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虧,再說了,吃虧是福。”
洪村長覺得怪不好意思:“幾十鬥的大米,琢磨著,怎麽都得一千多錢!”
話又說回來,像洪家村這樣的普通老百姓,一千多錢,對他們而言是什麽概念呢?
前麵提到壯丁的標準口糧,一個月六鬥大米,就是75斤米——此乃官方數據。
但據她猜測,這種數據是一個月隻吃大米了,要知道那個時候菜品不豐富,更沒有什麽副食,而現代,一個成年人每個月20斤大米左右。
除壯丁或一般成年男子,其他人一個月哪裏吃得了六鬥大米,再加些其他東西,三鬥大米就不錯了。
一鬥大米15文,一個人一年540文。
栗更便宜,一鬥才9文。
鹽一升40文,醋一升5文,雞蛋3個一文錢。
如果沒有其他開銷,隻吃飯,剩下的錢,每個月還可以吃一隻雞。
水果自家有。
蔬菜,基本上自家都能種。
所以說啊,正常情況下,一兩銀子確實夠一個人花一年了。
站在洪村長角度來看,就算不給其他錢,村民也樂意幫忙製桃幹。
她明白洪村長的意思,但她也堅持那麽做。
兩萬升桃子製桃幹,要不了一個月,就算按照一個月算,洪家村七十多人,一個人一個月不過14文多點的工錢,而她一次性買得多,70鬥大米加上一半的運送費,講價半天,一共就1000文。
實際上,她給得不多。
此外,唐朝流通貨幣是銅錢和絹匹,金銀出產低,像白銀,每年不過一萬來兩,金銀皆上交國庫,手中有金銀的是皇室和大臣,抑或富商,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著金銀。
她用銀錠換了糧食和其他物資帶回去,剩下一部分換了銅錢給洪村長。
與此同時。
孫二將廚房重新收拾了出來。
經過對比金滿樓,玉枝閣和繁花坊的廚藝水平,她摸著良心說,孫二還是有廚藝天賦,盡管菜品普通,沒什麽賣相,廚師還是一副油膩膩的模樣,可他弄出來的菜,味道還是不錯,也可以說算上乘。
買了一堆米油鹽,孫二開始不停嚐試。
她沒有什麽特別要求,讓孫二自己去做。
孫小猴倒是在她的要求下,成功做出一張長條桌來,配的也是長條凳子,如今流行的桌椅都是矮式,坐的方式主要是跪坐或胡坐。
孫二做出些菜,就邀請路過的村民來試吃。
他們院子特別熱鬧,一天天“路過”好多村民。
孫二每天兩件事,第一,磨煉廚藝,第二,鍛煉身體。
“我都瘦一圈了!”
“大姨姐,我,我……已經很累了。”
“你可以休息一刻鍾,休息完,繼續仰臥起坐,今天還要跳繩1000個。”
“可,可是……”
她手中的棍子直接往他臀部招呼去:“棍棒底下出猛男,快點!!”
孫小猴負責監督他。
芳草把曬幹的桃幹,一一放進大缸子裏保存。
院子一側搭了個草棚,底下就是這些缸子,還有那個長條桌。
她去村子裏挨家挨戶查看桃幹。
村子已經走了好幾遍,沒事就竄個門,發現好幾個做事麻利的婦人,動作快,效率高,桃幹非常幹淨。
隨便聊個天,幾人的情況都了解清楚。
其中一個婦人提到,洪家村有片梨子林。
“噢,那片林子啊。”
當她問到梨子林,洪村長直擺手:“梨子不甜,沒人要的,隻有孩子摘來吃著耍。”
梨子林結果,大概得九月份,洪村長說可能有個幾百斤,不過沒人去摘,每年都是爛在地裏。
本來還說今年沒收成,把那些樹砍了當柴火賣。
才說到這裏,天氣炎熱到不行,好些桃樹曬得枯死,更別提樹上的桃子,一些沒摘下的桃子直接縮小一倍,在樹上就成了桃幹。
“那些梨子,你也要嗎?是不是也要弄成幹?梨子要是熟了,我們也給你做成幹,不收你錢。”
洪村長答應免費送她。
她厚著臉皮應下,不過不是用來做桃幹。
晃眼就到七月底。
期間,孫二的廚藝有了質的飛躍,而芳草也在她的教學下,學會了阿拉伯數字,能夠利用阿拉伯數字記賬。
插一句,提問:
【請問,阿拉伯數字是誰發明的呢?】
a.埃及人
b.印度人
c.希臘人
d.阿拉伯人
答案自行度娘,加深印象哈。
她跟芳草去了幾次淮安,尋找合適的鋪子和材料商家,進行各種預算工作。
沒錯。
他們要開一家食鋪。
給孫大等人的目標是鏢局,但鏢局要人,要地,要錢,要關係,他們還是先攢錢來得合適。
淮安府的cbd是學府路和春森路,這兩個地方,一般的鋪子就要400貫,那種旺鋪,800貫往上。
還好……可以租。
從南潯縣衙撈出來的金銀換成銅錢,還剩將近22貫,那些金銀珠寶,拿了幾件去當鋪,她自己估量了一下,一共應該能有一百貫。
鋪子還以是租的方式,按月付款。
思前想後,最後,鋪子定在了學府路。
“多,多少,一個月多少租金?”
