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於長清在說那句話的時候,忽然有了一種奇怪的感覺。
旱災的原因會不會是旱魃造成的?
有雲:旱魃一出,赤地千裏。
這念頭隻維持了一瞬。
畢竟以於長清這個修為,真要遇上旱魃,首先就得尋思該怎麽跑。
還是老老實實遊曆一番,看看有沒有什麽機緣、造化,先把境界提上來再說。
到了琴心境,可以嚐試一下畫祈雨符。
現在大旱久矣,天下萬民渴求下雨,屆時於長清開壇做法…
結果可想而知,那必然是一大波信仰值。
是了,現在於長清最重要的是要先踏入琴心境。
立道心、守道心、履行道心,如此三疊,道基可築,以窺琴心。
在采苓記東西的時候,於長清在雙線操作,規劃著自己路線的同時,也在交代事情。
等他說完了注意事項,采苓也停下了筆。
於長清看著采苓手裏紙張密密麻麻的字跡,笑嗬嗬的問道:“記好了麽?”
采苓點了點頭道:“記好了。”
於長清道:“記好了就行,我這次遊曆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回來,道觀就交給你了。”
“師兄要走了?”采苓抬頭看於長清,一雙大眼睛撲閃著。
“嗯,今天就走。”
於長清上下打量著采苓,十四歲的少女,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不知道他遊曆回來之後,采苓又會出落成模樣。
雖然真正相處才不到一天時間,但有一個能滿足自己對妹妹一切幻想但不包括那種幻想的少女,也是不錯的。
乖巧、可愛又不失靈氣。
嗯,最重要的她已經成了自己的師妹,師妹也是妹,但不是實妹。
“該交代的已經說完了,我也不說什麽不讓你修行,總之你如果選擇在修行路上更進一步的話,希望你盡可能的不要迷失本心。”
說著,於長清取出一道符籙,折好遞給采苓:“清心符,此符無論是對你的修行,還是對你的心境,都有所幫助,你且好生帶著。”
采苓接過符籙,仔細的收好,然後微微欠身一禮:“謝過師兄,我一定會好好帶著的。”
“如此,我就放心了。”於長清微微頷首,轉身朝房門走去。
“師兄…一路保重。”
“嗯,你也保重。”
……
村長家的院子外已經聚滿了村民,於長清要走的消息,他們都知道了。
於長清本以為自己對這裏應該有所留戀的,沒想到真臨著要走了,他反而無比平靜,根本沒有那種「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的傷感心態。
他對著人群拱了拱手道:“諸位鄉親,貧道今日便要遠遊,各自珍重。”
“我們送送道長。”
於長清點了點頭,沒有拒絕。
這是這群淳樸的村民表達感情的方式。
村長提著一籃東西,走到於長清身旁,他張了張口道:“道長遠遊,這些東西是大家的一點心意,一直以來多謝道長照顧了。”
說完他把提籃遞到了於長清手裏。
“這倒不必了。”於長清看了一眼,都是些幹糧,他伸手推了回去道,“你們的糧食應該也不多了,這就留給孩子們吧,要說感謝的話,采苓妹妹要做的一切,就足夠了。”
“好吧…”
於長清忽然道:“這裏到縣城怎麽走?”
“道長要去縣城?”村長手指東北方向道,“按這個方向走一百二十裏。”
於長清抬頭看天,時間還早,他笑了一聲:“臨走前,再幫你們把官府那邊的問題解決了。”
“…”村長沉默了片刻,才猶豫著說了一句:“道長是神仙中人…”
“嗯?”
村長抬了抬眼繼續說道:“道長本不必沾染這些凡俗之事,這件事,便交給我們自己處理吧。”
“也好,”於長清琢磨了一下,不由笑了:“諸位鄉親,就送到這裏吧。”
“道長一路保重。”
幹裂的土地上,一道士負劍而走,片刻後他到了村前分叉口,駐足停了一小會兒,隨後大步流星的向著北方去了。
烈日在空中稍稍西斜,這段時間的太陽最毒,曬得人眼花舌焦。
聚集在村口的村民們不肯離去,他們目送於長清遠離,直到於長清的身影從視線中消失。
村長平靜的對村民們說道:“今後離了小於道長,我等更應該自強才是。”
於長清走在大路上也在反思,自己的行為是不是太家長化了?
