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天民相信,有了趙宏的關注與跟蹤,科納新村的旅遊開發將會是一個可以持續穩定進展的項目。
果不其然,拉法216年7月20日起,南雲州文化與旅遊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和“資源開發處”各派出了一名主管,聯合新多縣旅遊局派出了10餘名工作人員奔赴城北鄉。
在城北鄉政府的全力配合下,入駐在科納新村,與村民溝通交流,開始對各種“文化遺產”進行項目分類和登記。
這是個非常細致的活,葉天民也從這些細節裏看到了政府真的要做一件事的決心。
當然,他也非常清楚,這後麵少不了那些專家團成員中一部分人是真的想要保護好這些“文化遺產”所做的努力。
伍德凱是最高興的,畢竟這事發生在他所轄地,科納新村這從外搬遷而來的村子,如果能夠在工作中成就了他,這無疑對於他今後的仕途有絕對的幫助。所以,在關於聯合社的成立,他是真的用心地去想辦法,避免政策上的漏洞,而且是真的很專注。
在這個過程中,他才發現為什麽要成立這個農業聯合社的必要性。
城北鄉不是隻有一個科納新村,而大部分人的心態都是不怕窮,就怕不均。
雖然是科納新村在做這些事,其實本質上與其他村是沒有什麽直接關聯的,但科納新村為什麽能做,他們就不能做,不都是一樣的農業生產,誰不是文化,誰又是什麽文化,有時候是真的覺得如同秀才遇到兵的感覺,還好有這個農業聯合社,大家都是股東之一,也就沒有誰再提什麽奇怪的說法了。
方振海是一句話也不說的,他們雖然長期在“世外”,但人情世故有人就會有的,而且這一年多的時間,再怎麽也看明白了很多事。
雖然過程有很多他沒有參與,甚至都不知道怎麽辦的,但是方大妹偶爾回來的左一嘴右一嘴,他很清楚葉天民在裏麵做了很多的事,如果自己這邊再有什麽不滿足的要求說出來,最後他們這一個外來的村子不一定能在其中討到什麽好的。
城北鄉農村聯合社,股東共12個,11個自然村加上鄉供銷社,各自出資1萬元,注冊資本12萬。這是一個很小的“企業”,但對於農業為主,現金收益不多的農村來說,不容易。
12個股東共同簽署了終身授權書,授權城北鄉政府代為管理企業,收益用於建設城北鄉,改善農民生活、發展壯大企業等用途。
可也有讓葉天民沒有想到的是,以趙宏代表國立大學,專家團成員代表各自單位共同占了20%股權,而科納新村的股權以技術入股僅占了5%的股權。
雖然很失望,但葉天民知道這是他無法改變的,管理部門和行政單位的一些對待問題的方式是他沒有接觸過的,無法知道真正的原因。幸好,保留了村民自產自銷的收益權歸屬自己所有。
而方振海始終記得葉天民最早與他溝通時候所說,村民們自產的東西定價權由科納新村村委會決議,成本加價之後由村裏統一收取多餘利潤部分,也就是說村民們無論做的什麽產品,自己可以在成本基礎上有一些利潤,但超出定價部分的利潤要由村裏統一收取和安排。
雖然村裏剛開始還是有很多反對的聲音,但是在方振海與族老們一致同意,且告知了這筆錢今後用途是村裏的養老、扶助幼小之後,村民還是認可了。畢竟誰家都會有老有小的,也因此成立了科納新村基金管理委員會,由村長和幾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共同管理。
葉天民知道了這些,沒有去過多的關注和建議,雖然方振海來問過他的意見,但葉天民第一是不太熟悉,第二也不願意參與其中。
畢竟他是過客,雖然今後會不會有罵名不知道,但他沒辦法確認自己就一定會在這裏有多久的時間,算算時間還有一年他就退伍了。
拉法216年9月25日,科納新村的“文化遺產”項目統計結束,共分了幾個大類:
(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
(二)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
(三)傳統技藝、醫藥和曆法;
(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
(五)傳統體育和遊藝;