芳草說道:“月600錢。”
“俺的娘啊……”孫二直呼不得了。
洪村長聽說以後,一個勁兒的擺手:“不得了,你們是做大事的人。”
倒是有其他村民來鼓勵他們。
“孫庖子弄的飯菜好吃嘞!不愁沒人來吃,你們這生意一定幹得起來!發了大財,可別忘了咱們這些鄉親啊!”
庖子就是廚師。
借村民們吉言,希望這食鋪能掙點小錢。
對了,七月初還有件事。
孫二一直記著七月七的乞巧節。
以差配料的由頭,孫二徒步去了淮安,找了好幾家鋪子,買回來一朵他認為最美的絨花。
人家還挺浪漫。
特地做了一道涼食,單獨送給芳草,托盤旁邊就是那朵絨花。
不好意思。
芳草沒戴。
孫二不敢問芳草,醞釀半天,才磕磕巴巴問了她:“大姨姐,那,那,絨花,芳草可是不喜歡絨花?”
她瞥了他一眼:“誰頭上戴朵綠花?”
製桃幹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桃幹也先放在院子裏,請洪村長有空去看一眼。
他們四人去了淮安。
鋪子帶了個小院,擠是擠了些,好歹能閣出兩間屋子。
學府路的鋪子準備開始裝修。
“什麽是裝修?”
洪村長覺得怪不好意思:“幾十鬥的大米,琢磨著,怎麽都得一千多錢!”
話又說回來,像洪家村這樣的普通老百姓,一千多錢,對他們而言是什麽概念呢?
前麵提到壯丁的標準口糧,一個月六鬥大米,就是75斤米——此乃官方數據。
但據她猜測,這種數據是一個月隻吃大米了,要知道那個時候菜品不豐富,更沒有什麽副食,而現代,一個成年人每個月20斤大米左右。
除壯丁或一般成年男子,其他人一個月哪裏吃得了六鬥大米,再加些其他東西,三鬥大米就不錯了。
一鬥大米15文,一個人一年540文。
栗更便宜,一鬥才9文。
鹽一升40文,醋一升5文,雞蛋3個一文錢。
如果沒有其他開銷,隻吃飯,剩下的錢,每個月還可以吃一隻雞。
水果自家有。
蔬菜,基本上自家都能種。
所以說啊,正常情況下,一兩銀子確實夠一個人花一年了。
站在洪村長角度來看,就算不給其他錢,村民也樂意幫忙製桃幹。
她明白洪村長的意思,但她也堅持那麽做。
兩萬升桃子製桃幹,要不了一個月,就算按照一個月算,洪家村七十多人,一個人一個月不過14文多點的工錢,而她一次性買得多,70鬥大米加上一半的運送費,講價半天,一共就1000文。
實際上,她給得不多。
此外,唐朝流通貨幣是銅錢和絹匹,金銀出產低,像白銀,每年不過一萬來兩,金銀皆上交國庫,手中有金銀的是皇室和大臣,抑或富商,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著金銀。
她用銀錠換了糧食和其他物資帶回去,剩下一部分換了銅錢給洪村長。
與此同時。
孫二將廚房重新收拾了出來。
經過對比金滿樓,玉枝閣和繁花坊的廚藝水平,她摸著良心說,孫二還是有廚藝天賦,盡管菜品普通,沒什麽賣相,廚師還是一副油膩膩的模樣,可他弄出來的菜,味道還是不錯,也可以說算上乘。
買了一堆米油鹽,孫二開始不停嚐試。
她沒有什麽特別要求,讓孫二自己去做。
孫小猴倒是在她的要求下,成功做出一張長條桌來,配的也是長條凳子,如今流行的桌椅都是矮式,坐的方式主要是跪坐或胡坐。
孫二做出些菜,就邀請路過的村民來試吃。
他們院子特別熱鬧,一天天“路過”好多村民。
孫二每天兩件事,第一,磨煉廚藝,第二,鍛煉身體。
“我都瘦一圈了!”