他在潛意識裏把太微村當成了自己的東西,明明在臨走前做了足夠多的安排,卻還是擔心不夠。
設身處地細細思索,他似乎明悟了前世自己和父母的心境了。
哪怕沒有於長清,太微村也會繼續運轉下去,它應該比想象中要堅強。
如此也好,今後他在修行途中,也會少一些牽掛。
剛走出太微村,於長清就覺得自己悟了些東西。
“果然,走出去是正確。”
哪怕沒有係統,於長清還是會選擇下山。
他的家底不如其他穿越者豐厚,出身也不是頂級宗門,係統也不是簽簽到就能變強,苟之一道行不通的。
在長達十年的修行生涯中,他領悟了一個道理:越是在道觀裏一個勁兒埋頭修煉,就越會發現死修煉的提升是有極限的。
所以…
一路向北。
於長清還是打算去一趟縣城。
因為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擺在他麵前,穿越以來十六年,他除了從師傅的隻言片語中對這個世界有所了解外,其他的一概不知。
‘就從縣城開始,了解這個世界。’
大熱天的,不下雨溝渠都幹了,田裏的土地板結,莊稼早就旱死了,田裏見不著農人,路上也見不著個行人,路都沒得問。
兩個時辰後,於長清終於摸索著到了縣城。
縣名臨楚縣,到了這裏,他才終於感覺到了人氣兒。
嗯,街上稀稀拉拉還是能見著幾個人的。
“這位居士請留步,貧道問個路。”於長清攔住個人,施了一禮。
天要黑了,他想先把落腳的地方找好。
誰料那人完全當沒看見一樣,直接無視了於長清,繼續走著自己的路。
於長清:“……”
他又攔了幾個人,無一例外,見了他反應都格外特殊。
不是裝作看不見,就是臉色大變轉身便走。
於長清無話可說。
人們為什麽要和一個年齡隻有十六歲的小道士過不去?
他百思不得其解。
“氣死我了!”
在陌生的縣城裏,於長清清楚的感受到了城裏人的惡意。
他連續在心裏默念了三遍清心咒,才消了氣。
旱災的原因會不會是旱魃造成的?
有雲:旱魃一出,赤地千裏。
這念頭隻維持了一瞬。
畢竟以於長清這個修為,真要遇上旱魃,首先就得尋思該怎麽跑。
還是老老實實遊曆一番,看看有沒有什麽機緣、造化,先把境界提上來再說。
到了琴心境,可以嚐試一下畫祈雨符。
現在大旱久矣,天下萬民渴求下雨,屆時於長清開壇做法…
結果可想而知,那必然是一大波信仰值。
是了,現在於長清最重要的是要先踏入琴心境。
立道心、守道心、履行道心,如此三疊,道基可築,以窺琴心。
在采苓記東西的時候,於長清在雙線操作,規劃著自己路線的同時,也在交代事情。
等他說完了注意事項,采苓也停下了筆。
於長清看著采苓手裏紙張密密麻麻的字跡,笑嗬嗬的問道:“記好了麽?”
采苓點了點頭道:“記好了。”
於長清道:“記好了就行,我這次遊曆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回來,道觀就交給你了。”
“師兄要走了?”采苓抬頭看於長清,一雙大眼睛撲閃著。
“嗯,今天就走。”
於長清上下打量著采苓,十四歲的少女,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不知道他遊曆回來之後,采苓又會出落成模樣。
雖然真正相處才不到一天時間,但有一個能滿足自己對妹妹一切幻想但不包括那種幻想的少女,也是不錯的。
乖巧、可愛又不失靈氣。
嗯,最重要的她已經成了自己的師妹,師妹也是妹,但不是實妹。
“該交代的已經說完了,我也不說什麽不讓你修行,總之你如果選擇在修行路上更進一步的話,希望你盡可能的不要迷失本心。”
說著,於長清取出一道符籙,折好遞給采苓:“清心符,此符無論是對你的修行,還是對你的心境,都有所幫助,你且好生帶著。”
采苓接過符籙,仔細的收好,然後微微欠身一禮:“謝過師兄,我一定會好好帶著的。”
“如此,我就放心了。”於長清微微頷首,轉身朝房門走去。
“師兄…一路保重。”
“嗯,你也保重。”
……
村長家的院子外已經聚滿了村民,於長清要走的消息,他們都知道了。
於長清本以為自己對這裏應該有所留戀的,沒想到真臨著要走了,他反而無比平靜,根本沒有那種「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的傷感心態。
他對著人群拱了拱手道:“諸位鄉親,貧道今日便要遠遊,各自珍重。”
“我們送送道長。”
於長清點了點頭,沒有拒絕。
這是這群淳樸的村民表達感情的方式。
村長提著一籃東西,走到於長清身旁,他張了張口道:“道長遠遊,這些東西是大家的一點心意,一直以來多謝道長照顧了。”
說完他把提籃遞到了於長清手裏。
“這倒不必了。”於長清看了一眼,都是些幹糧,他伸手推了回去道,“你們的糧食應該也不多了,這就留給孩子們吧,要說感謝的話,采苓妹妹要做的一切,就足夠了。”
“好吧…”
於長清忽然道:“這裏到縣城怎麽走?”