(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些對於葉天民而言,是比較陌生的,畢竟前世今生他沒有類似的工作經曆和接觸。
南雲州內很快審批通過了新多縣“非遺項目”132項,代表性傳承人18名,公示期之後再向拉法帝國申請,這個卻需要時間來做的。而且這132項和18人肯定不可能全部申請,不過有就很好了。
而葉天民也從中看到一些他從未接觸過的“文化遺產”和“非遺項目”的知識,因為這個項目新多縣是由張瓊作為直接責任人來開展的,所有人都知道張瓊來負責的原因,但確實張瓊也很實在的把事辦好了。
正因為是張瓊作為直接負責人,也就變相的與葉天民多了很多接觸,讓葉天民了解了很多。
不過,也讓他很難受的是,因為這個工作,張瓊來科納新村的次數多了,而每次都要住在葉天民家,把葉天民弄得經常性地睡在小賣部裏。
還好雖然是夏季末,但前後通風,鄉村也沒有那麽燥熱,狹小的空間裏也還比較舒服。
也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真的就是為了方便工作,張瓊偶爾還拉著方大妹一起,兩個女人就霸占著葉天民的臥室。
這讓葉天民每次在張瓊沒來的時候,躺在自己床上似乎總是覺得那是別人的床,因為有著兩個女人的體香在自己的床上,要說一點影響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
但事實就已經是這樣,這種折磨不是你能控製的,而且來的讓他感到莫名其妙的害怕。
方大妹的樸實和已經完全熟悉的日常做法,也在逐漸的影響著張瓊對待葉天民的日常,這在張瓊偶爾靜下來的時候感覺很奇怪,不明白自己為什麽就有些花癡一樣了。
不過,葉天民明顯的對她們倆都一樣,不主動甚至是沒事話都不多一句的樣子。
大多數時候,葉天民宛如在家的大老爺們,除了吃飯、進貨的時間,大部分就在臥室裏。甚至在“文化基地”建設的需求狀況下,還給家裏也安裝了網線,似乎沒什麽事能讓他離開那台電腦一般。
客廳超級的空,和一年前還是一樣,隻是在廚房多了電冰箱,電視還隻是放在小賣部的那一台。
張瓊和方大妹對此是有不一樣看法的。
方大妹內心裏對於葉天民是一種完全接納的狀態,葉天民要做什麽、怎麽做都沒有關係。
張瓊就覺得這世上怎麽還有這樣的奇葩男人,身高雖然一般,長相也算不得有多出眾,但明明是有才華的人,卻似乎是自甘寂寞的生活。
他們對於葉天民不同的看法,卻沒有影響到葉天民逼迫自己不斷的學習,不斷的了解他所需要的知識。
盡管穿越而來的拉法帝國所處的世界已經開始有了互聯網出現,雖然在他看來還算很初級的,不過既然有了,信息的累積就必須要更多、更多,也能讓自己對以後這個世界的發展方向有個大概方向。
隻是現在的他依然還是樂意作為一個旁觀者,但這誰又說得清楚呢!
改變事件的進程表麵看來隻要你把觀點說出來就行,但實際上要實施還是有很多他自己都不確定的事,就像突發的這個原本是民俗風情開發最後卻成了“文化遺產”的開發旅遊。
他也發覺一點的就是隻要是他力推,就會有意外。或許這是他穿越而來的使命不是改變,而是記錄者。
當這些文化遺產在統計的時候,在科納新村之外,陸續的開建了20多座建築,村裏的工匠明顯不夠了,但作為指導卻還是綽綽有餘的。周圍村子甚至臨近的鄉鎮都有些願意學習的年青人過來參與到建設之中,還能學到一些早就失傳的記憶。
隻是國立大學的校外基地選址,趙宏覺得孩子們還是應該離商業氛圍稍微遠一點,來這裏不是單純的看,而是發現挖掘,類似葉天民這樣旁觀者更清醒。
葉天民沒有對此有什麽提議,雖然趙宏覺得這應該讓葉天民知道,但似乎也從這件事上明白葉天民是真的沒有想法,促成“文化遺產”的保護性開發旅遊之後就真的不想再管了。
之後趙宏再和城北鄉進行溝通,想將校外基地建設到科納新村的最裏麵,伍德凱連一點疑問的想法都沒有說,就同意了將國立大學的校外基地建在了科納新村的最裏麵的位置,也就是葉天民家後麵的山坡上,手續更是沒有問題。
這樣一來,其實葉天民覺得還算是好事。校外基地的建設,連帶村裏的排汙就可以真正的實現下地了,他原來幫助村民們改造的那種最基礎的,才得以真正的實現精準的改造。
