那會劉一峰就是個高大廚藝不錯的民夫,楊長白沒用心記。這會兒可不一樣了,劉一峰宛然已經成為了東山州的救星。
金礦他發現的,新貨幣的方法他提供的,連張鈞都對他刮目相看,兩人隱隱同輩論交,這讓作為張鈞晚輩的楊長白有些蛋疼。
“楊大人,我的身世我上次也說過了,蜀地人,食府廚房幫廚,後經商到了登州,遇到海賊陷害成為了民夫,之後的故事你也清楚的。”
劉一峰因為實在想不起來上一次有沒有楊長白了,他選擇了概括的述說自己的人設。
楊長白其實也不在乎那些細節,他隻想知道劉一峰是不是官宦豪族世家出身。聽到不是後,一種挫敗感和不服就充斥他的心間。
“第三個問題:為什麽新貨幣能解決東山州那麽多問題。”
楊長白旁聽了一天,說實話,全程不明覺厲的裝備。他真的不是很跟得上海事局眾多官員的思路,甚至很多時候那些官員的討論和爭辯他都聽不懂。一想到這些官員如此興師動眾的原因就是劉一峰提出來的方案,他就產生了一定要搞清楚這個劉一峰到底是真的有才能,還是瞎貓撞到了死耗子。
“這個有點長,楊大人,不如我們找個避風的地方坐著聊吧。”
楊長白也不囉嗦直接帶路進入了劉一峰待了一下午和一晚上的等待間,掛好燈籠後找了把椅子坐下。
劉一峰也蛋疼的坐回了他之前那把椅子。
“楊大人,東山州現在麵臨的窘況,你清楚嘛?”
楊長白點了點頭有。
劉一峰見狀,繼續說道:“東山州沒有特產,與本土的貿易是不持久的。我不清楚朝廷內部有沒有人反對東山州,但我想肯定有人想削東山州每年的財政預算。”
這點劉一峰不需要有人告訴他,任何公司不同部門間都要爭預算,更別說朝廷了。不管是後世的諸多影視文學作品,還是史料,古今中外政府部門不同部門最愛吵的架,永遠是預算。
東山州的現況就是在吸本土的血,任何看清楚這點的朝廷命官,隻要不是海事局立場的,必然會拿此事做文章的。
楊長白愣了下,他其實不知道朝廷有人想削東山州每年的財政預算的。但他見劉一峰說的很篤定,隻能不說話裝自己也知道了。
劉一峰沒想那麽多,他現在就想早點搞定楊長白,然後找個溫暖的地方睡覺。
“所以東山州必須要有足夠價值的產物,和本土交易,這樣貿易才能活起來。”
聽到這裏,楊長白終於忍不住了:“現在貿易不就是活的嘛?”
“楊大人,現在貿易沒有活。”
“我不明白,樕山城,藟山城還有最新修的金山城,那麽多商行在賣東西,這難道不是活的嘛?”
劉一峰笑了笑,說道:“楊大人,現在整個東山州的商行們,都是拿在本土或者安南都護府賺到的錢在投資東山州的未來而已。東山州除了給他們一次投資機會外,他們帶什麽回本土了?”
“除了部分皮草商人外,大多數商人根本沒帶東西回本土,而本土製造的各類商品卻在源源不斷的輸入東山州,這能叫貿易活起來了嘛?”
楊長白不蠢,立刻聽懂了劉一峰想表達的意思。
總的來說,中原來的各個商行,在東山州的投資,每年都處在虧損狀態,但他們依然保持投資的原因是他們覺得東山州有未來。
就在他第五次抬頭看月亮確定現在大概幾點的時候,終於有人推開了他房間的門,有人提著燈籠走了進來。
“這位大人,請問我可以走了嘛?”
來著是楊長白,這次北歸藟山城宋應星隻帶了他。
“你還不能走,老師讓我帶你去睡覺的地方。”
劉一峰仗著自己在黑暗中,明目張膽的撇了撇嘴。但他很快也就把不滿放下了,來之前就有心理準備的,知道這一趟隻能盡心盡力配宋應星。
再苦再累還能有對付夏傑的時候慘?
兩人沉默的走著,很是走了一長截路,劉一峰終於看出不對了:“這個大人,您是有什麽想問我的嘛?”
海事局說大不大說下不小,主要辦公區域現在燈火通明,楊長白自然不會把劉一峰往那種地方帶,他要帶劉一峰去小廝們休息的地方將就一晚上。所以當楊長白第三次帶著劉一峰走過他之前待的房間後,劉一峰很確定這個人要麽是迷路了,要麽是有什麽想和自己說的。
迷路不可能,這人劉一峰雖然不認識,但從南洋級上就一直是宋應星貼身之人,來東山州這麽久了,海事局總部肯定認識路的。
所以他判斷此人帶著自己繞圈子,就是有問題想問自己。
楊長白被戳穿了心事,有些尷尬,但也立刻調整了心情,問到:“你為何這麽認為?”