“道長要去縣城?”村長手指東北方向道,“按這個方向走一百二十裏。”
於長清抬頭看天,時間還早,他笑了一聲:“臨走前,再幫你們把官府那邊的問題解決了。”
“…”村長沉默了片刻,才猶豫著說了一句:“道長是神仙中人…”
“嗯?”
村長抬了抬眼繼續說道:“道長本不必沾染這些凡俗之事,這件事,便交給我們自己處理吧。”
“也好,”於長清琢磨了一下,不由笑了:“諸位鄉親,就送到這裏吧。”
“道長一路保重。”
幹裂的土地上,一道士負劍而走,片刻後他到了村前分叉口,駐足停了一小會兒,隨後大步流星的向著北方去了。
烈日在空中稍稍西斜,這段時間的太陽最毒,曬得人眼花舌焦。
聚集在村口的村民們不肯離去,他們目送於長清遠離,直到於長清的身影從視線中消失。
村長平靜的對村民們說道:“今後離了小於道長,我等更應該自強才是。”
於長清走在大路上也在反思,自己的行為是不是太家長化了?
他在潛意識裏把太微村當成了自己的東西,明明在臨走前做了足夠多的安排,卻還是擔心不夠。
設身處地細細思索,他似乎明悟了前世自己和父母的心境了。
哪怕沒有於長清,太微村也會繼續運轉下去,它應該比想象中要堅強。
如此也好,今後他在修行途中,也會少一些牽掛。
剛走出太微村,於長清就覺得自己悟了些東西。
“果然,走出去是正確。”
哪怕沒有係統,於長清還是會選擇下山。
他的家底不如其他穿越者豐厚,出身也不是頂級宗門,係統也不是簽簽到就能變強,苟之一道行不通的。
在長達十年的修行生涯中,他領悟了一個道理:越是在道觀裏一個勁兒埋頭修煉,就越會發現死修煉的提升是有極限的。
所以…
一路向北。
於長清還是打算去一趟縣城。
因為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擺在他麵前,穿越以來十六年,他除了從師傅的隻言片語中對這個世界有所了解外,其他的一概不知。
‘就從縣城開始,了解這個世界。’
大熱天的,不下雨溝渠都幹了,田裏的土地板結,莊稼早就旱死了,田裏見不著農人,路上也見不著個行人,路都沒得問。
兩個時辰後,於長清終於摸索著到了縣城。
縣名臨楚縣,到了這裏,他才終於感覺到了人氣兒。
嗯,街上稀稀拉拉還是能見著幾個人的。
“這位居士請留步,貧道問個路。”於長清攔住個人,施了一禮。
天要黑了,他想先把落腳的地方找好。
誰料那人完全當沒看見一樣,直接無視了於長清,繼續走著自己的路。
於長清:“……”
他又攔了幾個人,無一例外,見了他反應都格外特殊。
不是裝作看不見,就是臉色大變轉身便走。
於長清無話可說。
人們為什麽要和一個年齡隻有十六歲的小道士過不去?
他百思不得其解。
“氣死我了!”
在陌生的縣城裏,於長清清楚的感受到了城裏人的惡意。
他連續在心裏默念了三遍清心咒,才消了氣。