對於旅遊的人群來說也會是一個好事,不是誰都願意在農家肥的味道裏參觀、旅遊的,特別是夏季。
果不其然,拉法216年7月20日起,南雲州文化與旅遊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和“資源開發處”各派出了一名主管,聯合新多縣旅遊局派出了10餘名工作人員奔赴城北鄉。
在城北鄉政府的全力配合下,入駐在科納新村,與村民溝通交流,開始對各種“文化遺產”進行項目分類和登記。
這是個非常細致的活,葉天民也從這些細節裏看到了政府真的要做一件事的決心。
當然,他也非常清楚,這後麵少不了那些專家團成員中一部分人是真的想要保護好這些“文化遺產”所做的努力。
伍德凱是最高興的,畢竟這事發生在他所轄地,科納新村這從外搬遷而來的村子,如果能夠在工作中成就了他,這無疑對於他今後的仕途有絕對的幫助。所以,在關於聯合社的成立,他是真的用心地去想辦法,避免政策上的漏洞,而且是真的很專注。
在這個過程中,他才發現為什麽要成立這個農業聯合社的必要性。
城北鄉不是隻有一個科納新村,而大部分人的心態都是不怕窮,就怕不均。
雖然是科納新村在做這些事,其實本質上與其他村是沒有什麽直接關聯的,但科納新村為什麽能做,他們就不能做,不都是一樣的農業生產,誰不是文化,誰又是什麽文化,有時候是真的覺得如同秀才遇到兵的感覺,還好有這個農業聯合社,大家都是股東之一,也就沒有誰再提什麽奇怪的說法了。
方振海是一句話也不說的,他們雖然長期在“世外”,但人情世故有人就會有的,而且這一年多的時間,再怎麽也看明白了很多事。
雖然過程有很多他沒有參與,甚至都不知道怎麽辦的,但是方大妹偶爾回來的左一嘴右一嘴,他很清楚葉天民在裏麵做了很多的事,如果自己這邊再有什麽不滿足的要求說出來,最後他們這一個外來的村子不一定能在其中討到什麽好的。
城北鄉農村聯合社,股東共12個,11個自然村加上鄉供銷社,各自出資1萬元,注冊資本12萬。這是一個很小的“企業”,但對於農業為主,現金收益不多的農村來說,不容易。
12個股東共同簽署了終身授權書,授權城北鄉政府代為管理企業,收益用於建設城北鄉,改善農民生活、發展壯大企業等用途。
可也有讓葉天民沒有想到的是,以趙宏代表國立大學,專家團成員代表各自單位共同占了20%股權,而科納新村的股權以技術入股僅占了5%的股權。
雖然很失望,但葉天民知道這是他無法改變的,管理部門和行政單位的一些對待問題的方式是他沒有接觸過的,無法知道真正的原因。幸好,保留了村民自產自銷的收益權歸屬自己所有。
而方振海始終記得葉天民最早與他溝通時候所說,村民們自產的東西定價權由科納新村村委會決議,成本加價之後由村裏統一收取多餘利潤部分,也就是說村民們無論做的什麽產品,自己可以在成本基礎上有一些利潤,但超出定價部分的利潤要由村裏統一收取和安排。
雖然村裏剛開始還是有很多反對的聲音,但是在方振海與族老們一致同意,且告知了這筆錢今後用途是村裏的養老、扶助幼小之後,村民還是認可了。畢竟誰家都會有老有小的,也因此成立了科納新村基金管理委員會,由村長和幾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共同管理。
葉天民知道了這些,沒有去過多的關注和建議,雖然方振海來問過他的意見,但葉天民第一是不太熟悉,第二也不願意參與其中。
畢竟他是過客,雖然今後會不會有罵名不知道,但他沒辦法確認自己就一定會在這裏有多久的時間,算算時間還有一年他就退伍了。
拉法216年9月25日,科納新村的“文化遺產”項目統計結束,共分了幾個大類:
(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
(二)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
(三)傳統技藝、醫藥和曆法;
(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
(五)傳統體育和遊藝;
(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些對於葉天民而言,是比較陌生的,畢竟前世今生他沒有類似的工作經曆和接觸。