“大人怎麽稱呼?”
“楊。”
“楊大人,這是我們第三次來這裏了,您不可能迷路,也不可能帶著我繞圈子消遣我,所以我認為您或許是想問我一些問題,但不知道怎麽開口,所以才會帶著我一直繞圈。”
楊長白發現老師喜歡這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人不是沒有道理的,他真的很聰明。
“居然被你看穿了。”
“楊大人,天色不早了,您有什麽問題就問小民吧,我知無不答。”
楊長白聞言也不再猶豫:“第一個問題,你多大?”
哈?
劉一峰愣了,他本以為楊長白會問他金子的事,問他對付夏傑的事,問他走私的事,沒想到居然是問這個。
他想了想,不確定當前年代虛歲是虛一歲還是虛兩歲,幹脆說道:“二十出頭。”
和我差不多大,卻如此出眾!
楊長白一邊想著一邊感歎,隨即問出了第二個問題:“你家世如何?”
劉一峰也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當著楊長白的麵說過他之前編的故事了,猶豫了一會兒。
其實他說最初自己編的身世那次,是有楊長白的,但那會劉一峰就是個高大廚藝不錯的民夫,楊長白沒用心記。這會兒可不一樣了,劉一峰宛然已經成為了東山州的救星。
金礦他發現的,新貨幣的方法他提供的,連張鈞都對他刮目相看,兩人隱隱同輩論交,這讓作為張鈞晚輩的楊長白有些蛋疼。
“楊大人,我的身世我上次也說過了,蜀地人,食府廚房幫廚,後經商到了登州,遇到海賊陷害成為了民夫,之後的故事你也清楚的。”
劉一峰因為實在想不起來上一次有沒有楊長白了,他選擇了概括的述說自己的人設。
楊長白其實也不在乎那些細節,他隻想知道劉一峰是不是官宦豪族世家出身。聽到不是後,一種挫敗感和不服就充斥他的心間。
“第三個問題:為什麽新貨幣能解決東山州那麽多問題。”
楊長白旁聽了一天,說實話,全程不明覺厲的裝備。他真的不是很跟得上海事局眾多官員的思路,甚至很多時候那些官員的討論和爭辯他都聽不懂。一想到這些官員如此興師動眾的原因就是劉一峰提出來的方案,他就產生了一定要搞清楚這個劉一峰到底是真的有才能,還是瞎貓撞到了死耗子。
“這個有點長,楊大人,不如我們找個避風的地方坐著聊吧。”
楊長白也不囉嗦直接帶路進入了劉一峰待了一下午和一晚上的等待間,掛好燈籠後找了把椅子坐下。
劉一峰也蛋疼的坐回了他之前那把椅子。
“楊大人,東山州現在麵臨的窘況,你清楚嘛?”
楊長白點了點頭有。
劉一峰見狀,繼續說道:“東山州沒有特產,與本土的貿易是不持久的。我不清楚朝廷內部有沒有人反對東山州,但我想肯定有人想削東山州每年的財政預算。”
這點劉一峰不需要有人告訴他,任何公司不同部門間都要爭預算,更別說朝廷了。不管是後世的諸多影視文學作品,還是史料,古今中外政府部門不同部門最愛吵的架,永遠是預算。
東山州的現況就是在吸本土的血,任何看清楚這點的朝廷命官,隻要不是海事局立場的,必然會拿此事做文章的。
楊長白愣了下,他其實不知道朝廷有人想削東山州每年的財政預算的。但他見劉一峰說的很篤定,隻能不說話裝自己也知道了。
劉一峰沒想那麽多,他現在就想早點搞定楊長白,然後找個溫暖的地方睡覺。
“所以東山州必須要有足夠價值的產物,和本土交易,這樣貿易才能活起來。”
聽到這裏,楊長白終於忍不住了:“現在貿易不就是活的嘛?”
“楊大人,現在貿易沒有活。”
“我不明白,樕山城,藟山城還有最新修的金山城,那麽多商行在賣東西,這難道不是活的嘛?”
劉一峰笑了笑,說道:“楊大人,現在整個東山州的商行們,都是拿在本土或者安南都護府賺到的錢在投資東山州的未來而已。東山州除了給他們一次投資機會外,他們帶什麽回本土了?”
“除了部分皮草商人外,大多數商人根本沒帶東西回本土,而本土製造的各類商品卻在源源不斷的輸入東山州,這能叫貿易活起來了嘛?”
楊長白不蠢,立刻聽懂了劉一峰想表達的意思。
總的來說,中原來的各個商行,在東山州的投資,每年都處在虧損狀態,但他們依然保持投資的原因是他們覺得東山州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