“大姨姐,我,我……已經很累了。”
“你可以休息一刻鍾,休息完,繼續仰臥起坐,今天還要跳繩1000個。”
“可,可是……”
她手中的棍子直接往他臀部招呼去:“棍棒底下出猛男,快點!!”
孫小猴負責監督他。
芳草把曬幹的桃幹,一一放進大缸子裏保存。
院子一側搭了個草棚,底下就是這些缸子,還有那個長條桌。
她去村子裏挨家挨戶查看桃幹。
村子已經走了好幾遍,沒事就竄個門,發現好幾個做事麻利的婦人,動作快,效率高,桃幹非常幹淨。
隨便聊個天,幾人的情況都了解清楚。
其中一個婦人提到,洪家村有片梨子林。
“噢,那片林子啊。”
當她問到梨子林,洪村長直擺手:“梨子不甜,沒人要的,隻有孩子摘來吃著耍。”
梨子林結果,大概得九月份,洪村長說可能有個幾百斤,不過沒人去摘,每年都是爛在地裏。
本來還說今年沒收成,把那些樹砍了當柴火賣。
才說到這裏,天氣炎熱到不行,好些桃樹曬得枯死,更別提樹上的桃子,一些沒摘下的桃子直接縮小一倍,在樹上就成了桃幹。
“那些梨子,你也要嗎?是不是也要弄成幹?梨子要是熟了,我們也給你做成幹,不收你錢。”
洪村長答應免費送她。
她厚著臉皮應下,不過不是用來做桃幹。
晃眼就到七月底。
期間,孫二的廚藝有了質的飛躍,而芳草也在她的教學下,學會了阿拉伯數字,能夠利用阿拉伯數字記賬。
插一句,提問:
【請問,阿拉伯數字是誰發明的呢?】
a.埃及人
b.印度人
c.希臘人
d.阿拉伯人
答案自行度娘,加深印象哈。
她跟芳草去了幾次淮安,尋找合適的鋪子和材料商家,進行各種預算工作。
沒錯。
他們要開一家食鋪。
給孫大等人的目標是鏢局,但鏢局要人,要地,要錢,要關係,他們還是先攢錢來得合適。
淮安府的cbd是學府路和春森路,這兩個地方,一般的鋪子就要400貫,那種旺鋪,800貫往上。
還好……可以租。
從南潯縣衙撈出來的金銀換成銅錢,還剩將近22貫,那些金銀珠寶,拿了幾件去當鋪,她自己估量了一下,一共應該能有一百貫。
鋪子還以是租的方式,按月付款。
思前想後,最後,鋪子定在了學府路。
“多,多少,一個月多少租金?”
芳草說道:“月600錢。”
“俺的娘啊……”孫二直呼不得了。
洪村長聽說以後,一個勁兒的擺手:“不得了,你們是做大事的人。”
倒是有其他村民來鼓勵他們。
“孫庖子弄的飯菜好吃嘞!不愁沒人來吃,你們這生意一定幹得起來!發了大財,可別忘了咱們這些鄉親啊!”
庖子就是廚師。
借村民們吉言,希望這食鋪能掙點小錢。
對了,七月初還有件事。
孫二一直記著七月七的乞巧節。
以差配料的由頭,孫二徒步去了淮安,找了好幾家鋪子,買回來一朵他認為最美的絨花。
人家還挺浪漫。
特地做了一道涼食,單獨送給芳草,托盤旁邊就是那朵絨花。
不好意思。
芳草沒戴。
孫二不敢問芳草,醞釀半天,才磕磕巴巴問了她:“大姨姐,那,那,絨花,芳草可是不喜歡絨花?”
她瞥了他一眼:“誰頭上戴朵綠花?”
製桃幹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桃幹也先放在院子裏,請洪村長有空去看一眼。
他們四人去了淮安。
鋪子帶了個小院,擠是擠了些,好歹能閣出兩間屋子。
學府路的鋪子準備開始裝修。
“什麽是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