南雲州內很快審批通過了新多縣“非遺項目”132項,代表性傳承人18名,公示期之後再向拉法帝國申請,這個卻需要時間來做的。而且這132項和18人肯定不可能全部申請,不過有就很好了。
而葉天民也從中看到一些他從未接觸過的“文化遺產”和“非遺項目”的知識,因為這個項目新多縣是由張瓊作為直接責任人來開展的,所有人都知道張瓊來負責的原因,但確實張瓊也很實在的把事辦好了。
正因為是張瓊作為直接負責人,也就變相的與葉天民多了很多接觸,讓葉天民了解了很多。
不過,也讓他很難受的是,因為這個工作,張瓊來科納新村的次數多了,而每次都要住在葉天民家,把葉天民弄得經常性地睡在小賣部裏。
還好雖然是夏季末,但前後通風,鄉村也沒有那麽燥熱,狹小的空間裏也還比較舒服。
也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真的就是為了方便工作,張瓊偶爾還拉著方大妹一起,兩個女人就霸占著葉天民的臥室。
這讓葉天民每次在張瓊沒來的時候,躺在自己床上似乎總是覺得那是別人的床,因為有著兩個女人的體香在自己的床上,要說一點影響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
但事實就已經是這樣,這種折磨不是你能控製的,而且來的讓他感到莫名其妙的害怕。
方大妹的樸實和已經完全熟悉的日常做法,也在逐漸的影響著張瓊對待葉天民的日常,這在張瓊偶爾靜下來的時候感覺很奇怪,不明白自己為什麽就有些花癡一樣了。
不過,葉天民明顯的對她們倆都一樣,不主動甚至是沒事話都不多一句的樣子。
大多數時候,葉天民宛如在家的大老爺們,除了吃飯、進貨的時間,大部分就在臥室裏。甚至在“文化基地”建設的需求狀況下,還給家裏也安裝了網線,似乎沒什麽事能讓他離開那台電腦一般。
客廳超級的空,和一年前還是一樣,隻是在廚房多了電冰箱,電視還隻是放在小賣部的那一台。
張瓊和方大妹對此是有不一樣看法的。
方大妹內心裏對於葉天民是一種完全接納的狀態,葉天民要做什麽、怎麽做都沒有關係。
張瓊就覺得這世上怎麽還有這樣的奇葩男人,身高雖然一般,長相也算不得有多出眾,但明明是有才華的人,卻似乎是自甘寂寞的生活。
他們對於葉天民不同的看法,卻沒有影響到葉天民逼迫自己不斷的學習,不斷的了解他所需要的知識。
盡管穿越而來的拉法帝國所處的世界已經開始有了互聯網出現,雖然在他看來還算很初級的,不過既然有了,信息的累積就必須要更多、更多,也能讓自己對以後這個世界的發展方向有個大概方向。
隻是現在的他依然還是樂意作為一個旁觀者,但這誰又說得清楚呢!
改變事件的進程表麵看來隻要你把觀點說出來就行,但實際上要實施還是有很多他自己都不確定的事,就像突發的這個原本是民俗風情開發最後卻成了“文化遺產”的開發旅遊。
他也發覺一點的就是隻要是他力推,就會有意外。或許這是他穿越而來的使命不是改變,而是記錄者。
當這些文化遺產在統計的時候,在科納新村之外,陸續的開建了20多座建築,村裏的工匠明顯不夠了,但作為指導卻還是綽綽有餘的。周圍村子甚至臨近的鄉鎮都有些願意學習的年青人過來參與到建設之中,還能學到一些早就失傳的記憶。
隻是國立大學的校外基地選址,趙宏覺得孩子們還是應該離商業氛圍稍微遠一點,來這裏不是單純的看,而是發現挖掘,類似葉天民這樣旁觀者更清醒。
葉天民沒有對此有什麽提議,雖然趙宏覺得這應該讓葉天民知道,但似乎也從這件事上明白葉天民是真的沒有想法,促成“文化遺產”的保護性開發旅遊之後就真的不想再管了。
之後趙宏再和城北鄉進行溝通,想將校外基地建設到科納新村的最裏麵,伍德凱連一點疑問的想法都沒有說,就同意了將國立大學的校外基地建在了科納新村的最裏麵的位置,也就是葉天民家後麵的山坡上,手續更是沒有問題。
這樣一來,其實葉天民覺得還算是好事。校外基地的建設,連帶村裏的排汙就可以真正的實現下地了,他原來幫助村民們改造的那種最基礎的,才得以真正的實現精準的改造。
對於旅遊的人群來說也會是一個好事,不是誰都願意在農家肥的味道裏參觀、旅遊的,特別是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